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0:30:26 2
專利名稱: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壓縮機技術領域,涉及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特別是關於改變氣液分離器吸入管形狀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背景技術一般適用於空調機等的旋轉式壓縮機是在與電動結構部結合的旋轉軸上偏心結合壓縮結構部的旋轉活塞,旋轉活塞在圓形氣缸的壓縮空間裡進行旋轉運動來吸入、壓縮、排出冷媒。
旋轉式壓縮機是因為直接吸入冷媒而具有氣體冷媒和液體冷媒一起流入的隱患,所以在吸入側具備『氣液分離器』的氣液分離裝置。
以往具備氣液分離器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如圖1所示。
如圖所示,以往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由在機殼1內部設置電動結構部的定子2及轉子3,其中轉子3的中心壓入旋轉軸4,旋轉軸4的下部設置吸入、壓縮氣體冷媒的壓縮結構部構成。
壓縮結構部包括固定在機殼1內周面的氣缸5,氣缸5包括上部氣缸5A和下部氣缸5B以及設置在上部氣缸5A和下部氣缸5B中間的中間板9;緊貼在氣缸的上、下兩側面,同時旋轉軸貫通並被支撐的上軸承座6A及下軸承座6B;連接在旋轉軸4上自轉,並在氣缸內偏心旋轉的旋轉活塞7A、7B;壓接在旋轉活塞7A、7B的外周面上,在旋轉活塞進行旋轉運動時做直線運動,而把氣缸區分為吸入空間和壓縮空間的葉片(未圖示);配置在機殼1一側,連接在氣缸的吸入口8A、8B的氣液分離器10構成。
氣液分離器10具備一定的內部空間,其上端連接冷媒管P的護罩11;從通過冷媒管P流入的冷媒中,為分離氣體冷媒和液體冷媒而設置在護罩11內部上端的過濾網12;置於過濾網12的下側而貫通護罩11的下半部,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固定的吸入管13A、13B;另一端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固定到氣缸吸入口8A、8B上構成。
以往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工作過程如下即,給定子2供電使轉子3在定子2的內部轉動,與此同時旋轉軸4轉動而旋轉活塞7A、7B在氣缸5A、5B內偏心旋轉,隨旋轉活塞的偏心旋轉,氣體冷媒吸入到氣缸5A、5B的吸入空間,並持續壓縮到一定壓力,當氣缸5A、5B的壓縮空間的壓力超過臨界壓力比機殼1內的壓力高的瞬間,安裝在上軸承座6A和下軸承座6B的排氣閥門開啟,壓縮氣體從壓縮空間向機殼1內部排出,排出氣體通過機殼1和定子2的縫隙或定子2與轉子3的縫隙移動到上部,經過排氣管14排出到循環冷凍系統。
這時,通過冷媒管P流入到氣液分離器10的護罩11內的冷媒中,氣體冷媒通過過濾網12,並通過吸入管13A、13B吸入到氣缸5A、5B的吸入空間,液體冷媒被過濾網12篩出沉積在護罩11的下部,沉積在護罩11下部的液體冷媒被周圍的熱量氣化上升又通過吸入管13A、13B吸入到氣缸5A、5B的吸入空間進行一連串的反覆過程。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以往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的氣液分離器中,護罩11中的吸入管13A、13B並排設置在氣液分離器中,既浪費材料,又容易引起共振,增加壓縮機的噪音,對壓縮機產生不良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改變氣液分離器吸入管形狀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的一種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在電機、旋轉軸轉動而使活塞在氣缸內部偏心旋轉,並在氣缸的吸入口和排氣口之間介入隨活塞的偏心旋轉,向半徑方向做直線運動的葉片來吸入、壓縮、排出製冷氣體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中,氣液分離器由形成氣液分離器殼體的護罩;設在護罩頂部,與氣缸的排氣管連通的進氣管;設在護罩上部分離氣體冷媒和液體冷媒的過濾網;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另一端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吸入口的吸入管構成;其特徵在於吸入管由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另一端連結兩個分吸入管的主吸入管和一端連結主吸入管,另一端分別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上、下吸入口的兩個分吸入管構成;主吸入管與兩個分吸入管呈倒「Y」字形成,兩個分吸入管深入護罩內部下方一定距離。兩個分吸入管在深入護罩內部的底部處分別設有進油孔。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主吸入管與兩個分吸入管呈倒「Y」字形成,節省了原材料,避免吸入管產生共振,降低壓縮機的噪音,提高了產品的信賴度。
圖1是以往具備氣液分離器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縱剖面圖;圖2是以往氣液分離器吸入管的結構圖;圖3是本發明的分離器吸入管的結構圖;主要符號說明1機殼 2定子3轉子 4旋轉軸5氣缸 5A上部氣缸5B下部氣缸6A上軸承座6B下軸承座7A、7B旋轉活塞、8A上吸入口8B下吸入口9中間板 10氣液分離器、11護罩、 12過濾網13A、13B吸入管14排氣管130主吸入管 130A、130B分吸入管130′進油孔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圖3是本發明的分離器吸入管的結構圖。與以往技術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號如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由機殼1;在機殼內部設置電動結構部的定子2及轉子3,其中轉子3的中心壓入旋轉軸4,旋轉軸4的下部設置吸入、壓縮製冷氣體的壓縮結構部構成。
壓縮結構部包括固定在機殼1內周面的氣缸5,氣缸5包括上部氣缸5A和下部氣缸5B以及設置在上部氣5A和下部氣缸5B中間的中間板9;緊貼在氣缸的上、下兩側面,同時旋轉軸貫通並被支撐的上軸承座6A及下軸承座6B;連接在旋轉軸4上自轉,並在氣缸內偏心旋轉的旋轉活塞7A、7B;壓接在旋轉活塞7A、7B的外周面上,在旋轉活塞進行旋轉運動時做直線運動,而把氣缸區分為吸入空間和壓縮空間的葉片(未圖示);配置在機殼1一側,連接在氣缸的吸入口8A、8B的氣液分離器10構成。
氣液分離器10由具備一定的內部空間,其上端連接冷媒管P的護罩11;從通過冷媒管P流入的冷媒中,為分離氣體冷媒和液體冷媒而設置在護罩11內部上端的過濾網12;一端置於護罩內部上方,過濾網12的下側,另一端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吸入口8A、8B的吸入管構成,吸入管由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過濾網12的下側,另一端連結兩個分吸入管的主吸入管130和一端連結主吸入管,另一端分別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上吸入口8A、下吸入口8B的兩個分吸入管130A、130B構成;主吸入管130與兩個分吸入管130A、130B呈倒「Y」字形成,兩個分吸入管130A、130B深入護罩11內部下方一定距離構成。兩個分吸入管在深入護罩內部的底部處分別設有進油孔130′。
本發明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工作過程如下即,給電動結構部的定子2供電使轉子3轉動時,壓縮結構部的旋轉軸4與轉子3一起轉動,旋轉活塞7A、7B在氣缸5A、5B的內部空間偏心旋轉,隨旋轉活塞7A、7B的偏心旋轉,氣體冷媒吸入到氣缸5A、5B的吸入室,並持續壓縮到一定壓力,當壓縮室的壓力比機殼1內的壓力高的瞬間,向機殼1內部排出,並經過排氣管14排出到循環冷凍系統。
這時,通過冷媒管P流入到氣液分離器10的護罩11內的冷媒中,氣體冷媒通過過濾網12,並通過吸入管13A、13B吸入到氣缸5A、5B的吸入空間,液體冷媒被過濾網12篩出沉積在護罩11的下部,沉積在護罩11下部的液體冷媒被周圍的熱量氣化上升又通過主吸入管130及分吸入管130A、130B吸入到氣缸5A、5B的吸入空間進行一連串的反覆過程。兩個分吸入管130A、130B在深入護罩11內部的底部處分別設置的進油孔130′將通過過濾網12分離出來的潤滑油與氣體冷媒一同吸入到氣缸中,潤滑各部件。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在電機、旋轉軸轉動而使活塞在氣缸內部偏心旋轉,並在氣缸的吸入口和排氣口之間介入隨活塞的偏心旋轉,向半徑方向做直線運動的葉片來吸入、壓縮、排出製冷氣體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中,氣液分離器由形成氣液分離器殼體的護罩;設在護罩頂部,與氣缸的排氣管連通的進氣管;設在護罩上部分離氣體冷媒和液體冷媒的過濾網;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另一端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吸入口的吸入管構成;其特徵在於吸入管由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另一端連結兩個分吸入管的主吸入管和一端連結主吸入管,另一端分別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上、下吸入口的兩個分吸入管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其特徵在於主吸入管與兩個分吸入管呈倒「Y」字形成,兩個分吸入管深入護罩內部下方一定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其特徵在於兩個分吸入管在深入護罩內部的底部處分別設有進油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壓縮機技術領域,涉及旋轉式雙壓缸壓縮機氣液分離器的吸入管結構,氣液分離器由形成氣液分離器殼體的護罩;設在護罩頂部,與氣缸的排氣管連通的進氣管;設在護罩上部分離氣體冷媒和液體冷媒的過濾網;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另一端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吸入口的吸入管構成;吸入管由一端深入護罩內部上方,另一端連結兩個分吸入管的主吸入管和一端連結主吸入管,另一端分別貫通壓縮機機殼,插入到氣缸上、下吸入口的兩個分吸入管構成。主吸入管與兩個分吸入管呈倒「Y」字形成,節省了原材料,避免吸入管產生共振,降低壓縮機的噪音,提高了產品的信賴度。
文檔編號F04C23/00GK1782403SQ20041009378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30日
發明者婁新顏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