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紗線上漿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5:20:41 1
一種紗線上漿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紗線上漿劑,其由如下方法製備得到:(1)先在反應釜中加水100kg,之後加溫至75℃;(2)加入引發劑(過硫酸銨),同時停止加熱;(3)將配合好的複合原料一邊滴加一邊攪拌,持續約90分鐘;(4)之後保溫1個小時;(5)加入氨水,後加入酒精獲得丙烯酸複合液備用;(6)製備鹽解蠶絲蛋白溶液;(7)將步驟5獲得的丙烯酸複合液和步驟6獲得的蠶絲蛋白溶液混合好獲得成品。
【專利說明】一種紗線上漿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在織造過程中所使用的上漿用漿料,具體是指一種紡織漿料組 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經紗上漿是織造生產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工序,漿料通常是由粘著劑和助劑共 同組成,粘著劑是一類具有粘附性的物質,是配製漿液的主體材料。經紗經上漿之後,主要 依靠漿液中的粘著劑來提高經紗的可織性,降低經紗的斷頭率,確保織造過程的順利進行。
[0003] 由於石油基產品的不可再生性及合纖織物穿著舒適度較差等原因,天然纖維(如 棉、毛、蠶絲)的優勢再一次顯現出來,天然纖維織物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呈現出逐年上升 的趨勢。縱觀現有的應用於天然纖維的上漿材料,澱粉是最為重要的品種之一,佔紡織漿料 消耗總量的70%左右。澱粉對天然纖維尤其是纖維素纖維的上漿性能佳,對環境友好,然 而,世界性的"糧食危機"已日益嚴峻,國內的糧食價格近幾年來更是大幅增長,澱粉的價格 水漲船高,"上漿不用糧"的需求又顯得迫切起來;聚乙烯醇(PVA)也是針對天然纖維的主 漿料之一,其消耗量僅次於澱粉漿料,約佔紡織漿料消耗總量的20%。由於PVA的生物可降 解性能極差,不利於環境保護,歐美一些國家早在本世紀初就將其列為"不潔漿料"而加以 禁用,我國的紡織漿料界近幾年來也開始大力倡導不用或少用PVA ;而作為三大漿料中用 量最小的聚丙烯酸類漿料,雖然其漿膜的斷裂伸長率較高,但漿膜強度卻很低,被專業人士 稱之為"柔而不堅"。此外,聚丙烯酸類漿料的吸溼再粘現象十分嚴重,這些缺陷使得該漿料 通常只能輔助其它主漿料以小比例混合使用。
[0004] 桑蠶繭絲是一種天然的蛋白質纖維,對天然纖維有良好的親和力,其主要由 70 %?80 %的蠶絲蛋白、20 %?30 %的絲膠及少量蠟質和無機物等組成。蠶絲蛋白由18 種胺基酸組成,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含量高達20%,蠶絲蛋白以甘氨酸、丙氨酸、絲 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最多,絲膠中除了這幾種胺基酸外,還含有多量的天門冬氨酸、穀氨酸 等。
[0005]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通過大量實驗,最終得到一種新型的蠶絲蛋白 丙烯酸上漿劑,並確定了其最佳配比。本發明使用的蠶絲蛋白來源為繅絲汰頭,其含有豐富 的蠶絲蛋白,而且成本低廉。本發明提供的上漿劑可以有效增加紗線的硬度和包合力,牢固 度高,不易脫漿,吸溼再粘現象得到改善,質量穩定,尤其適合天然纖維的上漿處理。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新型的蠶絲蛋白丙烯酸上漿劑,所述上漿劑可以有效增加紗 線的硬度和包合力,牢固度高,不易脫楽,吸溼再粘現象得到改善,質量穩定,尤其適合天然 纖維的上漿處理。
[0007]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在紡織前對經線進行上漿處理的染料,上漿後的紗線增加 了硬度和包合力;織造後的布,在染色前需要先脫漿,其製備方法為:
[0008] 1)先在反應釜中加水100kg,之後加溫至75°C ;
[0009] 2)加入引發劑(過硫酸銨),同時停止加熱;
[0010] 3)將配合好的複合原料一邊滴加一邊攪拌,持續約90分鐘;
[0011] 4)之後保溫1個小時;
[0012] 5)加入80kg氨水,後加入300kg酒精獲得丙烯酸複合液,備用;
[0013] 6)稱取一定量500g繅絲汰頭的繭層,置於10L的0.5 %碳酸鈉沸溶液中處理 20min,進行脫膠。隨後取出蠶絲並用蒸餾水反覆洗滌後擰乾、烘乾,獲得完全脫膠絲,即蠶 絲蛋白纖維;
[0014] 7)稱取50g脫膠蠶絲蛋白纖維,置於1L質量濃度為60%的氯化鈣沸溶液中處理 4min左右,直至蠶絲蛋白纖維溶解完全。其間用玻璃棒攪拌,獲得蠶絲蛋白/氯化鈣混合溶 液。將上述混合溶液用紗布過濾進行粗提,獲得鹽解蠶絲蛋白溶液;
[0015] 8)將步驟5)獲得的丙烯酸複合液和步驟7)獲得的蠶絲蛋白溶液混合好;
[0016] 9)最後將成品放出、包裝。
[0017] 優選的,步驟3)所述複合原料為:氨基磺酸鈉10kg,丙烯酸甲酯20kg ;丙烯酸乙 酯80kg ;丙烯酸丁酯50kg ;甲酸50kg。
[0018] 優選的,步驟8)獲得的丙烯酸複合液和步驟7)獲得的蠶絲蛋白溶液以100:1的 比例混合好。
[0019]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
[0020] 1、本發明使用的蠶絲蛋白來源為繅絲汰頭,成本低廉,其含有豐富的蠶絲蛋白,其 是一種天然的蛋白質纖維,對天然纖維有良好的親和力,浸潤效果佳;
[0021] 2、本發明提供的上漿劑可以有效增加紗線的硬度和包合力,牢固度高,不易脫 漿;
[0022] 3、吸溼再粘現象得到改善;
[0023] 4、確定了最佳配比,得到的上漿劑乳化均勻,易於保存和運輸。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實施例1製備丙烯酸複合液:
[0025] 1)先在反應釜中加水100kg,之後加溫至75°C ;
[0026] 2)加入引發劑(過硫酸銨),同時停止加熱;
[0027] 3)將配合好的複合原料一邊滴加一邊攪拌,持續約90分鐘;
[0028] 4)之後保溫1個小時;
[0029] 5)加入80kg氨水,後加入300kg酒精獲得丙烯酸複合液,備用;
[0030] 步驟3)所述複合原料為:氨基磺酸鈉10kg,丙烯酸甲酯20kg ;丙烯酸乙酯80kg ; 丙烯酸丁酯50kg ;甲酸50kg。
[0031] 實施例2製備蠶絲蛋白溶液以及上漿劑成品:
[0032] 1)稱取一定量500g繅絲汰頭的繭層,置於10L的0.5 %碳酸鈉沸溶液中處理 20min,進行脫膠。隨後取出蠶絲並用蒸餾水反覆洗滌後擰乾、烘乾,獲得完全脫膠絲,即蠶 絲蛋白纖維;
[0033] 2)稱取50g脫膠蠶絲蛋白纖維,置於1L質量濃度為60%的氯化鈣沸溶液中處理 4min左右,直至蠶絲蛋白纖維溶解完全。其間用玻璃棒攪拌,獲得蠶絲蛋白/氯化鈣混合溶 液。將上述混合溶液用紗布過濾進行粗提,獲得鹽解蠶絲蛋白溶液;
[0034] 3)將實施例1獲得的丙烯酸複合液和步驟3)獲得的蠶絲蛋白溶液混合好,最後將 成品放出、包裝。
[0035] 所述步驟3)丙烯酸複合液和蠶絲蛋白溶液以100:1的比例混合好。
[0036] 實施例3:楽液黏度及穩定性測試 [0037]將實施例2獲得的上漿劑用於測試。
[0038] 黏度測試:常溫後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在黏度儀上測試黏度的變化情況。
[0039] 穩定性測試:主要通過客觀觀察法,室溫後開始每隔一段時間觀察漿液是否分層 及分層比例(上層比下層)。
[0040] 表1漿液黏度及穩定性測試
[0041]
【權利要求】
1. 一種上漿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其生產步驟如下: 1) 先在反應釜中加水100kg,之後加溫至75°C ; 2) 加入引發劑(過硫酸銨),同時停止加熱; 3) 將配合好的複合原料一邊滴加一邊攪拌,持續約90分鐘; 4) 之後保溫1個小時; 5) 加入80kg氨水,後加入300kg酒精獲得丙烯酸複合液,備用; 6) 稱取一定量500g繅絲汰頭的繭層,置於10L的0. 5%碳酸鈉沸溶液中處理20 min, 進行脫膠,隨後取出蠶絲並用蒸餾水反覆洗滌後擰乾、烘乾,獲得完全脫膠絲,即蠶絲蛋白 纖維; 7) 稱取50g脫膠蠶絲蛋白纖維,置於1L質量濃度為60%的氯化鈣沸溶液中處理4 min 左右,直至蠶絲蛋白纖維溶解完全,其間用玻璃棒攪拌,獲得蠶絲蛋白/氯化鈣混合溶液, 將上述混合溶液用紗布過濾進行粗提,獲得鹽解蠶絲蛋白溶液; 8) 將步驟5)獲得的丙烯酸複合液和步驟7)獲得的蠶絲蛋白溶液以重量比為100:1的 比例混合好; 9) 最後將成品放出、包裝; 步驟3)所述複合原料為:氨基磺酸鈉10kg,丙烯酸甲酯20kg ;丙烯酸乙酯80kg ;丙烯 酸丁酯50kg ;甲酸50kg。
2. 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製備得到的上漿劑。
【文檔編號】C08F220/18GK104233805SQ201410436178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陳金林 申請人:湖州天鑫皮革塗飾劑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