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4:57:26 4

本發明涉及雲計算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
背景技術:
雲計算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傳統的雲作業系統平臺一般採用單一應用架構實現,也就是將全部任務分配到一個節點上執行,但是隨著雲計算訪問量增大,其所需處理數據量的增多,傳統的單一應用架構因為系統架構的問題,數據處理緩慢、用戶請求響應慢的問題開始逐漸顯現。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的雲計算的系統架構存在數據處理緩慢、用戶請求響應慢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雲計算的系統架構存在的數據處理緩慢、用戶請求響應慢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包括表示層、註冊中心層、服務層及資料庫層,其中:
所述表示層,用於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以及用於將所述服務層對所述請求進行處理得到的處理結果返回至所述客戶端;
所述註冊中心層,用於按照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策略將所述請求分配至所述服務層的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
所述服務層,用於利用對應服務節點對所述請求進行處理,得到對應的處理結果;
所述資料庫層,用於為所述服務層的服務節點提供其對所述請求進行處理時所需的數據。
優選的,所述註冊中心層包括分配單元,所述分配單元用於基於DUBBO提供的負載均衡功能將所述請求分配至所述服務層的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
優選的,所述註冊中心層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用於獲取並存儲每個所述服務節點的節點標識、所提供的服務及所提供的服務的服務類型。
優選的,所述資料庫層還包括數據管理單元,所述數據管理單元用於當任一服務節點請求對數據進行修改時,則在該服務節點對對應數據進行修改的過程中,拒絕其他服務節點對該數據發起的訪問請求。
優選的,所述服務層還包括節點管理單元,所述節點管理單元用於當任一服務節點發生故障時,將該服務節點未完成處理的請求返回至所述服務註冊中心。
優選的,所述節點管理單元還包括信息推送單元,所述信息推送單元用於將服務節點發生故障的信息推送至指定終端。
優選的,所述表示層還包括數據處理單元,所述數據處理單元用於將所述處理結果按照預設封裝方式進行封裝後返回至所述客戶端。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包括表示層、註冊中心層、服務層及資料庫層,其中:所述表示層,用於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以及用於將所述服務層對所述請求進行處理得到的處理結果返回至所述客戶端;所述註冊中心層,用於按照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策略將所述請求分配至所述服務層的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所述服務層,用於利用對應服務節點對所述請求進行處理,得到對應的處理結果;所述資料庫層,用於為所述服務層的服務節點提供其對所述請求進行處理時所需的數據。本申請公開的技術方案中,表示層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將該請求發送至註冊中心層,註冊中心層按照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策略將請求分配至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服務層利用服務節點基於資料庫層提供的數據實現對所分配的請求的處理,得到對應的處理結果,並由表示層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從而完成對客戶端發送的請求的處理。由此,通過上述各層的互相配合實現了對客戶端發送的請求的處理,且不同於現有技術中將全部任務均分配到一個節點上,本申請中對於請求的處理是基於分布式服務系統中包含的多個節點以負載均衡策略為分配策略實現的,從而大大提高了數據處理速度以及用戶請求響應速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其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的結構示意圖,可以包括表示層11、註冊中心層12、服務層13及資料庫層14,其中:
表示層11,用於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以及用於將服務層13對請求進行處理得到的處理結果返回至客戶端;
註冊中心層12,用於按照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策略將請求分配至服務層13的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
服務層13,用於利用對應服務節點對請求進行處理,得到對應的處理結果;
資料庫層14,用於為服務層13的服務節點提供其對請求進行處理時所需的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對於單個雲操作中心管理平臺,劃分為表示層、註冊層、服務層及資料庫層四個層,具體來說,上述架構的工作過程可以如下:表示層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將該請求發送至註冊中心層,註冊中心層按照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策略將請求分配至服務節點上,服務層利用服務節點基於資料庫層提供的數據實現對所分配的請求的處理,得到對應的處理結果,並由表示層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從而完成對客戶端發送的請求的處理。其中,服務層是系統架構的核心層,包括有多個服務節點,且多個服務節點可以包括於同一分布式服務系統中,服務層封裝了系統的核心代碼,以調用對應接口管理元數據中心的計算、存儲及網絡資源,進而基於這些資源進行各種複雜邏輯處理和事務處理,而資料庫層可以基於數據表的增刪改查操作與mysql等數據進行交互,以提供服務層所需的數據。另外,負載均衡策略可以是根據實際需要預先設定的能夠實現負載均衡的任意策略,如註冊中心層獲取每個服務節點正在處理的請求,並將請求分配至目前正在處理的請求數量最少的服務節點上。
本申請公開的技術方案中,表示層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將該請求發送至註冊中心層,註冊中心層按照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策略將請求分配至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服務層利用服務節點基於資料庫層提供的數據實現對所分配的請求的處理,得到對應的處理結果,並由表示層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從而完成對客戶端發送的請求的處理。由此,通過上述各層的互相配合實現了對客戶端發送的請求的處理,且不同於現有技術中將全部任務均分配到一個節點上,本申請中對於請求的處理是基於分布式服務系統中包含的多個節點以負載均衡策略為分配策略實現的,從而大大提高了數據處理速度以及用戶請求響應速度。
另外,由於每個請求都以可執行的程序運行在某個服務結點上,因此當某個服務節點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發生故障無法運行時,該服務節點提供的服務將被置為不可用狀態,但是其他服務節點上提供的相同的服務不受影響,因此可以利用其他服務節點來提供同樣的服務以對用戶的請求進行處理,保證了用戶請求不會中斷,實現了系統容災。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註冊中心層可以包括分配單元,分配單元用於基於DUBBO提供的負載均衡功能將請求分配至服務層的分布式服務系統的服務節點上。
由此,由於DUBBO內嵌了負載均衡功能,也即由DUBBO提供軟體的負載均衡功能,開發人員及維護人員不需額外的工作去實現負載均衡功能,減少了開發及維護成本,且運行穩定,部署簡單,運維方便。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註冊中心層還可以包括存儲單元,存儲單元用於獲取並存儲每個服務節點的節點標識、所提供的服務及所提供的服務的服務類型。
需要說明的是,註冊中心層作為表示層和服務層的中間層,可以用於管理所有註冊的服務,每個服務都會將自己運行的服務節點的節點標識,如IP位址等,以及自己提供的服務類型註冊在註冊中心層,也即註冊中心層可以獲取到每個服務節點的節點標識、每個服務節點提供的服務及其提供服務的服務類型,從而由註冊中心統一管理所有的服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資料庫層還可以包括數據管理單元,數據管理單元用於當任一服務節點請求對數據進行修改時,則在該服務節點對對應數據進行修改的過程中,拒絕其他服務節點對該數據發起的訪問請求。
該步驟可以理解為對正在被修改的數據實現事務和鎖設計,從而能夠避免在數據被修改的過程中其他服務節點對該數據進行訪問而獲取到無效的數據,保證了服務節點所獲取的數據的有效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服務層還可以包括節點管理單元,節點管理單元用於當任一服務節點發生故障時,將該服務節點未完成處理的請求返回至服務註冊中心。
當任一服務節點發生故障時將該服務節點未完成處理的請求返回至服務註冊中心,能夠使得服務註冊中心對該請求重新進行分配,從而保證了每個請求都能夠正常被處理。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節點管理單元還可以包括信息推送單元,信息推送單元用於將服務節點發生故障的信息推送至指定終端。
其中指定終端可以與管理人員對應,通過將服務節點發生故障的信息推送至指定終端能夠使得管理人員及時獲知服務節點發生故障的信息,進而實現對應的故障處理等操作,保證了雲作業系統的正常運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雲作業系統架構,表示層還可以包括數據處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用於將處理結果按照預設封裝方式進行封裝後返回至客戶端。
其中預設封裝方式可以是預先根據客戶端的實際需要進行設定的,將處理結果按照客戶端所需格式進行封裝後方便客戶端對該判斷結果的獲取。林割愛表示層可以運行在類似於tomcat的容器中。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