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電池設備及其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22:39:51 1
專利名稱:太陽電池設備及其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導裝置,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片清洗和電鍍鍍膜設備上的矽片傳導,特別涉及一種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
技術背景 Pluto技術電池與通常的太陽能電池效率(單晶矽電池為16. 5%及多晶矽為15. 5%)相比,實現了新的突破,在不使用更高級別矽片的前提下,實現了太陽能工業的高效率,高穩定性及高功率輸出的基本要求,能使用戶節省成本,減少使用面積,尤其適用於與建築物一體化的屋頂等的應用。由於PLUTO技術較為先進,自然對設備的要求也很高,然而到目前為止PLUTO生產線依然存在一些缺陷,給公司造成較大的人力財力損失。這裡以電鍍機為例進行說明,如圖I所示,現有的軟接觸傳導裝置包括機座(圖中未示出)、設置於所述機座上的旋轉電機I、與所述旋轉電機I連接並由所述旋轉電機I驅動的主動軸2、與所述主動軸2連接並與所述主動軸2平行的從動軸3,所述從動軸3上設有多個從動下滾輪31,所述從動滾輪31上方的主動軸2上套設有一隨所述主動軸2轉動的彈簧6,所述矽片7置於所述從動下滾輪31上並在所述彈簧6及所述從動下滾輪31的轉動下得以傳送並完成電鍍;所述主動軸2的端部上套設有一導電滑環21,所述導電滑環21通過導線5連接至位於所述從動軸3下方的銅塊4上。但是發明人發現,現有的軟接觸傳導裝置具有以下缺點1.彈簧價格較貴、易變形,變形後的彈簧無法繼續使用並且無法修復(使用壽命一般I 6個月);2.彈簧較容易壓碎矽片(碎片率0.58%);3.彈簧容易氧化導致導電性較差(46 146歐姆以上),要7天拆洗一次費時費水費力易損壞;4.增加了輔助連接件(水銀導電滑環)的消耗量,汙染工藝和環境(主要是水銀洩露汙染)等。
實用新型內容鑑於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降低碎片率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用於傳導矽片,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包括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下表面的從動下滾輪和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上表面的主動上滾輪,所述主動上滾輪受自重力作用在所述矽片的上表面滾動接觸並上下自由浮動。作為優選,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還包括機座、設置於所述機座上的旋轉電機、與所述旋轉電機連接並由所述旋轉電機驅動的主動軸、與所述主動軸連接並與所述主動軸平行的從動軸,所述從動下滾輪套設於所述從動軸上,所述從動軸下方設置有銅塊;所述主動上滾輪套設於所述主動軸上;所述主動軸的上方還設置有一與所述主動軸平行的導電桿,所述導電桿上設置有導電滑片,所述導電滑片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導電桿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上滾輪的外緣面上;所述銅塊通過導線連接至所述導電桿的端部。[0007]作為優選,所述主動上滾輪包括固定在所述主動軸上的主動輪和套設在主動輪外緣並由所述主動輪驅動的從動外圈,所述導電滑片搭接在所述從動外圈的外緣面上。作為優選,所述主動輪為外緣間隔設置有多個齒狀部的星形部件,所述從動外圈的內緣面沿徑向設置有對應於所述齒狀部的多個擋板,所述主動輪的多個齒狀部位於兩個相鄰所述擋板之間,並且所述齒狀部能夠在所述主動輪轉動時通過撥動所述擋板驅動所述從動外圈轉動。作為優選,所述主動輪的一側的所述主動軸上還套設有在所述從動外圈轉動時起限位和防止變形作用的限位板。作為優選,所述主動上滾輪設置有多個,對應地搭設在所述主動上滾輪上的所述導電滑片也設置有多個。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杆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杆分別位於所述矽片的兩側。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太陽電池設備,用於傳導矽片,包括如上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採用主動上滾輪結合導電滑片替代彈簧,相比較而言主動上滾輪的批量生產成本較低,安裝簡單,而且主動上滾輪可以隨意調整高度;2、主動上滾輪不易變形,而且可部分修復,使用時間I 12個月;而且主動上滾輪的接觸面不易氧化,導電性能良好;3.在使用中造成碎片率較低,實際測試可以達到O. 2%以下;4、使用維護方便,可14天拆洗一次即可,省時省水省力不易損壞;5.取消了水銀滑環的使用,減少了水銀造成汙染的可能。
圖I為現有的軟接觸傳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中的主動上滾輪的剖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用於傳導矽片,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包括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下表面的從動下滾輪和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上表面的主動上滾輪,所述主動上滾輪受自重力作用在所述矽片的上表面滾動接觸並上下自由浮動。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包括機座(圖中未示出)、設置於所述機座上的旋轉電機I、與所述旋轉電機I連接並由所述旋轉電機I驅動的主動軸2、與所述主動軸2連接並與所述主動軸2平行的從動軸3,所述從動軸3上套設有多個用於傳導矽片7的從動下滾輪31,如圖2所示,矽片7設置於所述從動下滾輪31上,銅塊4位於所述從動軸3的下方,也是位於從動軸3的從動下滾輪31上的矽片7的下方,所述從動軸3下方設置有銅塊4,其中,所述從動下滾輪31上方的主動軸2上套設有隨所述主動軸2轉動的主動上滾輪22,所述主動上滾輪22在所述矽片7的上表面滾動接觸並可以上下自由浮動;所述主動軸2的上方還設置有一與所述主動軸2平行的導電桿8,所述導電桿8上設置有導電滑片9,所述導電滑片9 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導電桿8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主動上滾輪22的外緣面上;所述銅塊4通過導線5連接至所述導電桿8的端部。如圖2所示,導電滑片9和導電桿8連接,導電桿8又通過導線5與銅塊4連接,將導電滑片9搭接在主動上滾輪22上同樣實現軟接觸的傳導,同時相比較於現有技術中的採用彈簧實現的軟接觸傳導,主動上滾輪22的批量生產成本較低,安裝簡單,而且主動上滾輪22可以隨意調整高度。另外主動上滾輪22還具有不易變形,而且容易修復的優點。導電滑片9搭接在主動上滾輪22上既達到軟接觸,又具有導電性良好的優點,而且接觸面不易氧化,在使用中造成碎片率較低,實際測試可以達到O. 2%以下。軟接觸傳導是為了減少電鍍過程中的碎片率,本實用新型中的主動上滾輪22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需要調整高度,為了便於調整,如圖2所示,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還包括用於調節主動上滾輪22距所述矽片7的高度的調節杆10,所述調節杆10 —端固定在所述機座上,另一端與所述導電桿8連接。 現有技術中的彈簧在傳導過程中顯然可以容易的有上下浮動的位移,但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鑑於現有技術中採用彈簧的諸多缺點,改用主動上滾輪22結合導電滑片9實現軟接觸。具體地,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動上滾輪22包括固定在所述主動軸2上的主動輪2231和套設在主動輪2231外緣並由所述主動輪2231驅動的從動外圈221,所述導電滑片9搭接在所述從動外圈221的外緣面上。可以看出,位於內部的主動輪2231帶動從動外圈221轉動,從動外圈221與主動輪2231之間的間隙可以保證從動外圈221與矽片7接觸時仍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位移,達到軟接觸的目的。進一步地,作為優選,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動輪2231為外緣間隔設置有多個齒狀部223的星形部件,所述從動外圈221的內緣面沿徑向設置有對應於所述齒狀部223的多個擋板222,所述主動輪2231的多個齒狀部223位於兩個相鄰所述擋板222之間,並且所述齒狀部223能夠在所述主動輪2231轉動時通過撥動所述擋板222驅動所述從動外圈221轉動。再進一步地,為了防止在轉動過程中從動外圈221發生變形或移位,如圖3所示,作為優選,所述主動輪2231的一側的所述主動軸2上還套設有在所述從動外圈221轉動時起限位和防止變形作用的限位板224。如圖2所示,實際生產中,為了傳導過程中矽片7能平穩傳動,也為了降低碎片率,作為優選,所述主動上滾輪22通常可以設置有多個,圖2中設置有兩個,對應地搭設在所述主動上滾輪22上的所述導電滑片9也設置有兩個。同樣道理,作為調節所述主動上滾輪22高度作用的支撐杆10,為了能有更好的穩定調整作用,通常可以設置有多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杆10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杆10分別位於所述矽片7的兩側。當然,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用於傳導矽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包括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下表面的從動下滾輪和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上表面的主動上滾輪,所述主動上滾輪受自重力作用在所述矽片的上表面滾動接觸並上下自由浮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還包括機座、設置於所述機座上的旋轉電機、與所述旋轉電機連接並由所述旋轉電機驅動的主動軸、與所述主動軸連接並與所述主動軸平行的從動軸,所述從動下滾輪套設於所述從動軸上,所述從動軸下方設置有銅塊;所述主動上滾輪套設於所述主動軸上;所述主動軸的上方還設置有一與所述主動軸平行的導電桿,所述導電桿上設置有導電滑片,所述導電滑片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導電桿上,另一端通過自重力搭接在所述主動上滾輪的外緣面上;所述銅塊通過導線連接至所述導電桿的端部;還包括用於調節主動上滾輪距所述矽片的高度的調節杆,所述調節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機座上,另一端與所述導電桿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上滾輪包括固定在所述主動軸上的主動輪和套設在主動輪外緣並由所述主動輪驅動的從動外圈,所述導電滑片搭接在所述從動外圈的外緣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輪為外緣間隔設置有多個齒狀部的星形部件,所述從動外圈的內緣面沿徑向設置有對應於所述齒狀部的多個擋板,所述主動輪的多個齒狀部位於兩個相鄰所述擋板之間,並且所述齒狀部能夠在所述主動輪轉動時通過撥動所述擋板驅動所述從動外圈轉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輪的一側的所述主動軸上還套設有在所述從動外圈轉動時起限位和防止變形作用的限位板。
6.如權利要求I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上滾輪設置有多個,對應地搭設在所述主動上滾輪上的所述導電滑片也設置有多個。
7.如權利要求2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杆分別位於所述矽片的兩側。
8.一種太陽電池設備,用於傳導矽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電池設備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用於傳導矽片,所述自重式軟接觸傳導裝置包括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下表面的從動下滾輪和滾動接觸於所述矽片上表面的主動上滾輪,所述主動上滾輪受自重力作用在所述矽片的上表面滾動接觸並上下自由浮動。本實用新型具有批量生產成本較低,安裝簡單,維護方便且碎片率較低的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C25D7/12GK202766642SQ2012204702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葛新華, 左凱鋒, 徐明靖, 楊寧同 申請人: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