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5:34:5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
背景技術:
垃圾焚燒是一種較古老的傳統的處理垃圾的方法,近代各國也相繼建造了焚燒爐,垃圾焚燒法已成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爐內溫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燒後體積比原來可縮小50-80%,分類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經焚燒處理後甚至可縮小90%。
通過焚燒處理垃圾,焚燒後所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多通過表冷器冷卻、淨化器淨化後排空,影響了環境,也造成了熱能的浪費。而垃圾中的水份含量較高,熱值較低,如對垃圾焚燒前對其先進行乾燥,乾燥過程則需要耗費大量的熱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從而實現利用垃圾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對擬進行燃燒處理的垃圾進行乾燥,將垃圾中的水份從60%-80%降至20%-60%。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由至少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串聯而成,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為中空的箱體,箱體頂部的內壁上設有導熱板;相鄰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設有篩網,所述的篩網上表面與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篩網上表面和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共同作為傳熱面用於攤鋪並烘乾垃圾;相鄰的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通過煙氣管連通;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設有煙氣進口和/或煙氣出口;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底部設有排渣口。
所述的煙氣進口的截面為矩形或圓形,所述的導熱板的高度為煙氣進口高度或直徑的20%-80%為宜。
所述的篩網上的網孔的孔徑為10mm。
所述的排渣口下設有料鬥,料鬥出料口下方設有排渣螺杆或其他排渣方式。
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的頂部設有遮雨棚,遮雨棚上設有排汽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利用垃圾自身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對垃圾進行乾燥,實現了餘熱利用,不消耗能源;2、本實用新型減少了高溫煙氣排出,從而減少了高溫煙氣對環境的影響;同時煙塵等到了一定的去除,減少了煙塵濃度和排放量,有利於進一步淨化或直接排放。3、本實用新型的烘乾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巧妙、實用方便,能夠適用於各種規模的垃圾處理廠;4、本實用新型對垃圾烘乾的同時實現了對垃圾的加熱,先提高垃圾的熱值和溫度,然後入爐進行焚燒,提高焚燒爐的效率和能力;5本實用新型傳熱過程中,高溫煙氣走向和垃圾走向相互垂直,從而使得冷熱載體之間換熱效率提高;6、本實用新型的烘乾裝置通過導熱片與高溫煙氣換熱,最大程度了回收利用了熱量;7、本實用新型在對垃圾烘乾的過程中同時篩除了垃圾中細粉,減少了燃燒後的煙氣中粉塵含量,同時,收集到的細粉還可以用於堆肥發酵,實現了變廢為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
圖中:1-煙氣進口,2-煙氣餘熱利用器,3-排渣口,4-煙氣管,5-傳熱面,6-煙氣出口,7-篩網,8-導熱板,9-遮雨棚,10-排汽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受實施例所限制。
實施例1
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由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2)串聯而成,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為中空的箱體,箱體頂部的內壁上設有導熱板(8);相鄰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設有篩網(7),所述的篩網上表面與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篩網上表面和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共同作為傳熱面(5)用於攤鋪並烘乾垃圾;相鄰的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通過煙氣管(4)連通;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設有煙氣進口(1)和/或煙氣出口(6);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底部設有排渣口(3)。
所述的煙氣進口的截面為矩形,所述的導熱板的高度為煙氣進口高度的20%為宜。
所述的篩網上的網孔的孔徑為10mm。
所述的排渣口下設有料鬥,料鬥出料口下方設有排渣螺杆。
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的頂部設有遮雨棚(9),遮雨棚上設有排汽口(10)。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垃圾焚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煙氣餘熱利用器中,將熱量傳遞到導熱板,導熱板將熱量傳遞到傳熱面並對傳熱面上攤鋪的垃圾進行加熱乾燥,加熱乾燥過程中連續或間斷的對鋪設在傳熱面上垃圾進行翻推,垃圾在翻推過程中經過設置在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的篩網時,垃圾中的細粉自行落下,細粉收集後直接堆肥用於綠化。煙氣從煙氣出口出來後送入淨化器淨化或者直接排空,垃圾乾燥完成後進入焚燒爐焚燒。垃圾乾燥過程中所產生的水蒸汽通過排汽口排出和無組織排出。煙氣在冷卻過程中沉下的渣通過排渣口排出。
實施例2
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由六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串聯而成,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為中空的箱體,箱體頂部的內壁上設有導熱板;相鄰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設有篩網,所述的篩網上表面與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篩網上表面和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共同作為傳熱面用於攤鋪並烘乾垃圾;相鄰的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通過煙氣管連通;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設有煙氣進口和/或煙氣出口;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底部設有排渣口。
所述的煙氣進口的截面為圓形,所述的導熱板的高度為煙氣進口直徑的80%為宜。
所述的篩網上的網孔的孔徑為10mm。
所述的排渣口下設有料鬥,料鬥出料口下方設有排渣螺杆。
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的頂部設有遮雨棚,遮雨棚上設有排汽口。
通過本實施例處理過後的垃圾中水份含量從75%降低為36.6%,煙氣出口排出的煙氣的溫度為62℃。
本實用新型的通過如下方法對垃圾進行處理: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 篩分:對擬乾燥的垃圾進行篩分,取粒徑≤500mm的垃圾,同時篩除垃圾中的不燃物;
(2) 攤鋪:將篩分過的垃圾攤鋪在垃圾本實施例的傳熱面上,攤鋪厚度≤1000mm;
(3) 烘乾:對攤鋪在傳熱面上垃圾進行翻推,粒徑<10mm的細粉通過篩網孔落下;取落下的細粉用於堆肥發酵;經過傳熱面烘乾後的垃圾中水份含量為20%-40%;
(4) 垃圾焚燒:將垃圾在焚燒設備中焚燒,焚燒後所產生煙氣溫度為600-1000℃;
(5) 餘熱利用:將焚燒後所產生的煙氣送入垃圾烘乾裝置用於烘乾垃圾,垃圾烘乾裝置煙氣出口排出的煙氣溫度≤80℃。
實施例3
一種利用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量烘乾垃圾的裝置,由12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串聯而成,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為中空的箱體,箱體頂部的內壁上設有導熱板;相鄰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設有篩網,所述的篩網上表面與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篩網上表面和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表面共同作為傳熱面用於攤鋪並烘乾垃圾;相鄰的兩個煙氣餘熱利用器之間通過煙氣管連通;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上設有煙氣進口和/或煙氣出口;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底部設有排渣口。
所述的煙氣進口的截面為圓形,所述的導熱板的高度為煙氣進口直徑的50%為宜。
所述的篩網上的網孔的孔徑為10mm。
所述的排渣口下設有料鬥,料鬥出料口下方設有排渣螺杆。
所述的煙氣餘熱利用器的頂部設有遮雨棚,遮雨棚上設有排汽口。
通過本實施例處理過後的垃圾中水份含量從80%降低為20%,煙氣出口排出的煙氣的溫度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