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23:34:41 2
專利名稱: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
普通電腦(如圖7所示),因其機型較小,故主要考慮操作人員在攜帶時可以比較方便,該電腦的結構主要是將鍵盤與顯示屏以相互鉸接的固定連接方式,即該鍵盤面積多大,其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便是多大;然而,當將顯示屏從鍵盤上打開後並採取適當斜度的設置時,將使整個電腦的重心向後,如鍵盤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不足以支撐、平衡傾置的顯示屏,則將使該電腦向後翻倒,更甚者以致摔壞。因此,用戶在操作使用時,為可清晰看見顯示屏上的字符,必須將其視線作適當調整以屈就顯示屏,即改變操作者的坐姿,如操作者使用時間過長,將造成其因姿勢不良而易於疲勞、身體酸疼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使之可適當調整顯示屏與鍵盤的距離,以增加電腦置於桌上的平穩性,並使顯示屏的角度可以調整,以適應各個操作者的不同需要。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由鍵盤及顯示屏相互組裝而成,其特徵在於該鍵盤前端面上設有其內具有卡槽的扣具,並在該端面的兩側處分別設有一個具有導孔且呈長形的下凹部,還在鍵盤的一側適當處設有一個供電池放置的電池置放處,其中顯示屏的前側端面處設有橫杆,供扣具的卡槽扣設,並在其外側端面後端兩側處設有一個內凹部,並鉸接一個支杆,且該內凹部可供支杆容置,在支杆另一端鉸接在底杆向上延設的豎壁上,且兩底杆之間連設一個橫板,該底杆的另一端則凸設一個導塊,並容置於導孔中。
在鍵盤及顯示屏的前端面上分別鉸設有一個供操作者提攜的把手,並分別在鍵盤及顯示屏的底側端面及外側端面處都設有一個容置把手的容置凹部。
在鍵盤的後端面處可凸具一個靠置臺,該靠置臺是在顯示屏展開後,可讓其下端面靠置其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由於顯示屏的底杆可在鍵盤的下凹部中通過導塊及導孔的引導,而使之在將顯示屏拉出後,與顯示屏支杆相組裝的底杆就被拉出鍵盤外,而形成增加支撐該電腦的面積,使該電腦能夠更平穩地放置於桌面上。2、由於底杆與支杆鉸接,而支杆又與顯示屏鉸連,使得顯示屏可通過上述構件所組成的兩個關節來調整顯示屏的方位及角度,可使操作者視其實際使用狀況,對顯示屏作適當調整,達到該電腦可適應不同身高的操作者舒適使用的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呈收合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把手脫離容置部處呈可供提攜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呈展開狀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呈展開狀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作挪動顯示屏與鍵盤間的距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在展開後並將其下端面跨置在鍵盤上的側視剖視圖。
圖7是現在一般電腦的外觀示意圖。
首先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的電腦是由鍵盤1及顯示屏2相互組裝而成,其中在鍵盤1的前端面上鉸設有一把手11,並在把手11的兩側分別扣設鉸接一個扣具12,扣具12的內側凹設有一個卡槽121,以供對應扣設在顯示屏2前端面的橫杆23處,還在鍵盤1的底側端面前端處凹設有一個略呈弧形的容置部,該容置部是供鉸設在鍵盤1前端面的把手11在向底側端面推置後,可讓把手11容置其中,再在鍵盤1底側端面的兩側處分別設有一個長形的下凹部14,該下凹部14可供顯示屏2的底杆27容設。在該下凹部14中設有貫穿的導孔141,該導孔141供設立在顯示屏2底杆27上的導塊272穿置,再在鍵盤1的一側開設一個電池容置處15,供電池放置,以作為電腦的電力來源。另在顯示屏2的內側端端面上設有屏幕區21,並在其前側端向處鉸接設有一把手22,在把手22的兩端設有橫杆23,以供鍵盤1的扣具12扣設,還在顯示屏2的外側端面的前端處設有一個略為下凹並呈弧曲狀的容置部24,以供容置把手22,且該容置部24的造型與鍵盤1上的容置部相同。再在外側端面的後端兩側處設有一個內凹部25,在內凹部25的一端上鉸設一個支杆26,同時,該內凹部25可供支杆26容置,且該支杆26的另一端則與底杆27一端所向上延設的豎壁271相鉸接,且兩底杆27之間並連設有一橫板28,在底杆27的另端則凸設一個導塊272,以容置於鍵盤1的導孔131中作導引動作;籍此,以組成一個電腦。
在平時不用該電腦時,可將鍵盤1與顯示屏2對應蓋合,並籍由扣具12的卡槽121對應扣卡在橫杆23處,使之定位;同時,在鍵盤1及顯示屏2上鉸設的把手12、22則分別容置在鍵盤1與顯示屏2的容置部24內(參見圖1)。如欲外出攜帶時,可將把手12、22分別從其所容設的容置部24板出,使可將該電腦作便攜外出使用。
當欲使用該電腦時,參見圖3,先將扣具12板開,以使顯示屏2脫離被扣具12扣卡的狀態,再將顯示屏2從鍵盤1上打開,使顯示屏2呈現豎立狀(如圖4所示),此時,操作者便可視其本身的情況來調整鍵盤1與桌面間的接觸面積,以及顯示屏2的傾斜角度。
而決定鍵盤1與桌面接觸面積的大小,則在於將顯示屏2往外推置挪動的距離,參見圖5所示,其主要是通過鍵盤1底側端面上的下凹部14及在下凹部14內所具有的導孔141與顯示屏2組裝的底杆27及底杆27上的導塊272的設立,來達到可挪移改變鍵盤1與顯示屏2之間的距離。當推動顯示屏2時,由於容置在下凹部14中的底杆27的導塊272受下凹部14的導孔141的引導,使顯示屏已呈直線式的被推移而出,而改變了鍵盤1與顯示屏2之間的距離,同時,推移而出的顯示屏2的底杆27與橫板28恰與鍵盤1的底端面呈同一平面,即當鍵盤1置於桌面上時,該底杆27與橫板28皆為支撐電腦使之平穩的構件,故電腦可呈相當平穩的狀態而放置於桌面上。
對顯示屏2的角度調整,是通過與底杆27豎壁271及顯示屏2兩側與支杆26鉸接處呈適當的緊迫度來達到,在對顯示屏2施力調整後,該顯示屏2呈定位狀態,且不致鬆動(如圖3所示),在調整時,首先應將支杆26板至與鍵盤1呈適當的夾角,方可對與支杆26鉸接的顯示屏2進行調整其傾斜角度的動作,以供操作者視其使用時的實際狀況來調整顯示屏2設立的方位與其角度,使操用者可清晰地看到顯示屏上顯示的文字,達到身高不一的使用者都順利操作。
在鍵盤1的後端面處可凸設一個靠置臺15,該靠置臺15是供顯示屏2在展開後,可使其下端靠置其上,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狀態實施例。
權利要求1.一種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由鍵盤及顯示屏相互組裝而成,其特徵在於該鍵盤前端面上設有其內具有卡槽的扣具,並在該端面的兩側處分別設有一個具有導孔且呈長形的下凹部,還在鍵盤的一側適當處設有一個供電池放置的電池置放處,其中顯示屏的前側端面處設有橫杆,供扣具的卡槽扣設,並在其外側端面後端兩側處設有一個內凹部,並鉸接一個支杆,且該內凹部可供支杆容置,在支杆另一端鉸接在底杆向上延設的豎壁上,且兩底杆之間連設一個橫板,該底杆的另一端則凸設一個導塊,並容置於導孔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其特徵在於在鍵盤及顯示屏的前端面上分別鉸設有一個供操作者提攜的把手,並分別在鍵盤及顯示屏的底側端面及外側端面處都設有一個容置把手的容置凹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其特徵在於在鍵盤的後端面處可凸具一個在顯示屏展開後、可讓其下端面靠置其上的靠置臺。
專利摘要一種電腦顯示屏的調整結構,主要是將鍵盤與顯示屏呈獨立構件設計,且藉由顯示屏底板上的導塊與鍵盤下凹部中所設的導孔的配合引導,使顯示屏可作位置拉出挪動,以增加鍵盤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使電腦置於桌上更平穩;同時藉由底杆豎壁與支杆及支杆與顯示屏的相互鉸接,使顯示屏可作多種傾斜角度的調整,使操作者使用電腦時更加舒適和得心應手。
文檔編號G06F1/00GK2311013SQ9722076
公開日1999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30日
發明者嚴榮全 申請人:嚴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