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反覆看的推理小說(上半年最火的6本推理小說)
2023-06-19 00:14:50 3
2021年,依然是困難的一年,尤其對出版行業來說。
就在前幾天,原本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延期舉辦。在此之前,出版社加班趕點,就是為了能在書展前把更多的作品付梓出版,此外配合書展宣傳的活動物料、作者檔期、書店圖書館等場地的宣傳籌備等,統統打了水漂,當然還有全國各地的讀者,都非常傷心。
書展延期,只是圖書出版行業的其中一個挫折,這半年,包括之前的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這個行業就過得非常不容易。更多元的娛樂產業掠奪了閱讀時間,嚴峻的市場背後是更為謹慎的選題會,老作者在思考如何留住原本就不多的閱讀者,新作者在發愁如何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作品。
還好,不管怎麼樣,任何一個行業總是會有一群人在堅持,也有一群人在發散著熱愛。推理儘管是一個小眾的類別,但今年還是出版和引進了不少優秀的作品,中國大陸第一家推理主題書店「孤島書店」也於今年在上海開張營業,開業第一天,慕名而來的讀者幾乎將書店搬空。
之前的懸疑之疑專欄都在介紹推理史上繞不開的一位位推理作家及其作品,本期作者陸燁華將和大家聊聊上半年國內出版和引進的推理小說。
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從作者的個人視角出發,一個月僅選擇了一本書,這其中或許有你看過的,也可能有作者遺漏的,不論哪一種,你都可以在評論區中與我們分享今年你看到過的那些印象深刻的懸疑推理小說。
一月
《獵頭遊戲》,[挪威] 尤·奈斯博 著,陳榮彬 譯,新星出版社2021年1月版
聰明的人好像做什麼事情都能得心應手,尤·奈斯博是如今北歐當紅的「犯罪小說天王」,幾乎每一本作品都能登上挪威圖書銷量榜,出道至今,作品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風靡50多個國家,銷量超過4500萬冊。
而在成為職業作家之前,尤·奈斯博是一名擁有金融分析師執照的從業人員,曾被挪威知名金融公司高薪挖走,到了晚上,他又搖身一變,是一名當地知名的搖滾明星。就是這樣一個工作和興趣都十分出色的人,越來越難以兼顧這種雙重身份,終於有一天隻身帶著一個筆記本跳上了飛機,在度假期間,他寫出了第一本小說,從此開始了暢銷作家的生涯。
說到尤·奈斯博,最具影響力的當數「哈利·霍勒警探」系列,迄今為止已出版11本,每一本的風格都濃烈殘酷,神秘而扭曲的犯罪者穿梭於北歐的冰天雪地,哈利·霍勒一次又一次打碎自己的精神與肉體,經過異常艱難的戰鬥將其繩之以法。尤·奈斯博似乎對於自己筆下的主角沒有一絲「憐惜」之心,每一本書裡都會受一次大傷。這本在今年一月出版的《獵頭遊戲》並非「哈利·霍勒」系列,其風格在冷酷中也夾雜了些許黑色幽默,整體氛圍節奏更加明快,可即便如此,作者還是沒有憐憫本作中的男主角,在劇情的發展過程中屢次受難,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比起「哈利·霍勒」系列中的硬漢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今年一月出版的推理小說,這本《獵頭遊戲》代表了當前最流行的推理小說風格,劇情緊湊,引人入勝,有強有力的人設,基於現實,又雙腳略微離地,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作品。
二月
《癌症消失的陷阱:完全治癒之謎》, [日] 巖木一麻 著,佟凡 譯,臺海出版社2021年2月版
推理小說演化到今天,詭計謎面、背景設定已經無所不包,可當這本書是在破解「癌細胞不可能消失」的謎團時,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作者巖木一麻是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專攻分子科學,曾隸屬於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放射醫學綜合研究所,他本身對於醫療題材的專業性把控是凌駕於普通推理作者之上的,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個好的創意以及小說技巧層面的把握。而這本作品令人無法想像它是出自一個並非成熟職業作家之手,其題材之新穎、話題之大膽、解答之合理,每一點都足以讓任何讀者心悅誠服。
癌症為何突然痊癒?如何能痊癒?能不能痊癒?這些問題本身拋出來,就是全世界醫療從業人員,也包括每一位普通百姓都想要了解並解決的,而這一問題變為推理小說的「謎面」後,居然能夠完美契合「廣義不可能犯罪」的定義,不可能消失的東西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不正是所有推理作家夢寐以求想要完成的事情嗎?
三月
《李飛探案集》,陸澹安 著,華斯比 整理,牧神文化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1年3月版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原創推理是近些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優秀的作者和作品越來越多,讀者的接受度也開始變高,整個市場似乎有無窮的潛力。然而早在民國時期,中國已經有一批作者開始進行推理小說的創作,這些前輩的創作時代甚至比起日本推理小說鼻祖江戶川亂步還要早,只是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中國推理文學的火種暫時被熄滅了。
如今我們回望那些中國的推理先驅,最為著名的當數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但他只是那個「黃金時代」的滄海一粟,還有更多當時的作品被淹沒在歷史的浪潮中,難以重見天日。
華斯比作為專業的編輯、獨立書評家,在幾年前就一頭扎進民國推理拾遺的工作,完全出於自身熱愛。今年三月,在他的整理下,陸澹安的《李飛探案集》、劉半農的《劉半農偵探小說集》、趙苕狂的《胡閒探案》、南風亭長的《中國偵探·羅師福》一輯四本作品得以出版。這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散見於古早的雜誌、報刊中,且篇名經過多次改動,這其中華斯比付出了多少心血,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正如引言所說,正是因為這些熱愛,作為讀者,我們才能看到如此豐富的推理小說。
隨著《覺醒年代》等劇的熱播,新文化運動中的優秀創作者和作品也會在如今的時代擁有該有的聲譽,這其中,推理小說亦是一塊重鎮。這套叢書的出版,也許是今年上半年國內推理小說出版物中分量最重的作品了。
四月
《心靈偵探城塚翡翠》,[日]相澤沙呼 著,羅亞星 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這是一本徹徹底底的新書,剛剛在日本獲得了2019年、2020年度各項推理小說榜單的第一名,就被引進到中國了。
這本書是標準的新本格設定,具有通靈能力的女偵探和作為助手的「我」搭檔破案,形式上採用了短篇連作集的表現形式,通過三個獨立的短篇,將人物的能力、性格和案件的背景交代,再在最終篇中收束、顛覆。
作為推理小說,這本書的最終解答是相當具有震撼力的,尤其是當今的日本推理文壇充斥著越來越多的「設定系」作品,在詭計難以創新的情況下在設定上動腦筋是一種聰明且不那麼費力的做法,畢竟它依然保留著推理小說意外感的樂趣,且符合新時代讀者的審美。
可是這樣的作品越來越多是真的在延續新本格的生命,抑或是在強行續命呢?包括筆者在內,短時間內接二連三看到同類型的作品難免會感覺疲勞,甚至開始懷念古典本格那種固定格式帶來的美感,同時心裡也在默默吐槽利用設定來完成詭計的輕便。
就在這時,相澤沙呼這本《心靈偵探城塚翡翠》預判了讀者的預判,以一種「新本格流行做法」的包裝,去講述一個「反新本格」的故事,在給我驚喜的同時,又讓我感受到一份沉重的思考。再加上作者本身,出道十年,之前的作品質量始終是「輕小說 私人趣味 新本格簡單套路」的感覺,《心靈偵探城塚翡翠》作為這些作品的延續,以小見大,通過內容顛覆偵探,通過作品顛覆自我,通過思考顛覆潮流。
這是一本放在今年出版最合適不過的新本格作品,能帶給當今的推理發展極大反思。我想,出版社之所以如此短時間內引進,恐怕也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吧。
五月
《字母表謎案》,[日] 大山誠一郎 著,曹逸冰 譯,讀客文化 |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21年5月版
和《心靈偵探城塚翡翠》不同的是,這本《字母表謎案》恰恰是一本近二十年前的作品,當時的推理文壇已經開始走向輕小說、設定系的全新本格時代,和作者的名字給讀者的第一印象一樣,這本《字母表謎案》整體呈現出來的風格和氛圍,卻是極為古典質樸的。
這是一本短篇集,或者說,還是一本短篇連作集,在最後一篇故事中,會將之前劇情進行串聯,完成一個大逆轉——這亦是新本格短篇集的標配,並不新鮮。
在我看來,比起最後一篇的故事性和顛覆程度,本作最大的魅力恰恰來源於前三篇的短篇,作者僅用十幾頁的篇幅,就將一個安樂椅神探模式的推理故事發揮到了極致,且其中包含的詭計元素包羅萬象,既有古典風味,又不失幻想浪漫。
大山誠一郎被譽為短篇之神,專供短篇推理小說的創作,在有限的篇幅內,他不會著力刻畫主人公的形象,不會描寫一波三折的劇情,但絲毫不吝嗇伏線的埋藏和連續逆轉的狠勁。他的作品開端踏實、推進合理,結局卻總令人意想不到,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質量也是最高的,無疑就是這本《字母表謎案》。
時隔十多年後的引進,這本書依然引起了熱議,也收穫了無數好評,這證明真正優秀的推理小說,是不會隨著時代演變而過時,只會歷久彌新。
六月
《敲響密室之門2》,[日]青崎有吾 著,趙婧怡 譯,新星出版社2021年6月版
青崎有吾是一個神奇的作家,他是90後,很年輕,代表作是「館系列」,被譽為「平成的奎因」,從綽號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風格鮮明的專才。
關於艾勒裡·奎因,之前的專欄中專門介紹過(這是推理小說界的營銷鬼才 | 懸疑之疑),他的獨門武器是綿長且無懈可擊的邏輯鏈,在推理小說中並不常用罕見、具有巧思的詭計,只是用樸實無華的邏輯,讓兇犯無處遁形,當然這也意味著這樣的推理小說十分難寫。
在青崎有吾之前,日本還有兩個有過奎因接班人稱號的作家,分別是法月綸太郎和有栖川有棲,可是除了作品中包含大量邏輯流推導之外,這兩個人的風格又與奎因不盡相同,直到青崎有吾的出現。
可這本六月出版的《敲響密室之門2》,卻並不是青崎有吾擅長的邏輯流,或者換句話說,這本書的亮點恰恰是青崎有吾在之前作品中的薄弱之處,比如人物的塑造,比如詭計的構思。
《敲響密室之門2》是系列的第二作,在這個系列中,青崎有吾直面人物塑造,用兩個形象氣質特點俱不相同的偵探聯手破案,在過程中不斷加強兩人的互動,十分有趣生動。而作為一本短篇集,他在一本書中貢獻了數十個奇思妙想的詭計,要知道這種程度的詭計,之前十幾萬字的長篇中,他都沒有使用過一個。
所以這套書更像是青崎有吾這枚硬幣的另一面,它和「館系列」共同勾勒出了最前沿、最年輕的推理創作者所擁有的技能和野心。
以上就是今年上半年國內推理小說的出版回顧,雖然只有六本作品,但我們在其中看到了如歐美冷硬、新本格、古典本格、國內原創等多種風格,也見識到了幹什麼都能成的天賦型,總結反思的進步型,在掙扎時期依然保持熱情的先驅型,不斷變化、豐富自己武器庫的青年先鋒等多種類型的創作者。
正是這些百花齊放的作品、百家爭鳴的作者,共同延續並活躍了整個推理小說市場的進步與生命力。
下半年又會有哪些精彩的作品呢?我已經等不及了!
作者|陸燁華
編輯|宮子 申嬋
校對|盧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