外側復軌器及高普通用復軌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5:29:01 1
專利名稱:外側復軌器及高普通用復軌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側復軌器及高普通用復軌器,屬於鐵路輔助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鐵路機車及鐵路車輛偶有脫軌現象發生,在鐵路機車及鐵路車輛起復時需要用到復軌器,近年來,我國鐵路快速發展,機車、車輛及線路不斷更新,現有的救援裝備已不能滿足鐵路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機車、救援隊和救援列車配備的復軌器種類較多,從結構上主要分為人字型復軌器、海參型復軌器、雙向復軌器、單片式復軌器。從生產工藝上可分為鑄造和焊接;從材質上分為有鑄鋼、鑄鋁合金、碳素結構鋼等。常用的是鑄鋁合金雙向復軌器與鑄鋼人字型復軌器,共同存在技術落後,材質較差等諸多問題。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920092182. 4,名稱為一種復軌器,公開了一種導向稜為「人」字形或「入」字形的復軌器,申請號為201120348134. 4,名稱為一種復軌器,公開了一種帶有面板、筋條和輪擋的「人」字形復軌器。現有復軌器依靠鐵鏈與鐵軌固定,復軌時受力不穩,而且安裝高於鐵軌面容易與機車底部的零部件碰撞,使用麻煩,復軌時間長,重量很重,搬運不方便。顯然不能滿足現在複雜路面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的復軌器。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方案為一種外側復軌器,包括外側復軌器本體、拱形缺口和安裝孔槽,其特徵在於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為A、B中的一種,A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B為圓弧面,外側復軌本體中部設有和枕木位置對應的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底部兩側至少設有一條卡在鋼軌底部的外側復軌器卡槽,底部兩端設有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外側復軌器鉤形螺栓通過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將外側復軌器與鋼軌的軌底連接固定,外側復軌器的兩側面設有加強框,加強框中以及外側復軌器本體底部設有縱橫交叉的格形加強筋。所述的外側復軌器底部由外側復軌器沉頭螺栓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外側復軌器鋼板。所述的外側復軌本體為前部窄後部寬或前後等寬的殼狀,採用薄壁結構鑄造,其內部空腔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一種高普通用復軌器,包括內側復軌器、外側復軌器、導向稜,其特徵是,內側復軌器和外側復軌器分別固定在鋼軌的兩條軌道上,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為C、D —種,C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D為圓弧面,上滑行面內設有對稱的左導向稜條形插槽和右導向稜條形插槽,在上滑行面頂角附近設有一插孔,導向稜的凸起與插孔和左導向稜條形插槽或右導向稜條形插槽匹配,導向稜的下表面與復軌器的上滑行面匹配;所述的內側復軌器兩側面設有輪廓加強框,加強框內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底面中部設有與枕木位置對應的內側復軌器拱形缺口,底部兩側至少設有一條與軌底配合的內側復軌器卡槽,復軌器底面兩端設有兩個內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內側復軌器鉤形螺栓穿過內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將內側復軌器與鋼軌連接固定,所述的導向稜為拆裝式導向稜,表面為與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匹配的曲面,下表面前端設有與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一端的插孔匹配的圓形凸起,拆裝式導向稜下表面中、下部設有與內側復軌器上表面左導向稜條形插槽或右導向稜條形插槽匹配的條形凸起,外側復軌器的結構是,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為A、B中的一種,A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B為圓弧面,外側復軌本體中部設有和枕木位置對應的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底部兩側設有卡在鋼軌底部的外側復軌器卡槽,底部兩端設有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外側復軌器鉤形螺栓通過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將外側復軌器與鋼軌的軌底連接固定,外側復軌器的兩側面設有加強框,加強框中以及外側復軌器本體底部設有縱橫交叉的格形加強筋。所述的內側復軌器底面由內側復軌器沉頭螺栓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內側復軌器鋼板。所述的拆裝式導向稜與鋼軌夾角為15 25°。所述的內側復軌器採用薄壁結構鑄造,其內部空腔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所述的拆裝式導向稜橫截面為拋物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所述的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高於鋼軌上表面O 10mm,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低於鋼軌上表面10 3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復軌器的不足,做出了很大的創新①本實用新型上表面設計為平面與圓面的結合,使其外表面儘可能的流線型,大大的降低了導向稜與鋼軌夾角,使導向更加容易,方便復軌。
②本實用新型的內側復軌器和外側復軌器底面均有一個拱形缺口,有效地避開了與機車底部的零件相碰撞,影響機車復軌。
③高普通用復軌器底部兩側增設有兩個安裝孔槽,利用鉤形螺栓通過安裝孔槽與鋼軌連接,螺栓的連接使得穩牢,並且便於拆卸安裝。
④本實用新型的高普通用復軌器採用薄壁機構鑄造,內部增設縱橫交叉的加強筋,不僅使得重量減輕而且強度不變,以往的復軌器將近100kg,而本實用新型的復軌器只有30kg,並且增設有把手,使得安裝和搬運方便。⑤高普通用復軌器底部用沉頭螺栓安裝有兩塊鋼板,增大與鐵路面的接觸面積,使其受力均勻,有效的避免了發生側翻。
圖1為內側復軌器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拆裝式導向稜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內側復軌器上滑面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安裝有鋼板的內側復軌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鉤形螺栓的剖視圖;[0026]圖6為內側復軌器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高普通用復軌器安裝在鋼軌上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外側復軌器之一結構示意圖;圖9為外側復軌器底部結構示意圖;圖10為外側復軌器之二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10,1.拆裝式導向稜、2.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3.內側復軌器拱形缺口、4.內側復軌器前端安裝孔槽、5.內側復軌器後端安裝孔槽、6.內側復軌器卡槽、7.內側復軌器工藝孔、8.左導向稜條形插槽、9.右導向稜條形插槽、10.插孔、11.圓形凸起、12.內側復軌器鋼板、13.內側復軌器沉頭螺栓、14.鉤形螺栓、15.螺栓、16.墊片、17.夕卜側復軌器上滑行面、18.外側復軌器卡槽、19.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20.外側復軌器後端安裝孔槽、21.外側復軌器前端安裝孔槽、22.外側復軌器鋼板、23.外側復軌器沉頭螺栓、24.外側復軌器工藝孔、91條形凸起、101.圓弧形拆裝式導向稜、170.外側復軌器圓弧形上滑行面、201.內側復軌器圓弧形上滑行面。實施例一如圖1 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外側復軌器及高普通用復軌器,高普通用復軌器包括外側復軌器和內側復軌器,一種拆裝式導向稜1,所述的導向稜I下表面為平面和圓弧面或者拋物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或拋物面相切,拆裝式導向稜I 一端部有一圓形凸起11,另一端部有與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左導向稜條形插槽8或右導向稜條形插槽9相匹配的條形凸起91。所述的拆裝式導向稜I橫截面為拋物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17是由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平面的長度為300 400 mm,圓弧面半徑為800 1500 mm,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17高於鋼軌上表面O 10mm,外側復軌器底部由沉頭螺栓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鋼板。外側復軌器底面中部設有與枕木位置對應的的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 19,拱形缺口的寬為250 350 mm、高為90 130 mm,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 19的設計避開了各種線路扣件對復軌器安裝的影響,從而使它能完全適用於包括高速鐵路及普通線路在內的多種線路。外側復軌器底部兩側設有與軌底配合的外側復軌器卡槽18,安裝外側復軌器時卡槽18卡在軌底對復軌器的豎直自由度限定,使其不能上下移動。外側復軌器兩端底部設有外側復軌器前端安裝孔槽21和外側復軌器後端安裝孔槽20,鉤形螺栓14通過外側復軌器前端安裝孔槽21和外側復軌器後端安裝孔槽20將內側復軌器與鋼軌連接固定,鉤形螺栓14與墊片16和螺母15的連接固定限制了外側復軌器的水平自由度和旋轉度,其外側復軌器完全定位。外側復軌器與鋼軌路面的石子接觸,因此底面由外側復軌器沉頭螺栓23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外側復軌器鋼板22,這樣可以達到接觸地面受力均勻。為了保證復軌後的車輪不會從另一側脫軌,也為了保證未脫軌車輪的正常行駛,外側復軌器設計有30 50mm的輪緣槽,輪緣槽為外側復軌器固定在鋼軌上形成的槽。所述的內側復軌器採用薄壁結構鑄造,上表面壁厚為10 15 mm,其內部空腔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空腔的設計大大降低了外側復軌器的重量,在外側復軌器變薄的情況下加強筋保持了外側復軌器的強度。外側復軌本體為前部窄後部寬或前後等寬的殼狀,兩側壁及底面上有縱橫交叉布置的加強筋。內側復軌器包括內側復軌器體和拆裝式導向稜1,所述的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2是由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平面的長度為350 450 mm,圓弧面半徑為1000 1700 mm,上滑行面低於鋼軌上表面10 30mm,這樣設計使的安裝內側復軌器時的拆裝式導向稜I與鋼軌的夾角為15 25。,比以往復軌器的夾角都小,而且上滑行面與鋼軌上平面距離合適,使導向更加容易復軌。上滑行面內設有對稱的左導向稜條形插槽8和右導向稜條形插槽9各一組,在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頂角附近設有一插孔10,拆裝導向稜I條形凸起91與左導向稜條形插槽8和右導向稜條形插槽9相匹配,拆裝式導向稜I的圓形凸起11與插孔10相匹配,拆裝式導向稜I的下表面與內側復軌器的上表面相匹配,左導向稜條形插槽8和右導向稜條形插槽9設為對稱八字形,為了使拆裝式導向稜I可以依據現場情況匹配相應的左導向稜條形插槽8和右導向稜條形插槽9,面對不同出軌情況能夠靈活的應對,使其一軌多用;為了提高了內側復軌器的抗壓強度,內側復軌器兩側面設有輪廓加強框,加強框框內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內側復軌器底面中部設有與枕木位置對應的的內側復軌器拱形缺口 3,拱形缺口的寬為250 350 mm、高為90 130 mm,內側復軌器拱形缺口 3的設計避開了各種線路扣件對復軌器安裝的影響,從而使它能完全適用於包括高速鐵路及普通線路在內的多種線路。內側復軌器底部兩側設有與軌底配合的內側復軌器卡槽6,安裝內側復軌器時卡槽6卡在軌底對復軌器的豎直自由度限定,使其不能上下移動。內側復軌器兩端底部設有內側復軌器前端安裝孔槽4和內側復軌器後端安裝孔槽5,鉤形螺栓14通過內側復軌器前端安裝孔槽4和內側復軌器後端安裝孔槽5將內側復軌器與鋼軌連接固定,鉤形螺栓14與墊片16和螺母15的連接固定限制了復軌器的水平自由度和旋轉度,其內側復軌器完全定位。內側復軌器與鋼軌路面的石子接觸,底面由內側復軌器沉頭螺栓13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內側復軌器鋼板12,使得底面受力均勻。為了保證復軌後的車輪不會從另一側脫軌,也為了保證未脫軌車輪的正常行駛,內側復軌器設計有30 50 mm的輪緣槽,輪緣槽為內側復軌器固定在鋼軌上形成的槽。所述的內側復軌器採用薄壁結構鑄造,上表面壁厚為10 15 mm,其內部空腔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空腔的設計大大降低了內側復軌器的重量,在內側復軌器變薄的情況下加強筋保持了復軌器的強度。高普通用復軌器設有內側復軌器工藝孔7和外側復軌器工藝孔24,這樣的結構可以減少高普通用復軌器的重量。高普通用復軌器的工作狀態如圖7,包括內側復軌器和外側復軌器,外側復軌道器安裝在鋼軌的外側,內側復軌器安裝在鋼軌的內側。實施例二 如圖6、圖8,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內側復軌器圓弧形上滑行面201為圓弧面,圓弧半徑為1200 2000 mm,圓弧形拆裝式導向稜101的下表面為與內側復軌器圓弧形上滑行面201相匹配的圓弧面,內側復軌器底部設有二條與鋼軌軌底相匹配的卡槽。外側復軌器圓弧形上滑行面170,圓弧半徑為1000 1800 mm,底部設有二條與鋼軌軌底相匹配的卡槽(內側復軌器和外側復軌器兩側設有兩個卡槽的圖為畫出)。
權利要求1.一種外側復軌器,包括外側復軌器本體、拱形缺口和安裝孔槽,其特徵在於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為A、B中的一種,A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B為圓弧面,外側復軌本體中部設有和枕木位置對應的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底部兩側至少設有一條卡在鋼軌底部的外側復軌器卡槽,底部兩端設有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外側復軌器鉤形螺栓通過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將外側復軌器與鋼軌的軌底連接固定,外側復軌器的兩側面設有加強框,加強框中以及外側復軌器本體底部設有縱橫交叉的格形加強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側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側復軌器底部由外側復軌器沉頭螺栓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外側復軌器鋼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側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側復軌本體為前部窄後部寬或前後等寬的殼狀,採用薄壁結構鑄造,其內部空腔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
4.一種高普通用復軌器,包括內側復軌器、外側復軌器、導向稜,其特徵在於內側復軌器和外側復軌器分別固定在鋼軌的兩條軌道上,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為C、D —種,C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D為圓弧面,上滑行面內設有對稱的左導向稜條形插槽和右導向稜條形插槽,在上滑行面頂角附近設有一插孔,導向稜的凸起與插孔和左導向稜條形插槽或右導向稜條形插槽匹配,導向稜的下表面與內側復軌器的上滑行面匹配;所述的內側復軌器兩側面設有加強框,加強框內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底面中部設有與枕木位置對應的內側復軌器拱形缺口,底部兩側至少設有一條與軌底配合的內側復軌器卡槽,底面兩端設有兩個內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內側復軌器鉤形螺栓穿過內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將內側復軌器與鋼軌連接固定,所述的導向稜為拆裝式導向稜,表面為與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匹配的曲面,下表面前端設有與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一端的插孔匹配的圓形凸起,拆裝式導向稜下表面中、下部設有與內側復軌器上表面左導向稜條形插槽或右導向稜條形插槽匹配的條形凸起,外側復軌器的結構是,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為A、B中的一種,A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平面和圓弧面相切,B為圓弧面,外側復軌本體中部設有和枕木位置對應的外側復軌器拱形缺口,底部兩側至少設有一條卡在鋼軌底部的外側復軌器卡槽,底部兩端設有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外側復軌器鉤形螺栓通過外側復軌器安裝孔槽將外側復軌器與鋼軌的軌底連接固定,外側復軌器的兩側面設有加強框,加強框中以及外側復軌器本體底部設有縱橫交叉的格形加強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普通用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側復軌器底面由內側復軌器沉頭螺栓固定安裝四塊與底面吻合的內側復軌器鋼板。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普通用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拆裝式導向稜與鋼軌夾角為15 25°。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普通用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側復軌器採用薄壁結構鑄造,其內部空腔設有縱橫交叉格形加強筋。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普通用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拆裝式導向稜橫截面為拋物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普通用復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側復軌器上滑行面高於鋼軌上表面O IOmm,內側復軌器上滑行面鋼軌上表面10 3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側復軌器和高普通用復軌器,包括內側復軌器、外側復軌器和拆裝式導向稜,內側復軌器和外側復軌器的上滑面可以為平面和圓弧面構成的複合面,也可以為圓弧面,底部兩側設有用於卡在鋼軌底部的外側復軌器卡槽和內側復軌器卡槽。復軌時受力均勻,復軌時間短,重量輕,搬運方便,能滿足現在複雜路面的需求。
文檔編號B61K5/06GK202847730SQ20122054089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崔德志, 楊忠陽, 陳新建, 劉建新, 劉作祥, 唐威 申請人:鄭州力德瑞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