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烈士遺腹子(丈夫英勇犧牲留下遺腹子)
2023-06-04 05:57:41 4
1953年,在四川省雷波縣,發生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兩個年輕人,因為櫥窗裡的一張照片相識,步入甜蜜的婚姻殿堂。
然而,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剿匪行動,小家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曾是抗美援朝老兵的丈夫,放棄休假,帶隊參加剿匪,英勇犧牲,享年25歲。
懷孕3個月的妻子,忍受悲痛,生下遺腹子,將其撫養成人。
母子倆多年來的心願,就是找到丈夫當年的家人,讓兒子認祖歸宗。
歲月如梭,60年光陰轉眼而逝,他們的尋親之旅最終如願了嗎?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烈士遺屬周裡秀母子的尋親故事。
一,因櫥窗裡的相片結緣上世紀50年代,周裡秀是四川雷波縣供銷社的一名會計,容貌清秀,是十裡八鄉出名的美女。
有一次,她去照相,照相館私自將她的照片貼在櫥窗上,當「模特」展覽。
機緣巧合之下,這張照片,讓偶然路過的劉國才一見鍾情。
劉國才出生在四川宜賓市,1949年入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榮獲一等功。
從戰場回來後,被調到雷波縣公安局當特派員。
當時看著照片上秀美的妹子,劉國才心生一計……
幾天後,周裡秀去取照片,發現紙袋裡放的竟然是一位陌生男子的照片。
工作人員告訴她,她的照片被公安局的劉同志拿走了。
周裡秀跑到公安局,找劉國才要回照片。
劉國才笑嘻嘻地說:
「同志,這張照片我留下了,我把我的照片給你,我們交個朋友吧?」
周裡秀哭笑不得,卻並未生氣:
「你這個人真奇怪,拿了別人的照片,還要用你的交換。」
兩人因此結緣。
1954年初,劉國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學習班,和周裡秀成了同學。
同窗生涯,讓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劉國才特地為周裡秀寫了一首詩,送給她一本書。
鼓勵她好好學習,早日加入中國共青團。
相處了一年的時間,周裡秀早就對劉國才芳心暗許。
她覺得劉國才踏實又幽默,臉上整日掛著笑容,仿佛天大的事情到他這裡都不成問題。
到了年底,劉國才拎著2瓶大麯酒和2斤白糖,意氣風發來到周家,向周家父母提親。
周家父母看小夥子工作好,人也開朗,點頭同意了。
這一年,周裡秀20歲,劉國才23歲。
隨後,劉國才向組織打報告申請結婚,2個月內就批下來了。
結婚那天,小兩口買了幾斤瓜子和糖果,請公安局的同事們參加「婚禮」。
網圖
大家讓劉國才講一下兩人的「戀愛史」。
眾人得知他們是因為一張相片結緣,起鬨了很久。
二,幸福的婚後生活被突發任務打斷結婚後,劉國才對妻子周裡秀寵愛有加,視若珍寶。
每天早上,他為妻子打好洗臉水;
晚上為她倒洗腳水泡腳;
每逢下鄉執行任務,劉國才總會背一袋妻子喜歡吃的蘋果,步行幾十裡趕回家中。
在物質貧瘠的年代,劉國才的體貼,讓周裡秀覺得幸福而滿足。
別看劉國才是軍人出身,平時卻總是樂呵呵的,喜歡跟妻子搞怪。
每次下班回家,他走到門口,總是一個標準的軍禮:
「報告,我是劉國才,請求進家門!」
只要妻子不接話,他就一直站著,搞得妻子沒有辦法:
「進來吧。」
「是!」
結婚一年多,兩人濃情蜜意,小屋裡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老年周裡秀
可是幸福的時光卻在1956年1月戛然而止。
本來劉國才和妻子商量好,這年春節回老家宜賓,帶她去見母親、哥哥和弟弟。
沒想到雷波縣山區突髮匪患。
當時周裡秀懷有3個月身孕,公安局長已經給劉國才批假,讓他在家陪妻子。
任務當前,劉國才主動放棄休假,毅然決然帶頭參加剿匪,保衛家園。
臨行前一晚,劉國才讓妻子煮了兩根香腸,喝了一點酒。
幾杯酒下肚,劉國才開始囑託妻子,讓她務必照顧好自己。
看到妻子憂心忡忡,他開起玩笑:
「我這個月的工資你去領了嗎?以後工資都給你,娃也由你帶,我可不管了哈!」
丈夫的嬉笑,頓時讓周裡秀火冒三丈。
她拼命捶打著丈夫,指責他說的都是「斷頭話」,不吉利。
看到妻子紅了眼睛,劉國才再三保證,一定會平安回來,迎接孩子的出生。
第二天一大早,周裡秀幫丈夫打背包,丈夫整理行頭。
劉國才帶了兩隻手槍、兩顆手榴彈和100發子彈,滿臉英氣。
臨出門前,為了讓妻子安心,劉國才特地交待,讓妻子為他趕製一雙新鞋,等他回來穿。
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
3天後,劉國才找人捎來紙條,讓妻子帶一條大前門和一雙襪子給他。
又過了一天,丈夫又下達了新的「任務」:
他讓妻子把家裡的老母雞殺掉燉了吃。
「你懷孕吃不下飯,喝點雞湯補充營養,不用心疼,等我執行任務回來再去買。」
鐵骨柔情,妻子周裡秀心裡升起一股暖意。
沒過幾天,這暖意又轉為錐心刺骨的疼痛,她再也等不來丈夫了。
1954年1月7日,劉國才深入雷波縣簸箕梁子鄉偵查敵情,遭到十幾個匪徒襲擊,身中數十槍,壯烈犧牲。
當時,劉國才的後背被打穿,腸子流了一地,慘不忍睹……
幾天後,戰士們找到劉國才的遺體,怕刺激到周裡秀,裹好後才抬回來。
「嫂子,劉同志犧牲了,您幫他準備下衣服和鞋子吧……」
周裡秀像失了魂一般,拿來一雙新鞋子。
這雙鞋子,恰好是丈夫出發前叮囑她做的。
日夜趕工,只盼丈夫早日歸來,可惜竟以這樣的方式,為丈夫穿上新鞋子。
「彩鳳遠,玉簫寒,夜悄悄,恨無窮。」
丈夫犧牲後,周裡秀心痛有之,怨恨有之。
「都怪你口無遮攔,說那些斷頭話,你走了,我和孩子怎麼辦呢?」
辦完劉國才的後事,公安局局長為了讓周裡秀安心養胎,建議她轉移到後方,到公安局暫住。
可是周裡秀堅決要上前線,做後勤。
作戰條件艱苦,每人帶4個餅子就是一天的乾糧。
周裡秀懷著身孕,去戰壕裡搬石頭。
排長見她在戰壕裡站著,很容易暴露,讓她趴下。
周裡秀沉浸在喪夫之痛中,對自己的生死安危,早就置身事外。
「打死我最好了,我就可以和老劉一起去了……」
排長吼道:「你別傻了,你肚子裡還有老劉的孩子……」
話音未落,一粒子彈打在戰壕邊上,崩起的泥土濺了周裡秀一臉。
那一刻,周裡秀如五雷轟頂,瞬間清醒。
是啊,我肚子裡還有丈夫的血脈,無論如何我也要把他生下來。
從那以後,周裡秀再也沒有想過死,唯一的心願就是平安生下孩子,將他撫養成人。
當時有人勸她把孩子打掉,她又如何肯呢?
後來,周裡秀轉到後方,負責照顧傷員。
看著比丈夫還年輕的戰士,被子彈打得血肉模糊,因為沒有麻藥,躺在床上疼得直叫喚,周裡秀的心跟著緊了起來。
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戰場。
戰場的殘酷與血腥,讓她卻愈發理解丈夫拋下她趕赴戰場的行為,也更加佩服戰士們的英勇偉大。
三,兒子平安降生等我的孩子長大後,一定要讓他成為像父親一般勇敢的人,保家衛國。
1956年6月,劉國才和周裡秀的兒子在醫院平安降生。
聽著兒子嘹亮的哭聲,周裡秀頓時痛哭不已。
當時她的母親煮了倆雞蛋送過來,和護士一樣,看著嚎啕大哭的女兒,困惑不已。
「孩子都平安生下來了,你還哭啥?是因為疼嗎?」
「我想老劉了,他沒在我身邊,我的娃兒生下來就沒爸爸了。」周裡秀泣不成聲。
為了紀念丈夫,讓兒子像丈夫那般勇敢,她給孩子取名劉自勇。
孩子出生後,周裡秀穿上新衣服,抱著兒子去照相館照了合影,寄給宜賓的婆婆。
這件衣服的布料,是劉國才生前去縣裡開會,特地為她買的。
5角錢一尺,一共6尺布,做了件花褂子。
衣服簇新,人卻故去。
幾天後,婆婆在回信中說,她還有個聾啞兒子需要照顧,讓周裡秀帶好孩子。
孤兒寡母,僅憑周裡秀在供銷社微薄的工資,生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雖然做了母親,22歲的周裡秀依舊年輕漂亮,身邊不乏追求者,都被她一一拒絕了。
幾年後,公安局的領導領著一位姓莫的年輕人來到周裡秀家中。
小莫是1954年剿匪行動中的英雄,為了給劉國才報仇,他親手擊斃了那幾名土匪。
為了丈夫,也為了兒子,周裡秀點頭答應,改嫁給小莫。
1961年,周裡秀帶著兒子,跟隨小莫搬去四川儀隴縣定居。
對於兒子的身世,周裡秀從沒有隱瞞過。
她一遍遍給兒子講述他父親在世時的英勇事跡,對兒子管教嚴格。
周裡秀告訴兒子:
「你要像你的父親一樣,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保家衛國。」
雖然劉自勇沒有見過父親,甚至家裡連父親的一張相片也沒有,他卻是在父親的英勇事跡陪伴下長大的。
長大後,劉自勇追隨父親當年的腳步,進了部隊,當了4年兵,成了一名黨員。
從劉自勇記事起,他就知道宜賓老家還有祖母和兩個叔叔伯伯。
對父親的敬佩和思念,讓他想找到老家的親人和自己的血脈。
那時條件有限,再加上交通不便,一直未能成行,周裡秀多次給老家寄去信件,也毫無回音。
上小學後,劉自勇按照母親給的地址,嘗試給老家的祖母寫信。
「親愛的奶奶,我是您的孫兒劉自勇,我很想念您,您現在過得好嗎?」
信件一封封寄到宜賓,卻如石沉大海一般。
1976年,劉自勇借來30元錢,獨自踏上尋親之路,坐了三天汽車前往宜賓,四處打聽,卻沒人知道劉家的情況。
後來,劉自勇娶妻生子,此後的幾十年,依舊以各種方式尋找老家親人,均以失敗告終。
和母親一樣,他將父親的意志傳承給自己的兒女:
「你們長大後要像爺爺那樣,成為有志氣的人。」
劉自勇又加了一條:
「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你們一定要找到家鄉,那裡是爺爺和我們的根。」
六十年一甲子,轉眼到了2016年,周裡秀已是耄耋老人,劉自勇也步入花甲之年。
多年的尋親心願,在這一年迎來轉機。
四,尋親出現轉機2016年,劉自勇將尋親信息發給央視《等著我》尋親欄目組。
四川「寶貝尋親」網站的志願者李軍了解情況後,主動接起接力棒,成了此次尋親之旅的負責人。
李軍循著線索,來到劉國才的家鄉-宜賓市某區和平鄉,時隔多年,這個地址早已不復存在。
接下來的幾個月,李軍按照和平鄉曾經的行政區劃範圍,實地走訪了所有村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 李軍終於找到了劉國才母親唐華福的信息。遺憾的是,唐華福已於1975年在宜賓當地福利院去世。
按照周裡秀的講述,她的丈夫劉國才在老家兄弟四人。
兩人結婚時,除了大哥劉國清參加抗日戰爭英勇犧牲外,還有二哥和聾啞的四弟尚在人世。
時隔多年,李軍聯繫上福利院時,得知劉國才的兩個兄弟也早已離世。
二哥劉志城在1960年因肺病離世,去世前未成家,沒有子嗣。
四弟劉少輝,娶了聾啞妻子,也於1960年去世,並無一兒半女。
而劉國才的兒子劉自勇,成了劉家唯一的血脈。
2017年,83歲的周裡秀在孫女和兒子的陪同下,登上央視舞臺,向觀眾們講述了這段往事。
從相識到相愛,再到天人永隔,時隔60年,周裡秀依舊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說到動情處,這位耄耋老人時不時流下淚水,也感動了在場所有人。
如今老家空無一人,周裡秀和劉自勇母子自然再也無緣與親人相見。
老人臉上難免失落,卻依舊向主持人和在場所有嘉賓鞠躬致謝。
不過,在錄製現場,節目組為母子倆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
原來,周裡秀還有一個心願,就是讓兒子能夠見父親「一面」。
刑事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得知周裡秀一家的遭遇後,多次採訪劉國才當年的戰友們。
通過他們口述劉國才的外貌特徵,幾經修改,趕在節目錄製前為劉國才畫了一張畫像。
當主持人將畫像交到周裡秀手上後,老人目不轉睛地盯著畫像,用手輕撫愛人的「臉龐」,聲音顫抖地呼喚著:「國才……」
劉國才烈士畫像
故事並沒有結束。
2020年3月,劉自勇在機緣巧合下,得到了一張父親年輕時候的照片複印件。
在林宇輝的反覆修改下,再一次完成畫像。
這對劉自勇一家來說,算是最大的安慰了。
多年的思念,終於有了寄託。
結語劉國才烈士,用25年的生命和熱血,保衛了家鄉和人民,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英雄;
周裡秀老人,用2年的短暫愛情,撐起了三代人,傳承了烈士的精神;
志願者和林宇輝專家,用一片赤誠之心,踐行了緬懷英烈的責任。
生命短暫,韶華易逝,但愛和大無畏的精神,卻可以一代代傳承。
緬懷烈士,如劉國才一般,用英勇獻身,為後人創建了壯闊河山;
致敬烈士遺屬,如周裡秀一般,用柔弱的肩膀,將革命者的孩子撫養成人;
感恩所有好心人,萍水相逢,卻願意傳遞一份愛心,帶來溫暖和力量。
這些,永遠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精神與正能量!
,我是
歡迎點讚、評論與轉發,您的喜歡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