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張暫存滾筒上印張的引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9:08:21 1
專利名稱:印張暫存滾筒上印張的引導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印刷機的暫存滾筒上的印張引導裝置。這種印刷機可以任選正面印刷或正/反雙面印刷方式,且在其印刷機組之間裝配三個印張引導滾筒。
在這三個印張引導滾筒中,中間的印張暫存滾筒是雙倍直徑滾筒,用於正/反雙面印刷。在印張運行方向上安裝的第三個印張引導滾筒是真正的印張翻轉滾筒,它帶有一套或多套叨紙牙系統。
在正/反雙面印刷中必須保證,在印張翻轉之前以及印張翻轉期間能將其準確地引導和定位,這是因為在印張翻轉完成以後,印張的後沿變為其前沿,如果印張不能套印準確地翻轉,就會出現套印偏差,以致出現印刷廢品。
為了避免套準失誤,人們提出過很多措施來使印張暫存滾筒能準確地引導印張,這一點是印張翻轉滾筒準確接受印張後沿的前提條件。
DE-PS2354418表示了一種正/反雙面印刷的印張暫存滾筒上的印張拉緊裝置。按照這一專利文獻,在其暫存滾筒上以開槽的形式建立了氣流通道。空氣逆著滾筒旋轉方向吹入該氣流通道。其中,氣流通道的橫斷面逆著印張暫存滾筒的旋轉方向逐漸變寬。氣流通道中構成的氣流把印張拉在暫存滾筒表面上,由此使印張繃緊。
其缺點是印張並不是在其運動方向的橫向,而僅僅是在其圓周方向上繃緊。
由DE-PS2452096專利文獻可知一種印張暫存滾筒,在其後沿區域內設置了可調節的、從下面作用到印張上的旋轉吸氣裝置。印張的拉緊是通過旋轉吸氣裝置沿暫存滾筒旋轉方向的逆向旋轉來完成。以此裝置,印張不僅可以在其圓周方向,而且在其運動的橫向也得以拉緊。
此處的缺點是由於印張長度的改變,因而必須將一組旋轉吸氣裝置調整到適應新印張的長度範圍內。由此導致繁瑣的暫存滾筒調整工作,必須由一種調整裝置才能做到。
此外,由於這種裝置上裝備了數量較多的旋轉吸氣裝置以及控制裝置,而需耗費較多材料,所以價格昂貴。
這兩種解決方案具有共同的缺點,即與單純正面印刷的印刷機滾筒對比,要使其既適於正面印刷又可用於正/反雙面印刷,就必須對印張暫存滾筒作大範圍的結構改動。
基於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暫存滾筒的印張引導裝置,來保證在正/反雙面印刷的運行方式下印張準確地使其後沿放置在暫存滾筒上,而同時又不必對印張暫存滾筒作結構變動。
依照本發明,此項任務由權利要求1和2所述特徵來解決。
這種引導裝置的優點在於可以使需翻轉的印張的後沿區域準確放置,而不必在暫存滾筒自身安裝一套裝置。這樣,與只用於正面印刷的機器相比就不必作結構變動了。
在把機器由正面印刷機改裝成正/反雙面印刷機,以及在作不同長度和寬度材料的正/反雙面印刷時,省去了費力的調整工作。
與已知的裝置相比,在印張暫存滾筒上省去了吸氣輸送、吸氣控制以及吸氣裝置的運動控制。
除了滾筒空隙以外,大致上封閉的滾筒罩保證了印張可以平展地放置在暫存滾筒上。通過這種近乎封閉的滾筒罩同樣可以避免開放式暫存滾筒產生的空氣渦流,這種渦流會引起印張運動的不穩定。
這種印張引導裝置由一臺噴氣裝置,或者由一個輪式機械引導單元(安置在暫存滾筒上方),以及在翻轉滾筒上裝配的引導條組成。由此,本項發明提出了吹氣裝置/引導條或輪式機械引導單元/引導條的組合。
儘管這類吹氣裝置或輪式裝置在完成其它任務或在其它地方使用時也曾用於支持印張的引導,但長期以來並無人知曉,將這種裝置與翻轉滾筒上的引導條組合起來,裝配在印張暫存滾筒上方,由此能有效地用來拉緊印張的後沿。
下面藉助一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詳盡的說明。附圖所示為
圖1可改裝的正/反雙面印刷機的翻轉箱,在印張暫存滾筒上方有一臺氣動引導裝置。
圖2如同圖1,但在印張暫存滾筒上方裝置的是一種機械式引導單元。
圖3滾筒罩後側區域的頂視圖,觀察方向如圖1中的A所示。
圖1和圖2展示了一種可改裝的正/反雙面印刷機上的印張翻轉箱1。正/反雙面印刷機可選擇正面印刷或正/反雙面印刷兩種運行方式。此類印刷機是廣為人知的,並非本發明的主題。
由圖1和圖2的簡單圖示可以了解到有一個壓印滾筒2、一個印張引導滾筒3、一個印張暫存滾筒4及一個印張翻轉滾筒5。
壓印滾筒2和印張暫存滾筒4與印張引導滾筒3及翻轉滾筒5相比具有雙倍直徑。然而,如果壓印滾筒2具有單倍直徑也可以使用本發明。
在印張翻轉滾筒5上,按已知的方式和方法裝備了第一套和第二套叨紙牙系統6、7。第一套叨紙牙系統6僅在處於正/反雙面印刷的運行方式下發揮作用。第二套叨紙牙系統7則在處於正面印刷及正/反雙面印刷兩種運行方式時都起作用。
然而,在翻轉滾筒5上,如果不使用兩套叨紙牙系統6、7,而僅安裝單一的一套鉗式或翻轉式叨紙牙用於正面及正/反雙面印刷,則也可以採用本發明。
在翻轉滾筒5的寬度方向上安裝了多個超出其圓周的窄型引導條8。引導條8由一種彈性材料,如軟橡膠組成。按照滾筒的旋轉方向(在圖1和圖2中用旋轉方向箭頭表示),引導條8安裝於第一套叨紙牙系統6之前。此外,各引導條8可軸向移位地安裝。
印張暫存滾筒4的圓周上裝有滾筒罩10(見圖3)。滾筒罩10的前部是封閉的,而在其後部,在正/反雙面印刷可印製的最大及最小印張長度Lmax,Lmin區域內出現間隙11。由此,在Lmax和Lmin之間構成梳狀的滾筒罩10的結構。這一間隙對於正/反雙面印刷時通過叨紙牙6在印張12後部將其咬住是必不可少的。
圖中也展示了印張暫存滾筒4的夾式叨紙牙23。在暫存滾筒4的上面,以噴氣箱9的形式設置了一套噴氣裝置,其外形輪廓與暫存滾筒4相適應,而且設置了方向針對暫存滾筒4的氣孔13。噴氣箱9的作用覆蓋範圍從印張引導滾筒/印張暫存滾筒3,4的切點t34到印張暫存滾筒/翻轉滾筒4,5的切點t45。氣孔13可以做成氣流垂直於或逆著印張12的運動方向噴氣,或採用組合方式向印張12噴氣。此外,氣孔13中的一些氣孔可以安置成使其噴氣氣流14從內向外指向印張12。
此處,氣孔13的安置方式是噴氣氣流14不作用到滾筒罩10的間隙11上,而始終作用於滾筒罩10的間隙11之間的實體上。
噴氣箱9通過一根連接套管15與一臺噴氣發生器相連,此噴氣發生器在圖中未畫出。
按照另一方案(見圖2),在印張暫存滾筒4上方不使用噴氣箱9,而設置一套機械式引導單元16-22。機械式引導單元16-22是這樣組成的橫跨印張暫存滾筒4安裝一根可轉動的橫梁16,在橫梁16上沿印張暫存滾筒4的寬度方向安裝多個可轉動的輪18,而輪18固定在槓桿17上。在橫梁16上還固定著輪槓桿19,在輪槓桿19的另一端帶有一個凸輪20,凸輪20由彈簧21與控制凸輪22相觸。控制凸輪22固定裝配在印張暫存滾筒4上。輪18的安裝超前於切點t45(即暫存滾筒/翻轉滾筒4,5)。
正/反雙面印刷時本發明的引導裝置的工作方式如下在壓印滾筒2上印刷的印張12由壓印滾筒2傳遞給印張引導滾筒3,並由引導滾筒3將印張12輸送給印張暫存滾筒4的夾式叨紙牙23。從此,印張12的前沿運行至切點t45的前方,直至印張12由翻轉滾筒5的第一套叨紙牙6抓住其後沿,並將其交給第二套叨紙牙系統7,從此再將其傳給後續的那些在圖中未給出的滾筒。
要使第一套叨紙牙系統6準確接收印張12,就必須作到印張12必須平展地放置在印張暫存滾筒4的滾筒罩10上。依照圖1所示的實例,在印張暫存滾筒4上方,由聯接套管15送來的空氣驅動的噴氣箱9產生的噴氣氣流14,通過氣孔13將印張12向右並向其外側撫平,使印張平展地放置在滾筒罩10上。
在噴氣氣流14失效的切點t4,5區域內,印張12由引導條9向滾筒罩10壓緊。通過引導條8,由噴氣裝置9所實現的印張位置可以固定下來。此外可避免印張12的滑動。
依照圖2所示的實施例,由機械引導單元16-22的一部分一輪18把印張12壓緊在滾筒罩10上。輪18通過印張暫存滾筒4上的通道,藉助控制凸輪22、凸輪20,輪槓桿19使橫梁16產生轉動,而使輪18有節律地從滾筒罩10抬起。
在切點t4,5的區域內,對印張12的引導就如同圖1所示實施例那樣在引導條8支持下完成。
引導條8和輪18都是軸向可移動的,由此可將其調節到非印刷圖象的狹長區域。此處須額外留意,引導條8、輪18以及噴氣氣流14不能與滾筒罩10上的空隙排成一條直線。
引導裝置的作用方式主要是按正/反雙面印刷的工作方式來說明的。為了確保引導印張12過程中不出現顫動現象,噴氣裝置9或輪18對正面印刷也是適用的。引導條8對正面印刷沒有意義,可以將其放置在印張幅面以外的區域。
相關符號表1 翻轉箱2 壓印滾筒3 印張引導滾筒4 印張暫存滾筒5 印張翻轉滾筒6 第一套叨紙牙系統7 第二套叨紙牙系統8 引導條9 噴氣箱,噴氣裝置10 滾筒罩11 間隙12 印張13 氣孔14 噴氣氣流15 聯接套管16 橫梁17 槓桿18 輪19 輪槓桿20 凸輪21 彈簧22 控制凸輪23 夾式叨紙牙16-22 機械式引導單元Lmin 最小印張長度Lmax 最大印張長度t3,4印張引導滾筒/印張暫存滾筒切點t4,5印張暫存滾筒/印張翻轉滾筒切點
權利要求
1.可任選進行正面或正/反雙面印刷的印刷機的印張暫存滾筒的印張引導裝置,這種印刷機在其印刷機組之間裝備了三個印張引導滾筒,其中,中間的印張引導滾筒具備雙倍直徑且作為印張暫存滾筒使用,在印張暫存滾筒上放置的印張在進行正/反雙面印刷時,由翻轉滾筒上的叨紙牙接住印張後沿,並以氣動-機械方式將暫存滾筒引導的要翻轉的印張後側區域拉緊,而且在引導過程中不顫動,其特徵為在印張暫存滾筒(4)的寬度上方,在印張引導滾筒與暫存滾筒(3,4)的切點(t3,4)與暫存滾筒/翻轉滾筒(4,5)的切點(t4,5)之間的區域內,設有一臺噴氣裝置(9),其外輪廓與印張暫存滾筒(4)相匹配,並產生噴氣氣流(14)噴向印張(12);在翻轉滾筒(5)上,沿其寬度方向排布有多個柔性引導條(8),它們在後側區域內將印張(12)壓緊在滾筒罩(10)上。
2.可任選進行正面或正/反雙面印刷的印刷機的印張暫存滾筒的印張引導裝置,這種印刷機在其印刷機組之間裝備了三個印張引導滾筒,其中,中間的印張引導滾筒具備雙倍直徑且作為印張暫存滾筒使用,在印張暫存滾筒上,放置的印張在進行正/反雙面印刷時,由翻轉滾筒上的叨紙牙接住印張後沿,並以氣動-機械方式將暫存滾筒引導的要翻轉的印張在後側區域拉緊,而且在引導過程中不顫動,其特徵為在印張暫存滾筒(4)的寬度上方,超前於印張暫存滾筒(4)和印張翻轉滾筒(5)的切點t4,5設置一套機械式引導單元(16-22),它將印張(12)壓緊在滾筒罩(10)上,而在翻轉滾筒(5)上沿其寬度方向排布有多個柔性引導條(8),它們在後側區域內將印張(12)壓緊在滾筒罩(10)上。
3.按權利要求1和2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引導條(8)超出翻轉滾筒(5)的圓周。
4.按權利要求1、2和3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引導條(8)由軟性橡膠構成。
5.按權利要求1、2和3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多個引導條(8)安裝成可沿軸向移位。
6.按權利要求1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噴氣裝置(9)作為噴氣箱(9),帶有指向印張暫存滾筒(4)的氣孔(13)。
7.按權利要求1和6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噴氣氣流(14)由氣孔(13)垂直或逆向於印張運動方向朝印張(12)噴氣。
8.按權利要求1和6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噴氣氣流(14)由氣孔(13)從內向外噴氣。
9.按權利要求1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機械式引導單元(16-22)由可轉動的橫梁(16)、裝在槓桿(17)上的輪(18),以及藉助於彈簧(21)加載的輪槓桿(19)、一個凸輪(20)和一個旋轉的控制凸輪(22)組成。
10.按權利要求2和9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輪(18)及其輪槓桿(19)安裝在橫梁(16)上,可軸向移位。
11.按權利要求2、9和10的印張引導裝置,其特徵為輪(18)可以受控制地從印張(12)處有節律地抬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印刷機印張暫存滾筒的印張引導裝置,用於正面印刷或正/反雙面印刷,在印刷機組之間裝有三個印張引導滾筒。本發明的印張引導裝置,在進行正/反雙面印刷時,在暫存滾筒上可以保證在印張後沿區域的準確放置,而不必對印張暫存滾筒進行結構改裝。為此,在引導滾筒/暫存滾筒的切點t
文檔編號B41F25/00GK1157777SQ961232
公開日1997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20日
發明者G·彼特, M·科克, G·衛斯貝克 申請人:Kba-普蘭尼塔公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