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
2023-06-05 06:17:26 6
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建築施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築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地質結構複雜,施工條件不理想的地質情況時,需要做灌注樁進行基礎加固,尤其是在房屋建築中,傳統做法為人工擴孔和機械擴孔,機械擴孔的成本非常高,而人工擴孔樁通常有護壁和不護壁兩種1、有護壁的,基本採用混凝土護壁,首先人工下挖I至I. 5米,再綁鋼筋、支模板、澆築混凝土,等混凝土強度達要求後,再拆模,然後再重複上述的步驟,進行下一段的重複工作,這種施工方法不僅材料消耗大、成本也很大,同時施工工期也比較長。2、如果不採用護壁的情況,在安裝灌注樁鋼筋籠和澆築混凝土時,容易將孔壁的土方碰落,安裝鋼筋籠碰落的土方在孔底形成虛方,振搗混凝土時孔壁受到振動使孔壁土塌落,容易形成樁身加土、斷樁,造成樁身混凝土強度低於設計要求,易出現質量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解決背景技術中有護壁的情況下,護壁施工方法上的弊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的節省和節約施工成本和工期。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選好施工地點後,向地下人工挖孔I. 0-1. 5m,直徑1-2. 4m形成孔壁,在孔壁的圓周璧上均布打孔眼,共3-5排,上排孔眼與下排孔眼之間交錯設置,同排孔眼與孔眼之間,以及相鄰豎排孔眼之間距離為50cm,上下每鄰近的三個孔眼之見呈等邊三角形排列,每個孔眼深27-35cm,孔眼的直徑為16mm-20mm ; (2)將尾部設置成直角的承重鋼筋置於孔眼內,承重鋼筋長27-35cm,尾部直角處高6-8cm,承重鋼筋置入孔眼內,直角處距離孔壁預留2-3. 5cm的距離;(3)將鋼網掛在承重鋼筋上並且使得鋼網與孔壁之間存在I. 8-3. 3cm的距離,並且用細鐵絲在鋼網與承重鋼筋接合處固定好,同時用直徑為6-8mm的小鋼筋將鋼網與孔壁固定,保證鋼網與孔壁之間形成1.8-3. 3cm的空間距離;(4)用高標號速凝砂漿均勻的抹在鋼網上,使得鋼網與孔壁結合,形成2. 0-3. 5cm厚度的護壁,靜置3-5小時即可。根據施工要求可以重複上述步驟向下繼續施工護壁,直至按施工要求完成向下的深度。所述的鋼網規格為網眼為20mmX20mm的鋼網。所述高標號速凝砂漿為M15或M20或M30水泥砂漿,水泥砂漿強度等級是以邊長為70. 7mm的立方體試件在標準條件下養護28d的抗壓極限強度表示,以MPa計,並冠以代號M。如M15的水泥砂漿,其試件抗壓極限強度為15 MPa。M15、M20及M30都屬於高標號水泥砂漿。所述小鋼筋的尾部設置成直角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採用本發明的護壁施工工藝,不僅減少了支模環節,同時節約了大量的材料和工時,並且工程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值得大力推廣。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述的護壁結構進行說明。附圖I是護壁未抹水泥砂漿時主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I是孔壁;2是承重鋼筋;3是鋼網;4是小鋼筋。附圖2是護壁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5是塗抹的水泥砂漿。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好施工地點後,向地下人工挖孔I.0m,直徑Im形成孔壁,在孔壁的圓周璧上均布打孔眼,共3排,上排孔眼與下排孔眼之間交錯設置,同排孔眼與孔眼之間,以及相鄰豎排孔眼之間距離為50cm,上下每鄰近的三個孔眼之見呈等邊三角形排列,每個孔眼深27cm,孔眼的直徑為16mm;
(2)將尾部設置成直角的承重鋼筋置於孔眼內,承重鋼筋長27cm,尾部直角處高6cm,承重鋼筋置入孔眼內,直角處距離孔壁預留2cm的距離;
(3)將鋼網掛在承重鋼筋上並且使得鋼網與孔壁之間存在I.8cm的距離,並且用細鐵絲在鋼網與承重鋼筋接合處固定好,同時用直徑為6mm的小鋼筋將鋼網與孔壁固定,保證鋼網與孔壁之間形成I. 8cm的空間距離;
(4)用高標號速凝砂漿均勻的抹在鋼網上,使得鋼網與孔壁結合,形成2.Ocm厚度的護壁,靜置3小時即可。根據施工要求可以重複上述步驟向下繼續施工護壁,直至按施工要求完成向下的深度。所述的鋼網規格為網眼為20mmX20mm的鋼網。所述高標號速凝砂漿為M15或M20或M30水泥砂漿。所述小鋼筋的尾部設置成直角形。實施例2、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好施工地點後,向地下人工挖孔I.5m,直徑2. 4m形成孔壁,在孔壁的圓周璧上均布打孔眼,共5排,上排孔眼與下排孔眼之間交錯設置,同排孔眼與孔眼之間,以及相鄰豎排孔眼之間距離為50cm,上下每鄰近的三個孔眼之見呈等邊三角形排列,每個孔眼深35cm,孔眼的直徑為20mm ;
(2)將尾部設置成直角的承重鋼筋置於孔眼內,承重鋼筋長35cm,尾部直角處高8cm,承重鋼筋置入孔眼內,直角處距離孔壁預留3. 5cm的距離;
(3)將鋼網掛在承重鋼筋上並且使得鋼網與孔壁之間存在3.3cm的距離,並且用細鐵絲在鋼網與承重鋼筋接合處固定好,同時用直徑為8mm的小鋼筋將鋼網與孔壁固定,保證鋼網與孔壁之間形成3. 3cm的空間距離;
(4)用高標號速凝砂漿均勻的抹在鋼網上,使得鋼網與孔壁結合,形成3.5cm厚度的護壁,靜置5小時即可。根據施工要求可以重複上述步驟向下繼續施工護壁,直至按施工要求 完成向下的深度。所述的鋼網規格為網眼為20mmX20mm的鋼網。所述高標號速凝砂漿為M15或M20或M30水泥砂漿。所述小鋼筋的尾部設置成直角形。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這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好施工地點後,向地下人工挖孔I.0-1. 5m,直徑1-2. 4m形成孔壁,在孔壁的圓周璧上均布打孔眼,共3-5排,上排孔眼與下排孔眼之間交錯設置,同排孔眼與孔眼之間,以及相鄰豎排孔眼之間距離為50cm,上下每鄰近的三個孔眼之見呈等邊三角形排列,每個孔眼深27_35cm,孔眼的直徑為16mm-20_ ; (2)將尾部設置成直角的承重鋼筋置於孔眼內,承重鋼筋長27-35cm,尾部直角處高6-8cm,承重鋼筋置入孔眼內,直角處距離孔壁預留2-3. 5cm的距離; (3)將鋼網掛在承重鋼筋上並且使得鋼網與孔壁之間存在I.8-3. 3cm的距離,並且用細鐵絲在鋼網與承重鋼筋接合處固定好,同時用直徑為6-8mm的小鋼筋將鋼網與孔壁固定,保證鋼網與孔壁之間形成I. 8-3. 3cm的空間距離; (4)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均勻的抹在鋼網上,使得鋼網與孔壁結合,形成2.0-3. 5cm厚度的護壁,靜置3-5小時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鋼網規格為網眼為20mmX20mm的鋼網。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所述高標號水泥砂漿為M15或M20或M30水泥砂漿。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小鋼筋的尾部設置成直角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建築施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的建築用人工挖孔樁護壁的施工方法。這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人工挖孔1.0-1.5m,直徑1-2.4m形成孔壁,在孔壁上均布打孔眼,共3-5排;(2)將尾部設置成直角的承重鋼筋置於孔眼內;(3)將鋼網掛在承重鋼筋上並且使得鋼網與孔壁之間存在1.8-3.3cm的距離,同時用直徑為6-8mm的小鋼筋將鋼網與孔壁固定,保證鋼網與孔壁之間形成1.8-3.3cm的空間距離;(4)用高標號速凝砂漿均勻的抹在鋼網上,使得鋼網與孔壁結合,形成2.0-3.5cm厚度的護壁,靜置3-5小時即可。採用本發明的護壁施工工藝,不僅減少了支模環節,同時節約了大量的材料和工時,並且工程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值得大力推廣。
文檔編號E02D5/36GK102644273SQ20121014471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明者關挺, 張學利, 張勝利, 李桂江, 李紅東, 牛壽鴻, 秦龍山, 高存偉 申請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