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1:06:16
專利名稱: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飲料的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
茶葉作為一種飲料不僅消暑解渴,還有祛病強身的保健作用,在海內外受到愈來愈多的人歡迎。但飲用時,一要開水或停開的熱水,二要現泡現渴。這種傳統的飲用方法很不適應現代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範圍,尤其對公差、旅遊的人來說極不方便。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研究工業化生產茶水的方法,但茶水儲存後混濁沉澱問題一直未能解決,此外在加工中採用傳統的高溫消毒、巴氏滅菌方法和添加防腐劑等,嚴重影響了茶水的品質。日本專利86234738和89240145公開的罐裝茶水工藝,最後將茶水罐裝於惰性氣氛的容器之中,隔絕氧氣,以防止茶水內生化大分子化合物的氧化變質。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科學而又先進的工業化製備茶水的工藝,用這種工藝生產的茶水在保質期內既有清沏、透明的外觀,又具有茶葉天然的色香味。
本發明將浸泡、過濾、冷卻後所得的茶水在室溫下進行精製和超濾處理,其工藝過程如下首先將飲用水淨化後煮沸,然後浸泡茶葉。為方便工業過程的控制和統一產品的質量,在浸泡時可以對茶葉與水的比例、溫度與時間制訂操作規程,比如茶葉和水的比例為1∶100(質量比),溫度80℃(最好不低於80℃),時間15分鐘(一般不少於15分鐘)。浸泡結束後冷卻至室溫,過濾、棄渣,或者先過濾,將所得的茶水冷卻至室溫。
其次將冷卻後的茶水進行精製。精製就是向茶水內添加多糖類物質和天然抗氧化劑,可以先後分別加入攪拌均勻,也可同時加入攪拌均勻。多糖類可以是乳糖、D-半乳糖、殼多糖等,天然抗氧化劑可以是抗壞血酸或其鈉鹽,以上各種均為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一般多糖類和天然抗氧化劑各自加入量為每升茶水不少於80毫克即可提高茶水的品質,並防止茶水在儲存時混濁、顏色加深、變黃等變質現象,因為多糖類可以使茶水中的果膠、水溶性蛋白以及浸泡時產生的氧化產物絮凝,而抗氧化劑可防止茶水裡的其他生化成分氧化。
最後將精製所得的茶水進行超微過濾,這就是用孔經很小的過濾介質進行過濾。首先用微孔直徑大於0.8微米的介質比如砂濾棒進行砂濾,然後再用微孔直徑小於0.65微米的介質比如濾膜進行過濾。
經超微過濾後的茶水可直接罐裝。罐裝可以是聽裝、瓶裝或其他包裝等。
本發明運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高新技術成果,簡化了工藝,節省能源,由於在工藝中末加入人工合成的其他添加劑如防腐劑、抗氧化劑等,而所加入的都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所以大大改善了茶水的品質,也提高了中、低檔茶的品位,為中、低檔茶葉的開發、利用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由本工藝製得的茶水,保質期為三~六個月。在保質期內,外觀清沏、透明、色澤如新,品嘗時仍有天然原汁的色、香、味,而且營養成分比天然原汁更好。這裡所說的天然原汁是指傳統飲用時衝泡而成的茶水而言。
實施例現將本發明的各單元過程祥述如下1、浸泡取自來水用離子交換樹脂淨化處理,去除其中的鈣、鎂離子。
取淨化後的水500毫升,煮沸;在1000毫升燒瓶內置普通綠茶(三級炒青之類)5克;將煮沸後的水傾入燒瓶內浸泡15分鐘(95℃)。浸泡完畢用棉板過濾,棄渣,茶水冷卻至室溫(30℃)。
2、精製在冷至室溫的茶水裡投入40毫克乳糖攪拌均勻,然後再加入40毫克的維生素C攪拌均勻。也可以同時加入40毫克乳糖和40毫克的維生素C攪拌均勻。
3、超濾將精製後的茶水用微孔直徑2毫米的砂濾棒過濾,再用混合纖維素酯濾膜超濾,濾膜微孔直徑為0.65微米。
4、將超濾後的茶水直接罐裝入庫。
實施例二單元操作同實施例一,浸泡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120,浸泡溫度90℃,時間20分鐘,冷卻至20℃。
精製取D-半乳糖用量為100毫克/升,抗壞血酸用量為120毫克/升。
超濾砂濾棒微孔直徑為0.8微米,濾膜微孔直徑0.45微米。
實施例三單元操作同實施例一,浸泡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150,浸泡溫度85℃,時間20分鐘,冷卻至15℃。
精製取殼多糖,用量為160毫克/升,抗壞血酸鈉鹽,用量為200毫克/升。
超濾砂濾棒微孔直徑為1.2微米,濾膜微孔直徑0.22微米。
實施例四單元操作同實施例一,浸泡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150,浸泡溫度80℃,時間25分鐘,冷卻至10℃。
精製取乳糖,用量為200毫克/升,維生素C用量為300毫克/升。
超濾砂濾棒微孔直徑為1.5微米,濾膜微孔直徑0.22微米。
權利要求
1.一種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由水淨化、煮沸、浸泡、過濾、精製和超濾各單元操作構成,其特徵在於(1)、所述的精製是在經浸泡、過濾所得的茶水中加入多糖類物質和天然抗氧化劑攪拌均勻,兩者用量各自不少於80毫克/升;(2)、所述的超濾是精製後的茶水分別經微孔直徑大於0.8微米的和微孔直徑小於0.65微米的過濾介質進行過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其特徵在於精製所用的多糖類物質為乳糖、D-半乳糖、殼多糖,所用的天然抗氧化劑為抗壞血酸或其鈉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其特徵在於超濾所用的過濾介質為砂濾棒和混合纖維素酯微孔濾膜。
全文摘要
一種純天然罐裝茶水加工工藝,將淨化後的水煮沸浸泡茶葉,冷卻過濾得到茶水,其特徵是所得茶水經精製和超微過濾處理。精製就是在茶水裡添加多糖類物質和天然抗氧化劑,超微過濾即是用微孔直徑小於2微米的介質進行過濾,超濾後的茶水即可罐裝。本工藝製得的茶水保質期3~6個月,在此期間內,外觀清沏、透明、色澤如新,品嘗時仍有同現衝泡的茶水一樣的口感。本發明工藝簡單,節省能源,為中、低檔茶的開發、利用開闢了新的途徑。
文檔編號A23F3/18GK1080123SQ9310235
公開日1994年1月5日 申請日期1993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1993年3月10日
發明者王澤農, 嚴鴻德, 汪東風, 鄧凡 申請人:安徽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