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抽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3:31:31 1
專利名稱:自動抽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手壓井的自動抽水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採用下述技術方案它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抽水機構和氣動提吸機構及操作機構,所述抽水機構為設置在機架上帶有抽水管的儲水瓶,在所述儲水瓶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中部開有漏孔的「]」形管,其上埠穿出儲水瓶與活塞式阻氣閥相通,下埠穿出儲水瓶依次連通有旋輪式提流器、氣動輸水器、出水管;;所述旋輪式提流器的內腔上部通過管道與活塞式真空泵內腔下部相通;所述氣動提吸機構為設置在機架上的助壓真空泵,儲氣瓶和活塞式真空缸;所述助壓真空泵的上端部通過管道與儲氣瓶相連通,其下端部通過管道與活塞式阻氣閥相通,所述儲氣瓶通過管道與活塞式真空缸相連通;所述操作機構為設置在機架上的推拉手柄,所述推拉手柄通過傳動機構與助壓真空泵的活塞杆相連接。
在所述助壓真空泵和活塞式真空缸的內腔中分別設置有一伸縮膠囊,所述伸縮膠囊的上埠分別與各自腔體內的活塞密封套接,其下埠分別與各自腔體的底壁密封結合。所述活塞式真空缸為並列設置的三個柱狀缸體,其內腔通過設置在上端蓋上的管道相互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一次操作向儲氣瓶內充氣可長期作為動力進行抽水;同時利用真空原理進行抽提井下水,大大降低了無用功的消耗,較比現有手壓井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圖2為
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旋輪式提流器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活塞式阻氣閥剖視圖。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抽水器,它包括機架(1),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的抽水機構和氣動提吸機構及操作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抽水機構為設置在機架(1)上帶有抽水管(2)的儲水瓶(3),在所述儲水瓶(3)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中部開有漏孔(4)的「]」形管(5),其上埠穿出儲水瓶(3)與活塞式阻氣閥(6)相通,下埠穿出儲水瓶(3)依次連通有旋輪式提流器(7)、氣動輸水器(8)、出水管(9);所述旋輪式提流器(7)的內腔上部通過管道與活塞式真空泵(12)內腔下部相通;所述氣動提吸機構為設置在機架(1)上的助壓真空泵(10),儲氣瓶(11)和活塞式真空缸(12);所述助壓真空泵(10)的上端部通過管道與儲氣瓶(3)相連通,其下端部通過管道與活塞式阻氣閥(6)相通,所述儲氣瓶(11)通過管道與活塞式真空缸(12)相連通;所述操作機構為設置在機架(1)上的推拉手柄(13),所述推拉手柄(13)通過傳動機構與助壓真空泵(10)的活塞杆(14)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抽水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助壓真空泵(10)和活塞式真空缸(12)的內腔中分別設置有一伸縮膠囊(15),所述伸縮膠囊(15)的上埠分別與各自腔體內的活塞密封套接,其下埠分別與各自腔體的底壁密封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抽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式真空缸(12)為並列設置的三個柱狀缸體,其內腔通過設置在上端蓋上的管道相互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抽水器,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抽水機構和氣動提吸機構及操作機構,所述抽水機構為設置在機架上帶有抽水管的儲水瓶,在所述儲水瓶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中部開有漏孔的「]」形管,其上埠穿出儲水瓶與活塞式阻氣閥相通,下埠穿出儲水瓶依次連通有旋輪式提流器、氣動輸水器、出水管;所述氣動提吸機構為設置在機架上的助壓真空泵,儲氣瓶和活塞式真空缸;所述助壓真空泵的上端部通過管道與儲氣瓶相連通,其下端部通過管道與活塞式阻氣閥相通,所述儲氣瓶通過管道與活塞式真空缸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一次操作向儲氣瓶內充氣可長期作為動力進行抽水;同時利用真空原理進行抽提井下水,大大降低了無用功的消耗。
文檔編號F04B9/00GK2566012SQ0228409
公開日2003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6日
發明者何洪超, 郭豹虎, 張振富 申請人:何洪超, 郭豹虎, 張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