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2:38:5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
背景技術:
神經性頭痛主要是指緊張性頭痛、功能性頭痛及血管神經性頭痛,多由精神緊張、生氣引起,主要症狀為持續性的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神經性頭痛的強度不是很劇烈,時間上也往往是間斷性的頭痛,一般人可能忍受,但是由於神經性頭痛多因精神壓カ大、精神緊張而引起,所以治療恢復所需時間較長,有的病人頭痛持續時間長達數月數年,甚至幾十年。並且病人的頭痛也往往容易受激動、焦慮或緊張等因素影響。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承受的各方面壓カ較大,患神經性頭痛病人也越來越多。目前治療神經性頭痛的藥物多以西藥為主,西藥治療神經性頭痛療效明顯直接,但西藥副作用大,長期服用會對對身體其它器官造成不良影響。中醫注重切中病理,調理五府,標本兼治,絕大多數疾病都能夠從中醫中找到治療途徑,中醫在治療神經性頭痛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本發明中藥藥物治療神經性頭痛,療效顯著,副作用小。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由以下原料藥配製而成當歸15克,升麻15克,丹參12克,珍珠母20克,青蒿20克,薄荷5克,菊花12克,川芎12克,膽南星10克,細辛5克,白芷12克,桑葉15克,僵蠶10克。治療時,取上述原料藥,加適量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武火燒開,文火煎煮約45分鐘,撈渣製成湯劑,內服,毎日ー劑,15天ー療程。本發明所用原料藥的藥理藥效如下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本草彙編》當歸治頭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調末服,取其濁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極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當歸血藥,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氣,按當歸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藥也,況咳逆上氣,有陰虛陽無所附者,故用血藥補陰,則血和而氣降矣。升麻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齒痛,ロ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本草匯言》:升麻,散表昇陽之劑也。療傷寒、解陽明在表(發熱,頭額痛,眼眶痛,鼻幹,不得眠)之邪,發痘瘩於隱密之時,化斑毒於延綿之際。但味苦寒平,所以風寒之邪,發熱無汗;風熱之邪,頭風攻痛,井目疾腫赤、乳蛾喉脹,升麻並皆治之。丹參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涼血消癰。《本草經疏》丹參,《本經》味苦微寒;陶雲性熱無毒,觀其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則似菲寒藥;止煩滿,益氣,及《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痺,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又決非熱藥;當是味苦平微溫。入手、足少陰,足厥陰經。心虛則邪氣客之,為煩滿結氣,久則成痼疾;肝虛則熱甚風生,肝家氣血凝滯,則為症瘕,寒熱積聚;腎虛而寒溼邪客之,則腰脊強,腳痺;入三經而除所苦,則上來諸證自除。苦能洩,溫能散,故又主腸鳴幽幽如走水。久服利人益氣,養血之驗也。北方產者勝。珍珠母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清肝明目;主治頭痛眩暈;心悸失眠;癲狂驚癇;肝熱目赤;翳膜遮睛。《中國醫學大辭典》滋肝陰,清肝火。治癲狂驚癇,頭眩,耳鳴,心跳,胸腹膜脹,婦女血熱,血崩,小兒驚搐發痙。青蒿味苦、微辛,性寒,歸肝、膽、腎經,芬芳清冽,透內內外青蒿具有清熱退蒸,清暑截瘧,除溼殺蟲的功效。 主治陰虛潮熱骨蒸,外感溫熱暑溼,頭目昏暈。薄荷清涼鎮痛的功效,可減輕頭痛、偏頭痛和牙痛;《綱目》: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ロ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癧、瘡疥為要藥。⑤《本草求真》:薄荷,氣味辛涼,功專入肝與肺。故書載辛能發散,而於頭痛、頭風、發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於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於咽喉、ロ齒、眼、耳、癮疹、瘡疥、驚熱,骨蒸、衄血則妙。是以古方逍遙,用此以為開鬱散氣之具;小兒驚癇,用此以為宣風嚮導之能;腸風血痢,用此以為疏氣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過ニ、三分為止,恐其有洩真元耳。菊花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本草正義》:凡花皆主宣揚疏洩,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風,抑木氣之橫逆。《本經》主風頭眩者,以陰虛陽浮,氣火升騰,肝鳳上擾之眩暈言之,非外來風邪,能令人眩也。腫痛,連上風頭眩三字讀。肝火直上頂巔,而為眩,為腫,為痛,陽焰直升,其勢最暴。凡是頭鳳作痛,無非內火內風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肅降靜鎮迥異尋常者,殆難有此力量。川彎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醫學啟源》:補血,治血虛頭痛。王好古搜肝氣,補肝血,潤肝燥,補風虛。《主治秘要》雲,芎藭其用有四,少陽引經一也,諸頭痛ニ也,助清陽三也,溼氣在頭四也。張元素芎藭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湯所皆用也。李杲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尤,厥陰吳茱萸,少陰細辛。膽南星清火化痰,鎮驚定痼。治中風痰迷,驚風癲癇,痰火喘嗽,頭風眩暈。《本草正》"膽星,七制九制者方佳。較之南星味苦性涼,故善解風痰熱滯。"細辛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主治風寒表證;頭痛,牙痛;風溼痺痛;痰飲咳喘;鼻塞;鼻淵;ロ瘡。《本草新編》細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獨用。多用則氣耗而痛增,獨用則氣盡而命喪。細辛陽藥也,升而不沉,雖下而溫腎中之火,而非溫腎中之水也。火性炎上,細辛溫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問細辛散人真氣,何以頭痛反能取效?蓋頭為六陽之首,清氣升而濁氣降,則頭目清爽;惟濁氣升而清氣降,頭目沉沉欲痛矣。細辛氣清而不濁,故善降濁氣而升清氣,所以治頭痛如神也。白芷祛風除溼;通竊止痛;消腫排膿;《本草求真》白芷,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散溼主藥。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如頭目昏痛,眉稜骨痛,暨牙齦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風熱乘肺,上爍於腦,滲為淵涕;移於大腸,變為血崩血閉,腸風痔瘻癰疽;風與溼熱,發於皮膚,變為瘡瘍燥癢;皆能溫散解託,而使腠理之風悉去,留結之癰腫潛消,誠祛風上達,散溼火要劑也。
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明目。主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熱頭痛,汗出惡風,咳嗽胸痛;或肺燥乾咳無痰;咽幹ロ渴;風熱及肝陽上擾;目赤腫痛.《重慶堂隨筆》桑葉,雖治盜汗,廂風溫暑熱服之,肺氣渭肅,即能汗解。息內風而除頭痛,止風行腸胃之洩瀉,已肝熱妄行之崩漏,胎前諸病,由於肝熱看尤為要藥。僵蠶熄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痺,皮膚瘙癢。用於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並用於風熱頭痛及皮膚痒疹。偏正頭風、夾頭風,兩太陽穴痛。本發明配方中,當歸、丹參滋陰養血;補腎養肝;葛根、升麻、青蒿、薄荷、膽南星、菊花、桑葉清熱息風,川芎、細辛、白芷、僵蠶通絡止疼;珍珠母寧心安神、平肝潛陽。諸藥配伍,能夠滋腎活血,清熱息風,通絡止疼;治療頭痛、尤其神經性頭痛效果明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由以下原料藥配製而成當歸15克,升麻15克,丹參12克,珍珠母20克,青蒿20克,薄荷5克,菊花12克,川芎12克,膽南星10克,細辛5克,白芷12克,桑葉15克,僵蠶10克。治療時,取上述原料藥,加適量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武火燒開,文火煎煮約45分鐘,撈渣過濾製成湯劑。臨床資料I、基本情況觀察我院住院治療的頭痛病患者52例,其中,男25例,女27例,平均年齡38. 5歲,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6例,其中,治療組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齡38歲;對照組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齡39歲,ニ組患者從性別比例、年齡、病情等方面因素相近,具有可比性。3、治療方案對照組服用西比林和顱痛定,其中,西比林每晚IOmg ;顱痛定每日三次,每次30mgo治療組服用本發明中藥藥物,毎日ー劑。4、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相關療效標準擬定。治癒症狀完全消失。顯效頭痛基本治癒,偶有復發,且頭痛程度減輕。無效病情無明顯變化。5、治療效果對照組治療30天,治癒14例,佔53. 9% ;顯效7例,佔26. 9 % ;無效5例,佔19. 2%0總有效率80. 8% 治療組治療30天,治癒20例,治癒率達到76. 9% ;顯效4例,佔15. 4% ;無效2例,佔7. 7%。總有效率92. 3%。對比分析,本發明中藥藥物治療神經性頭痛具有顯著的效果。典型病例病例I :解某某,女,33歲,企業部門主管,由於長時間工作壓カ大,患有間斷性頭痛病,症狀時間半年多,且伴頭重、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狀。去醫院CT檢查未見異常,曾服用顱痛定,正天丸,也有一定的效果,過後總有復發。後來我院治療,用了本發明中藥藥物,每日ー劑,治療30天頭痛症狀完全消失,回訪無復發。病例2 :錢某某,男,52歲,中學教師,患頭痛病ニ年多。頭部沉悶,頭顱有壓迫感,病情發作時伴有頭暈、噁心、煩躁等症狀。頭顱CT檢查無異常,2011年2月來我院治療,診斷為神經性頭痛,服用本發明中藥藥物,15天後症狀明顯見輕,偶有發作,痛度明顯減輕,持續時間也較短。治療45天痊癒。一年未復發。病例3 :郭某,67歲,女,頭痛多年,毎次痛開始是從右側太陽穴開始,然後蔓延至同側大腦部,頭部沉悶鈍疼,發作時伴有煩躁、噁心症狀,檢查做過都卜勒,腦血流圖,CT幾次都未發現異常病變,確診為神經性頭痛,曾服用西比靈、顱痛定、卡馬西平、尼莫地平、去痛片等多種藥均未徹底治癒。後來我院治療,服用本發明中藥藥物,治療15天後症狀明顯見輕,30天痊癒。病例4:郝某某,男,49歲,農民,身體狀況良好,8個月前患間歇性頭痛,曾做過CT, 腦電圖均未發現異常,曾服用過中藥和西藥,均不能好轉。中醫說是神經性頭痛,2010年10月來我院治療,服用本發明中藥藥物,30痊癒,回訪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原料藥配製而成當歸15克,升麻15克,丹參12克,珍珠母20克,青蒿20克,薄荷5克,菊花12克,川芎12克,膽南星10克,細辛5克,白芷12克,桑葉15克,僵蠶10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神經性頭痛的中藥藥物,由以下原料藥配製而成當歸15克,升麻15克,丹參12克,珍珠母20克,青蒿20克,薄荷5克,菊花12克,川芎12克,膽南星10克,細辛5克,白芷12克,桑葉15克,僵蠶10克。治療時,取上述原料藥,加適量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武火燒開,文火煎煮約45分鐘,撈渣製成湯劑。本發明中藥藥物滋腎活血,清熱息風,通絡止疼;治療頭痛、尤其神經性頭痛效果明顯。
文檔編號A61K36/8884GK102698006SQ20121016213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9日
發明者白煥峰 申請人:白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