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脫蠟除水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2:20: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智能脫蠟除水淨化裝置,屬於精密鑄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精密鑄造行業中蠟是需要多次反覆回收利用的,精密鑄造首先要製成蠟模,再來制模殼,模殼晾乾後再把模殼置於脫蠟反應釜中通過水蒸汽把蠟從模殼中脫出,在整個脫蠟的過程中導汽閥始終開啟,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與蠟匯合,模殼上的鋯沙脫落參雜於蠟中,如果再重複利用,必須把蠟中的水分及其他雜質分離出來。
脫完的蠟放到除水桶中加溫攪拌,再放入到靜止桶中靜止除渣,共計20小時以上才可重新利用,由於整個脫蠟除水除渣周期太長,更是加速了蠟的老化速度,耗費電能和人工,處理周期長,企業必須要儲備足夠多的蠟來周轉,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
此外,脫蠟反應釜整體位於鍋爐內,且脫蠟反應釜的快開門安裝在鍋爐上,由於鍋爐內溫度較高,且快開門能夠導熱,這就導致快開門的溫度較高,容易燙傷作業人員,並使鍋爐內的部分熱量通過快開門散發,不利於節能,這就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智能脫蠟除水淨化裝置,該裝置中脫蠟反應釜的快開門位於鍋爐的外側,快開門與鍋爐沒有連接,可以避免因快開門太熱而傷人,還可以降低鍋爐的散熱量,從而節約能源。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該智能脫蠟除水淨化裝置包括設置於鍋爐內的除水反應釜和脫蠟反應釜,所述除水反應釜可通過輸蠟管與脫蠟反應釜連接,所述脫蠟反應釜的開口端設置有快開門,且脫蠟反應釜中設置有快開門的一端伸出鍋爐的爐體。
上述脫蠟反應釜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可與輸蠟管連接、並用於安裝過濾管的過濾管接頭。過濾管用於過濾輸蠟過程中產生的雜質,還可以將壓縮空氣均勻的排出,同時將附著在過濾管上的雜質吹落。
上述鍋爐內還設置有壓縮空氣進氣管,所述壓縮空氣進氣管的輸出端可與過濾管連接。
上述除水反應釜上還連接有壓縮空氣輸送管、排汽管和排蠟管。
上述脫蠟反應釜底部外側設置有電磁加熱線圈,通過電磁加熱線圈對脫蠟反應釜進行加熱,使蠟液中的水分快速蒸發,同時產生蒸汽來保持脫蠟反應釜內的壓力和溫度。
上述脫蠟反應釜可通過導汽管與鍋爐連通,導汽管上設置有用於安裝導汽閥的導汽閥接頭,通過這種結構使鍋爐內的蒸汽可以通過導汽管進入脫蠟反應釜,滿足脫蠟反應釜內的壓力需求。
上述脫蠟反應釜的內腔還固定有隔離板,所述隔離板位於過濾管的端部與脫蠟反應釜的快開門之間。隔離板可以防止脫出來的蠟液流出脫蠟反應釜,還可以防止脫蠟過程中的部分冷凝水與蠟液混合。
上述鍋爐內設置有用於安裝液位傳感器的液位傳感器接頭以及用於安裝加熱管的加熱管接頭,所述輸蠟管上設置有用於安裝輸蠟閥的輸蠟閥接頭。作業過程中,可通過液位傳感器測量鍋爐中水的液位,加熱管可以保證鍋爐的壓力和溫度需要,通過輸蠟閥控制蠟液從脫蠟反應釜進入除水反應釜。
上述脫蠟反應釜靠近除水反應釜的一端與鍋爐的爐體之間設置有汽水隔離板。
上述除水反應釜的內壁設置有防濺板,鍋爐外側覆蓋有保溫層,防濺板可以防止輸蠟過程中蠟液飛濺,保溫層可以防止鍋爐內的熱量散發。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
1、脫蠟反應釜的快開門與鍋爐殼體沒有連接,可以避免因快開門太熱而傷人,還可以降低鍋爐的散熱量,從而節約能源;
2、可達到快速脫蠟除水淨化的目的,縮短了蠟的處理周期,避免了蠟的老化;
3、結構緊湊,操作簡單,能耗低,節省勞動成本;
4、避免了在脫蠟過程中水蒸汽凝結與蠟匯合;
5、設備體積小,佔地面積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脫蠟反應釜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爐,2-壓縮空氣控制閥,3-止回閥,4-溫度傳感器,5-排蠟閥,6-排汽管,7-排汽閥,8-壓縮空氣控制閥,9-安全閥,10-導汽管,11-導汽閥,12-溫度探管,13-排氣閥,14-快開門,15-隔離板,16-過濾管,17-脫蠟反應釜,18-排雜閥,19-電磁加熱線圈,20-輸蠟閥,21-輸蠟管,22-防濺板,23-除水反應釜,24-排蠟管,25-液位傳感器,26-加熱管,27-排水閥,28-壓縮空氣進氣管,29-壓縮空氣輸送管,30-壓力傳感器,31-汽水隔離板,32-加熱管接頭,33-輸蠟閥接頭,34-導汽閥接頭,35-液位傳感器接頭,36-過濾管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並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一種智能脫蠟除水淨化裝置,如圖所示,它包括設置於鍋爐1內的除水反應釜23和脫蠟反應釜17,脫蠟反應釜17靠近除水反應釜23的一端與鍋爐1的爐體之間設置有汽水隔離板31,汽水隔離板31可以防止鍋爐1內除水反應釜23一側的蒸汽進入脫蠟反應釜17一側,以提高脫蠟反應釜17的脫蠟除水效率。脫蠟反應釜17可通過導汽管10與鍋爐1連通,導汽管10上設置有用於安裝導汽閥11的導汽閥接頭34,導汽閥11通過導汽閥接頭34實現在導汽管10上的安裝。鍋爐1內設置有用於安裝液位傳感器25的液位傳感器接頭35以及用於安裝加熱管26的加熱管接頭32,鍋爐1外側覆蓋有保溫層,所述除水反應釜23可通過輸蠟管21與脫蠟反應釜17連接,輸蠟管21上設置有用於安裝輸蠟閥20的輸蠟閥接頭33,輸蠟閥20可通過輸蠟閥接頭33實現在輸蠟管21上的安裝。所述脫蠟反應釜17的開口端設置有快開門14,且脫蠟反應釜17中設置有快開門14的一端伸出鍋爐1的爐體。採用這種結構形式後,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與鍋爐1的爐體沒有接觸,這樣鍋爐1爐體的熱量不會傳遞給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且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位於外側,這樣可以避免因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溫度過高而燙傷作業人員,還可以降低鍋爐1的散熱量,從而節約能源。
所述脫蠟反應釜17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可與輸蠟管21連接、並用於安裝過濾管16的過濾管接頭36,過濾管16通過過濾管接頭36安裝在脫蠟反應釜17的內腔底部,鍋爐1內還設置有壓縮空氣進氣管28,壓縮空氣進氣管28可以為直管,也可以為盤管,所述壓縮空氣進氣管28的輸出端可與脫蠟反應釜17內的過濾管16連接。所述脫蠟反應釜17的內腔還固定有隔離板15,所述隔離板15位於過濾管16的端部與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之間,隔離板15可以防止脫出來的蠟液流出脫蠟反應釜17,還可以防止脫蠟過程中的部分冷凝水與蠟液混合。
所述除水反應釜23的內壁設置有防濺板22,優選防濺板22位於輸蠟管21的出口端上方,除水反應釜23上還連接有壓縮空氣輸送管29、排汽管6和排蠟管24,壓縮空氣輸送管29上設置有壓縮空氣控制閥8,排汽管6上設置有排汽閥7,排蠟管24上設置有排蠟閥5。
所述脫蠟反應釜17底部外側設置有電磁加熱線圈19,通過電磁加熱線圈19對脫蠟反應釜17底部的蠟液進行加熱,以提高脫蠟除水的效率。
作業過程:
1、鍋爐1開啟,水位達到設定的液位後,通過加熱管26將水加熱到設定的壓力或溫度,把模殼置入脫蠟反應釜17內,關閉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
2、開啟導汽閥11,蒸汽順著導汽管10進入到脫蠟反應釜17內。當脫蠟反應釜17內注入高壓蒸汽達到設定的時間或壓力值後,關閉導汽閥11;
3、壓縮空氣控制閥2持續開啟,壓縮空氣經過壓縮空氣進氣管28進入過濾管16,通過過濾管16均勻的進入脫蠟反應釜17中,壓縮空氣同時把附著在過濾管16上的雜質吹落;
4、蠟液流到脫蠟反應釜17的底部,由於脫蠟反應釜17底部有電磁加熱線圈19加熱,蠟液與脫蠟反應釜17底部接觸,蠟液中的水分快速被蒸發;
5、脫蠟結束,脫蠟反應釜17上的排氣閥13開啟,脫蠟反應釜17洩壓至設定的輸蠟壓力值後,關閉排氣閥13。輸蠟閥20開啟,排汽閥7開啟,利用壓差使脫蠟反應釜17內的蠟液經過濾管16過濾後沿著輸蠟管21注入到除水反應釜23內,輸蠟結束後,排氣閥13開啟,排清脫蠟反應釜17內的殘餘壓力後,打開脫蠟反應釜17的快開門14,拉出模殼,完成脫蠟;
6、開啟壓縮空氣輸送管29上的壓縮空氣控制閥8,壓縮空氣經壓縮空氣輸送管29注入到除水反應釜23中,把除水反應釜23內的蒸汽頂出,使水蒸汽經過排汽管6排出,加速了蠟液中的水分蒸發;
7、除水反應釜23的除水結束後,排汽管6上的排汽閥7關閉,壓縮空氣控制閥8持續開啟,排蠟閥5開啟,利用壓差的作用,蠟液經排蠟管24排出,完成除水。
本實用新型中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徵可以通過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並不僅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