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從來就沒讓我失望過(其實你並不了解的印度電影)
2023-06-04 03:38:06 1
印度的電影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卻不太了解,例如他們為什麼要跳舞?為什麼有三大「汗」?咱今天就聊聊你並不了解的印度電影。
為什麼一言不合就跳舞
印度電影自1896年誕生,即便是在默片時代印度電影也很風光,其中也有許多現實主義作品,但總體還是娛樂片佔主流。而50年代發起的印度新電影運動也值得一提,當時風頭正勁的有孟加拉導演雷伊和卡塔克等。1943年,英國當局對印度電影加大審查力度,同時嚴格限制材料配給,印度電影人只好曲線救國,多拍音樂片和娛樂片。如此看來,印度商業電影「逢片必載歌載舞」是有其深刻歷史淵源的。
畢竟跳個舞能促進祖國團結又能賺額外很多錢!
外國觀眾對印度片消化不良的一大原因,就是受不了他們動不動就跳舞,印度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在電影裡加入MV呢?公平地說,從歷史上看未必始終如此,從類型上看印度的新浪潮文藝片也不是這樣,但寶萊塢式歌舞片顯然是印度電影的標誌。
印度電影裡的歌舞,一方面是文化因素:印度人民傳統上就善舞,這是作為民族特色和生活習慣的自然運用;另外,這個國家僅官方語言就有20多種,至今還實行著種姓制度,有什麼比唱唱跳跳更能消弭觀眾的語言和階層差異呢(特效也可以,但是做不出來呀)。
更重要的是,這些歌舞片段是印度電影的附屬產業。請看數據——寶萊塢電影音樂(不等於全印度電影)佔據印度全國音樂產值的48%。印度電影同樣不是只看票房賺錢,院線的票房收益只佔電影總收益的30%-40%,剩下的就是音樂版權和衍生品等等。電影中的這些MV既可以與電影一起拍攝,也可以分開拍攝,成本不低,但收益更高。雖然我們在屏幕上看到都是演員在唱,其實多半是對口型,然後由專業歌手配樂。
為什麼印度電影那麼長
首先因為電影中有歌舞部分,其次因為印度大部分時間都很炎熱,觀眾們能在電影院裡一邊吹空調一邊打發時間。
印度電影現狀
寶萊塢不代表印度電影,僅是孟買地區、以印地語為主的影片。
印度電影質量下滑出現在1970、1980年代,俗套糟糕的愛情片和動作片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好的劇本創作者。其次,當時電影院衛生糟糕,魚龍混雜、沒有空調,很多中產階級討厭進影院,當時去電影院的人對歌舞片、動作片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也是為什麼動作片及歌舞片成為了印度電影的標誌,印度幾位大汗也以類型片聞名。那時的印度是類型片大國,在藝術片上並沒有突出成績。
2000年以後1000多部寶萊塢電影賣到世界100個國家,然後我們來看看印度電影市場的總體生態: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國(每年1000部以上)、第二大電影出口國、第四大電影票房市場(去年總票房19億美元,德勤的報告預測,到2020年,印度電影業收入將達到37億美元)。印度目前有大約100家電影製片廠,15000塊銀幕(中國已經過了4萬塊)。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印度觀眾期望他們的花費物有所值,影片的表演者通常被稱作"paisa vasool",即「錢之所值」的意思。歌唱和舞蹈、三角戀愛、喜劇再加上超膽俠的驚險場面—— 一起混和在一部三個小時長、包含一次幕間休息的、華麗鋪張的表演之中。
目前的電影正逐漸朝著打破或諷刺、顛覆陳規的方向發展,觀眾中有重要的一部分是年輕的受過教育的城市人,他們希望看到不同的印度電影。應該指出的是,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中也有不少是有價值的,或者作為精雕細琢的娛樂片,或者以其自身的方式有著藝術上的成就。
為什麼叫汗
名字裡有個「汗」(khan),代表他是穆斯林,當然這裡指的是男人,女穆斯林的名字裡不會有「汗」。
寶萊塢經典之作《我的名字叫可汗》,其中的「可汗」就是「汗」的意思,片子講述了911事件後,身為穆斯林的男主角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消除人們對穆斯林的誤會,他宣稱「我的名字叫可汗」,就等於宣稱「我是一個穆斯林」。
印度是個宗教氛圍很濃厚的國家,而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人口佔比達15%,接近2億人口,所以印度穆斯林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
印度在被英國殖民前的最後一個王朝——莫臥兒帝國,就是一個伊斯蘭王朝,統治者是來自印度以外的穆斯林,所以手握社會資源的穆斯林比較多,並且這些外來的穆斯林(不包括本土後來入教的)普遍膚色偏白,比印度原住好看,更適合做明星。著名的寶萊塢巨星阿米爾汗就是一個有阿富汗血統的印度穆斯林。
女穆斯林的名字沒啥特徵,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女主角卡琳娜卡普也是一個穆斯林,她是拉茲卡普爾的孫女。
在中國阿米爾汗最受歡迎,為什麼呢?
電影明星是否受歡迎,最重要在於他的作品是否優秀、是否符合大眾口味,還有他們平時的言行舉止。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阿米爾汗的電影,而且多半為膾炙人口的喜劇,每一部拿出來都可以吊打中國無數5毛特效電影。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該片不僅在印度有大反響,還在歐美甚至中國都大受歡迎,有些人沒看過這部電影,主要原因是電影名字取的不好,但這並不影響它成為阿米爾汗的經典之作,該片是用印度喜劇方式批評印度的教育體制,喜中帶淚的佳作。
米叔佳作無數,比如評判宗教神棍的《我的個神啊》,反應印度男女不平等的《摔跤吧爸爸》等等,還有前幾天上映的《神秘巨星》,高口碑高票房。
其實阿米爾汗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不僅僅是因為他主演的電影,還有他平時的一言一行,例如他親自籌辦的一檔節目《真相訪談》,專門揭露、講述印度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虐童、法律對懲戒強姦犯不明條例、女權問題等等尖銳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連印度主流媒體都不敢觸碰,唯獨阿米爾汗敢坦誠,而且是面對全世界,最後有一些也讓印度政府接受並改進了。所以他不管是在電影方面,還是為印度這個國家的貢獻方面,都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有人這麼稱讚他:他是一位用電影來改變一個國家的男人。
在你心目中有哪些不得不看的印度電影呢?留言分享給我們吧~
作 者 簡 介
小胖哥,胖哥電影俱樂部創始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昆明胖哥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片人,大理國際電影展策展人,著名影評人。
電影《來自月亮上的你》聯合製片人
電影《小兔子有顆玻璃心》項目發起人策劃
電影《天上的孩子》製片人
電影《童話先生》聯合出品人
此文為看點胖哥電影俱樂部原創內容,特此聲明
各位好友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以方便開通白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