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1:06:56 1
專利名稱: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冷卻散熱器,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旋轉葉片空氣冷卻或冷凝散熱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蒸汽冷卻設備已普邊應用於各類工業生產與人們的生活中。而每天每時所產生的蒸汽,更離不平開為各種企業所選擇特別設計的各種蒸汽冷卻降溫設備。但是,使用現有的蒸汽冷卻降溫設備,一是降溫速度慢,二是蒸汽冷卻水降溫設備複雜多樣,三是蒸汽冷卻水降溫設備複雜龐大,四是加工安裝的成品設備佔用浪費土地與水資源嚴重,發明內容[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給各類蒸汽浪費生產企業提供一種蒸汽冷卻水或冷凝降溫速度快、輕巧簡單、體積小巧,且佔土地與水資源比現有蒸汽冷卻降溫設備更少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0004]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包括凹凸套的分層凸上設置有由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串接空管串接固定旋轉;在所述的凹凸套內設置有出汽口、進汽口 ;所述串接空管下設置有頂固絲口;所述串接空管上設置有串接空管進汽口與分層凸內第一進汽口相通;所述凹凸套下凸口進氣口平臺可以插入上凹口出汽口平臺內;所述凹凸套上設置有緊固頂絲口 ;所述分層凸上與下凸口平臺設置有出汽口和進汽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上設置有凹形散熱開口,所述的凹形散熱開口上端設置有支撐杆;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前簷槳葉簷前設置有前簷凹形散熱洞;所述前簷凹形散熱洞口處設置有前簷支撐杆;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槳尖處設置有迴轉件;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設置有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一進汽通道、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一迴轉進汽通道、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二進汽通道和槳葉內第二迴轉進汽通道;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槳尖的迴轉件、處設置有迴轉凹形出熱水微口。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一進汽通道口處設置有第一前簷平行長縮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設置有前簷平行縮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二迴轉進汽通道前,設置有第三前簷平行縮小熱水微出口 ;所述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設置有封口件。[000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是螺旋槳形葉片。[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是旋轉散熱。[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通過旋轉才能降溫分離蒸汽與熱水。[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是由多個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串接組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將熱蒸汽接入串接空管,以電動機帶動固定串接空管,以使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同時轉動,使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時葉片散熱片內的熱蒸汽離心轉動、降溫冷卻或冷凝蒸汽變熱水的作用。實現對水資源、煤炭資源、電力資源、土地資源等有效力用的諸多優點。
圖1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頂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凹凸套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凹凸套側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側視結構凹凸套上下進汽、出汽通道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串接空管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內蒸汽進出通道與蒸汽流向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頂部與前簷所示意的凹形散熱開口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內支撐杆設置所在斷面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斷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以下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10所示,本發明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包括凹凸套13的分層凸21上設置有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由串接空管圖6串接,用電動機固定串接空管帶動旋轉;在所述的凹凸套13內設置有出汽口 16、18,進汽口 17、19組成;所述圖6串接空管下設置有頂固絲口 32 ;所述圖6串接空管上設置有串接空管進汽口 33與分層凸內21第一進汽口 34相通,使熱蒸汽進入槳葉內第一進汽通道;所述分層凸21下面設置有下凹凸形圓口 15和上凹凸形圓口 14進氣口平臺23,可以插入到上凹口 20內的出汽口平臺內16出汽口方便串結組裝與上16、下19通汽口通過蒸汽;所述分層凸上設置有上凹凸形圓口14 ;所述凹凸套13上設置有緊固頂絲口 22和串接空管圖6固定;所述分層凸21上設置有出汽口 18和進氣口 17方便蒸汽分開進出;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上設置有凹形散熱開口 27方便熱蒸汽快速散熱;所述的凹形散熱開口 27上端設置有支撐杆26以加固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上的凹形開口 27與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前簷31上設置有前簷凹形散熱凹洞28,以便槳葉3旋轉降溫;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槳尖上設置有迴轉件30,與設置的迴轉凹形出熱水微出口 4以使蒸汽沒有變成熱水之前不能流出;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設置有槳葉內第一進汽通道5、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第一迴轉進汽通道6、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第二進汽通道8和器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第二迴轉進汽通道7,以便蒸汽來回進出降溫;所述螺旋槳葉片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槳尖處的迴轉件30處設置有迴轉凹形出熱水微出口 4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第一進汽通道5 口處設置有第一前簷平行長縮口 9,以便熱蒸汽的壓縮降溫成熱水;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的第一進汽通道5前端設置有前簷熱水微出口 10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的第二進汽通道7前端設置有第二前簷平行縮口 11 ;所述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第二迴轉進汽通道8前,設置有第三前簷平行縮口 12 ;所述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設置有封口件2,以使進出蒸汽的分隔進出;所述的凹凸套13內設置有串接通道I ;所述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如圖7所示,圖7上以虛線標有熱蒸汽的通向路徑,25為出汽方向、24為進汽方向。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先將做完功的熱蒸汽接入串接空管,以圖6串接空管下設置的頂固絲口 32,緊固住電動機主軸上,由電動機帶動旋轉,以使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內設置在槳葉內第一進汽通道5、槳葉內第一迴轉進汽通道6、槳葉內第二進汽通道8和槳葉內第二迴轉進汽通道7,以便蒸汽來回進出各槳葉降溫蒸汽變熱水、降溫凝結熱水,以使熱水從迴轉凹形出熱水微出口 4處快速離心與蒸汽分離流出,再次使熱水循環使的作用。它與現有的空冷器或以水冷凝器相比,具有降溫速度快,設備輕巧簡單,可大量節約水電資源與煤炭資源,並且加工安裝容易簡單、不會佔用大面積土地資源的最大諸多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包括凹凸套的分層凸上設置有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3)由串接空管串接固定旋轉;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凹凸套內設置有出汽口、進汽口 ;所述串接空管下設置有頂固絲口 ;所述串接空管上設置有串接空管進汽口與分層凸內第一進汽口相通;所述凹凸套下凸口進氣口平臺可以插入上凹口出汽口平臺內;所述凹凸套上設置有緊固頂絲口 ;所述分層凸上與下凸口平臺設置有出汽口和進汽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上設置有凹形散熱開口,所述的凹形散熱開口上端設置有支撐杆;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前簷槳葉簷前設置有前簷凹形散熱洞;所述前簷凹形散熱洞口處設置有前簷支撐杆;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槳尖處設置有迴轉件;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設置有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一進汽通道、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一迴轉進汽通道、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二進汽通道和槳葉內第二迴轉進汽通道;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槳尖的迴轉件、處設置有迴轉凹形出熱水微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第一進汽通道口處設置有第一前簷平行長縮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內設置有前簷平行縮口 ;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內槳葉葉片散熱片第二迴轉進汽通道前,設置有第三前簷平行縮小熱水微出口 ;所述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內設槳葉葉片散熱片置有封口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是由多個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串接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包括凹凸套的分層凸上設置有由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串接空管串接固定旋轉;在所述的凹凸套內設置有出汽口、進汽口;所述串接空管下設置有頂固絲口;所述串接空管上設置有串接空管進汽口與分層凸內第一進汽口相通;所述凹凸套下凸口進氣口平臺可以插入上凹口出汽口平臺內;所述凹凸套上設置有緊固頂絲口;所述分層凸上與下凸口平臺設置有出汽口和進汽口;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上設置有凹形散熱開口,所述的凹形散熱開口上端設置有支撐杆;所述螺旋槳葉片形散熱器槳葉葉片散熱片前簷槳葉簷前設置有前簷凹形散熱洞。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冷卻降溫速度快、輕巧簡單、體積小巧,且佔土地與水資源比現有蒸汽冷卻降溫設備更少。
文檔編號F28B1/08GK203053255SQ20122053849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6日
發明者陶財德, 陶延安, 張師蘭 申請人:陶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