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自動調壓微型充氣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07:29:26
專利名稱:自行車自動調壓微型充氣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自動調壓微型充氣泵,它涉及車輛輪胎充氣裝置。它屬於交通工具附件技術領域。
現有的輪胎充氣泵雖然多種多樣,但大都由於密封性能不好,氣壓低,結構複雜安裝拆卸不便,零、部件所採用的材料(塑料製作)易損壞而未能推廣。
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於為自行車輪胎充氣提供了一種密封性好、壓力高、全金屬結構,裝拆方便,勿需改變現有車輪構造的自動充氣裝置。
圖1為剖視圖,圖2為
圖1的A-A視圖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描述一種自行車自動調壓微型充氣泵它包括凸輪箱(1)、大活塞(2)帶有四個螺釘孔的氣缸下蓋(3)小活塞(4)導向套(5)壓蓋(6),塔形彈簧(7)出氣孔(8)單向閥(9)泵體(10),氣管接頭(11),出氣管(12)調壓進氣孔(13),調壓通氣孔(14),調壓閥(15)調壓螺帽(16)鎖母(17)導向杆(18),密封圈(19),定位銷(20)鋼珠(21)鋼球(22),車軸(23)凸輪(24)。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體(10)通過其下端4個孔與下蓋(3)的4個螺孔與凸輪箱(1)上的螺孔經螺釘緊固而裝配成一整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將其工作原理進一步描述於下凸輪箱(1)代替了自行車前軸或後軸的原軸皮和自行車上的花盤固定在一起,凸輪箱內的前、後軸上固定一凸輪(24),利用軸上不動的凸輪(24)和大活塞(2)的相對運動,產生壓縮氣體,壓縮氣體通過孔(8)推動單向閥(9)進入接頭(11),通過接(11)與金屬空心導管(12),而金屬空心導管與車輪輪胎相聯結,當泵處於工作狀態時,輪胎內的氣壓和接頭(11)內的氣室氣壓相等,而當輪胎內的氣壓達到額定氣壓(0.28-0.42Mpa)時,高壓氣流經接頭(11)經調壓進氣孔(13)並將調壓閥(15)推向另一端,從而使高壓氣流經調壓通氣孔(14)進入導向杆(18)並同時將起自鎖作用的錐形小活塞(4)推向頂部。此時泵體(10)內的大活塞(2)中的鋼珠(21)擠出,從而使大活塞(2)和凸輪(24)處於非接觸狀態,氣泵即自鎖,這時自行車行駛毫無阻力。當輪胎內的氣壓低於額定壓力(0.42Mpa)時,調壓閥(15)受彈簧(25)的彈力而復位,調壓閥(15)復位後,小活塞(4)受彈簧(26)的壓力而復位,此時鋼珠(21)也回到大活塞(2)內,大活塞(2)即又開始往復工作,如此循環即可使車輪輪胎永遠保持在調定壓力的70%-100%之間。即使當輪胎由於札眼漏氣而充氣泵則仍連續工作以保駕駛者安達目的地。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自動調壓充氣泵,它是由凸輪箱(1),大活塞(2),帶有4個緊固螺釘孔的氣缸下蓋(3),小活塞(4),導向套(5),壓蓋(6),塔形彈簧(7)出氣孔(8)單向閥(9)泵體(10)氣管接頭(11)出氣管(12)調壓進氣孔(13),調壓通氣孔(14),調壓閥(15),調壓帽(16),鎖母(17),導向杆(18),密封圈(19)定位銷(20),鋼珠(21)鋼球(22),車軸(23),凸輪(24),調壓閥彈簧(25),小活塞壓力彈簧(26)所組成。其特徵在於泵體(10)是通過下蓋(3)上的4個緊固螺釘與凸輪箱(1)聯結成一整體,所述的泵體(10)內過出氣孔(8)接單向閥(9),在單向閥(9)的前端裝氣管接頭(11),氣管接頭(11)前裝出氣管(12),泵體(10)內的前端有調壓裝置其中有調壓閥(15)和壓力彈簧(25),調壓帽(16)鎖母(17),沿泵體(10)的中心線且靠近調壓通氣孔(14)的一側裝有空心導杆(18),導向杆(18)上端有壓蓋(6)壓蓋的上端有起自鎖作用的小活塞(4),小活塞(4)的周圍有壓力彈簧(2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調壓充氣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體(10)的下端是方形其與下蓋(3)是通過四個螺釘與凸輪箱(1)相聯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體(10),下蓋(3)與凸輪箱(1)連接接觸面上有墊片以防止雨水和泥沙浸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自動調壓微型充氣泵,是屬於交通工具附件技術領域,它是由凸輪箱,大活塞,氣缸體,下蓋四部件所組成並通過螺釘連在一起。其特徵是無需動力,只要車輪轉動即可不斷向輪胎充氣,當輪胎氣充足後,泵即自動停機,但當胎內氣壓低於額定壓力時,泵又自動啟動工作。其一方面免除人工打氣或行駛中車胎被扎破而漏氣所造成的煩惱,同時也延長了輪胎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0C23/00GK2216008SQ9420968
公開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28日
發明者麥永光, 周長生 申請人:麥永光, 周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