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平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5:47:36 1
專利名稱:壓力平衡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測井儀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力平衡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測井儀器內外壓力平衡很多結構都採用活塞平衡機構。專利號2006201U841. 2公開了一種活塞平衡機構,包括活塞、活塞杆、液壓缸、拉 簧、碟簧,活塞的兩端設置有拉簧、碟簧。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在活塞與泥漿接觸外圍有 彈簧,由於活塞有一定的行程,外管的衝洗槽不能開的太長,所以在活塞外圍處與外管會形 成一段不好衝洗區域,導致在行程段管內的泥漿堆積很難清除,時間久後會泥漿結塊導致 平衡失效,同時活塞平衡機構結構複雜,故障點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力平衡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平衡易失效、結構 複雜和故障率高的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力平衡機構,包括上接頭、承壓盤、拉力接頭、外管、拉力短節、和扶正筒,其 特徵在於上述外管上設置有泥漿進入口,所述拉力上接頭的下端部外側與扶正筒的上端 部外側包設有皮囊,在皮囊內部與拉力短節之間填充矽油。上述上接頭和拉力接頭上穿設有注油螺釘。上述皮囊與拉力上接頭和扶正筒的連接處用鋼帶緊密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如下1、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本發明採用皮囊平衡方式,該皮囊平衡方式是通過拉力上 接頭的下端部外側與扶正筒的上端部外側包設有皮囊,兩者實現了密封聯接。結構簡單,故 障點少,維修成本低。由於本機構未有行程,所以外管開的衝洗槽可以開的比較長,沒有與 內部結構形成存留泥漿空間,方便衝洗,由於省去了動密封環節,不容易出現密封失效。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上接頭,2-承壓盤,3-注油閥,4-拉力上接頭,5-防轉螺釘,6_皮囊,7_外管, 8-拉力短節,9-鋼帶,10-扶正筒,11-拉力下接頭,12-泥漿進入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參見圖1,一種壓力平衡機構,包括上接頭1、承壓盤2、注油閥3、拉力接頭4、外管 7、拉力短節8和扶正筒10,上接頭1與拉力上接頭4用螺紋相連,上接頭1下方設置有承壓盤2,上接頭1和拉力接頭4上穿設有注油螺釘,防轉螺釘5與拉力上接頭4連接,拉力上 接頭4與扶正筒10連接,扶正筒10與拉力下接頭11連接,拉力短節8的上端與拉力上接 頭4連接、下端與拉力下接頭11連接。所說的拉力上接頭4的下端部外側與扶正筒10的 上端部外側包設有皮囊6,在皮囊6內部與拉力短節8之間填充滿矽油,皮囊6與拉力上接 頭4與扶正筒10的連接處用鋼帶9緊密連接。 當測井儀器工作時泥漿通過設置於外管上的泥漿進入口,流入皮囊外側,皮囊6 外是壓力為HOMI^a泥漿,通過注油螺釘向皮囊6內注滿矽油,使皮囊6內外的壓力平衡;當 在井下溫度升高時皮囊6內填充的矽油膨脹,皮囊6利用自身彈性向外擴張達到內外壓力 平衡,當井下壓力增大時,外界壓力的壓力升高,壓迫皮囊6向內擠壓矽油,達到內外壓力平衡。
權利要求
1.一種壓力平衡機構,包括上接頭(1)、承壓盤O)、拉力接頭、外管(7)、拉力短節 (8)、和扶正筒(10),其特徵在於上述外管(7)上設置有泥漿進入口,所述拉力上接頭(4) 的下端部外側與扶正筒(10)的上端部外側包設有皮囊(6),在皮囊(6)內部與拉力短節 (8)之間填充矽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平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接頭⑴和拉力接頭⑷上 穿設有注油螺釘。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力平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皮囊(6)與拉力上接頭 (4)和扶正筒(10)的連接處用鋼帶(9)緊密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石油測井儀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力平衡機構。本發明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平衡易失效、結構複雜和故障率高的問題,現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力平衡機構,包括上接頭、承壓盤、拉力接頭、外管、拉力短節、和扶正筒,其特徵在於上述外管上設置有泥漿進入口,所述拉力上接頭的下端部外側與扶正筒的上端部外側包設有皮囊,在皮囊內部與拉力短節之間填充矽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如下結構簡單、故障率低。
文檔編號E21B47/00GK102041991SQ200910024299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4日
發明者張天馬, 張文彪, 徐東冬, 李松澤, 蘇延林, 邵勇, 高清財 申請人:西安威爾羅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