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修復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1:43:51 2
牙科修復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柔性牙科修復系統,其允許無須使用螺絲就能耦合各種元件。本發明的系統包括縱向細長柔性螺絲,具有適合於通過螺紋連接配合在牙科植入體中的第一末端,和可以向內變形的、具有在其內側上的帶螺紋的孔和在其外側上的突出凸緣的第二開放末端;透黏膜釘柱,具有通孔,適合於插入所述柔性螺絲;和上部連接元件,在其一個末端具有孔,所述上部連接元件適合於通過所述孔中的內部凹入而耦合在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上,所述內部凹入與所述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的外側上的突出凸緣對應。
【專利說明】牙科修復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牙科植入體領域,更具體地涉及允許無須使用螺絲就能在牙科植入體上耦合各種元件的牙科修復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牙科領域使用牙科植入體和修復體來取代出於任何理由必須被拔掉的失去的一顆或多顆牙齒是非常普遍的。通常牙科修復體植入過程具有幾個階段,首先包括小型外科手術,以用於在骨頭裡插入植入體。一般來說,然後必須提供幾個月的等候時間以允許牙齦痊癒並且覆蓋植入體,而與此同時發生骨結合,即牙科植入體結合在患者的骨頭內部。接下來,必須接達植入的牙科植入體的上部部分以放置痊癒釘柱,使得牙齦能圍繞這個痊癒釘柱痊癒。最後,將取得患者一組牙齒的模型,使用這些模型將能夠製作可以安裝在所述牙科植入體內的合適的牙科修復體。
[0003]前一段中所描述的階段要求在安裝好的牙科植入體中插入各種元件,並且從安裝好的牙科植入體中取出這些元件,這些元件中的每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痊癒釘柱、用於準備牙科零件的模具的轉印元件、用於耦合修復體的釘柱等)。所有這些元件的耦合是通過將元件擰到已經安裝的牙科植入體中和從已經安裝的牙科植入體中擰掉這些元件,這可能對於專科醫生是一種非常費力的方法,並且會引起患者的不快和不適。
[0004]因此,本領域中需要一種系統,與牙科領域目前已知的系統相比,其允許以更簡單並且更快速的方式在牙科植入體上耦合各種元件。
【發明內容】
[0005]因此,為了解決上面考慮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柔性牙科修復系統,其允許在本領域中常規已知的類型的牙科植入體上耦合各種元件。本發明的系統的特徵在於包括:
[0006]-縱向細長柔性螺絲,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適合於藉助於螺紋連接配合在牙科植入體中,而第二末端是柔性的、開放的並且可以向內變形,並且具有在其內側上的帶螺紋的孔和在其外側上的突出凸緣;
[0007]-透黏膜釘柱,具有通孔,所述柔性螺絲插入在所述通孔中;和
[0008]-上部連接元件,在其一個末端具有孔,所述上部連接元件適合於通過所述孔中的內部凹入而耦合在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上,所述內部凹入與所述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的外側上的突出凸緣對應。
[0009]因此,根據本發明,上部連接元件通過「咔嗒」型連接耦合在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上。實際上,一旦上部連接元件耦合在柔性螺絲上後,所述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將向內變形,從而允許其插入在上部連接元件的孔中。當柔性螺絲的突出凸緣到達上部連接元件的對應內部凹入時,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將恢復其原始形狀,這兩個元件因此彼此耦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參照下列圖解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圖式將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所述優選實施例是藉助於實例提供的,並且不得被解釋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0011]圖1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柔性螺絲的透視圖。
[0012]圖2展示了圖1的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的縱向截面圖。
[0013]圖3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柔性螺絲的第二柔性末端與上部連接元件之間的耦合的示意性縱向截面圖。
[0014]圖4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透黏膜釘柱的透視圖。
[0015]圖5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用於附接到上部連接元件的柔性螺絲上的零件的透視圖。
[0016]圖6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藻酸鹽印模轉印元件的透視圖。
[0017]圖7展示了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系統的牙科修復體植入階段的順序。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分別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牙科修復系統中包括的各種元件。首先,所述系統包括柔性螺絲(10),如圖1所示。所述柔性螺絲(10)的功能一方面是將透黏膜釘柱(12)固定到已經安裝在患者體內的牙科植入體(14)上;另一方面是在所述方法的各種階段,確保各種上部連接元件(16)必須耦合到其上的附接。與對應上部連接元件(16)的所述附接是用兩種方式進行的:通過現有技術已知的常規的螺紋連接,和通過下文將描述的「咔嗒」型連接。
[0019]回到圖1,可以看出,柔性螺絲(10)具有縱向細長形狀,所述縱向細長形狀具有兩個末端(10A,10B)。第一末端(1A)適合於通過螺紋連接配合在牙科植入體(14)中,如下文將描述的。第二末端(1B)是柔性的、開放的並且能向內變形。這個第二末端(1B)具有在其內側上的帶螺紋的孔和在其外側上的突出凸緣(18)。此外,可以看出,在本發明的這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柔性螺絲(10)的所述第二柔性末端(1B)具有三個凹槽(20),所述三個凹槽(20)在所述柔性螺絲(10)的縱向方向上延伸。這些凹槽(20)有助於所述第二柔性末端(1B)在上部連接元件(16)耦合到其上後向內彎曲。
[0020]圖2以更清楚並且誇大的方式展示了第二柔性末端(1B)的所述向內彎曲。在靜止狀態中,第二柔性末端(1B)處在所述圖中展示的豎直位置上。當從頂部插入上部連接元件(16)後,所述第二柔性末端(1B)朝所述圖中展示的傾斜位置向內彎曲(如圖2所示的箭頭的方向)。一旦上部連接元件(16)的內部凹入到達第二柔性末端(1B)的突出凸緣(18),後者就恢復其初始豎直位置,並且所述兩個元件之間發生「咔嗒」型連接(圖3中示意性地展示)。
[0021]必須指出的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考慮到柔性螺絲(10)必須能夠插入在現有的牙科植入體(14)中,柔性螺絲的第一末端(1A)的設計可以依據其必須插入到的牙科植入體(14)而變。而第二柔性末端(1B)意在僅連接到根據本發明的系統的其它元件上,因此其設計在所有情況下可以是通用的設計。
[0022]現在參照圖4,其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透黏膜釘柱(12)。與前述情況一樣,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了解,考慮到透黏膜釘柱(12)必須適配現有的牙科植入體(14),透黏膜釘柱(12)的設計將依據牙科植入體(14)的設計而變。這個透黏膜釘柱(12)具有通孔,上面插入有上文展示的柔性螺絲(10),使得釘柱支撐並且圍繞螺絲,保護螺絲免受橫向應力的損害。這個透黏膜釘柱(12)還將用作必須安裝的各種上部連接元件(16)的底座和支撐件。
[0023]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上部連接元件(16)可以是各種類型的,例如舉例來說,臨時釘柱、接口、印模轉印元件等。圖5用透視圖展示了將用於如上所述耦合到柔性螺絲(10)和透黏膜釘柱(12)上的這種類型的上部連接元件(16)的一部分。上部連接元件
(16)具有在圖5中展示的末端處的孔,由於上文描述的所述孔中的內部凹入(圖中未示)的作用,上部連接元件的所述孔將耦合在柔性螺絲(10)的第二末端(1B)上。所述內部凹入對應於柔性螺絲(10)的第二末端(1B)的突出凸緣(18)。
[0024]上部連接元件(16)還具有內部六邊形輪廓,所述輪廓適合於與如圖4中展示的透黏膜釘柱(12)的外部六邊形輪廓耦合。從而阻擋上部連接元件(16)相對於所述透黏膜釘柱(12)的旋轉。在一些情況下,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還將具有通孔,使得在通過所述內部凹入和對應突出凸緣(18)耦合在柔性螺絲(10)上之後,通孔允許通過穿過上部連接元件(16)插入螺絲並且將螺絲螺紋連接在柔性螺絲(10)的內部的帶螺紋的孔中而使所述耦合固定住。
[002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透黏膜釘柱(12)的所述六邊形末端的上部頂點意在用於與圓錐形的上部連接元件(16)耦合。因此根據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的內部輪廓是六邊形的(前述實施例)還是圓錐形的來提供阻擋或者不阻擋上部連接元件(16)的旋轉的可能性。當製作一個以上牙齒的橋體時,上部連接元件(16)優選不受阻擋。
[0026]現在參照圖6,其展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藻酸鹽印模轉印元件(22)。所述元件(22)用於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的用藻酸鹽取得牙印模。雖然圖中未示,但是將連接到柔性螺絲(10)上的元件(22)部分將明顯地具有前述圖5中所描述的設計。所述元件(22)還具有兩組平面(24)(其中圖5中只展示了一個),這兩組平面在用牙科掃描儀分析之後,將允許通過幾何關係來確定透黏膜釘柱(12)在三維虛擬空間中的確切位置。
[0027]最後關於圖7,其示意性地展示了圖解說明在使用根據本發明的牙科修復系統安裝牙科修復體的過程中的各種階段的一系列圖像(A-H)。在階段A中,通過螺紋連接將柔性螺絲(10)-透黏膜釘柱(12)組合件插入在已經安裝在患者體內的牙科植入體(14)中。在階段B中,可以看到所述柔性螺絲(10)-透黏膜釘柱(12)組合件已經安裝並且穩定在牙科植入體(14)中。在階段C中,看到印模轉印元件(22)耦合在柔性螺絲(10)的第二末端(1B)上,印模轉印元件(22)將用於測量並且製造用於特定患者的牙科修復體模具。隨後,在階段D中,看到另一上部連接元件(16)耦合在柔性螺絲(10)上,在這種情況下是臨時釘柱(26)。在所述臨時釘柱上製造臨時修復體(28)(階段E)。在階段F中,可以看到隨後如何對所述修復體(28)的上部部分執行精確的鑽孔,從而允許接達所述臨時釘柱(26)內部的通孔。執行配合和旋擰(階段G)以提供對臨時修復體(28)的更穩固的握持(階段G),臨時修復體(28)現在適合地固定到柔性螺絲(10)上並且因此固定到牙科植入體(14)上。
[0028]本發明的牙科修復系統中包括的各種元件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製成。柔性螺絲和透黏膜釘柱兩者都優選由商用V級鈦製成,因為在柔性螺絲的情況下,鈦具有適合於彎曲以使得能夠使用機械彈力,維持足夠的硬度以支撐用於固定上部連接元件的螺絲的機械屬性。轉而,在透黏膜釘柱的情況下,鈦具有最優的機械屬性,並且進而允許透黏膜釘柱結合在植入體周圍的組織中。鈦不會導致體內的過敏反應或排斥,這對於這種情況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透黏膜釘柱會接觸骨頭和軟結締組織。
[0029]轉而,用於製造上部連接元件的材料將取決於特定元件。舉例來說,對於臨時釘柱或接口,其可以由選自由鈦和PEEK組成的群組的材料製成,而如果它是印模轉印元件,則它將優選由POM製成。
[0030]雖然已經參照本發明的幾個優選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容易了解,可以對先前描述應用變動和修改,而並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舉例來說,雖然已經描述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包括三個縱向凹槽,但是其它實施例可以不包括凹槽,或者可包括不同數目或其它設計的凹槽,所述凹槽還有助於使柔性螺絲的所述第二末端向內彎曲。
[0031]上部連接元件與柔性螺絲的第二末端之間的耦合優選是可逆的,S卩,所述上部連接元件能夠從所述柔性螺絲上移除。
[0032]此外,雖然在先前描述中將柔性螺絲和透黏膜釘柱描述成獨立的元件,但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例,將所述柔性螺絲和所述透黏膜釘柱製造成彼此一體,從而形成稱為柔性釘柱的單個部分。
【權利要求】
1.一種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縱向細長柔性螺絲(10),具有適合於通過螺紋連接配合在牙科植入體(14)中的第一末端和可以向內變形的、具有在其內側上的帶螺紋的孔和在其外側上的突出凸緣(18)的第二開放柔性末端(108); 透黏膜釘柱(12),其具有通孔,所述柔性螺絲(10)插入在所述通孔中;和 上部連接元件(16),在其一個末端具有孔,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適合於通過所述孔中的內部凹入而耦合在所述柔性螺絲(10)的所述第二末端(108)上,所述內部凹入與所述柔性螺絲(10)的所述第二末端(108)的所述外側上的所述突出凸緣(18)對應。
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與所述柔性螺絲(10)的所述第二末端(108)之間的所述耦合是可逆的,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能夠從所述柔性螺絲(10)上移除。
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柔性螺絲(10)的所述第二柔性末端(108)具有在所述柔性螺絲(10)的縱向方向上的多個凹槽(20),使得在耦合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後有助於使所述第二柔性末端(108)向內彎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柔性螺絲(10)的所述第二柔性末端(108)具有三個所述凹槽(20)。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是選自印模轉印元件(22)、臨時釘柱(26)或接口。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包括通孔,使得在通過所述內部凹入和對應突出凸緣(18)耦合在所述柔性螺絲(10)上之後,通孔允許通過穿過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插入螺絲並且將所述螺絲螺紋連接在所述柔性螺絲(10)的內部的帶螺紋的孔中而使所述耦合固定住。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柔性螺絲(10)和所述透黏膜釘柱(12)被製造成彼此一體,從而形成單個零件。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透黏膜釘柱(12)在其末端處具有意在用於與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耦合的外部多邊形輪廓,從而阻擋具有耦合在其上的對應內部輪廓的上部連接元件(16)的旋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透黏膜釘柱(12)的所述末端的意在與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耦合的所述外部輪廓為六邊形的。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透黏膜釘柱(12)的意在與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耦合的六邊形末端的上部頂點具有圓錐形。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柔性螺絲(10)和所述透黏膜釘柱(12)是由商用^級鈦製成的。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牙科修復系統,其特徵在於,如果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是臨時釘柱(26)或接口,則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是由選自鈦或?££1(的材料製成的;如果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是印模轉印元件(22),則所述上部連接元件(16)是由?01製成的。
【文檔編號】A61C8/00GK104379080SQ20138002852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澤維爾·科斯塔科迪那 申請人:德恩提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