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固定組件以及用於建築物的外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04:31 2
專利名稱:一種固定組件以及用於建築物的外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組件以及應用該固定組件的用於建築物的 外壁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使用石材等結構件對建築物的外壁進行施工的 固定組件以及外壁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外壁是指建築物外部的外側牆壁面,過去主要是塗塗料或者利 用磚塊等裝飾外壁面,但是如今竣工的建築物牆面外壁都是另外結合石材 或者金屬材質的板結構來追求美觀。這種石材或者金屬材料的結構件又可 以稱為外裝飾板。另一方面,在建築物完成的壁面上固定結構件的方法包括溼式方法和 乾式方法,溼式方法是將壁面和結構件對置後,在其之間另外設置水泥等 而進行固定的方式,其恢復期間等施工時間較長,作業性和施工性落後, 因此目前幾乎不採用。相反,千式方法是利用由金屬等構成的另外的固定 工具,將結構件結合於壁面上,其施工性和作業性相對較好。但是,石材或金屬材料的結構件自身的重量過重,不僅處理困難,在 施工時需在牆面已完成的建築物外側施工,因此,高樓時,伴隨著危險的 高空作業。尤其是,用於將結構件固定在建築物壁面上的固定工具表現為, 首先將固定螺栓固定在壁面後,通過螺栓和螺母等固定的單純支架形態, 因此具有在壁面和結構件之間的狹小空間中進行螺栓及螺母的檸入作業, 一次施工後,在拆除整個外壁之前無法進行局部修繕及更換的缺點。因此,現有的外壁施工及修繕消耗很多人力和費用,存在較多高空作 業等威脅工作者安全的危險因素,伴隨著很多問題。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固定組件,可 進行安全方便的施工,以及一種應用該固定組件對建築物進行施工的外壁 結構,所述外壁結構中結構件的固定更堅固,且可以實現結構件的局部修 繕和更換。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至少一固定主體,所述固定主體具有空腔和開口槽,所述空腔通過所 述開口槽與外部貫通。至少一對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頭部可在第 一方向穿過所述開口槽 伸入到所述空腔內,並在第二方向通過所述螺栓的螺杆與所述螺母配合, 使所述螺栓的頭部卡合在所述開口槽的兩側,並將被固定物固定。更進一步地,所述螺栓的所述頭部具有長條形狀,長邊的長度大於所 述開口槽的寬度,短邊的長度小於所述開口槽的寬度。更進一步地,所述螺栓的所述螺杆的端面上具有標示所述螺栓的所述 長邊或者所述短邊的標識。更進一步地,所述螺母包括體部和在所述體部的一端形成且在所述螺 母擰入所述螺栓時面向所述螺栓的耳輪緣,所述耳輪緣的直徑大於所述體 ,的夕卜^聖。更進一步地,所述耳輪緣具有在檸入所述螺栓時面向所述螺栓的帖附 面,所述貼附面上有與所述螺母的檸入所述螺栓的方向反向形成的倒鉤狀 凹凸部。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主體為長條狀,所述開口槽沿所述主體的長度 方向開設,所述空腔通過所述固定主體的所述開口槽與外部貫通,所述開 口槽的所述兩側的邊緣向所述固定主體內部彎入。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 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 一種用於建築物的外壁結構,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固定部和支撐部;至少一結構件,所述結構件形成建築物的外壁;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如權利要求1 - 7中任一所述的固定組件;所述第 一連接件的所述固定部通過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螺栓和所述 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主體上,所述支撐部用於支撐所述結構件。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為L字型支架,所述支撐部和所述結合 部為所述第 一連接件的兩個側板。更進一步地,還進一步包括加強板,所述加強板固定於所述第一連接 件的所述支撐部,以使所述加強板的端部伸出所述支撐部,以支撐所述結 構件。更進一步地,還包括銷,所述銷上下貫通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述支撐 部的螺栓孔或所述加強板的銷孔,貫通插入帶有插孔的結構件的插孔中。更進一步地,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用於將 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固定主體固定到建築物上。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為L字型支架,包括結合部和連接部, 所述結合部和所述連接部為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兩個側板,所述結合部用於 直接或通過固定物固定在建築物上,所述連接部用於固定在所述固定組件 的所述固定主體上。更進一步地,所述結合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建築物上,所述連接 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固定主體上。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多個固定主體,所述固定主體為長條 形,且垂直設置,左右相鄰的固定主體之間形成第一間隔及第二間隔,所 述第 一間隔大於所述第二間隔,所述結構件固定在具有第 一間隔的相鄰的 固定主體上。更進一步地,還進一步包括橫向設置的至少一個加強固定件,所述加 強固定件連接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鄰的固定主體,或者連接具有第二間隔的兩個相鄰的固定主體。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固定在層間板層上,所述結構件構形成 建築物的唯一牆壁。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為長條形狀,其直接或者通過一第二固 定物將所述固定組件的固定主體固定到建築物的牆壁上。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固定組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作業性和 施工性。同時,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組件具有使施工簡單方便的優點。即, 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無需另外的壁面也可以進行建築施工,因此,可以 大大縮短整體工程期限,替代危險的高空作業,包括地面及建築物進行安 全方便的作業。並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外壁結構,其結構件的固定牢固, 且可以實現局部修繕及更換。
圖l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的分解圖。圖2是固定主體30的垂直於長度方向的截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在具有層間板層的建築物上施工的 一實施方式的分解圖。圖4是圖3提供的實施方式的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在具有層間板層的建築物上施工的 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6是圖5中沿6-6線的剖面圖。其中,主要附圖標記12:板層14:固定螺栓16:支柱20:第二支架22:結合部24:第二螺栓孔26:連接部30:固定主體32:中空部SI-開口槽36:兩側邊糹彖AO:第一支架42:固定部44:第一螺栓孔46:支撐部48:第三螺栓孔50:螺栓52:頭部54:螺杆軸60:螺母62:耳輪緣64:凹凸部70:加強板72:第四螺栓孔74:銷孔76:第二螺栓78:第二螺母79:銷80:結構件82:插孔90:第一固定件 91:橫向加強固定件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中所揭示以及如下被討論的那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 種固定組件,其使建築物施工更簡單方便。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固定 主體和至少一對螺栓和螺母。所述固定主體具有沿其長度方向上貫穿設置有空腔,和在所述固定主體一側長度方向上的裂縫狀開口槽,所述空腔通 過所述開口槽與外部貫通。所述開口槽的兩側邊緣向所述固定主體內部傾 斜彎入。所述螺栓的頭部可在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開口槽伸入到所述空腔 內,並在第二方向通過所述螺栓的螺杆與所述螺母配合,使所述螺栓的頭 部卡合在所述開口槽的兩側,並將被固定物固定。所述螺栓的螺杆的端部可以具有標示所述螺栓的所述頭部的長邊或 短邊的標識,優選為一字線。所述螺母包括耳輪緣和體部,所述耳輪緣的 直徑大於所述體部的外徑,且所述耳輪緣的帖附面上有與所述螺母的檸入 方向反向形成的倒鉤狀凹凸部。在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用於建築物的外壁結構,所述外壁結構包括9多個第一連接件、多個所述固定組件和多個結構件。所述第一連接件為L 字型第一支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撐部,所述支撐部和所述固定部為所述第 一連接件的兩個側板。所述固定部通過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螺栓和所述螺 母卡合被固定在所述固定主體的所述外側,所述第 一支架的所述支撐部支 撐固定所述結構件,使之相鄰設置以形成建築物的外壁。優選地,所述外 壁結構還包括多個加強板,所述加強板固定於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支撐 部,以使所述加強板的端部伸出所述支撐部,並支撐結構件的上下端。還 可以進一步包括多個銷,此時結構件上相應地設有接收孔,用於接收所述 銷,所述銷上下貫穿所述第一支架的支撐部或所述加強板的銷孔,貫通插 入於結構件的接收孔中。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外壁結構還包括多個第二連接件。在用於具有層間板層的建築物時,所述第二連接件可以為L字型 第二支架,包括結合部和連接部,所述結合部和所述連接部為所述第一連 接件的兩個側板,且所述結合部通過一固定於所述板層邊緣的固定螺栓固 定於板層的邊緣,所述連接部焊接到所述固定組件中所述固定主體上。所 述固定組件包括多個固定主體,所述固定主體為長條形,且垂直設置,左 右相鄰的固定主體可以設置成具有第 一 間隔及第二間隔,且所述第 一 間隔 大於所述第二間隔;;鏡向設置的多個加強固定件連接具有第二間隔的兩個 相鄰的固定主體,或者連接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鄰的固定主體。所述結構 件固定在具有所述第 一間隔的相鄰的固定主體,構形成建築物的唯一牆 壁。在用於具有牆壁的建築物時,所述第二連接件可以為長條形,其直接 或者通過一第二固定物將所述固定組件的固定主體固定到建築物的牆壁 上。優選地,所述第二連接件可以以1.1米的間隔固定在牆壁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和建築施工構件進行詳 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的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 所提供的固定組件包括固定主體30、螺栓50及螺母60。圖2是固定主體30的垂直於長度方向的截面圖。固定主體30在其長 度方向上貫通設置有中空部32,呈現出與管道相似的形狀,沿著外側長度 方向設置有裂縫狀開口槽34。如圖所示,固定主體30的截面近似於直角四邊形,各個邊角被圓形 化,沿著外側的長度方向形成有裂縫狀的開口槽34。此時,兩側邊糹彖36 之間形成固定主體30的開口槽34,所述兩側邊緣36的末端向固定主體 30的內部,也就是向中空部32的內部輕微彎入,舉一例,々i設固定主體 30的橫向w及豎向1長度為75mm、 45mm,開口槽34的寬度為10mm~ 15mm左右,兩側邊緣36的彎入度t是2mm ~ 4mm,以3mm左右為佳。返回參考圖1,螺栓50的頭部52呈具有長邊和短邊的四邊形,短邊 的長度小於固定主體30的開口槽34的寬度,長邊的長度大於固定主體30 的開口槽34的寬度且小於固定主體30的整體寬度。因此,將螺栓50的 頭部52在第一方向貫通插入於固定主體30的開口槽34,使螺栓50的頭 部52進入固定主體30的中空部32,在第二方向,例如將螺栓50旋轉90。 左右,螺栓50的頭部52卡於固定主體30的開口槽34的兩側的邊緣36, 之後將伸出於固定主體30的外側的螺栓50的螺杆54插入第 一支架40的 固定部42的第一螺栓孔44中,獰入螺母60,將第一支架40牢固地固定 在固定主體30上,即在第二方向通過螺栓50和螺母60的配合,將第一 支架40固定在固定主體30上。在此過程中,由於固定主體30的兩側邊 緣36輕微地向固定主體內部彎入,因此在締結螺栓50及螺母60時發揮 其彈性力,使得其結合更加牢固。螺栓50的螺杆54的端面上具有標示所述第二方向的標識55,如一字線。並且,螺母60包括體部和沿著貼附於第一支架40的固定部42的一 端形成的耳輪緣(flange)62,該耳l侖緣62的外徑大於螺母60的體部的外徑, 且該邊緣62具有貼附於第一支架40的固定部42的貼附面,該貼附面上 形成有與螺母60的擰入螺栓50的方向反向的凹凸部64。因此,在檸入螺 母60後,凹凸部64發揮較強的摩擦力防止螺母60鬆懈,從而可以實現 更加堅固的結合。螺母60也可以是普通的螺母,在使用普通螺母與螺栓50配合固定第 一支架40時,可以加入一墊片以增加摩擦力防止螺母 ^懈。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從所述固定部42垂直彎折而向所述固定主 體的外側伸出,用於支撐固定結構件,^f吏之相鄰^:置以形成建築物的外壁。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在用於具有層間板層結構的建築物 的外壁施工狀態的分解圖,圖4是利用由圖3所示的外壁施工狀態的示意 圖,其外壁施工對象為具有各層地^反及天花板的層間板層12和支柱16的 建築物,板層12和支柱16等可以是利用H街的鋼鐵框架或混凝土結構物。如圖3所示沿著板層12的邊緣設置的多個固定螺栓14及固定於該 螺栓的第二支架20;焊接於這些第二支架20上,沿著板層12的外側直立 的固定組件,固定組件包括多個固定主體30、螺栓50及螺母60;上下固 定於這些固定組件中的多個第一支架40,用以支撐結構件80,結構件80 的上下端被這些第一支架40支撐,沿著固定主體30的外側向四方連續相 鄰設置。具體來說,第二支架20是肘狀的L字形支架,包括結合部22和連接 部26,結合部22通過固定螺栓14固定在板層12的邊緣上,連接部26從 結合部22垂直彎折,並貼附焊接在固定組件中的固定主體30上。此時,結合部22上形成有可插入固定螺栓14的第二螺栓孔24,此第 二螺栓孔24可以在建築物的內外方向上,也就是說在圖的X軸方向上長 孔形狀,可以通過調節螺栓14的插入位置來調節對板層12的第二支架20 的突出程度。第二支架20的連接部26在板層12外側提供與該板層12垂 直的平面。多個固定主體30焊接於第二支架20的連接部26,沿著各層板層12 的外側直立固定,如果需要,則固定主體30的下端可埋設在地下,起到 牢固固定的作用。如圖4所示,沿著各層板層12的外4侖廓,多個第二支 架(未圖示)將多個固定主體直立固定,並沿著各固定主體的外側,固定 在各固定主體上的多個第一支架40將石材或金屬材料的結構件80向四方 連續相鄰而配置,從而形成外壁。再參照圖3及圖4,多個固定主體30重複第一間隔(a)和第二間隔(bxa) 地設置,第一及第二間隔(a, b)在維持bKa的關係的條件下可以根據結 構件80的面積適當調節。如果任意結構件的寬度為780mm左右,則第一 間隔(a)可以是540mm左右,第二間隔(b)可以是240mm左右。如果需要, 可以將多個連接固定件31用焊接等方法連接並固定體現第二間隔(b)的一 對固定主體,通過此方法可以更牢固地固定結構件80。參照圖3,固定組 件還可以使用實質上延長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的長度的另外的加強板 70,此時,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上貫通形成第三螺栓孔48。並且,加 強板70呈貫通形成有第四螺栓孔72的金屬板狀,其厚度與第一支架40 的支撐部46相同。在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上設置加強板70後,利用同時貫通第三 及第四螺栓孔48、72的第二螺栓76及締結在該第二螺栓上的第二螺母78, 堅固地固定支撐部46和加強板70,該加強板70起到實質延長支撐部46 的長度的作用。此時,第三及第四螺栓孔48、 72可以呈建築物內外方向, 也就是說圖中x軸方向的長度更長的長孔狀,利用這些螺栓孔可以調節加 強板70對固定主體30的外側的突出程度。結構件80以上下端被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支撐的方式,沿著固 定主體30的外側排列,形成建築物的外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還可以貫通插入於上下相鄰的結構件80 的上下面的銷79,為此,加強板70上另外設置有銷孔74,在結構件80 的上下面各自形成有接收銷79的一部分的插孔82。如果直接使用銷79而 不使用加強板70,此時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的第三螺栓孔48可以設 置成可以接收銷79的銷孔狀,用以直接接收銷79。這樣,利用銷79貫通第一支架40的支撐部46的第三螺栓孔48或加 強板70的銷孔74,各自插入於上下方的結構件80,使得結構件80的固 定更加牢固。結構件80可以使是石材或金屬或者其他材質的板狀外裝飾材料,其 形狀可以為四角形在內、三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等多角形,各結構件固 定在具有第一間隔(a)的一對固定主體(30),與具有第二間隔(b)的另一雙固定主體30之間形成界線。為了使建築物牆壁施工更簡便,施工工期更短,多個第一固定件可以 固定在第二支架和固定組件的固定主體之間。圖5給出了多個第一固定件 固定於第二支架和固定組件的固定主體之間的外壁施工狀態的示意圖,圖 6為圖5示出的建築施工構件沿著6 - 6線的剖面圖。結合圖5和圖6,多個第一固定件90將多個固定組件直立固定,多個 第一固定件90可以是型鋼,如角鋼等,並沿著各固定主體的外側,通過 多個第一支架40將石材或金屬材料的結構件80向四方連續相鄰而配置, 從而形成外壁。由圖6中可以看出,第二支架20通過固定螺栓14固定在 板層12上,第一固定件90焊接在第二支架20上,而固定組件的固定主 體焊接在第 一 固定件90上,固定組件中的多個第 一支架40支撐結構件80。 優選方式是,在上下兩個板層間可以以焊接或可拆除的方式固定多個加強 固定件91以增加外壁施工構件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提供固定組件也可以用於具有牆壁的建築物的外壁施工, 固定組件包括多個長型固定件,長型固定件的一側固定在牆壁上(未示 出),另一側焊接在所述固定主體的固定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對側。優選方 式是將長型固定件以1.1米的間隔且通過多個第二固定件(未示出)以焊 接或可拆除的方式固定在牆壁上,多個第一固定件90可以是型鋼,如角 鋼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也可對圓形的建築物的牆壁進行簡便施 工,即只要將第二固定件加工成適應於牆壁的弧形,就可以應用本本實用 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進行相應的施工了 。以上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所作的具體描述,並不是要對本發明內容作 進一步的限定。應理解,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內容的技術特徵 做很多替換、改動、改進或變動,沒有脫離本發明的精神,仍屬於本發明 的<呆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至少一固定主體,所述固定主體具有空腔和開口槽,所述空腔通過所述開口槽與外部貫通。至少一對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頭部可在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開口槽伸入到所述空腔內,並在第二方向通過所述螺栓的螺杆與所述螺母配合,使所述螺栓的頭部卡合在所述開口槽的兩側,並將被固定物固定。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的所述頭 部具有長條形狀,長邊的長度大於所述開口槽的寬度,短邊的長度小於所 述開口槽的寬度。
3. 如前述任一所述的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的所述螺杆 的端面上具有標示所述螺栓的所述長邊或者所述短邊的標識。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母包括體部 和在所述體部的一端形成且在所述螺母檸入所述螺栓時面向所述螺栓的 耳輪緣,所述耳輪緣的直徑大於所述體部的外徑。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耳輪緣具有在 檸入所述螺栓時面向所述螺栓的帖附面,所述貼附面上有與所述螺母的擰 入所述螺栓的方向反向形成的倒鉤狀凹凸部。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主體為長 條狀,所述開口槽沿所述主體的長度方向開設,所述空腔通過所述固定主 體的所述開口槽與外部貫通,所述開口槽的所述兩側的邊緣向所迷固定主 體內部彎入。
7. —種用於建築物的外壁結構,包括 至少一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固定部和支撐部; 至少一結構件,所述結構件形成建築物的外壁;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如權利要求1 - 7中任一所述的固定組件;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迷固定部通過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螺栓和所述 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主體上,所述支撐部用於支撐所述結構件。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接件為L字型支架,所述支撐部和所述結合部為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兩個側板。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還進一步包括加強 板,所述加強板固定於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述支撐部,以使所迷加強板的 端部伸出所述支撐部,以支撐所述結構件。
10. 如權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銷, 所述銷上下貫通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述支撐部的螺栓孔或所述加強板的 銷孔,貫通插入帶有插孔的結構件的插孔中。
11.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至少一 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用於將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固定主體固定到 建築物上。
12. 如權利要求U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件為 L字型支架,包括結合部和連接部,所述結合部和所述連接部為所述第二 連接件的兩個側板,所述結合部用於直接或通過固定物固定在建築物上, 所述連接部用於固定在所述固定組件的所述固定主體上。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結合部以可 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建築物上,所述連接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組 件的所述固定主體上。
14.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組件包括 多個固定主體,所述固定主體為長條形,且垂直設置,左右相鄰的固定主 體之間形成第一間隔及第二間隔,所述第一間隔大於所述第二間隔,所述 結構件固定在具有第 一 間隔的相鄰的固定主體上。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還進一步包括橫 向設置的至少一個加強固定件,所述加強固定件連接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 鄰的固定主體,或者連接具有第二間隔的兩個相鄰的固定主體。
16. 如權利要求12-15任一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件固定在層間板層上,所述結構件構形成建築物的唯一牆壁。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外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件為長條形狀,其直接或者通過一第二固定物將所述固定組件的固定主體固定 到建築物的牆壁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組件以及應用該固定組件對建築物進行施工的外壁結構。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至少一具有空腔和開口槽的固定主體,和至少一對螺栓和螺母,所述空腔通過所述開口槽與外部貫通,所述螺栓的頭部可在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開口槽伸入到所述空腔內,並在第二方向通過所述螺栓的螺杆與所述螺母配合,使所述螺栓的頭部卡合在所述開口槽的兩側,並將被固定物固定。所述固定組件可以通過連接件應用於石材等結構件對建築物進行施工,以形成建築物的外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組件以及應用該固定組件對建築物進行施工的外壁結構具有施工作業安全方便,可牢固固定結構件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F13/08GK201172940SQ20082000590
公開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2日
發明者白鍾均 申請人:白鍾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