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以及具有該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2:28:16 1
專利名稱: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以及具有該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被動式紅外線感應範圍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調整被動式紅外線感應範圍的機構式的遮蔽結構以及具有該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
背景技術:
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Passive Infrared Sensor, PIR)是一種利用焦電效應的焦電型紅外線感應器,其動作原理是熱型的代表作,而所謂焦電效應(pyroelectriceffect),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溫度的變化而產生電荷的現象。因此,一般可以說,若是沒有溫度變化,即無法生電荷輸出信號。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主要的感應方法為利用溫度的變化,來感應待測物體的移動。舉例來說,移動體在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感應範圍之內移動,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上的感應點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轉化成電流信號輸出去,這個信號就可以使電燈開啟、警報器作響等等,因此,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上述情形的感應方式中,PIR的感應距離太近(約廣2公尺),而且感應點會不夠多,故一般的解決方法是利用凸透鏡可以將光線聚焦的原理,將較遠處的人體的紅外線能量聚焦至PIR元件的感應點上,如此有可大大增加了感應距離,另一方面我們再把凸透鏡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透鏡數組(Lens Arrays),這樣就可以增加許多感應點,因此目前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應用上,皆配合透鏡的使用。然而,正當現今致力於增加PIR的感應點,但在若干情況的應用中,卻是有限制PIR感應範圍的需求,在此種情形下,如何以低成本來限制PIR感應範圍便是技術發展的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透過設置於透鏡上的機構,調整設置於透鏡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感應範圍。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以及具有此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該機構式的遮蔽結構可移動至透鏡上方以遮蔽透鏡,進而限制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感應範圍。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可容置包括一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一感應部件,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包括座體,其提供一容置空間,以及分別位於該容置空間的上下的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其中該座體包括一凸緣,該凸緣設置於接近該第一開口處且突伸於該容置空間中,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被暴露於該第一開口中;以及遮蔽模塊,其抵靠於該凸緣上且位於該感應部件的上方,其中該遮蔽模塊包括可調整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的至少一調整遮蔽元件。[0008]較佳地,該座體還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定義該容置空間以及形成於該側壁上的兩平行限位槽,其中該兩平行限位槽提供該感應部件抵靠於該側壁;或該座體還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定義該容置空間以及形成於該側壁上的兩對平行突肋,其中該兩對平行突肋提供該感應部件抵靠於該側壁;或該座體還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定義該容置空間以及形成於該側壁上的多個突塊,其中該些突塊提供該感應部件固定於該側壁。較佳地,該凸緣包括朝向該遮蔽模塊以限制該調整遮蔽元件於該凸緣上移動的範圍的至少一限位塊。較佳地,該遮蔽模塊還包括一導引結構,該引導結構接觸該調整遮蔽元件,其中該調整遮蔽元件透過於該導引結構移動至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附近以調整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較佳地,該調整遮蔽元件以金屬材料製作為一實心結構。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包括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其包括一感應面;以及遮蔽模塊,其設置於鄰近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處且包括一移動部分,該移動部分可被移動至接近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該感應面,以限制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該感應面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較佳地,該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座體,該座體提供一容置空間以容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其中該座體包括一凸緣,且該遮蔽模塊抵靠於該凸緣上,該移動部分可於該凸緣上移動至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該感應面上。較佳地,該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透鏡,該透鏡抵靠於該凸緣下並覆蓋於該感應面的上方,且該遮蔽模塊遮蔽至少一部分的該透鏡,其中當該移動部分可於該凸緣上移動時可調整該透鏡暴露於外的範圍。較佳地,該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基板,該基板設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其中該座體還包括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固定該基板的兩平行限位槽或兩對平行突肋或多個突塊。較佳地,該遮蔽模塊為一件式或組件式。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包括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其包括透鏡以及設置於該透鏡下方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以及遮蔽模塊,其包括一移動部分且設置於該透鏡上方並暴露出該透鏡的一部分,該移動部分可被移動以調整該透鏡的該部分的位置以及該部分的面積大小兩者至少之一。較佳地,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座體,該座體提供一容置空間以容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該座體包括導引結構且該遮蔽模塊抵靠於該導引結構上,該移動部分可於該導引結構上移動至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上方。較佳地,該透鏡提供該座體,該導引結構形成於該透鏡上。較佳地,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還包括用於設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基板,其中該座體還包括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固定該基板的至少一限位槽或至少一平行突肋或多個突塊。較佳地,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還包括固定該透鏡以及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電路板,該遮蔽模塊固定於該電路板上。較佳地,該移動部分為一件式或組件式。[0023]本實用新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可應用於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中,其可透過設置於透鏡上的機構,調整或限制設置於透鏡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感應範圍,具有容易安裝且低成本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結合感應器的仰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結合感應器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結合感應器另一角度的立體不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感應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結合感應器的另一立體不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感應部件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與遮蔽模塊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的俯視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的俯視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與遮蔽模塊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2、圖3以及圖4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結合感應器的仰視圖以及不同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參照圖1,一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包括一座體12以及一遮蔽模塊16,一透鏡14則位於座體12與遮蔽模塊16之間。同時參考圖1、圖2、圖3與圖4,座體12包括一側壁126以定義以及提供一容置空間121,以及分別位於容置空間121的上下的一第一開口 123與一第二開口 125。其次,一凸緣122設置於接近第一開口 123處且突伸於容置空間121中,以及兩對平行突肋128形成於側壁126上,其中,包括一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的一感應部件18透過兩對平行突肋128固定於側壁126。再者,透鏡14抵靠於凸緣122下並覆蓋第一開口 123,遮蔽模塊16則抵靠於凸緣122上且位於至少一部分的透鏡14上,其中,遮蔽模塊16包括可調整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的至少一調整遮蔽元件162。[0038]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以兩對平行突肋與感應部件抵靠,亦可於側壁126上設置兩平行限位槽或是多個突塊,此些態樣皆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容置感應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圖2、圖3、圖4與圖5,感應部件18包括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由一窄部1842與一寬部1844所構成的基板以及一支點186。於此實施例中,基板可以是一電路板,感應部件18的寬部1844固定於座體12的側壁126後,寬部1844位於容置空間121中,部分的寬部1844暴露於第二開口 125,而位於寬部1844上方的窄部1842則突出於第一開口 123中。其次,寬部1844的兩側可抵靠到接近凸緣122處但仍留有空隙,穹頂形的透鏡14包括透鏡凸部142可進入上述空隙中,透過寬部1844與窄部1842的段差抵靠於凸緣122下。再者,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以及支點186設置於窄部1842,故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以及支點186隨著窄部1842暴露於第一開口 123中。又,於此實施例中,透鏡14、調整遮蔽元件162以及遮蔽模塊16皆具有穹頂形狀,且分別於穹頂的頂部設有穿孔141、1621、161,其中穿孔141、1621、161可用以套設支點186之用,如此可使得透鏡14、調整遮蔽元件162以及遮蔽模塊16更為穩當地結合座體12以及感應部件18。當透鏡14、調整遮蔽元件162以及遮蔽模塊16由內而外依序結合至座體12以及感應部件18時,調整遮蔽元件162以及遮蔽模塊16位於一部分的透鏡14上,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則朝向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而遮蔽模塊16包括調整遮蔽元件162作為一移動部分,使用者可於座體12的凸緣122上移動調整遮蔽元件162,使得調整遮蔽元件162遮蔽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如圖6所示。又,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透過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引入外來的紅外線至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的感應面1822,因此,透過調整遮蔽元件162調整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相當於透過遮蔽模塊16的移動部分被移動至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的感應面1822上以限制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的感應面1822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再者,凸緣122上可設置限位塊124朝向遮蔽模塊16以限制調整遮蔽元件162於凸緣122上移動的範圍。又,遮蔽模塊16以金屬材料製作為一實心結構來達到遮蔽紅外線的目的即可。可以理解的,調整遮蔽元件162並不限于于凸緣122上移動來遮蔽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其它的作法,例如於遮蔽模塊16面對調整遮蔽元件162的表面設置導引結構接觸調整遮蔽元件162,則調整遮蔽元件162透過於導引結構移動至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以遮蔽至少一部分的透鏡14暴露於外的範圍。又,遮蔽模塊16亦可以整個皆為可移動的部分,也就是遮蔽模塊16為兩片調整遮蔽元件,透過兩片調整遮蔽元件於凸緣122上的移動來調整透鏡14被遮蔽的位置以及範圍。在此種情形下,可於基板的窄部1842兩側皆設置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則使用者可依據需要同時移動兩調整遮蔽元件162來限制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182所接收的紅外線的範圍。又,上述遮蔽模塊16包括組件式的結構,但亦可作成一件式的結構,或是作成如可收合的手持人力扇般可收合張開的多片調整遮蔽元件,亦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0047]依據上述,遮蔽模塊16亦可以整個皆為可移動的部分或是部分可移動,則感應部件亦可為其它的態樣,參照圖7,感應部件28可以為一組合式基板,其包括兩呈一角度的基板,使得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282為水平放置於前述座體中的形式,如此的感應部件28亦可應用上述的遮蔽結構來限制或調整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282接收紅外線的範圍。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與遮蔽模塊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
8、9,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包括一透鏡34以及位於透鏡34下方的一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382。其次,透鏡34與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382皆被設置於一基板384上,其中透鏡34於鄰近基板384處形成一凸緣342以作為設置遮蔽模塊36的座體。再者,凸緣342可包括一導引結構386以導引或導引兼卡設遮蔽模塊36的一移動部分362,其中導引結構386可以是圍繞透鏡34的一環形溝槽。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的俯視示意圖。與第三實施例不同之處,僅在於一體成型的透鏡44所提供的凸緣442較小,因此導引遮蔽模塊(圖上未繪)的導引結構486為分離的兩部分,此種情形下,可於遮蔽模塊本身設置其它的導引結構如前述,於此不贅述。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與遮蔽模塊的剖面示意圖。與第三實施例類似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包括一透鏡54以及位於透鏡54下方的一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582,透鏡54與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582皆被設置於一電路板584上。與第三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遮蔽模塊56設置於電路板584上,即由電路板584提供設置遮蔽模塊56的座體。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可容置包括一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一感應部件,其特徵在於,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包括 座體,其提供一容置空間,以及分別位於該容置空間的上下的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其中該座體包括一凸緣,該凸緣設置於接近該第一開口處且突伸於該容置空間中,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被暴露於該第一開口中;以及 遮蔽模塊,其抵靠於該凸緣上且位於該感應部件的上方,其中該遮蔽模塊包括可調整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的至少一調整遮蔽元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其特徵在於 該座體還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定義該容置空間以及形成於該側壁上的兩平行限位槽,其中該兩平行限位槽提供該感應部件抵靠於該側壁;或 該座體還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定義該容置空間以及形成於該側壁上的兩對平行突肋,其中該兩對平行突肋提供該感應部件抵靠於該側壁;或 該座體還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定義該容置空間以及形成於該側壁上的多個突塊,其中該些突塊提供該感應部件固定於該側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凸緣包括朝向該遮蔽模塊以限制該調整遮蔽元件於該凸緣上移動的範圍的至少一限位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遮蔽模塊還包括一導引結構,該引導結構接觸該調整遮蔽元件,其中該調整遮蔽元件透過於該導引結構移動至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附近以調整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調整遮蔽元件以金屬材料製作為一實心結構。
6.一種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其包括一感應面;以及 遮蔽模塊,其設置於鄰近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處且包括一移動部分,該移動部分可被移動至接近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該感應面,以限制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該感應面所接收的紅外線範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座體,該座體提供一容置空間以容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其中該座體包括一凸緣,且該遮蔽模塊抵靠於該凸緣上,該移動部分可於該凸緣上移動至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該感應面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透鏡,該透鏡抵靠於該凸緣下並覆蓋於該感應面的上方,且該遮蔽模塊遮蔽至少一部分的該透鏡,其中當該移動部分可於該凸緣上移動時可調整該透鏡暴露於外的範圍。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基板,該基板設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其中該座體還包括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固定該基板的兩平行限位槽或兩對平行突肋或多個關塊。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遮蔽模塊為一件式或組件式。
11.一種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其包括透鏡以及設置於該透鏡下方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以及 遮蔽模塊,其包括一移動部分且設置於該透鏡上方並暴露出該透鏡的一部分,該移動部分可被移動以調整該透鏡的該部分的位置以及該部分的面積大小兩者至少之一。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還包括座體,該座體提供一容置空間以容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該座體包括導引結構且該遮蔽模塊抵靠於該導引結構上,該移動部分可於該導引結構上移動至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上方。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透鏡提供該座體,該導引結構形成於該透鏡上。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還包括用於設置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基板,其中該座體還包括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固定該基板的至少一限位槽或至少一平行突肋或多個突塊。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模塊還包括固定該透鏡以及該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電路板,該遮蔽模塊固定於該電路板上。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移動部分為一件式或組件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遮蔽結構以及具有該遮蔽結構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應裝置。該機構式的遮蔽結構可與透鏡搭配,並具有一移動部分,使用者可移動該移動部分至透鏡上以遮蔽透鏡暴露於外的範圍,進而限制被動式紅外線感應器的感應範圍,具有容易安裝且低成本的優點。
文檔編號G08B13/19GK202904038SQ2012205133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陳明允 申請人:東莞巨揚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