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
2023-06-07 10:50:06 2
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1)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3)將步驟(1)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5-10%和5-7%。本發明通過在紡絲液中加入微膠囊相變材料,使得相變纖維具有材料分散均勻、調溫性能顯著、其製備的衣服穿著、洗滌、熨燙的過程中,不會外溢而失去相變性能,而在紡絲液之呢過加入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使得相變纖維的耐氧化性能及保溼性能均顯著提高,且保暖率提高了30-50%。
【專利說明】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屬於紡織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穿戴的纖維製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運動服裝,在溫度上要求比較高,需要具有雙向的溫度調節功能,而傳統的相變纖維的蓄熱性能無法持久、循環次數少,實用性不強。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用性好、調節能力強,且持久耐用的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06](I)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將烷烴或石蠟烴封裝在直徑為2_8mm的微膠囊中,形成微膠囊相變材料;
[0007](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將陶瓷微粉和無機鹽混合,形成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所述的陶瓷微粉和無機鹽的質量比為5:2-3 ;
[0008](3 )製備相變纖維:將步驟(I)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 )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5-10%和5-7%。
[0009]進一步,所述的步驟(I)中還包括加入金屬粉末或石墨粉的步驟,所述的金屬粉末或石墨粉的加入量為微膠囊相變材料的0.5-2%。
[0010]而步驟(I)中所述的烷烴為十八烷和正二十一烷雙組份相變材料。
[0011]而步驟(2)中所述的無機鹽為蒙脫土。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在紡絲液中加入微膠囊相變材料,使得相變纖維具有材料分散均勻、調溫性能顯著、其製備的衣服穿著、洗滌、熨燙的過程中,不會外溢而失去相變性能,而在紡絲液之呢過加入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使得相變纖維的耐氧化性能及保溼性能均顯著提高,且保暖率提高了 30-50%。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0014]實施例1:
[0015]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6](I)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將烷烴封裝在直徑為2_8mm的微膠囊中,形成微膠囊相變材料,且所述的烷烴為十八烷和正二i一烷雙組份相變材料;[0017](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將陶瓷微粉和無機鹽混合,形成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其中,所述的陶瓷微粉和無機鹽的質量比為5:2,且所述的無機鹽為蒙脫土 ;
[0018](3)製備相變纖維:將步驟(I)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5%和7%。
[0019]實施例2:
[0020]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1](I)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將石蠟烴和金屬粉末封裝在直徑為2_8mm的微膠囊中,形成微膠囊相變材料,且所述的金屬粉末的加入量為微膠囊相變材料的0.5% ;
[0022](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將陶瓷微粉和無機鹽混合,形成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其中,所述的陶瓷微粉和無機鹽的質量比為5:3,且所述的無機鹽為蒙脫土 ;
[0023]( 3 )製備相變纖維:將步驟(I)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 )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10%和5%。
[0024]實施例3:
[0025]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6](I)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將烷烴和石墨粉封裝在直徑為2_8mm的微膠囊中,形成微膠囊相變材料,且烷烴為十八烷和正二十一烷雙組份相變材料,而所述的石墨粉的加入量為微膠囊相變材料的2% ;
[0027](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將陶瓷微粉和無機鹽混合,形成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其中,所述的陶瓷微粉和無機鹽的質量比為5:3,且所述的無機鹽為蒙脫土 ;
[0028]( 3 )製備相變纖維:將步驟(I)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 )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8%和6%。
[0029]實施例4:
[0030]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1](I)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將石蠟烴和石墨粉封裝在直徑為2-8_的微膠囊中,形成微膠囊相變材料,且所述的石墨粉的加入量為微膠囊相變材料的1.2% ;
[0032](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將陶瓷微粉和無機鹽混合,形成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其中,所述的陶瓷微粉和無機鹽的質量比為5:3,且所述的無機鹽為蒙脫土 ;
[0033]( 3 )製備相變纖維:將步驟(I)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 )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8%和6%。
[0034]本發明按照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製備微膠囊相變材料:將烷烴或石蠟烴封裝在直徑為2-8mm的微膠囊中,形成微膠囊相變材料; (2)製備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將陶瓷微粉和無機鹽混合,形成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所述的陶瓷微粉和無機鹽的質量比為5:2-3 ; (3 )製備相變纖維:將步驟(I)製備的微膠囊相變材料和步驟(2 )製備的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和聚合物溶液一起紡絲,得到相變纖維,其中,微膠囊相變材料和顯熱或潛熱複合儲能相變材料的加入量分別為聚合物溶液質量的5-10%和5-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I)中還包括加入金屬粉末或石墨粉的步驟,所述的金屬粉末或石墨粉的加入量為微膠囊相變材料的 0.5-2%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I)中所述的烷烴為十八烷和正二 i 一烷雙組份相變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相變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的無機鹽為蒙脫土。
【文檔編號】D01F1/10GK103451756SQ201310420382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王斌 申請人:句容市後白鎮迎瑞印花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