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反燒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23:57:1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節能環保反燒鍋爐。
背景技術:
反燒鍋爐一般都包括並列設置的燃料室和主燃燒室,燃料室底部設有爐排和落灰室,燃料室和主燃燒室之間設置煙火通道,燃料在燃料室底部燃燒並產生可燃氣體和火焰,可燃氣體和火焰通過煙火通道進入燃燒室。
現有技術中,上述煙火通道主要有兩種設計方式,一種是爐排間隙→落灰室→主燃燒室,另一種是在並列的燃料室和主燃燒室之間的底部設置過火口。其缺點是:燃料室底部沒有燃燒空間,氧氣供應不充分,溫度低燃料不能充分氣化燃燒;煙火通道狹窄,加之不能及時排除灰燼,煙火通道不暢通,燃燒效果欠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節能環保反燒鍋爐,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燃燒充分、熱效率高、適應多種燃料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節能環保反燒鍋爐,它包括由爐膽和爐膽外部爐殼構成的水套爐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爐膽包括一次燃燒室、筒形燃料室和二次燃燒室,筒形燃料室的下端連接在一次燃燒室上部環形蓋的內緣上,一次燃燒室和筒形燃料室的側面是二次燃燒室,一次燃燒室側面設有爐門口和連通二次燃燒室的過火口,爐門口上設置配風爐門,一次燃燒室的下部設置爐排。
進一步,所述環形蓋的外緣向上傾斜呈椎板形,椎板母線與水平面呈5~45°角。
進一步,作為環形蓋的另外一種方案,所述環形蓋的外緣向上凹陷構成一次燃燒室上部環形凹槽。
進一步,所述的一次燃燒室的底部呈鍋底形或者漏鬥形,在鍋底形或者漏鬥形底部設置爐排。
進一步,二次燃燒室的兩側設置貫穿爐殼和爐膽的二次獨立配風孔,在二次獨立配風孔的外部的爐殼上設置下端開口的配風罩。
進一步,在筒形燃料室的上部設置加高燃料筒和燃料筒蓋,燃料筒蓋上設置通風孔和調風蓋。
進一步,所述的配風爐門上設置通風孔,通風孔上設置調風蓋。
進一步,所述的爐膽還包括在一次燃燒室和二次燃燒室下部的落灰室,在落灰室設置上層短抽屜式灰箱和下層長抽屜式灰箱,長抽屜式灰箱的面板上設置通氣孔。
進一步,所述的爐膽還包括二次燃燒室後側上部的熱交換室,二次燃燒室上部設置坐鍋口和爐蓋,二次燃燒室下部與落灰室之間設置爐排,二次燃燒室內部後側高於過火口上沿水平位置設置水套隔層,水套隔層上設置過火口,在水套隔層上設置可前後推拉的擋火板。
進一步,熱交換室的內部設置若干換熱水管,熱交換室側面設置通風孔,通風孔上設置調風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次燃燒室的上部設置筒形燃料室,筒形燃料室的下端連接在一次燃燒室上部環形蓋的內緣上,一次燃燒室的前後左右寬度都大於筒形燃料室下埠的寬度,從筒形燃料室落到爐排上的燃料佔據一次燃燒室中心位置,燃料的四周具有寬敞的配氧燃燒空間。
2、一次燃燒室可以實現全方位立體供氧,其供氧通道包括從燃料室上部吸入的氧氣、從爐門口進入的氧氣和爐排底下進入的氧氣,配氧充分,燃料 可以實現有氧充分燃燒。
3、尤其是所述的環形蓋外緣向上傾斜呈椎板形,或者環形蓋的外緣向上凹陷構成一次燃燒室上部環形凹槽,在一次燃燒室上部高於筒形燃料室的下端水平面的上部有環形配氧燃燒空間,避免燃料塞滿燃燒室燃燒不充分問題的發生。
4、一次燃燒室的底部呈鍋底形或者漏鬥形,這種結構有利於落下來的燃料集中於燃燒室的中部,有利於燃燒過的灰燼從爐排底部排出。
5、二次燃燒室的兩側設置貫穿爐殼和爐膽的二次獨立配風孔,有利於從一次燃燒室進入到二次燃燒室的煙火更充分燃燒。
6、二次燃燒室內部後側高於過火口水平位置設置水套隔層,水套隔層上設置過火口,在水套隔層上設置可前後推拉的擋火板。擋火板拉到前側,煙火主要路徑是二次燃燒室下部→水套隔層上的過火口→熱交換室,這種狀態下煙火基本不燒坐鍋口上的鍋底或爐蓋,避免鍋底或爐蓋散發熱量帶來的熱量損失。擋火板拉到後側蓋在水套隔層上的過火口的上面,煙火主要路徑是二次燃燒室上部→熱交換室,這種狀態下可用於燒水做飯。
7、在筒形燃料室的上部設置加高燃料筒和燃料筒蓋,可以增加燃料室的存儲容量,減少了頻繁添加燃料的麻煩,而且乾淨衛生,燃料筒蓋上設置通風孔和調風蓋,方便調節從燃料室給一次燃燒室供氧量。
8、本實用新型適應多種燃料,如:塊煤、蘭炭、型煤和生物質顆粒等,尤其是適合蘭炭的燃燒。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前側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後側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去掉加高燃料筒及燃料筒蓋前側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剖切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次燃燒室、筒形燃料室、燃料、給氧流向和煙火走向結構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次燃燒室、筒形燃料室、燃料、給氧流向和煙火走向結構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一次燃燒室、筒形燃料室、燃料、給氧流向和煙火走向結構示意圖;
圖中:1-爐膽,2-爐殼,3-一次燃燒室,4-筒形燃料室,5-二次燃燒室,6-環形蓋,7-爐門口,8-配風爐門,9-通風孔,10-調風蓋,11-過火口,12-爐排,13-環形凹槽,14-二次獨立配風孔,15-配風罩,16-加高燃料筒,17-燃料筒蓋,18-通風孔,19-調風蓋,20-落灰室,21-短抽屜式灰箱,22-長抽屜式灰箱,23-通氣孔,24-熱交換室,25-坐鍋口,26-爐蓋,27-爐排,28-水套隔層,29-過火口,30-擋火板,31-換熱水管,32-通風孔,33-調風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三個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1:參閱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一種節能環保反燒鍋爐,它包括由爐膽1和爐膽1外部爐殼2構成的水套爐體,所述的爐膽1包括在一次燃燒室3、筒形燃料室4、二次燃燒室5、一次燃燒室3和二次燃燒室5下部的落灰室20、二次燃燒室5後側上部的熱交換室24;筒形燃料室4的下端連接在一次燃燒室3上部環形蓋6的內緣上,一次燃燒室3和筒形燃料室4的側面是二次燃燒室5,一次燃燒室3前側面設有爐門口7和配風爐門8,一次燃燒室3後側設置連通二次燃燒室5的過火口11,一次燃燒室3的底部呈漏鬥形,在漏鬥形底部設置爐排12。所述環形蓋6的外緣向上傾斜呈椎板形,構成一次燃燒室上部環形凹槽13,椎板母線與水平面呈20°角。在二次燃燒室的兩側設置貫穿爐殼2和爐膽1的二次獨立配風孔14,在二次獨立配風孔 14的外部的爐殼2上設置下端開口的配風罩15。在筒形燃料室4的上部設置加高燃料筒16和燃料筒蓋17,燃料筒蓋17上設置通風孔18和調風蓋19。所述的配風爐門8上設置通風孔9,通風孔9上設置調風蓋10。在落灰室20設置上層短抽屜式灰箱21和下層長抽屜式灰箱22。長抽屜式灰箱22的面板上設置通氣孔23。二次燃燒室5上部設置坐鍋口25和爐蓋26,二次燃燒室5下部與落灰室之間設置爐排27,二次燃燒室5內部後側高於過火口11上沿水平位置設置水套隔層28,水套隔層28上設置過火口29,在水套隔層28上設置可前後推拉的擋火板30。熱交換室24的內部設置5個換熱水管31,熱交換室24前側面設置通風孔32,通風孔32上設置調風蓋33。
實施例2:其它結構同實施例1相同,參閱圖6,不相同的是:所述環形蓋6的外緣向上凹陷構成一次燃燒室3上部環形凹槽13。
實施例3:其它結構同實施例1相同,參閱圖7,不相同的是:所述環形蓋6是水平環形蓋,一次燃燒室3的底部呈平面環形結構,在平面環形結構中心設置爐排12。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的內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