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徑槽切削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4 15:01:41 2
內徑槽切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針對長規格、直徑小的圓柱孔或圓錐孔的內徑槽進行機械加工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包括定位杆、支撐杆和劃線杆;定位杆定位於開孔的中心,支撐杆可繞定位杆旋轉,劃線杆定位於支撐杆上並且可以滑動伸縮,劃線杆與定位杆之間的距離與穿過斜壁的管子半徑相等,劃線杆的端部安裝有劃線裝置或者切割裝置。本發明可以根據現場情況調節開孔大小,並且可以重複利用,一次開孔提高開孔精度。
【專利說明】內徑槽切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針對長規格、直徑小的圓柱孔或圓錐孔的內徑槽進行機械加工的內徑槽切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機械構造中,由於潤滑或液壓膨脹等設計,不同的圓柱孔或圓錐孔往往需要沿孔的軸線在孔的表面加工數量不等的縱向潤滑油槽或貫通油槽,以達到使用時工件內孔潤滑或油路貫通的作用。
[0003]較短的零件(如滑動軸承)其內孔的縱向潤滑油槽在工件內徑加工好後在工具機冷拉成型即可。但如果是較長的零件或內錐孔(如船舶舵扇、螺旋槳等),由於其長度較長,且是內錐孔及外形不規則難於裝夾等原因,其內錐孔的縱向油槽是無法通過冷拉辦法加工完成。無奈之下使用最原始的加工方法:操作人員使用手提砂輪機對內錐孔的縱向油槽進行人工修磨。修磨過程由於工件油槽直徑小且過長,而手提砂輪的轉速在10000轉/分鐘?13000轉/分鐘左右,操作時其穩定性及安全性極差,稍一不慎,砂輪就會誤傷工件其它表面。而往往需要加工縱向油槽的內孔均是精度要求較高的工件,如果出現上述問題,則工件廢返在所難免。這種手工勞動的操作方式致使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不高,安全性差,粉塵汙染大等。因此使用手提砂輪修磨,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0004]經過分析,較長的內孔其縱向油槽如果能夠使用機械切削加工,無論安全、質量都將得到保證,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但其規格長、直徑小、外型不規則(如錐形孔)等原因,目前現有設備無法對該類型的工件進行機械加工。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針對長規格、直徑小的圓柱孔或圓錐孔的內徑槽進行機械加工的內徑槽切削裝置,以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汙染,安全性高。
[0006]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內徑槽切削裝置,包括電機、齒輪變速箱、傳動軸、支撐立柱,電機為齒輪變速箱提供動力,齒輪變速箱能夠正反轉並配有走刀手柄,所述支撐立柱包括兩個立柱,立柱I和立柱II;齒輪變速箱由連接裝置固定在立柱I上,可以升降並轉動角度;齒輪變速箱的兩個動力輸出端連接傳動軸和傳動螺杆;傳動軸位於導向柱內,兩端由軸承支撐;導向柱為一中空腔柱體,一端與齒輪變速箱固定連接,另一端由鉸接裝置固定在立柱II上,可以升降並轉動角度;刀架套在導向柱的外側,其內部的動力轉向系統將傳動軸的動力傳輸給刀座上安裝的刀具,傳動螺杆與刀架側端螺紋配合,提供刀具走刀的動力。
[0008]其中,所述傳動軸與齒輪變速箱之間由萬向聯軸器連接。
[0009]其中,所述刀架包括刀架套、圓柱套,刀架套側面與圓柱套焊接固定,圓柱套內安裝一圓柱螺母,其與圓柱套滑動配合;刀架底座為刀具軸承座,刀架套在導向柱的外側,刀架內側首尾開有潤滑槽。
[0010]其中,所述傳動螺杆通過刀架側面圓柱套的側面通孔,並與圓柱套內的圓柱螺母螺紋配合。
[0011]其中,所述圓柱套的側面通孔為條形孔。
[0012]其中,所述動力轉向系統為一錐齒輪副,上錐齒輪與傳動軸滑動配合,下錐齒輪安裝在刀架底座上,與刀具轉動軸連接,錐齒輪副將傳動軸的動力傳遞給刀具座上的刀具。
[0013]其中,所述導向柱為一方形空腔柱體,底部開有便於刀具底座錐齒輪滑動的滑動槽。
[0014]其中,所述齒輪變速箱與立柱I的連接裝置包括圓柱軸套、圓柱螺母1、升降螺杆I;齒輪變速箱內設有一圓柱軸套,穿過齒輪變速箱的側壁和立柱I的貫通槽,由螺母鎖緊;圓柱軸套內滑動配合一圓柱螺母I,立柱I上固定的升降螺杆I穿過齒輪變速箱的頂板、底板、圓柱軸套和圓柱螺母I,並與圓柱螺母I螺紋配合;圓柱軸套、齒輪變速箱的頂板、底板開有條形孔,便於齒輪變速箱調節角度。
[0015]其中,所述立柱I為槽型鋼。
[0016]其中,所述導向柱與立柱II之間的鉸接裝置包括球型支撐體、球型支撐座、滑動軸套、升降螺杆II和圓柱螺母II;球型支撐體與導向柱螺栓固定,由球型支承座支撐並由球型支承座上螺栓固定的端蓋限位;;球型支撐座連接一滑動軸套,套於立柱II的圓柱支撐體外側;升降螺杆II位於立柱II中心的貫通槽內,並固定在立柱II的頂端;圓柱螺母II與升降螺杆II螺紋配合併穿過滑動軸套的兩端孔並可在立柱II中心的貫通槽內滑動。
[0017]此內徑槽型切削裝置的調節與安裝過程如下:
[0018]I)首先按照上述關係對該裝置進行組裝。分別安裝好減速電機、齒輪變速箱、將升降螺杆分別安裝於立柱I及立柱II。傳動軸兩端用滾珠軸承安裝於導向柱上,其中一端以萬向聯軸器與齒輪變速箱輸出軸I連接。導向柱一端以內六角螺栓緊固於齒輪變速箱,另一端與球型支撐體連接,球型支撐體安裝於球型支承座內。此時刀架應安裝於導向柱上,並將錐齒輪安裝於刀架內,刀架與導向柱應調節好滑動間隙。此時齒輪減速箱、滑動軸承座分別在升降螺杆的作用下,按照工件技術要求調整好導向柱傾斜角度,緊固相應螺栓。至此,調校及安裝即告完成。
[0019]2)啟動減速電機電源,此時傳動軸作旋轉運動,並通過刀架內錐齒輪將動力作900變向傳動,從而帶動銑刀作旋轉運動。此時傳動螺杆在齒輪變速箱作用下與傳動軸作同步轉動,只要扳動變向走刀手柄,即可指令刀架作前、後運動。至此,該裝置自動機械切削即告成立。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通過升降螺杆、球型支撐體、齒輪變速箱的連接裝置,使得傳動軸能夠上下調節高度並傾斜角度,因此可以使用加工圓柱面和圓錐面的內徑槽型加工作業。
[0022]2、刀架安裝於導向柱,沒有直接安裝在傳動軸上,降低了傳動軸的對中要求,萬向聯軸器可以消除對中誤差,因此安裝更加簡單。
[0023]3、本發明靈便輕巧,作簡單的拆卸,即可在不同的作業環境作業。如船臺、甲板、碼頭、艙室等。
[0024]4、本發明安全係數高,結束了操作人員用手提砂輪磨削帶來的安全隱患及粉塵汙染對人體的傷害。
[0025]5、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製造成本極低(約2000元),與外購的專業設備相比,性價比非常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的內徑槽切削裝置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中沿A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刀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圖3中沿B-B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動力轉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6為導向柱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7為圖6中沿C向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8為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9為圖8中沿D-D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5]圖10為鉸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11為圖10中沿E向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12為滑動軸套與立柱II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38]圖13為圖12中沿F-F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0040]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包括電機1、齒輪變速箱2、傳動軸3、支撐立柱4,電機I為齒輪變速箱2提供動力,齒輪變速箱2能夠正反轉並配有走刀手柄5,所述支撐立柱包括兩個立柱,立柱14-1和立柱II4-2 ;齒輪變速箱2由連接裝置6固定在立柱14-1上,可以升降並轉動角度;齒輪變速箱2的兩個動力輸出端連接傳動軸3和傳動螺杆7 ;傳動軸3位於導向柱8內,兩端由軸承支撐;導向柱8為一中空腔柱體,一端與齒輪變速箱2固定連接,另一端由鉸接裝置9固定在立柱II4-2上,可以升降並轉動角度;刀架10套在導向柱8的外側,其內部的動力轉向系統11將傳動軸3的動力傳輸給刀座12上安裝的刀具,傳動螺杆7與刀架10側端螺紋配合,提供刀具走刀的動力。
[0041]其中,所述傳動軸3與齒輪變速箱2之間由萬向聯軸器13連接。
[0042]作為優選的,如圖3-4所示,所述刀架10包括刀架套10-1、圓柱套10_2,刀架套10-1側面與圓柱套10-2焊接固定,圓柱套10-2內安裝一圓柱螺母10-3,其與圓柱套10_2滑動配合;刀架底座為刀具軸承座,刀架10套在導向柱8的外側,刀架10內側首尾開有潤滑槽10-4。
[0043]其中,所述傳動螺杆7通過刀架10側面圓柱套10-2的側面通孔,並與圓柱套10_2內的圓柱螺母10-3螺紋配合。
[0044]其中,所述圓柱套10-2的側面通孔為條形孔。
[0045]如圖5所示,所述動力轉向系統11為一錐齒輪副,上錐齒輪11-1與傳動軸3滑動配合,下錐齒輪11-2安裝在刀架10底座上,與刀具轉動軸11-3連接,錐齒輪副將傳動軸3的動力傳遞給刀具座上的刀具。
[0046]如圖6-7所示,所述導向柱8為一方形空腔柱體,底部開有便於下錐齒輪11-2滑動的滑動槽。
[0047]如圖8-9所示,所述齒輪變速箱2與立柱14-1的連接裝置6包括圓柱軸套6_1、圓柱螺母16-2、升降螺杆16-3 ;齒輪變速箱2內設有一圓柱軸套6-1,端部焊接螺杆6_4穿過齒輪變速箱2的側壁和立柱14-1的貫通槽,由螺母6-5鎖緊;圓柱軸套6-1內滑動配合一圓柱螺母16-2,立柱14-1上固定的升降螺杆16-3穿過齒輪變速箱2的頂板、底板、圓柱軸套6-1和圓柱螺母16-2,並與圓柱螺母16-2螺紋配合;圓柱軸套6-1、齒輪變速箱2的頂板、底板開有條形孔,便於齒輪變速箱2調節角度。
[0048]優選的,所述立柱14-1為槽型鋼。
[0049]如圖10?13所示,所述導向柱8與立柱II4-2之間的鉸接裝置9包括球型支撐體9-1、球型支撐座9-2、滑動軸套9-3、升降螺杆II9-4和圓柱螺母II9-5 ;球型支撐體9_1與導向柱8螺栓固定,由球型支承座9-2支撐,並由球型支承座9-2上螺栓固定的端蓋9-6限位;球型支撐座連接一滑動軸套9-3,套於立柱II4-2的圓柱支撐體外側;升降螺杆II9-4位於立柱II4-2中心的貫通槽內,並固定在立柱II4-2的頂端;圓柱螺母II9-5與升降螺杆119-4螺紋配合併穿過滑動軸套9-3的兩端孔並可在立柱II4-2中心的貫通槽內滑動。
[0050]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實施範圍,故凡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內徑槽切削裝置,包括電機(I)、齒輪變速箱(2)、傳動軸(3)、支撐立柱(4),電機(I)為齒輪變速箱(2)提供動力,齒輪變速箱(2)能夠正反轉並配有走刀手柄(5),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立柱(4)包括兩個立柱,分別為立柱I (41)和立柱11(42);齒輪變速箱(2)由連接裝置(6)固定在立柱I (41)上,可以升降並轉動角度;齒輪變速箱(2)的兩個動力輸出端連接傳動軸(3)和傳動螺杆(7);傳動軸(3)位於導向柱(8)內,兩端由軸承支撐;導向柱(8)為一中空腔柱體,一端與齒輪變速箱(2)固定連接,另一端由鉸接裝置(9)固定在立柱II (42)上,可以升降並轉動角度;刀架(10)套在導向柱⑶的外側,其內部的動力轉向系統(11)將傳動軸⑶的動力傳輸給刀座(12)上安裝的刀具,傳動螺杆(7)與刀架(10)側端螺紋配合,提供刀具走刀的動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軸(3)與齒輪變速箱⑵之間通過萬向聯軸器(1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刀架(10)包括刀架套(10-1)、圓柱套(10-2),刀架套(10-1)側面與圓柱套(10-2)焊接固定,圓柱套(10_2)內安裝一圓柱螺母(10-3),其與圓柱套(10-2)滑動配合;刀架底座為刀具軸承座,刀架(10)套在導向柱⑶的外側,刀架(10)內側首尾開有潤滑槽(10-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螺杆(7)通過刀架(10)側面圓柱套(10-2)的側面通孔,並與圓柱套(10-2)內的圓柱螺母(10-3)螺紋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柱套(10-2)的側面通孔為條形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轉向系統(11)為一錐齒輪副,包括上錐齒輪(ll-ι)和下錐齒輪(11-2),所述上錐齒輪(11-1)與傳動軸(3)滑動配合,所述下錐齒輪(11-2)安裝在刀架(10)底座上,與刀具轉動軸(11-3)連接,錐齒輪副將傳動軸(3)的動力傳遞給刀具座上的刀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柱(8)為一方形空腔柱體,底部開有便於下錐齒輪(11-2)滑動的滑動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變速箱(2)與立柱I (4-1)的連接裝置(6)包括圓柱軸套(6-1)、圓柱螺母I (6-2)、升降螺杆I (6-3);齒輪變速箱⑵內設有一圓柱軸套(6-1),端部焊接螺杆(6-4)穿過齒輪變速箱(2)的側壁和立柱1(4-1)的貫通槽,由螺母(6-5)鎖緊;圓柱軸套(6-1)內滑動配合一圓柱螺母1(6-2),立柱I (4-1)上固定的升降螺杆I (6-3)穿過齒輪變速箱(2)的頂板、底板、圓柱軸套(6-1)和圓柱螺母I (6-2),並與圓柱螺母I (6-2)螺紋配合;圓柱軸套(6-1)、齒輪變速箱(2)的頂板、底板開有條形孔,便於齒輪變速箱(2)調節角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I(4-1)為槽型鋼。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徑槽切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柱(8)與立柱11(4-2)之間的鉸接裝置(9)包括球型支撐體(9-1)、球型支撐座(9-2)、滑動軸套(9_3)、升降螺杆II (9-4)和圓柱螺母II (9-5);球型支撐體(9-1)與導向柱(8)螺栓固定,由球型支承座(9-2)支撐,並由球型支承座(9-2)上螺栓固定的端蓋(9-6)限位;球型支撐座連接一滑動軸套(9-3),套於立柱11(4-2)的圓柱支撐體外側;升降螺杆11(9-4)位於立柱IK4-2)中心的貫通槽內,並固定在立柱11(4-2)的頂端;圓柱螺母11(9-5)與升降螺杆11(9-4)螺紋配合併穿過滑動軸套(9-3)的兩端孔並可在立柱II (4-2)中心的貫通槽內滑動。
【文檔編號】B23Q5/10GK104148716SQ201410374954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何道生, 付永麗 申請人: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