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9:45:31 1
專利名稱: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建築物的牆體主要以砌塊、牆板、磚在施工現場砌築安裝而成。而砌塊或牆 板或磚是由各種粉料或粒料通過模具擠壓加工獲得的。從原材料到牆體成型,主要經過三 個生產環節,即原材料生產環節、牆體構件生產環節和建築物牆體現場砌築或拼裝成牆施 工環節。這種傳統的多環節生產方式使建築物牆體的成本居高不下,不僅浪費資源,制約建 築物造價,甚至難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質量。針對上述情況,各種新型牆體材料應運而生, 如各種輕質砌塊、輕質牆板等。其具有容重輕、牆體薄、施工方便等特點,同時節約土地和能 源。但對於建築牆體材料,除需具備上述材料的特點外,還要求價廉,並具有良好的力學性 能和物理性能。而目前的輕質牆體材料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剛度差、隔音效果不好、表面裝 飾性及受力差的缺點,且價格偏高等不足,因而提供一種新型的輕質高強、隔音防火、保溫 隔熱、價格低廉的牆體材料已為急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節能環保、成本低的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包括鎂磷板、中間層、鎂磷板三層結構,包括 以下製作步驟1).首先,根據需要預製完成中間層;2).在模具上平鋪第一層混合漿的底 漿,再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3).在第一層混合漿的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4).再在 玻璃纖維網上鋪上第一層混合漿的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沒有空隙;5).再在第一層混合 漿上放置中間層;6).再在中間層上平鋪第二層混合漿的底漿,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 7).在第二層混合漿的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8).再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第二層混合漿 的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以製成半成品;9).將半成品通過輸送裝置輸送到壓製機壓製成 型;10).在常溫下乾燥固化,完成反應,脫模完成。作為改進,在第1步中,中間層的製作過程為將上述的混合漿加上聚苯乙烯顆粒 充分攪拌混合放入模具,震動使之均勻,通過壓製機壓製成平整的板。作為改進,在第10步中,乾燥的時間為常溫8小時,反應完成為7天。作為改進,所述混合漿由氧化鎂、氯化鎂和木質纖維充分混合組成。作為改進,所述中間層包括聚苯乙烯顆粒,及混合在顆粒中的水泥。作為改進,所述中間層為EPS、PU、XPS、巖棉或玻纖板。本發明的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由於鎂磷板混合物進行反應時為活動小分 子,中間層為穩定大分子,當在乾燥的過程中,發生浮化化學反應時,活動的小分子進入大 分子中,產生附著和吸附,將中間層和鎂磷板牢固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穩固的整體,具 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相對現有技術來說,其具有產品質量高,成本降低,結構穩定的特點;不含交膠合劑,無甲醇;並具有輕質高強、隔音防火、保溫隔熱、耐水防燥、裝飾 性強,以及表面形狀多樣化的優點;另,根據中間層材質成份的不同,可具有不同的性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包括鎂磷板、中間層、鎂磷板三層結構,包括 以下製作步驟1).首先,根據需要預製完成中間層,中間層的製作過程為將上述的混合 漿加上聚苯乙烯顆粒充分攪拌混合放入模具,震動使之均勻,通過壓製機壓製成平整的板; 2).在模具上平鋪第一層混合漿的底漿,再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3).在第一層混合 漿的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4).再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第一層混合漿的麵漿,再振動使 之密實,沒有空隙;5).再在第一層混合漿上放置中間層;6).再在中間層上平鋪第二層混 合漿的底漿,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7).在第二層混合漿的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 8).再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第二層混合漿的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以製成半成品;9).將半 成品通過輸送裝置輸送到壓製機壓製成型,所述模具表面設置有紋路,可根據不同的需要, 設置為不同的紋路;10).在常溫下乾燥固化,完成反應,脫模完成,乾燥的時間為8小時,反 應完成為7天,受溫度,溼度的影響。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混合漿由氧化鎂、氯化鎂和木質纖 維充分混合組成。所述中間層也可以為包括聚苯乙烯顆粒,及混合在顆粒中的水泥;所述中 間層還可以為EPS、PU、XPS、巖棉或玻纖板;根據中間層材質成份的不同,可具有不同的性 質,如中間層為巖棉則不燃。該種牆板具有鎂磷板和中間層的雙重作用,其剛性好,可用作 獨立的牆體,起到圍合的作用,並可隨意開孔和切割,表面可以進行多種處理,如貼板等,特 別適合室外使用。本發明的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由於鎂磷板為活動小分子,中間層為穩定大 分子,當在乾燥的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時,活動的小分子進入大分子中,產生附著和吸附, 將中間層和鎂磷板牢固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穩固的整體,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物理 性能。相對現有技術來說,其具有產品質量高,成本降低的特點;不含膠合劑,無甲醇;並具 有輕質高強、隔音防火、保溫隔熱、耐水防燥、裝飾性強,以及表面形狀多樣化的優點;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例,並不是用來限制本發明權利範圍,凡依 據本發明所作的等效變化和修飾,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要求範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包括鎂磷板、中間層、鎂磷板三層結構,其特徵是,包括以下製作步驟1).首先,根據需要預製完成中間層;2).在模具上平鋪第一層混合漿的底漿,再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3).在第一層混合漿的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4).再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第一層混合漿的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沒有空隙;5).再在第一層混合漿上放置中間層;6).再在中間層上平鋪第二層混合漿的底漿,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7).在第二層混合漿的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8).再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第二層混合漿的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以製成半成品;9).將半成品通過輸送裝置輸送到壓製機壓製成型;10).在常溫下乾燥固化,完成反應,脫模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其特徵是在第1步中,中間層的製作 過程為將上述的混合漿加上聚苯乙烯顆粒充分攪拌混合放入模具,震動使之均勻,通過壓 制機壓製成平整的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其特徵是在第10步中,乾燥的時間 為常溫8小時,反應完成7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其特徵是所述混合漿由氧化鎂、氯化 鎂和木質纖維充分混合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其特徵是所述中間層包括聚苯乙烯 顆粒,及混合在顆粒中的水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層為EPS、PU、 XPS、巖棉或玻纖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夾心牆板的製作工藝,包括以下製作步驟1).預製完成中間層;2).在模具上平鋪第一層混合漿的底漿,再振動混合漿;3).在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4).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5).在混合漿上放置中間層;6).在中間層上平鋪第二層混合漿的底漿,振動使混合漿的密度均勻;7).在底漿上鋪上玻璃纖維網;8).再在玻璃纖維網上鋪上麵漿,再振動使之密實以製成半成品;9).將半成品通過輸送裝置輸送到壓製機壓製成型;10).在常溫下乾燥固化,完成反應,脫模完成。其具有產品質量高,成本降低的特點;不含膠合劑,無甲醇;並具有輕質高強、隔音防火、保溫隔熱、耐水防燥、裝飾性強,以及表面形狀多樣化的優點。
文檔編號B32B5/30GK101906843SQ2010101949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4日
發明者徐澤樟, 梁麗華 申請人:徐澤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