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中置電的製造方法
2023-06-24 07:53:31 2
專利名稱:電動自行車中置電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包括能夠穿設連接在自行車五通管中的電機連接管、與所述電機連接管連為一體的機座、與所述機座連為一體的機殼,機座內成型有用於布置小齒輪的小齒輪容置腔以及用於布置大齒輪的大齒輪容置腔,小齒輪容置腔布置在大齒輪容置腔的邊緣並且二者相互連通,而構成一「8」字型結構;機殼內成型有用於布置電機軸齒的電機軸齒容置腔以及用於布置中間齒輪的中間齒輪容置腔,電機軸齒容置腔布置在中間齒輪容置腔的邊緣並且二者相互連通,而構成一「8」字型結構。本實用新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結構緊湊,外形輕巧。
【專利說明】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該電機可安裝在普通自行車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普遍存在結構複雜、外形龐大等缺點。這是因為其電機結構設計不合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外形輕巧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包括能夠穿設連接在自行車五通管中的電機連接管、與所述電機連接管連為一體的機座、與所述機座連為一體的機殼、設於所述機殼中的定子和轉子、以及傳動連接在所述轉子與自行車牙盤之間的齒輪減速機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轉子固定的電機軸齒、與所述電機軸齒相互嚙合的中間齒輪、與中間齒輪同軸連接的小齒輪、以及與所述小齒輪相互嚙合的大齒輪,所述大齒輪與自行車牙盤固定,所述電機軸齒和小齒輪的直徑均小於所述中間齒輪的直徑;所述電機連接管和機殼布置在所述機座的同一側,所述機座內成型有用於布置所述小齒輪的小齒輪容置腔以及用於布置所述大齒輪的大齒輪容置腔,所述小齒輪容置腔布置在所述大齒輪容置腔的邊緣並且二者相互連通,而構成一 「8」字型結構;所述機殼內成型有用於布置所述電機軸齒的電機軸齒容置腔以及用於布置所述中間齒輪的中間齒輪容置腔,所述電機軸齒容置腔布置在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的邊緣並且二者相互連通,而構成一「8」字型結構;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與所述小齒輪容置腔同軸布置且二者相互連通,所述小齒輪容置腔、大齒輪容置腔、電機軸齒容置腔以及中間齒輪容置腔的軸線均平行於所述電機連接管的軸線。
[0005]本實用新型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包括以下優選技術方案:
[0006]所述機殼內還成型有用於安裝電機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腔,所述控制器容置腔和電機軸齒容置腔分別布置在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的相對兩側,所述控制器容置腔和中間齒輪容置腔緊鄰布置,並且機殼內成型有將控制器容置腔和中間齒輪容置腔相互隔開的第一分隔板。
[0007]所述機殼內還成型有用於放置電機引出線的引出線容置腔,所述引出線容置腔與所述電機軸齒容置腔及中間齒輪容置腔緊鄰布置,並且機殼內成型有將引出線容置腔與電機軸齒容置腔及中間齒輪容置腔相互隔開的第二分隔板。
[0008]所述機殼中還成型有將所述控制器容置腔與所述引出線容置腔相互連通的過線孔。
[0009]所述中間齒輪為尼龍齒輪。
[0010]還包括用於固定所述定子的電機前蓋,所述電機前蓋上成型有與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相配合的前蓋定位塊。
[0011]所述機殼的外部成型有一個其上制有螺紋連接孔的定位塊。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13]1、本實用新型將用於布置的小齒輪和大齒輪的小齒輪容置腔和大齒輪容置腔設置在機座中,而將用於布置電機軸齒和中間齒輪的電機軸齒容置腔和中間齒輪容置腔設置在機殼中,並且小齒輪容置腔和大齒輪容置腔相互連通而構成8字型葫蘆狀結構,電機軸齒容置腔和中間齒輪容置腔相互連通而構成8字型葫蘆狀結構,中間齒輪容置腔與小齒輪容置腔同軸布置且相互連通,因而使得該中置電機的結構十分緊湊合理,從而大大減小了該中置電機的體型。
[0014]2、機殼內成型有用於安裝電機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腔。一方面,使得該機殼具有空間來安裝電機控制器。另一方面,由於用於布置電機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腔與中間齒輪容置腔緊鄰在一起,二者之間僅通過薄板形狀的第一分隔板相互隔開,從而儘可能的縮小了機殼的體型,不至於因為增設了控制器容置腔而較多的增大機殼的外形。
[0015]3、機殼內成型有用於放置電機引出線的引出線容置腔。一方面,在將該中置電機裝配到自行車上時,可將多餘長度的電機引出線布置在機殼內的引出線容置腔中,從而不會破壞自行車的外型。另一方面,由於用於布置電機控制器的引出線容置腔與電機軸齒容置腔及中間齒輪容置腔緊鄰在一起,它們之間僅通過薄板形狀的第二分隔板相互隔開,從而儘可能的縮小了機殼的體型,不至於因為增設了引出線容置腔3e而較多的增大機殼的外形。
[0016]4、機殼中還成型有將控制器容置腔與引出線容置腔相互連通的過線孔。電機控制器的引出線就可以通過該過線孔非常方便地引入到引出線容置腔中,在引出線容置腔中盤繞一定長度後再引出電機外部與外部設備相連。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分解圖之一;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分解圖之二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分解圖之三;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分解圖之四;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分解圖之五;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主視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後視圖;
[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局部結構圖;
[0026]其中:1-電機連接管,2-機座,2a_小齒輪容置腔,2b_大齒輪容置腔,3-機殼,3a-電機軸齒容置腔,3b_中間齒輪容置腔,3c-控制器容置腔,3d-第一分隔板,3e_引出線容置腔,3f-第二分隔板,3g-定位塊,4-定子,5-機殼端蓋,6-電機軸齒,7-中間齒輪,8-小齒輪,9_大齒輪,10-電機前蓋,1a-前蓋定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圖1?圖8出示了本實用新型這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它包括機殼3、機座2和電機連接管1,電機連接管I和機殼3均與機座2連為一體,並且電機連接管I和機殼3布置在機座2的同一側。電機連接管I 一端制有外螺紋,裝配時,將電機連接管I穿設在自行車五通管(圖中未畫出)中,並使電機連接管I的螺紋端伸出五通管外,然後在電機連接管I的外螺紋上鎖入鎖緊螺母,從而將電機連接管I和自行車五通管緊緊固定在一起,從而使得該中置電機與自行車固定連接在一起。為了避免該電機安裝在自行車上之後,電機發生晃動,本例中,所述機殼的外部成型有一個定位塊3g,該定位塊3g上制有一個螺紋連接孔,裝配完成後,還採用連接螺釘該定位塊39與自行車車架連接在一起,以對電機的位置進行加固。
[0028]所述機殼3中設置有定子4和轉子(圖中未示出),還包括齒輪減速機構,實際應用時所述轉子通過所述齒輪減速機構與自行車牙盤傳動連接,從而將轉子的轉動傳遞給自行車牙盤,進而帶動自行車行進。
[0029]上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轉子固定的電機軸齒6、與所述電機軸齒6相互嚙合的中間齒輪7、與中間齒輪7同軸連接的小齒輪9、以及與所述小齒輪9相互嚙合的大齒輪(圖中未畫出),所述大齒輪與自行車牙盤固定。本實用新型所說的小齒輪和大齒輪中的「小」和「大」,是相對而言的。本例中所述中間齒輪7為尼龍材質的尼龍尺寸,其與電機軸齒6之間採用斜齒傳動方式。
[0030]該中置電機通電工作時,轉子帶動電機軸齒6轉動,電機軸齒6再帶動與之嗤合的中間齒輪7轉動,中間齒輪7帶動與之同軸連接的小齒輪8轉動,小齒輪8在帶動與之嚙合的大齒輪轉動,大齒輪再帶動與之固定的牙盤轉動,牙盤通過鏈條帶動車輪轉動,使自行車行進。
[0031]為了保證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具有較大的減速比,本例中所述電機軸齒6和小齒輪9的直徑均小於所述中間齒輪7的直徑。
[0032]本實施例的關鍵改進在於:所述電機連接管I和機殼3布置在所述機座2的同一偵U。所述機座2內成型有用於布置所述小齒輪8的小齒輪容置腔2a以及用於布置所述大齒輪9的大齒輪容置腔2b,所述小齒輪容置腔2a布置在所述大齒輪容置腔2b的邊緣,並且小齒輪容置腔2a和大齒輪容置腔2b相互連通而構成一 「8」字型結構,該「8」字型結構近似葫蘆形狀。所述機殼3內成型有用於布置所述電機軸齒6的電機軸齒容置腔3a以及用於布置所述中間齒輪7的中間齒輪容置腔3b,所述電機軸齒容置腔3a布置在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的邊緣,並且電機軸齒容置腔3a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互連通而構成一 「8」字型結構,該「8」字型結構也近似葫蘆形狀。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與所述小齒輪容置腔2a同軸布置且二者相互連通,所述小齒輪容置腔2a、大齒輪容置腔2b、電機軸齒容置腔3a以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的軸線均平行於所述電機連接管I的軸線。也即裝配完成後,所述小齒輪、大齒輪、電機軸齒以及中間齒輪的軸線均平行於所述電機連接管I的軸線。
[0033]本電機將用於布置的小齒輪8和大齒輪9的小齒輪容置腔2a和大齒輪容置腔2b設置在機座2中,而將用於布置電機軸齒6和中間齒輪7的電機軸齒容置腔3a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設置在機殼3中,並且小齒輪容置腔2a和大齒輪容置腔2b相互連通而構成8字型葫蘆狀結構,電機軸齒容置腔3a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互連通而構成8字型葫蘆狀結構,中間齒輪容置腔3b與小齒輪容置腔2a同軸布置且相互連通,其結構十分緊湊合理,從而大大減小了齒輪減速機構的佔用空間,進而使得該中置電機具有體型小巧的特點。
[0034]此外,所述機殼3內還成型有用於安裝電機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腔3c,所述控制器容置腔3c和電機軸齒容置腔3a分別布置在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的相對兩側,所述控制器容置腔3c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緊鄰布置,機殼3內成型有將控制器容置腔3c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互隔開的第一分隔板3d。一方面,使得該機殼3具有空間來安裝電機控制器。另一方面,由於用於布置電機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腔3c與中間齒輪容置腔3b緊鄰在一起,二者之間僅通過薄板形狀的第一分隔板3d相互隔開,從而儘可能的縮小了機殼3的體型,不至於因為增設了控制器容置腔3c而較多的增大機殼3的外形。
[0035]為了能夠對中置電機進行控制以及獲得中置電機的運行參數,中置電機一般都具有與外部設備相連的電機引出線,設計者通常將該電機引出線的長度設置的比較長,以保證其具有足夠長度的引出線與外部設備相連接。而實際應用時,為避免引出線過長而影響人們對自行車的騎行,自行車裝配者通常會將多餘長度的引出線盤繞起來並固定在車架上。這種方式不僅影響自行車的外觀,而且盤繞的引出線會因為自行車的抖動很容易散開。
[0036]為此,本例在所述機殼3內還成型有用於放置電機引出線的引出線容置腔3e,所述引出線容置腔3e與所述電機軸齒容置腔3a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緊鄰布置,機殼3內成型有將引出線容置腔3e與電機軸齒容置腔3a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互隔開的第二分隔板3f。一方面,在將該中置電機裝配到自行車上時,可將多餘長度的電機引出線布置在機殼3內的引出線容置腔3e中,從而不會破壞自行車的外型。另一方面,由於用於布置電機控制器的引出線容置腔3e與電機軸齒容置腔3a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緊鄰在一起,它們之間僅通過薄板形狀的第二分隔板3f相互隔開,從而儘可能的縮小了機殼3的體型,不至於因為增設了引出線容置腔3e而較多的增大機殼3的外形。
[0037]所述機殼3中還成型有將所述控制器容置腔3c與所述引出線容置腔3e相互連通的過線孔3g。這樣一來,電機控制器的引出線就可以通過該過線孔3g非常方便地引入到所述引出線容置腔3e中,在引出線容置腔3e中盤繞一定長度後再引出電機外部與外部設備(如儀表)相連。
[0038]還包括用於固定所述定子4的電機前蓋10,所述電機前蓋10上成型有與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配合的前蓋定位塊10a,裝配時將前蓋定位塊1a對準中間齒輪容置腔3b並插入進去,即可實現電機前蓋10的周向預定位,再鎖緊相應的連接螺釘即可實現定子和轉子的固定,如圖8,非常巧妙。
[0039]實際應用時,將上述的定子、轉子和中間齒輪裝配在機殼3中之後,需在機殼3的後端用螺栓鎖緊固定一機殼端蓋5,如圖7。
[0040]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人們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包括能夠穿設連接在自行車五通管中的電機連接管(1)、與所述電機連接管連為一體的機座(2)、與所述機座連為一體的機殼(3)、設於所述機殼中的定子(4)和轉子、以及傳動連接在所述轉子與自行車牙盤之間的齒輪減速機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轉子固定的電機軸齒(6)、與所述電機軸齒(6)相互嗤合的中間齒輪(7)、與中間齒輪(7)同軸連接的小齒輪(8)、以及與所述小齒輪⑶相互嚙合的大齒輪,所述大齒輪與自行車牙盤固定,所述電機軸齒(6)和小齒輪(8)的直徑均小於所述中間齒輪(7)的直徑; 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連接管(I)和機殼(3)布置在所述機座(2)的同一側,所述機座(2)內成型有用於布置所述小齒輪(8)的小齒輪容置腔(2a)以及用於布置所述大齒輪的大齒輪容置腔(2b),所述小齒輪容置腔(2a)布置在所述大齒輪容置腔(2b)的邊緣並且二者相互連通,而構成一「8」字型結構;所述機殼(3)內成型有用於布置所述電機軸齒(6)的電機軸齒容置腔(3a)以及用於布置所述中間齒輪(7)的中間齒輪容置腔(3b),所述電機軸齒容置腔(3a)布置在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的邊緣並且二者相互連通,而構成一 「8」字型結構;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與所述小齒輪容置腔(2a)同軸布置且二者相互連通,所述小齒輪容置腔(2a)、大齒輪容置腔(2b)、電機軸齒容置腔(3a)以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的軸線均平行於所述電機連接管(I)的軸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3)內還成型有用於安裝電機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腔(3c),所述控制器容置腔(3c)和電機軸齒容置腔(3a)分別布置在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的相對兩側,所述控制器容置腔(3c)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緊鄰布置,並且機殼(3)內成型有將控制器容置腔(3c)和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互隔開的第一分隔板(3d)。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3)內還成型有用於放置電機引出線的引出線容置腔(3e),所述引出線容置腔(3e)與所述電機軸齒容置腔(3a)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緊鄰布置,並且機殼(3)內成型有將引出線容置腔(3e)與電機軸齒容置腔(3a)及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互隔開的第二分隔板(3f)。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3)中還成型有將所述控制器容置腔(3c)與所述引出線容置腔(3e)相互連通的過線孔(3g)。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齒輪(8)為尼龍齒輪。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固定所述定子(4)的電機前蓋(10),所述電機前蓋(10)上成型有與所述中間齒輪容置腔(3b)相配合的前蓋定位塊(1a)。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中置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3)的外部成型有一個其上制有螺紋連接孔的定位塊(3g)。
【文檔編號】B62M7-02GK204297015SQ201420734406
【發明者】馬慶一 [申請人]蘇州工業園區同盛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