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膠體強化人造板及其製造方法
2023-06-04 15:30:41
專利名稱:溶膠體強化人造板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合成生產的人造板製造技術,及其產品。
木材是一種常用的物資,但其所賴以依存的森林資源,卻由於消耗量的增大而就成日益匱乏,為滿足生活生產的需要,人們對木材採取各種形式加工,形成不同的人造板技術,使之更適應生產生活之需,節省木材資源。如膠合板、大蕊板等二者將木材以拼接或重複粘合的形式,構造成具有所需面積和強度的人造板材,但以這種加工技術組合形成的板材,結構形式單一,不易再加工、費工時,而且面積、強度有限,加工後所形成產品粗陋缺乏美觀,而且因為沒有改變木材內在的化學性質,因此依然存在易燃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採用不同木質或非木質材料以絡合方式形成的人造板生產技術,其產品加工形成,具有完全的可塑性,使用廣強度高,阻燃性強,並且能節省木材或不利用木材的人造板,製造技術及其產品。
本發明是以如下方案實現的採用以木質或非木質材料為主要原料,利用輔料極性溶劑甲醛(福馬林)、甲醇及強酸鹼,如硫酸、硝酸、氫氧化鈉,使之發生離子反應,形成聚合物,並可形成含有金屬陽離子的絡合物,還可以以粘合劑經熱壓成型,形成不同結構形狀的板材。
木質材料如鋸粉,非木質材料、如稻麥、秸杆等為原料,添加溶劑甲醛(福馬林)、甲醇及強酸如硫酸、硝酸或強鹼如氫氧化鈉,使之發生離子反應,形成聚合物。
為使聚合物進一步伸展,增加人造板強度,加入硫酸銅、硝酸鉀、三氧化鋁、硫酸鎂形成含有Cu、k、Al、mg離子的絡合物。
在生產流程的環節中,集中或分散添加粘合劑、瓊脂加以粘合經熱壓成型。
上述絡合物經粘合後,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採用一定的模具,形成不同結構的形狀大小面積、厚度的家俱、人造板。
上述人造板製造技術,及其相關產品,在進行生產時,其工藝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備料,好木質或非木質材料。其次投入甲醛(福馬林)、甲醇及強硫如硫酸、硝酸、鹽酸或強鹼、氫氧化鈉,在加入硫酸銅、三氧化鋁、硫酸鎂、硝酸鉀等,最後添加粘合劑瓊脂熱壓成型。
與其它人造板技術相比,該技術其產品具有完全的可塑性、阻燃性強,節省木材等優點,可用於室內整修、家俱製造等。
其具體生產可採用如下兩種方式一、以鋸粉為主料加工生產的方法備料取鋸粉9份(按重量份數)、甲醛(福馬林)或甲醇4份、硝酸6份、三氧化鋁(ALO3)3份、瓊瓊脂2份,將甲醛加適量水溶解後加入鋸粉、硝酸、三氧化鋁、於攪拌機中中充分攪拌後對這些原料進行充分浸泡溶解,通過離子反應形成溶膠體狀的聚合特(含有某種金屬陽離子如[ALO3]),最後加入粘合劑瓊脂對絡合物進行粘合,進一步攪拌均勻後再經過常規技術的熱壓成型即為成品。
二、以非木質的可燃物碎料,如稻麥秸杆和玉米秸杆碎料為主料加工人造板的加工生產方法備料取農作物稻麥秸杆(或玉米秸杆)9份(按重量份),將秸杆清洗,剔除泥塊沙子等雜物後涼幹,切段粉碎後低溫烘乾備用,取甲醇4份、鹽酸6份、硫酸銅2份、脂3份,將甲醇加適量水溶解後入秸杆粉碎料、鹽酸、硫酸銅,於攪拌機中拌勻後對原料進行充分浸泡和溶解,通過離子反應形成膠體狀的聚合特,最後加入瓊脂粘合劑,進一步攪拌均勻後再採用常規技術進行熱壓成型。
權利要求
1.一種人造板技術,特徵是以木質材料或非木質材料為原料,以極性溶劑,甲醛(福馬林)、甲醇及強酸鹼為離子反應過程中的輔料,形成聚合物。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為人造板絡合加工生產技術,其特徵是添加硫酸銅等形成,含有金屬陽離子cu、k、mg、Al等的配合物。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為一種人造板粘合技術,其特徵是形成分子間的連接粘合,可分散適用於整個工藝過程的具體環節,或集中處理。
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為一種人造板生產工藝方法,其特徵是先備料並將極性溶劑加入木質或非木質材料中,進行浸泡,然後再加入含有金屬陽離子的硫酸銅等,再加入粘合劑進行粘合熱壓成型。
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為一種人造板技術,其特徵是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可以形成不同形狀大小面積、厚度。
全文摘要
一種人造板生產製造技術,是以木質或非木質為原料生產的人造板,經過離子反應以極性溶劑甲醛(福馬林)、甲醇等形成含有金屬陽離子(如Al)的絡合物,經粘合熱壓成型,具有可塑性強、強度高、阻燃性強、可節省木材,可用於家俱製造、裝修等。
文檔編號B29C70/00GK1830640SQ20051005610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7日
發明者鄭家衛 申請人:鄭家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