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0:52:31 1
專利名稱: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屬於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國內紡織行業中,生產精製棉的方法是採用高溫高鹼蒸煮,精製棉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粘度、甲種纖維素含量、水分含量、吸溼度、灰分含量、硫酸不溶物含量和白度,雖然對棉短絨原料進行了開棉、除雜和蒸煮,除去了部分雜質,但是生產得到的精製棉的雜質仍較多,如硫酸不溶物的含量僅在0.3wt%以下,而精製棉中的雜質絕大部分都會進入到纖維素衍生物中,對纖維素衍生物的品質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其得到的精製棉雜質含量較少。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棉短絨經開棉機開松,被分解成長度5-8mm的棉短絨條;
b、用25g/L的氫氧化鈉溶液噴淋棉短絨條,噴淋時間10-30分鐘,再用壓榨機進行壓
榨;
C、將上述經壓榨後的棉短絨條放入蒸球,加入質量濃度為3.5-4.0%的氫氧化鈉,快速升溫至10(TC,放汽一次,保溫15-30分鐘,快速升溫至120°C,再放汽一次,保溫10-15分鐘,再次升溫至135°C,保溫20-30分鐘;
d、上述鹼法蒸煮後的漿料進行疏解,疏解電流為80-100A,疏解時間50-60分鐘;
e、將上述疏解後的漿液在除砂器作用下進行除砂,再加入稀硫酸進行酸處理,去除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f、最後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漂白時間20-30分鐘後,再加入0.4-0.5g/L的鹽酸,10-15分鐘後,水洗至PH=6-7,後出漿;
g、將上述白漿壓榨、烘乾,包裝入庫。所述f步驟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保證氯含量0.2-0.3g/L。本發明優點:本發明以棉短絨為原料,採用開棉、除雜和蒸煮除去棉短絨原料的部分雜質;通過疏解使漿料中纏繞成團的棉纖維分散、理順,再利用除砂進一步除去漿料中的雜質,進而提高精製棉的品質;將除砂後的漿料進行酸處理、漂白和烘乾,漂白過程中,加入次氯酸鈉和鹽酸,漂白效果好,能得到白度更高的精製棉。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實施例用以說明本發明,但不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棉短絨經開棉機開松,被分解成長度5mm的棉短絨條;
b、用25g/L的氫氧化鈉溶液噴淋棉短絨條,噴淋時間10分鐘,再用壓榨機進行壓榨;
C、將上述經壓榨後的棉短絨條放入蒸球,加入質量濃度為3.5%的氫氧化鈉,快速升溫
至100°C,放汽一次,保溫15分鐘,快速升溫至120°C,再放汽一次,保溫10分鐘,再次升溫至135 °C,保溫20分鐘;
d、上述鹼法蒸煮後的漿料進行疏解,疏解電流為80A,疏解時間50分鐘; e、將上述疏解後的漿液在除砂 器作用下進行除砂,再加入稀硫酸進行酸處理,去除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f、最後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保證氯含量0.2g/L,漂白時間20分鐘後,再加入0.4g/L的鹽酸,10分鐘後,水洗至PH=6,後出漿;
g、將上述白漿壓榨、烘乾,包裝入庫。實施例2
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棉短絨經開棉機開松,被分解成長度6.5mm的棉短絨條;
b、用25g/L的氫氧化鈉溶液噴淋棉短絨條,噴淋時間20分鐘,再用壓榨機進行壓榨;
C、將上述經壓榨後的棉短絨條放入蒸球,加入質量濃度為3.8%的氫氧化鈉,快速升溫
至100°C,放汽一次,保溫22分鐘,快速升溫至120°C,再放汽一次,保溫12分鐘,再次升溫至135 °C,保溫25分鐘;
d、上述鹼法蒸煮後的漿料進行疏解,疏解電流為90A,疏解時間55分鐘;
e、將上述疏解後的漿液在除砂器作用下進行除砂,再加入稀硫酸進行酸處理,去除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f、最後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保證氯含量0.25g/L,漂白時間25分鐘後,再加入0.45g/L的鹽酸,12分鐘後,水洗至PH=6.5,後出漿;
g、將上述白漿壓榨、烘乾,包裝入庫。實施例3
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棉短絨經開棉機開松,被分解成長度8mm的棉短絨條;
b、用25g/L的氫氧化鈉溶液噴淋棉短絨條,噴淋時間30分鐘,再用壓榨機進行壓榨;
C、將上述經壓榨後的棉短絨條放入蒸球,加入質量濃度為3.5-4.0%的氫氧化鈉,快速
升溫至10(TC,放汽一次,保溫30分鐘,快速升溫至120°C,再放汽一次,保溫15分鐘,再次升溫至135°C,保溫30分鐘;
d、上述鹼法蒸煮後的漿料進行疏解,疏解電流為100A,疏解時間60分鐘;
e、將上述疏解後的漿液在除砂器作用下進行除砂,再加入稀硫酸進行酸處理,去除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f、最後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保證氯含量0.3g/L,漂白時間30分鐘後,再加入0.5g/L的鹽酸,15分鐘後,水洗至PH=7,後出漿;
g、將上述白漿壓榨、烘乾,包裝入庫。
在鹼法蒸煮過程中,進行3次升溫,每次升溫後再放汽,保溫一段時間,後再升溫,使得鹼浴滲透在棉短絨裡,蒸煮更徹底。本發明以棉短絨為原料,採用開棉、除雜和蒸煮除去棉短絨原料的部分雜質;通過疏解使漿料中纏繞成團的棉纖維分散、理順,再利用除砂進一步除去漿料中的雜質,進而提高精製棉的品質;將除砂後的漿料進行酸處理、漂白和烘乾,漂白過程中,加入次氯酸鈉和鹽酸,漂白效果好,能 得到白度更高的精製棉。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棉短絨經開棉機開松,被分解成長度5-8mm的棉短絨條; b、用25g/L的氫氧化鈉溶液噴淋棉短絨條,噴淋時間10-30分鐘,再用壓榨機進行壓榨; C、將上述經壓榨後的棉短絨條放入蒸球,加入質量濃度為3.5-4.0%的氫氧化鈉,快速升溫至10(TC,放汽一次,保溫15-30分鐘,快速升溫至120°C,再放汽一次,保溫10-15分鐘,再次升溫至135°C,保溫20-30分鐘; d、上述鹼法蒸煮後的漿料進行疏解,疏解電流為80-100A,疏解時間50-60分鐘; e、將上述疏解後的漿液在除砂器作用下進行除砂,再加入稀硫酸進行酸處理,去除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f、最後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漂白時間20-30分鐘後,再加入0.4-0.5g/L的鹽酸,10-15分鐘後,水洗至PH=6-7,後出漿; g、將上述白漿壓榨、烘乾,包裝入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f步驟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 保證氯含量0.2-0.3g/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白度精製棉的生產工藝,棉短絨經開棉機開松;用25g/L的氫氧化鈉溶液噴淋棉短絨條,噴淋後再用壓榨機進行壓榨;將上述經壓榨後的棉短絨條放入蒸球,加入質量濃度為3.5-4.0%的氫氧化鈉,進行鹼法蒸煮後的漿料進行疏解,再除砂,再加入稀硫酸進行酸處理,最後在漿液中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漂白,後出漿;將上述白漿壓榨、烘乾,包裝入庫。本發明以棉短絨為原料,採用開棉、除雜和蒸煮除去部分雜質,通過疏解使漿料中纏繞成團的棉纖維分散、理順,再利用除砂進一步除去漿料中的雜質,進而提高精製棉的品質,得到白度更高的精製棉。
文檔編號D01C1/00GK103225114SQ2013101407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3日
發明者楊金福 申請人:楊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