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
2023-05-14 11:49:36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採用藥食兩用的植物藥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屬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醫認為,肺熱咳嗽常見病機為風燥傷肺及肺陰虛所致,風燥傷肺證見喉癢乾咳, 無痰或痰少而粘連成絲,咳痰不爽,或痰中帶有血絲,咽喉幹痛,唇鼻乾燥,口乾,常伴鼻塞, 頭痛,微惡寒,身熱。肺陰虧虛證見乾咳,咳聲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帶血絲,或聲音逐漸嘶啞,口乾咽燥,常伴有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夜寐盜汗,咳嗽嚴重者以致不能睡眠,聲帶嘶啞。肺燥咳嗽是中醫臨床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屬於陰虛肺燥所致。治療大多採用複方枇杷膏或鮮竹浙,這些藥劑多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適用於風熱咳嗽、咽喉乾燥、咳嗽不爽等證。其不足點則是藥性偏寒,對有些陰虛病人不適。眾所周知,所有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會對人體帶來副作用,尤其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用藥的,日積月累,毒副作用更大。 現在,已經有很多毒副作用大的化學藥品被禁止使用,而選擇藥食同源藥材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副作用。同樣,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減少中藥製劑的副作用也是中藥產品開發的重要方向之一。近代醫學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它以複方形式製成製劑,可以治療肺虛燥咳,具有療效好,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特點;除此之外,本發明還要提供這種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所稱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其特別之處是,它採用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為黃精10 40、玉竹10 40、桔梗10 40、胖大海10 40、桑葉10 40及小棗10 40。上述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原料藥中還包括重量份數為5 50的綠茶。—種製備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的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驟進行按配比稱取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將小棗洗淨,置10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1 4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10 1. 25,再加入果膠0. 1% 10%,保溫使果膠溶解後,高壓均質,分裝滅菌,包裝即得成品。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驟進行按配比稱取稱取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將玉竹和桔梗粉成細粉,小棗洗淨,置100 170°C 烘箱中烘1 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1 4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細粉烘乾,乾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加適量輔料,製成顆粒,分裝至包裝袋中。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驟進行按配比稱取稱取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將玉竹和桔梗粉成細粉,小棗洗淨,置10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1 4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細粉烘乾,乾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茶葉粉成粗粉,混勻,用無紡布分包成袋泡劑既得。本發明藥劑秉承祖國醫學精華,依據中醫養生理念,精選兼具治療和保健作用的中草藥及食品配方,經過加工製備成具有治療、營養、滋補作用的膏滋、袋泡茶、衝泡顆粒等劑型,可以適應不同服藥習慣的患者服用。本發明製劑既能滋陰潤肺、祛痰利咽,又能疏風清熱,治療肺虛燥咳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發明製劑原料藥均為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兩用植物藥材,無任何毒副作用,相互之間也不會產生有毒中間物,口感好,患者依從性強,適於長期服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製劑辯證分型適用於肺熱咳嗽症狀。中醫認為,肺熱咳嗽常見病機為風燥傷肺及肺陰虛所致,風燥傷肺證見喉癢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連成絲,咳痰不爽,或痰中帶有血絲,咽喉幹痛,唇鼻乾燥,口乾,常伴鼻塞,頭痛,微惡寒,身熱。肺陰虧虛證見乾咳,咳聲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帶血絲,或聲音逐漸嘶 ,口乾咽燥,常伴有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夜寐盜汗,咳嗽嚴重者以致不能睡眠,聲帶嘶啞。本品組方簡單合理,在「清肺止咳」的基礎上,益氣養陰達到了治療的目的。本發明製劑由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綠茶等原料藥組成。組方中小棗補中益氣、補氣養陰、健脾益胃補五臟之不足。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棗除含有以上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三萜皂苷類、生物鹼類、黃酮類、有機酸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延緩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等作用。棗中所含的環磷酸腺苷參與機體核酸與蛋白質的代謝,促進蛋白質及抗體的合成,從而增強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棗還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和抗過敏的作用;黃精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現代藥理研究證明,黃精及玉竹均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治療肺部及咽喉部位的感染;桔梗可以宣開肺氣,祛痰止咳,利咽開音;胖大海能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咽喉幹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橘皮具有益脾胃、破滯氣作用;杏仁止咳嗽,消痰潤肺。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綠茶含有機化合物450多種、無機礦物質15種以上,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物質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全方合用以黃精、玉竹、小棗滋陰潤肺為君,桔梗祛痰利咽,杏仁消痰潤肺,胖大海清熱潤肺,桑葉疏風清熱,橘皮破滯氣為佐使,全方共奏潤肺止咳、清熱利咽之作用。為方便患者服用,本發明製劑為膏滋、袋泡茶、衝泡顆粒等劑型。以下按劑型不同、提供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
實施例1 稱取小棗400g、黃精300 g、玉竹200 g、橘梗100 g、胖大海100 g、桑葉100g。 將小棗洗淨,置150°C烘箱中烘2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的10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的3倍的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2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10,再加入果膠0. 1% 10%,保溫使果膠溶解後,高壓均質,分裝滅菌, 包裝即得膏滋成品。實施例2 稱取小棗100g、黃精100 g、玉竹400 g、橘梗200 g、胖大海50 g、桑葉
50 g。將小棗洗淨,置100°C烘箱中烘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的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的2倍的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2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25,再加入果膠0. 1% 10%,保溫使果膠溶解後,高壓均質,分裝滅菌,包裝即得膏滋成品。。實施例3 稱取小棗300g、黃精400 g、玉竹100 g、橘梗400 g、胖大海400 g、桑葉 400 g。將小棗洗淨,置170°C烘箱中烘1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的15倍的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5倍的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2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2,再加入果膠0. 1% 10%,保溫使果膠溶解後,高壓均質,分裝滅菌,包裝即得膏滋成品。。實施例4 稱取小棗150g、黃精200 g、玉竹200 g、橘梗180 g、胖大海200 g、桑葉 200g。將玉竹和桔梗粉成細粉,小棗洗淨,置140°C烘箱中烘1. 5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的10倍的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藥的3倍的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2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 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細粉烘乾,乾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製成顆粒,分裝至包裝袋中。實施例5 稱取小棗250g、黃精300 g、玉竹400 g、橘梗300 g、胖大海150 g、桑葉 300 g綠茶300g。將玉竹和桔梗粉成細粉,小棗洗淨,置170°C烘箱中烘1.5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10倍的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藥總重量3倍的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3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細粉烘乾,乾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茶葉粉成粗粉,混勻,用無紡布分包成袋泡劑既得。
本發明製劑服用方法如下膏滋製劑每日三次,飯前空腹服用,每次10 15g,溫開水送服,15天為一個療程。顆粒製劑每日三次,飯前空腹服用,每次3g,溫開水衝服,15天為一個療程。袋泡茶製劑每日三次,飯前空腹服用,每次1袋,每袋3g,開水衝泡服用,15天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為一個治療周期。本發明製劑臨床觀察如下
觀察指標咳嗽症狀、口乾咽癢症狀、頭痛症狀。咳痰情況。療效判定1、臨床治癒咳嗽症狀消失、口乾咽癢症狀消失、頭痛症狀消失。2、顯效咳嗽症狀、口乾咽癢症狀、頭痛症狀等明顯減輕。3、好轉咳嗽症狀、口乾咽癢症狀、頭痛症狀等減輕。發作次數減少40%以上。4、無效各指標無改變或有加重趨向。
治療方案
一、對辯證分類具備肺熱咳嗽症狀,採用本品進行治療。二、對辯證分類具備肺熱咳嗽症狀,但同時咳痰較多,肺部有羅音,有肺部感染症狀者,應先進行抗感染治療,並同時服用本品。服用方法飯前空腹服用,每次10 15g,溫開水送服。15天為一個療程。臨床比對分組
a實驗組為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膏滋劑組;b實驗組為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顆粒劑組;
c.實驗組為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袋泡劑組;
d.實驗組加對照組(對照藥採用養陰清肺口服液);
治療周期一般15天為一個治療周期,然後進行症狀評分。治療效果,治療觀天后治療效果比較見表表1治療效果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它採用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黃精10 40、玉竹10 40、桔梗10 40、胖大海10 40、桑葉10 40及小棗10 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它還加入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綠茶5 50。
3.一種製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如下述步驟進行按配比稱取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將小棗洗淨,置13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1 4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10 1.25,再加入果膠0.1% 10%,保溫使果膠溶解後,高壓均質,分裝滅菌,包裝即得成品。
4.一種製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如下述步驟進行按配比稱取稱取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將玉竹和桔梗粉成細粉,小棗洗淨,置13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1 4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細粉烘乾,乾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製成顆粒,分裝至包裝袋中。
5.一種製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如下述步驟進行按配比稱取稱取黃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葉、小棗;將玉竹和桔梗粉成細粉,小棗洗淨,置13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時,使產生適宜香氣,取出晾乾備用,其餘各藥洗淨後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約3小時,放出藥液,藥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時,將兩次的藥液合併,再將炙好的小棗加入上述煎好的藥液中煎煮約1 4小時,再將小棗攪拌使破碎,攪拌均勻後,過濾,濾渣棄去,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60°C熱測為1. 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細粉烘乾,乾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茶葉粉成粗粉,混勻,用無紡布分包成袋泡劑既得。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肺燥咳嗽的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用以解決肺燥咳嗽問題。它採用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黃精10~40、玉竹10~40、桔梗10~40、胖大海10~40、桑葉10~40、杏仁10~40、橘皮10~40及小棗10~40。本發明劑型可以是膏滋、袋泡茶、衝泡顆粒等,具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抗菌消炎的作用,用於陰虛肺燥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及咽喉幹癢腫痛等症狀。它藥效顯著、安全有效,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1/14GK102366537SQ20111017720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8日
發明者宋千裡, 田永慶, 趙金娥 申請人:趙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