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美城市書房(暢享文化新空間)
2023-06-30 18:48:38 2
我的最美城市書房?冬日暖陽、江景怡人趁著大好時光,在蕪湖這座江城裡散步健身、飽覽美景真是愜意之事如今,當地市民休閒遊玩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城市書房,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我的最美城市書房?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的最美城市書房
冬日暖陽、江景怡人。趁著大好時光,在蕪湖這座江城裡散步健身、飽覽美景真是愜意之事。如今,當地市民休閒遊玩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城市書房。
書房以書為媒、以讀為緣,或散布在公園內、或設置在社區附近,在為讀者帶來便捷、舒適的閱讀體驗感的同時,也成為了文化休閒、文化產業的聚集地、新地標。
蕪湖市今年計劃建設20個城市書房,將文化服務向居民身邊有效延伸。以書房為載體,該市重點打造閱讀文化品牌,形成極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IP,營造「半城山水滿城書香」氛圍。
盤活資產,讓閱讀觸手可及
風景旖旎的公園裡「藏」著一個書院。記者近日來到位於蕪湖市雕塑公園內的赤鑄書院,探訪了這個當地市民口中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沿著公園健身步道蜿蜒前行,在一片綠意蔥蘢中,一座精緻的洋房出現在記者眼前。掛著蕪湖書房·赤鑄書院logo的樓房外,遊客們或在廊道上靜心看書,或拍照取景分享美圖,在暖陽下共度好時光。
書院內,蕪湖鐵畫等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簡潔時尚的裝修風格中,一二層休閒區、書吧、咖啡吧等功能區被條線分明的設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相對獨立又有機統一。
「我們的整體設計結合了周邊自然環境,引入世外桃源意境。在有限的空間裡,把自然美、建築美和人文美三者結合起來。」赤鑄書院運營方——蕪湖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靖告訴記者。這座面積970平方米、藏書3萬多冊的書院,10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堪稱蕪湖市城市書房建設的精品之作。該市充分利用公園裡的閒置資源,打造出一個市民讀書休閒的好去處。
「盤」出來的是資源、「改」出來的是精品。赤鑄書院是蕪湖城市書房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蕪湖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打造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間,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勢在必行。該市充分借鑑外省打造城市書房的經驗,擬定了城市書房建設實施方案,確定了城市書房「1 3」服務功能定位,即:提供免費閱讀「1」個核心服務功能,具備文化活動、文化展示、文化休閒「3」個基本服務功能,選擇文創空間、市民小劇場、便民服務等特色服務功能。
建設過程中,蕪湖市各縣區盤活各類存量資產,結合實際進行高效設計和改造,讓資金有效投入、讓空間充分使用。
「城市書房就是建成百姓家門口的書房。今年首批建設20個城市書房,每個書房建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選址以社區、學校、公園、景點周邊等人員密集場所為主。」蕪湖市圖書館館長陳修正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有赤鑄書院、中江書苑、峨山書舍和鳩江悅享書吧4個書房投入運營。該市3年內將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業態融合、功能完善的城市書房,打造「15分鐘閱讀圈」。
「一房一品」,讓文化融入生活
近日,在蕪湖市繁昌區峨山書舍文旅展示區內,精美的繁昌窯青白瓷器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瀏覽,在欣賞瓷器的同時還學到了相關瓷器知識。
除了繁昌窯瓷器展示之外,峨山書舍還將當地的3D列印等特色產業「搬」進書舍裡,既豐富了服務功能,也為讀者增添了多樣的體驗感。
多業態融入、多產業植入。蕪湖市在城市書房建設中,強調資源整合、規模適度、有效覆蓋,同時注重書房功能定位的多樣性。
「我們稱之為『一房一品』,一房一特色。每個書房結合各自區域文化、產業,形成多業態的布局。」據陳修正介紹,除了峨山書舍的3D列印、繁昌窯展示外,南陵縣黌塘書院突出青銅文化,鳩江區悅享書吧展示哈特機器人、火樂雷射投影等本土企業先進產品,促進城市書房與本土文化產業有機融合。
位於鳩江區中江公園的蕪湖書房·中江書苑,一邊緊鄰扁擔河,一邊靠近居民小區和學校,人氣很旺。記者來訪時,不時有大人帶著孩子,或是三兩學生前來學習、讀書和打卡。
同為蕪湖新華書店運營的中江書苑,與赤鑄書院景院合一、現代時尚的設計不同,更強調因地制宜、服務便民。
「中江書苑原有的建築空間狹窄,我們在設計上以簡潔、大氣、舒適的空間風格為主,充分利用光線,增加空間層次感、縱深感,給人以輕鬆愉悅且舒適溫馨的閱讀體驗。」高靖說。書房與「水」相鄰,在整體設計上將「水」元素貫穿其中。不少蕪湖市民前去遊覽時,也被流線型的內飾設計所驚豔。
由於臨近居民區,書苑在兒童區還增加了圖書投放和活動組織。記者在中江書苑提供的數據表上看到,從10月1日至10月24日,共舉辦了14場主題活動。豐富的藏書和活動,也有效拉近了和周邊小區居民的距離。
在「一房一品」的基礎上,蕪湖市還根據書房空間不斷優化閱讀設備,增加文化活動功能,以此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在每個書房配備「蕪湖記憶」圖書專架,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以「閱」為媒,讓書香溢滿全城
辦公益書會、享讀書心得。赤鑄書院運營後,蕪湖新華書店的公益組織——蕪湖故事媽媽團在全新的公共文化平臺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團員以「領讀人」的身份,用朗朗書聲撒播文化的種子,溫暖閱讀「心」空間。在書院近期開展的活動名單上,各類閱讀文化活動已經排滿,人氣爆棚。
開展閱讀活動,提升閱讀素養,這是建設「書香蕪湖」的重要目標。該市依託城市書房等公共閱讀空間,提出全力打造「閱·蕪湖」品牌,將閱讀融入蕪湖特色資源和文化元素之中。
蕪湖市通過四季閱讀、本土作家講壇、名家講蕪湖、名家名著導讀等方式,尋找「領讀人」團體,開發閱讀服務產品,謀劃閱讀公共服務項目清單,為城市書房閱讀提供「點單」服務。
為此,該市全面升級改造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在全市公共圖書館和城市書房推行「一張網」「一卡通」,實現圖書通借通還,方便廣大市民借閱。
「我們在陳列圖書的選品上,依據TOP榜和新書推薦榜,精選暢銷書,品種合理配置,重點圍繞哲學、文學、社科、少兒等圖書,涵蓋各類讀者群。書房還配有各類便民設備。自助辦證機,免費辦理書房借書卡;自助借還機,所有書房相網際網路實現通借通還;AI光影閱讀機,提供海量數字圖書閱讀內容;電子查閱系統,書目隨時可查詢;朗讀亭,密閉空間可供讀者自由經典誦讀;專用電腦,可供視障讀者貼心使用;專有活動區域,可供舉辦名家講座、閱讀分享和經典導讀等各類閱讀推廣活動。」赤鑄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書院剛運營,就依託新華書店獨有的資源,舉辦了名家講座等活動。
記者採訪得知,為了打好「閱·蕪湖」品牌基礎,提升市民對城市書房的滿意度,該市在運營管理方面下功夫。蕪湖市文旅局在協調調度全市城市書房建設的同時,統籌考核後期的運營管理。在培訓指導上,蕪湖市圖書館安排專人到城市書房蹲點指導、現場培訓,同時聯繫浙江嘉興市圖書館專家來蕪組織開展城市書房建設設計、運營管理方面的專題培訓,加強培育專業運營管理團隊,確保城市書房運行有保障、有質量。
「我們採用EPCO(設計、建設、採購、運營)一體化模式,實現了城市書房全生命周期高效管理,保證了信息化、採購和運營各環節有效銜接。」據高靖介紹,他們對赤鑄書院、中江書苑等書房採用了EPCO模式,實現了以運營服務為核心的城市閱讀空間新模式。
來源: 安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