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病毒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15 07:04:36 1
專利名稱:一種抗病毒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病毒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以植物魚腥草為原料製備的中成藥,本發明還涉該藥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魚腥草(Houttuvnia. Cordata. Thunb),又名蕺菜、側爾根、壁蝨菜,系蘭白草科(Saunr.aceae)植物,我國許多省區均有分布,是中醫臨床及民間應用較廣、歷史較悠久的食藥植物之一。魚腥草味苦、辛、性寒(平),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熱痢、肺癆、肺癰、瘡癤癰腫等症。
現代藥理學試驗研究證明,魚腥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抗菌、消炎、利尿、鎮痛、抗癌等作用。70年代以來,臨床常用魚腥草注射液治療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並確定其揮髮油中癸醯乙醛為其主要藥用成分及具抗菌消炎作用,並已人工合成癸醯乙醛稱「魚腥草素」。目前廣泛應用多以新鮮魚腥草蒸餾液或合成魚腥草素製成注射劑及片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魚腥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抗病毒的藥物以新鮮魚腥草為主原料製備而成所需的藥物劑型。該藥物的製備方法為1)將新鮮魚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時,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時,第三次降低乙醇濃度回流提取1~2小時,合併三次濾液,濃縮成膏狀至無醇味備用;2)將浸膏加入適量可溶性澱粉作為輔料,乾燥、粉碎過篩製得乾粉,用85%乙醇製得軟材,制粒或壓片,包裝。
本發明的魚腥草藥物製備方法與現有的提取工藝有根本的區別,經多年反覆實驗結果表明,魚腥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部位不在揮髮油而在其非揮髮油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從根本上改變過去傳統的提取工藝及認識。
從目前能查閱到的資料認為,魚腥草臨床應用治療呼吸道感染,其應用的有效成分是揮髮油,而其揮髮油中癸醯乙醛是其主要藥用有效成分,經魚腥草提取物的不同組分(揮髮油和乙醇提取物)試用於流感病毒、腦心肌炎病毒、皰疹病毒感染的小鼠,發現揮髮油部分無效,而非揮髮油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明顯預防保護作用,實驗證明魚腥草乙醇提取物用於抗病毒具有顯著的療效。
以下是魚腥草乙醇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實驗情況一、材料和方法用新鮮魚腥草以水蒸汽蒸餾得揮髮油,加入吐溫80,重蒸餾水稀釋分裝滅菌;每毫升會揮髮油0.05ml;用乙醇提取得到非揮髮油部分,每毫升相當於生藥4克,分裝備用。
實驗方法1、對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甲型FM1M30(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分給),以8~10小鼠滴鼻感染,發病後取肺置於乳液中磨成懸液,測定病毒毒力後進行實驗。用14~16克小鼠每組30隻,病毒攻擊量選用10個半數致死量(10LD50)左右。作預防試驗一般於病毒感染前6~24小時開始給藥,以後連續給藥,每天一次,實驗時設病毒對照組與藥物對照組,觀察15~20天,小鼠病死時,解剖觀察肺部有無病變,以排除其它原因的幹擾。計算存活率與平均存活時間來判斷療效。
2、對腦心肌炎病毒EMC(病毒由北京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分贈,來源於世事衛生組織,為MM株,以鼠胚細胞傳代分管凍相隔)用15~18克小鼠,每組10隻,病毒感染選用10~100LD50,分組腹腔注射病毒液0.2ml,實驗設病毒對照組與藥物對照組。作預防實驗,一般於病毒感染前6~8小時開始給藥,再連續給藥數天,觀察15天,記錄小白鼠死亡情況,計算存活率與平均存活時間,判斷療效。
3、對皰疹病毒II型HSVII(病毒由湖北醫學院病毒室分贈,為國內自行分出的4518株,免腎細胞傳代,1~2天內出現充分病變後,收穫合併分管凍存)用10~12克小白鼠,每組10隻。病毒感染量選用10~100LD50,分組腹腔注射,每隻病毒液0.2ml。給藥時間及觀察方法相同。
二、實驗結果1、魚腥草揮髮油部分和魚腥草非揮髮油部分對病毒攻擊的小鼠,腹腔注射給藥,其結果如表1,由表1可知魚腥草抗流感病毒FM1之有效成分不在揮髮油部分,而在非揮發物中。
2、不同劑量魚腥草非揮髮油部分對流感病毒攻擊的保護作用,由表2可見魚腥草非揮髮油部分濃度為4g/ml的提取物,每天1ml時有顯著預防保護作用。
3、魚腥草非揮髮油部分不同途徑給藥對流感病毒的保護作用提取物用灌胃、滴鼻與腹腔給藥對流感病毒的保護作用結果見表3,並由表3顯示灌胃及滴鼻均有一定保護作用。
表1
表2
表3
*攻擊後1小時給藥,**攻擊前1天,攻擊後1小時和24小時各一次。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用新鮮魚腥草10千克,加入30千克95%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小時,第二次回流提取2小時,第三次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1小時,合併三次濾液,減壓濃縮成膏狀至無醇味,計算浸膏得率,以1克浸膏相當於生藥10克,不足部分加入可溶性澱粉作輔料,烤乾,粉碎過100目篩製得乾粉,用85%乙醇製得軟材,制粒,按每袋10克或每片0.5克,塑膜包裝即可。
實施例2用新鮮魚腥草20千克,加入60千克95%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4小時,第二次回流提取3小時,第三次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1.5小時,合併三次濾液,減壓濃縮成膏狀至無酸味,用注射用水溶解,按溶液體積加入1%活性碳混合加熱攪拌30分鐘,過濾、濾液再用注射用水調整含量至1ml,相當於生藥5克,加入吐溫-80,混勻,過濾,灌封,滅菌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抗病毒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原料和製備方法製取將新鮮魚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時,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時,第三次降低乙醇濃度回流提取1~2小時,合併三次濾液,濃縮成膏狀至無醇味,製成所需的劑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1)將新鮮魚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時,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時,第三次降低乙醇濃度回流提取1~2小時,合併三次濾液,濃縮成膏狀至無醇味備用;2)將浸膏加入適量可溶性澱粉作為輔料,乾燥、粉碎過篩製得乾粉,用85%乙醇製得軟材,制粒或壓片,包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抗病毒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原料和製備方法製取將新鮮魚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時,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時,第三次降低乙醇濃度回流提取1~2小時,合併三次濾液,濃縮成膏狀至無醇味,製成所需的劑型。本發明的魚腥草藥物製備方法與現有的提取工藝有根本的區別,經多年反覆實驗結果表明,魚腥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部位不在揮髮油而在其非揮髮油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從根本上改變過去傳統的提取工藝及認識。腥草乙醇提取物試用於流感病毒、腦心肌炎病毒、皰疹病毒感染的小鼠,具有明顯預防保護作用,實驗證明魚腥草乙醇提取物用於抗病毒具有顯著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P31/12GK1565567SQ03135350
公開日2005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2日
發明者劉培儒, 吳榮祖 申請人:昆明市醫學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