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嗅辨布點定位監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1:33:0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嗅辨布點定位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惡臭汙染投訴事件逐年攀升,嚴重影響和制約著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在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糾紛處理、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中,惡臭(臭氣濃度)指標受到廣泛重視,惡臭可由強度、濃度、容忍度、愉悅度等特徵進行描述,一般情況下多採用惡臭強度和濃度作為評價惡臭汙染程度和擴散影響評估的指標。
現有的氣體監測裝置需要操作者身臨待檢測環境下對氣體進行檢測,不能夠實行遠程監測,一些氣體中含有的成分對人體有害,操作者如果不做好防護措施容易將這些有害成分吸入體內,會給操作者的身體帶來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嗅辨布點定位監測裝置,具備遠程監測的優點,解決了氣體監測裝置不能遠程檢測氣體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嗅辨布點定位監測裝置,包括集氣瓶,所述集氣瓶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隔板,所述集氣瓶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進氣管貫穿隔板並延伸至隔板的頂部,所述真空泵的出氣管延伸至集氣瓶的外部,所述集氣瓶內腔的右側且位於隔板的上方固定連接有氣味傳感器,所述集氣瓶的頂部設置有瓶蓋,所述瓶蓋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底部與集氣瓶的頂部接觸,所述集氣瓶的內腔設置有豎管,所述豎管的頂部貫穿瓶蓋並延伸至瓶蓋的頂部,所述豎管位於瓶蓋外部的一端設置有電磁閥,所述瓶蓋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瓶蓋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溼度傳感器,所述集氣瓶的右側固定連接有主控板;
所述主控板通過乙太網與控制系統雙向連接,所述主控板的輸入端分別與氣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和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控制系統的輸出端分別與電磁閥、真空泵和顯示屏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集氣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頂部的兩側均開設有安裝孔。
優選的,所述真空泵的進氣管且位於隔板之間套設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底部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密封套的頂部延伸至隔板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瓶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表面套設有防滑套。
優選的,所述集氣瓶兩側的頂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瓶蓋的內部設置有與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顯示屏、真空泵和電磁閥的設置,控制系統可以遠程控制真空泵工作,方便對集氣瓶內抽真空,並控制電磁閥的開關,該環境下的氣體通過豎管進入集氣瓶中,通過氣味傳感器傳感器的設置用於檢測氣體的濃度,因此來判斷該環境下氣體質量,不需要操作者身臨其環境下對氣體進行檢測,避免該氣體中的有害成分進入人體,對操作者進行保護。
2、本實用新型通過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的設置用於檢測該環境下的溫度和溼度,並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能夠更加精確的反應該環境下氣體的質量,通過安裝板和安裝孔的配合便於將集氣瓶安裝在需要檢測的環境中,通過密封套的設置用來對真空泵和隔板之間進行密封,通過手柄和防滑套的設置便於該檢測裝置的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A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原理圖。
圖中:1集氣瓶、2隔板、3真空泵、4氣味傳感器、5瓶蓋、6密封圈、7豎管、8電磁閥、9溫度傳感器、10溼度傳感器、11主控板、12乙太網、13控制系統、14電源模塊、15顯示屏、16安裝板、17安裝孔、18密封套、19手柄、20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一種嗅辨布點定位監測裝置,包括集氣瓶1,集氣瓶1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隔板2,集氣瓶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板16,安裝板16頂部的兩側均開設有安裝孔17,通過安裝板16和安裝孔17的配合便於將集氣瓶1安裝在需要檢測的環境中,集氣瓶1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真空泵3,真空泵3的進氣管貫穿隔板2並延伸至隔板2的頂部,真空泵3的出氣管延伸至集氣瓶1的外部,真空泵3的進氣管且位於隔板2之間套設有密封套18,密封套18的底部延伸至隔板2的底部,密封套18的頂部延伸至隔板2的頂部,通過密封套18的設置用來對真空泵3和隔板2之間進行密封,集氣瓶1內腔的右側且位於隔板2的上方固定連接有氣味傳感器4,集氣瓶1的頂部設置有瓶蓋5,瓶蓋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手柄19,手柄19的表面套設有防滑套20,通過手柄19和防滑套20的設置便於該監測裝置的攜帶,瓶蓋5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密封圈6,密封圈6的底部與集氣瓶1的頂部接觸,集氣瓶1兩側的頂部設置有外螺紋,瓶蓋5的內部設置有與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集氣瓶1的內腔設置有豎管7,豎管7的頂部貫穿瓶蓋5並延伸至瓶蓋5的頂部,豎管7位於瓶蓋5外部的一端設置有電磁閥8,瓶蓋5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溫度傳感器9,瓶蓋5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溼度傳感器10,集氣瓶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主控板11,通過溫度傳感器9和溼度傳感器10的設置用於檢測該環境下的溫度和溼度,並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能夠更加精確的反應該環境下氣體的質量;
主控板11通過乙太網12與控制系統13雙向連接,主控板11的輸入端分別與氣味傳感器4、溫度傳感器9、溼度傳感器10和電源模塊14的輸出端電連接,控制系統13的輸出端分別與電磁閥8、真空泵3和顯示屏15的輸入端電連接,通過顯示屏15、真空泵3和電磁閥8的設置,控制系統13可以遠程控制真空泵3工作,方便對集氣瓶1內抽真空,並控制電磁閥8的開關,該環境下的氣體通過豎管7進入集氣瓶1中,通過氣味傳感器4的設置用於檢測氣體的濃度,因此來判斷該環境下氣體質量,不需要操作者身臨其環境下對氣體進行檢測,避免該氣體中的有害成分進入人體,對操作者進行保護。
使用時,控制系統13遠程控制真空泵3工作,真空泵3對集氣瓶1的內腔抽真空,控制系統13控制電磁閥8打開,該環境下的氣體通過豎管7進入集氣瓶1的內腔,通過氣味傳感器4的設置用於檢測氣體的濃度,通過溫度傳感器9和溼度傳感器10的設置用於檢測該環境下的溫度和溼度,並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
綜上所述:該嗅辨布點定位監測裝置,通過集氣瓶1、隔板2、真空泵3、氣味傳感器4、瓶蓋5、密封圈6、豎管7、電磁閥8、溫度傳感器9、溼度傳感器10、主控板11、乙太網12、控制系統13、電源模塊14和顯示屏15的配合,解決了氣體監測裝置不能遠程檢測氣體的問題。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