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體進風油煙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9:02:24 1

本發明涉及油煙機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立體進風油煙機。
背景技術:
目前煙機市場主要有歐式、側吸、中式、集成灶四大類煙機類產品,吸油煙方式主要為頂吸和側吸,主要針對灶臺頂部和側上方進行吸菸。而在實際烹飪過程中,室內對流、人的走動對油煙的走向有很大的影響,很容易造成油煙在油煙機負壓區以外向兩側等方向逃逸,嚴重影響油煙機的實際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這一現象,本發明了提供了一種立體進風油煙機,可以有效防止油煙逃逸現象。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立體進風油煙機,包括吸風系統和與吸風系統相連的集煙系統,所述集煙系統包括主進風殼體和設於主進風殼體兩側的輔助進風殼體,所述輔助進風殼體可相對於主進風殼體轉動,所述主進風殼體上開設有主進風口,所述輔助進風殼體上開設有輔助進風口。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吸風系統包括主流道殼體、風機組合和外殼,所述的風機組合安裝在外殼內,所述主流道殼體上設有第一通道孔和第二通道孔,第一通道孔與第二通道孔相連通並形成主通道;第一通道孔與風機組合的吸風口相連通;主進風殼體上設有進風腔和主進風口,其中進風腔通過第二通道孔與主通道相連通,輔助進風口與主通道相連通。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主流道殼體設置在主進風殼體的上端面,輔助進風殼體設置在主進風殼體的兩側面並形成u形結構。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輔助進風口與進風腔相連通,並通過進風腔與主通道相連通。
更進一步的,所述輔助進風殼體與自動控制裝置相連接,輔助進風殼體具有伸出位置和收起位置,自動控制裝置控制輔助進風殼體在伸出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間切換。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主進風口設置在主進風殼體的內側面,主進風口通過進風腔與主通道相連通。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通道孔設置在主流道殼體的側面,其中第一通道孔的軸線方向與主通道的進風方向相互垂直。
更進一步的,所述輔助進風口設置在輔助進風殼體的內側面,二個輔助進風口呈正對結構。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主進風口由若干個平行排列的條形小風孔組成。
更進一步的,所述輔助進風口由若干個平行排列的條形小風孔組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由於設置了主進風口和輔助進風口,可從主進風口與輔助進風口進行吸油煙,提升油煙機性能,防止室內空氣對流對吸油煙性能的幹擾、油煙逃逸;
(2)、輔助進風殼體與主流道殼體呈可轉動式連接,輔助進風殼體具有伸出位置和收起位置,自動控制裝置控制輔助進風殼體在伸出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間切換,可實現在油煙機工作時輔助進風殼體伸出,進行輔助吸菸;油煙機關機時輔助進風殼體收起,保證外觀好看且不佔用空間。
(3)、主進風口和輔助進風口均與進風腔相連通,並通過進風腔與主通道相連通,使用一個主通道結構集中進行吸排,使得結構更緊湊,排油煙的效率更高。
(4)、風機的軸線方向與主通道的進風方向相互垂直,能更有效地提高排油煙的效率。
(5)、主進風口設置在主進風殼體的內側面,輔助進風口設置在輔助進風殼體的內側面,二個輔助進風口呈正對結構,可從主進風口與兩側的輔助進風口三面進行吸油煙,防止室內空氣對流對吸油煙性能的幹擾、油煙逃逸,改善油煙機吸油煙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不使用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主流道殼體1;風機組合2;外殼3;主進風殼體4;輔助進風殼體5;第一通道孔101;主流道102;第二通道孔103,風機口201,進風腔401;主進風口402;輔助進風口50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這種立體進風油煙機,包括吸風系統和與吸風系統相連的集煙系統,所述集煙系統包括主進風殼體4和設於主進風殼體4兩側的輔助進風殼體5,所述輔助進風殼體5可相對於主進風殼體4轉動,所述主進風殼體4上開設有主進風口402,所述輔助進風殼體5上開設有輔助進風口501。當煙機工作時,可從主進風口402與輔助進風口501進行吸油煙,提升油煙機性能,防止室內空氣對流對吸油煙性能的幹擾、油煙逃逸。
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的吸風系統包括主流道殼體1、風機組合2和外殼3,所述的風機組合2安裝在外殼3內,所述主流道殼體1上設有第一通道孔101和第二通道孔103,第一通道孔101與第二通道孔103相連通並形成主通道102;第一通道孔101與風機組合2的吸風口相連通;主進風殼體4上設有進風腔401和主進風口402,其中進風腔401通過第二通道孔103與主通道102相連通,輔助進風口501與主通道102相連通。
當煙機工作時,主進風口402、兩側的輔助進風口501與油煙產生位置較近,大部分油煙從主進風口402被吸入煙機內,部分油煙由兩側的輔助進風口501吸入,經過主流道102和風機組合2排出室外。上述結構能有效提升油煙機性能,進風面積大大增加,並且與傳統油煙機相比,進風口更近,負壓區更大,防止室內空氣對流對吸油煙性能的幹擾、油煙逃逸。
實施例3: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如圖3所示,所述的主流道殼體1豎直設置在主進風殼體4的上端面,輔助進風殼體5設置在主進風殼體4的兩側面並形成u形結構。
實施例4:在實施例2和3的基礎上,所述的輔助進風口501與進風腔401相連通,並通過進風腔401與主通道102相連通。使用一個主通道結構集中進行吸排,使得結構更緊湊,排油煙的效率更高。
實施例5:在實施例1和3的基礎上,所述輔助進風殼體5與自動控制裝置相連接,輔助進風殼體5具有伸出位置和收起位置,自動控制裝置控制輔助進風殼體5在伸出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間切換。在油煙機工作時輔助進風殼體伸出,進行輔助吸菸;油煙機關機時輔助進風殼體收起,保證外觀好看且不佔用空間。
實施例6: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的主進風口402設置在主進風殼體4的內側面,主進風口402通過進風腔401與主通道102相連通。所述輔助進風口501設置在輔助進風殼體5的內側面,二個輔助進風口501呈正對結構。由於進風位置與油煙產生位置近,且從主進風口402與兩側的輔助進風口501三面進行吸油煙,防止室內空氣對流對吸油煙性能的幹擾、油煙逃逸,改善油煙機吸油煙效果。
實施例7: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的第一通道孔101設置在主流道殼體1的側面,其中第一通道孔101的軸線方向與主通道102的進風方向相互垂直,能更有效地提高排油煙的效率。
實施例8: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的主進風口402和輔助進風口501均由若干個平行排列的條形小風孔組成。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