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臥位翻身墊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14:55:17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側臥位翻身墊。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實踐中,在為患者翻身時,通常使用摺疊的棉被或者兩三個普通的枕頭摞在一起,或者擺放於兩棲之間。
由於棉被比較笨重,而普通的枕頭窄小,因此翻身過程中患者會感到不舒適。同時,由於枕頭容易滑動,因此無法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側臥位翻身墊,其能夠在患者翻身過程中,穩定可靠地支撐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從而提高患者翻身時的舒適度。同時,由於其結構穩定不易滑動,因此可以有效保證患者翻身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側臥位翻身墊,其包括長方體形的翻身墊本體,所述翻身墊本體具有六個側壁,所述六個側壁分別為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第四側壁、第五側壁以及第六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三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五側壁和第六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三側壁分別為上肢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所述上肢支撐部上設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兩端分別對應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限位凹槽的橫截面呈圓弧形。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限位凹槽內壁的邊緣分別設置有多個限位凸起,多個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限位凹槽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翻身墊本體的長度為100cm,寬度為20cm,高度為20cm,所述限位凹槽的長度為20cm,最大寬度為12cm,最大深度為10cm。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翻身墊本體採用記憶海綿製成。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翻身墊本體的表面套設有防護套。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防護套採用皮革製成。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防護套採用純棉製成。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防護套上設置有供所述翻身墊本體進出的開口和用於開閉所述開口的連接件。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為魔術貼、按扣或者拉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側臥位翻身墊包括長方體形的翻身墊本體,其包括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第四側壁、第五側壁以及第六側壁,其中第一側壁上設置有限位凹槽,當患者需要進行側臥位上肢擺放時,將本翻身墊本體放置於患者一側並使第一側壁(上肢支撐部)朝上,將相應一側的前臂放置於第一側壁的限位凹槽內,在限位凹槽的限位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的前臂移位,從而有效提高患者在翻身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當患者需要進行側臥位下肢擺放時,將本翻身墊放置於患者的一側並使第三側壁(下肢支撐部)朝上,將相應一側的大腿放置於第三側壁上即可,無論上肢擺放還是下肢擺放,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從而有效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側臥位翻身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匯總:
翻身墊本體100;
第一側壁110;
限位凹槽111;
第二側壁120;
第三側壁130;
第四側壁140;
第五側壁150;
第六側壁16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於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等術語並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並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第一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側臥位翻身墊,其包括長方體形的翻身墊本體100。
上述翻身墊本體100可以採用各種彈性材料製成,只要其能在患者翻身過程中有效支撐患者的肢體即可。本實施例中,翻身墊本體100採用記憶海綿製成。
記憶海綿是具有慢回彈力學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綿,屬特種海綿,其具有良好的柔韌性、抗壓性和生物學特徵,質地類似病人的皮膚和組織,可以根據體位的需要擺放支撐於患者的任何關節部位,有效防止患者翻身過程中發生壓創。使用時,其可以使得病人的體重均勻分配於翻身墊本體100上,從而不會使自身被壓至極限狀態,進而有效起到對人體的支撐作用。
上述翻身墊本體100的尺寸主要根據實際需求確定,本實施例中,翻身墊本體100的長度為100cm,寬度為20cm,高度為20cm。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上述翻身墊的尺寸也可以為其它數值。
翻身墊本體100具有六個側壁,六個側壁分別為第一側壁110、第二側壁120、第三側壁130、第四側壁140、第五側壁150以及第六側壁160,第一側壁110、第二側壁120、第三側壁130、第四側壁140、第五側壁150以及第六側壁160均為長方形。其中,第一側壁110和第三側壁130相對設置,第二側壁120和第四側壁140相對設置,第五側壁150和第六側壁160相對設置。
第一側壁110和第三側壁130分別為上肢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上肢支撐部上設置有限位凹槽111。限位凹槽111的兩端分別對應第二側壁120和第四側壁140,且限位凹槽111的長度方向垂直於第二側壁120和第四側壁140所在的平面。
上述限位凹槽111的尺寸主要根據實際需求確定,本實施例中,限位凹槽111的長度為20cm,最大寬度為12cm,最大深度為10cm,以便與翻身墊本體100的整體尺寸匹配。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限位凹槽111的橫截面呈圓弧形。圓弧形可以更好地適應患者的前臂,從而儘可能提高患者在翻身過程中的舒適性。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前臂在限位凹槽111內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限位凹槽111內壁的邊緣分別設置有多個限位凸起(圖中未示出),多個限位凸起沿限位凹槽11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翻身墊本體100的表面套設有防護套(圖中未示出)。設置防護套的目的在於有效保護翻身墊本體100,避免翻身墊發生汙損。
上述防護套可以採用各種材料製成,本實施例中,防護套採用皮革製成。
皮革是經脫毛和鞣製等物理、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質纖維在三維空間緊密編織構成的,其表面有一種特殊的粒面層,具有自然的粒紋和光澤,手感舒適。其與患者皮膚接觸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為了方便防護套的穿戴和拆卸,本實施例中,防護套上設置有供翻身墊本體100進出的開口和用於開閉開口的連接件。開口的具體尺寸根據翻身墊本體100的尺寸確定,以便翻身墊本體100可以輕鬆地進出防護套,方便穿戴和拆卸。
上述連接件可以採用各種結構和形式,只要能輕鬆實現開口的關閉和打開即可。本實施例中,連接件選用拉鏈。拉鏈是依靠連續排列的鏈牙,使物品併合或分離的連接件,應用廣泛,其包括兩條帶有卡扣的連接帶和使得卡扣兩條連接帶閉合的滑動件組成,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特點。
綜上所述,本側臥位翻身墊包括長方體形的翻身墊本體100,其包括第一側壁110、第二側壁120、第三側壁130、第四側壁140、第五側壁150以及第六側壁160,其中第一側壁110上設置有限位凹槽111,當患者需要進行側臥位上肢擺放時,將本翻身墊本體100放置於患者一側並使第一側壁110朝上,將相應一側的前臂放置於第一側壁110(上肢支撐部)的限位凹槽111內,在限位凹槽111的限位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的前臂移位,從而有效提高患者在翻身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當患者需要進行側臥位下肢擺放時,將本翻身墊放置於患者的一側並使第三側壁130(下肢支撐部)朝上,將相應一側的大腿放置於第三側壁130上即可,無論上肢擺放還是下肢擺放,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從而有效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
第二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側臥位翻身墊,其整體形狀、工作原理以及取得的技術效果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防護套的具體原料。
本實施例中,防護套採用純棉製成。純棉織物是以棉花為原料,通過織機,由經緯紗縱橫沉浮相互交織而成的紡織品。其具有優良的吸溼性、保溫性、耐熱性以及衛生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翻身時的舒適度。
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側臥位翻身墊,其整體形狀、工作原理以及取得的技術效果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連接件的具體結構。
本實施例中,連接件為魔術貼。魔術貼又名粘扣帶,是布料上常用的一種連接輔料,分子母兩面,一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圓毛,另一面是較硬帶鉤的刺毛。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特點,可以有效實現開口的閉合和打開。
第四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側臥位翻身墊,其整體形狀、工作原理以及取得的技術效果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連接件的具體結構。
本實施例中,連接件為按扣。按扣有多個且分別設置於開口的兩側。按扣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特點,可以有效實現開口的閉合和打開。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