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6-04 16:34:51 1
本發明屬於通信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終端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為了人們生活工作的需要,往往會出現單個終端設備同時配備多張(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用戶身份識別卡的情況,但單個終端設備在同一時刻只能利用其中一張SIM卡接入某一個運營商網絡進行工作,因此,在終端處於有多個可用網絡的情景下,終端設備在接入網絡之前首先需要選擇SIM卡以及所接入的運營商網絡。目前,終端在選擇SIM卡以及接入網絡時,往往採用手動選擇的方式來選擇信號最強或者費率最低的接入方式,但現實情景下,有可能在信號最強的接入方式下費率最高,而費率最低的情況下信號最弱,從而導致終端所選擇的接入方式不夠理想。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及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包括:特徵參數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第一接入方式選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的實現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算法的函數曲線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的實現流程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的實現流程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算法的函數曲線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實施例一、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的實現流程,詳述如下:在步驟S110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徵參數至少包括網絡信息、費率信息、歷史記錄和位置信息中的一個。其中,網絡信息包括MNC(MobileNetworkCode,行動網路號碼),用於識別移動客戶所屬的行動網路、網絡制式,如,2G、3G、4G,以及無線信號強度等信息。該費率信息為各個運營商在不同網絡制式下,需要消耗的通信費用。該歷史記錄為,通信終端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之前的使用情況,包括接入的運營商、使用的網絡等情況,該位置信息可以通過行動網路定位,如,根據國家碼(MobileCountryCode,MCC),位置區碼(locationareacode,LAC)、小區ID來確定當前通信終端所處的位置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GPS定位系統,來確定當前的位置信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特徵參數的獲取方式可以實時獲取、定時獲取,或者每當終端的當前地理位置發生變化時,獲取一次,如,每間隔30秒獲取一次、或者是通信終端的條件觸發,如通信終端的位置更新觸發,具體的獲取過程可以通過上述方式獲得特徵參數。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用戶識別卡為虛擬用戶識別卡、實體用戶識別卡或其組合,該實體用戶身份識別卡為該通信終端中內置或者插入的用戶識別卡,該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為該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為通信終端預先未插入或內用戶識別卡,需要從伺服器下載的用戶識別卡,在伺服器存放的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該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包括SIM卡數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通信終端中包括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時,每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對應不同的運營商網絡,因此每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網絡,比如,卡n1可以接入網絡m1、m2等等。步驟S120中,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終端中有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根據每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特徵參數,通過第一預設算法計算得到每個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並從得到的所有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中篩選出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最優的第一接入方式,其中,第一接入方式包括用戶識別卡以及該用戶識別卡對應的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假設當前總共有N張身份識別(SIM)卡,可搜到M個網絡。用權重矩陣m表示M*n種接入方式的組合,如下表一所示。表一m1m2…mMn1nm1nm12…nm1Mn2nm2nm22…nm2M……………nNnNm1nNm2…nNmM如上表所示,其中,N表示SIM卡數量;M表示,運營商網絡數量;nm則表示SIM卡與可接入的運營商網絡的組合。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假設第一預設算法通過如下公式表示:其中,所述g(z)為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本算法公式僅為本發明實現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公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本發明不做限定。g(z)為典型的S型函數,由於其單增以及反函數單增等性質,可以將變量映射到0,1之間,在本方案用來表示預測的種子卡j能夠成功接入到網絡i的得分。其中,所述z為所述特徵參數的權重值加上所述特徵參數相對應通信向量的乘積後所得到的數值,如下:Z(i,j)=(θ(j))T(X(i))展開形式為:其中,θ(j)表示種子卡j的參數向量,X(i)表示網絡i的特徵向量,其中,X(i)的特徵選擇可以為:為1,為照顧第一預設算法中的常數項θ,其是固定的,始終為1。為RSSI,表示信號強度,為Rat表示,網絡制式,表示Rate,是費率的相反數,其中還可以根據實測的情況增加其他特徵參數項,如可以是種子卡當前的地理位置。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第一預設算法進行舉例說明,比如,以第一接入方式為例,特徵參數為第一接入方式中的用戶識別卡的特徵參數採用網絡信號強度以及費率,當前第一計入方式的用戶識別卡覆蓋的網絡信號強度為10、費率的相反數為-10,則其中,取值為1、取值為2、取值為2,則Z(i,j)=1,進一步,則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0.72。根據上述公式,預測種子卡j能夠成功接入到網絡i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的計算公式,做出對應的函數曲線,參見圖2:由圖2所示,橫軸表示參數Z,縱軸表示g(z),g(z)隨著參數Z的增加而不斷的提高,在Z的參數增加時,種子卡j能夠成功接入到網絡i的得分在不斷的提高,也就是,在種子卡j的信號強度網絡制式較好,且費用較低時,可以成功接入的得分比較高,可以成功接入的概率比較高。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是綜合考慮各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得到的每個用戶身份識別卡接入某一網絡的接入方式的評估參數,比如,可以為在相同費率的條件下,網絡狀況的優先級,比如,身份識別卡A的網絡狀況為通信正常但速度受限或者流量產生較小,身份識別卡B的網絡狀況速度較快,身份識別卡C的網絡狀況為通信正常且速度很快,則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身份識別卡A<身份識別卡B身份識別卡B>身份識別卡C。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實施例二、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的實現流程,其與實施例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後,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步驟S210中,利用第二預設算法調整所述第一接入方式得到第二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二接入方式在當前時間和當前通信網絡下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誤差最小,所述第二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2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2。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第一接入方式後,通過第一接入方式嘗試將第一接入方式中的用戶識別卡接入對應的網絡,此時通過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獲取算法,得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當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等於預設的第二接入方式的閾值時,表明可以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第一接入方式接入網絡。進一步,當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小於預設的第二接入方式的閾值時,通過第二預設算法,對得到的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預設算法進行調整,以使所述第二接入方式在當前時間和當前通信網絡下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誤差最小,具體的通過調整各特徵參數的權重值,再次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第二接入方式,並通過第二方式嘗試接入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以H(i,j)表示,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以Y(i,j)表示,其中第二預設算法是通過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以及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差值獲取的,如下所示:H(i,j)=g(z),此公式為代價函數,用於描述同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的誤差。進一步對該代價函數進行優化,使得代價函數取值最小,這可得到優化算法為:進一步,將上述公式,通過梯度逼近算法進行變形,可得如下公式:上述公式可以表示為,每次迭代的時候,將向量參數θ向減少預測誤差的方向變化,直到誤差最小。其中,α是學習率(衡量每次的變化量),λ是規則化輔助參數,X(i)表示網絡i的特徵向量。進一步,可以設置最小誤差值,通過將將向量參數θ向減少預測誤差的方向變化,知道預測誤差值小於等於最小誤差值時,得到此時的θ值。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終端在計算時,可事先規定每個特徵參數的權重,並會對各個特徵參數的權重值進行保存,當實際通信分數與預測通信分數之間的誤差過大時,可以調整預設算法中的各個特徵參數的權重,以保證最終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值,並且此時,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的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的誤差最小,由於第二接入評估參數表示位該第一接入方式可以成功接入網絡的實際的得分,因此,當第二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之間誤差最小時,說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的第一接入方式為最優的第一接入方式,可成功接入的概率越高。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實施例三、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方法的實現流程圖,其與實施例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利用第二預設算法調整所述第一接入方式得到第二接入方式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步驟S310中,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y(i,j)可通過如下公式表示,可以理解的,如下公式僅為本發明實現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公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本發明不做限定。其中,δ為最終是否接入成功{0,1},T是成功接入網絡時消耗的時間,T越大,得分y值越小,a、b、c是常數,常數c用於調整Y值隨T值變化的坡度(變化率)。通過上述的公式進行計算,最終,通過Y(i,j)描述最終接入的得分,可以採用簡單的判別,如,二值法,接入成功的事件取值為1,接入失敗的事件取值為0,通過判斷最終接入成功的事件取值,即可知道種子卡接入是否成功,但是由於對成功接入的情況,消耗的時長也應該成為評估參數之一,因此,修正後的取值模型為:可以理解為「歸一化後的最終得分」(最低0分,最高1分),該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本次接入的「滿意度」。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舉例說明,比如,當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的最優接入方式為第一接入方式,則通過第一接入方式進行接入時,消耗的時長T為1分鐘,常數c取值為1,則此時,如通過第一方式成功接入網絡,則δ取值為1,則Y(i,j)=a+0.5b,若接入失敗,δ取值為0,則Y(i,j)=0,其中,a和b的取值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比如,a取值為0.5,b取值為0.5,則Y(i,j)=0.5+0.5*0.5=0.75,或者,a取值為0.6,b取值為0.4,則,Y(i,j)=0.6+0.4*0.5=0.8。根據該取值模型,做出函數曲線圖,參見圖5:由圖5可知,橫軸表示通過計算得到的接入方式接入網絡時消耗的時間,以分鐘為單位,縱軸表示第二接入評估參數Y(i,j),當Y取值大於等於a時,表示種子卡可以接入,且,Y的取值越小,可以接入的概率就越低,其中b=1-a,是為了保證總分在0到1之間的「餘量」;進一步,是sigmoid函數關於X軸翻轉之後的右半部分,由於時間不可能取負值,當T∈(0,∞)時,y∈(0,0.5),因此分子2是把其值域擴展到原來的2倍。因此化簡後的y(i,j)表達式為:本公式中,當T無限接近0時,y值就無限接近1(1代表滿分),隨著T的增大,y值將向a靠近。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上述計算公式對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特徵參數進行計算,獲取到用戶身份識別卡的通信分數,由於該預測公式採用的是sigmoid函數,其得到的值的範圍在0~1之間,並且隨著分數的增加,成功接入的概率越大,比如,用戶身份識別卡A的接入網絡a中,得到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3,預設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7,此時由於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小於預設的評估參數,則通過第二預設算法,得到第二接入方式,如用戶身份識別卡A接入網絡b中,得到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預設的評估參數,則通過第二方式接入網絡。在步驟S320中,判斷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是否大於或等於預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上述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獲取公式可知,當Y取值大於等於a時,表示種子卡可以接入,且,Y的取值越小,可以接入的概率就越低,其中b=1-a,是為了保證總分在0到1之間的「餘量」。因此,只有當第二接入評估參數Y(i,j)的取值大於等於a的情況下,第一接入方式可以成功接入的概率就會越大,所以,預設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取值可在a~1之間的任一一個數值,具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本發明不做限制。在步驟S330中,若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或等於預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利用所述第一接入方式接入通信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得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等於預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表明第一接入方式可以成功接入網絡的概率就會越高,比如,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9,預設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7,0.9大於0.7,此時,通過第一接入方式中的用戶識別卡去接入第一接入方式中、第一該用戶識別卡對應的網絡。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實施例四、圖6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的結構400,為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裝置400包括:特徵參數獲取單元41以及第一接入方式選取單元42。特徵參數獲取單元41,用於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徵參數至少包括網絡信息、費率信息、歷史記錄和位置信息中的一個。其中,網絡信息包括MNC(MobileNetworkCode,行動網路號碼),用於識別移動客戶所屬的行動網路、網絡制式,如,2G、3G、4G,以及無線信號強度等信息。該費率信息為各個運營商在不同網絡制式下,需要消耗的通信費用。該歷史記錄為,通信終端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之前的使用情況,包括接入的運營商、使用的網絡等情況,該位置信息可以通過行動網路定位,如,根據國家碼(MobileCountryCode,MCC),位置區碼(locationareacode,LAC)、小區ID來確定當前通信終端所處的位置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GPS定位系統,來確定當前的位置信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特徵參數的獲取方式可以實時獲取、定時獲取,或者每當終端的當前地理位置發生變化時,獲取一次,如,每間隔30秒獲取一次、或者是通信終端的條件觸發,如通信終端的位置更新觸發,具體的獲取過程可以通過上述方式獲得特徵參數。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用戶識別卡為虛擬用戶識別卡、實體用戶識別卡或其組合,該實體用戶身份識別卡為該通信終端中內置或者插入的用戶識別卡,該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為該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為通信終端預先未插入或內置用戶識別卡,需要從伺服器下載的用戶識別卡,在伺服器存放的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該虛擬用戶身份識別卡包括用戶識別卡數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通信終端中包括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時,每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對應不同的運營商網絡,因此每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網絡,比如,卡n1可以接入網絡m1、m2等等。第一接入方式選取單元42,用於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終端中有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根據每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特徵參數,通過第一預設算法計算得到每個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並從得到的所有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中篩選出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最優的第一接入方式,其中,第一接入方式包括用戶識別卡以及該用戶識別卡對應的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假設當前總共有N張身份識別(SIM)卡,可搜到M個網絡。用權重矩陣m表示M*n種接入方式的組合,如下表一所示。表一如上表所示,其中,N表示SIM卡數量;M表示,運營商網絡數量;nm則表示SIM卡與可接入的運營商網絡的組合。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假設第一預設算法通過如下公式表示:其中,所述g(z)為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可以理解的,本算法公式僅為本發明實現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公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本發明不做限定。g(z)為典型的S型函數,由於其單增以及反函數單增等性質,可以將變量映射到0,1之間,在本方案用來表示預測的種子卡j能夠成功接入到網絡i的得分。其中,所述z為所述特徵參數的權重值加上所述特徵參數相對應通信向量的乘積後所得到的數值,如下:Z(i,j)=(θ(j))T(X(i))展開形式為:其中,θ(j)表示種子卡j的參數向量,X(i)表示網絡i的特徵向量,其中,X(i)的特徵選擇可以為:為1,為照顧第一預設算法中的常數項θ,其是固定的,始終為1。為RSSI,表示信號強度,為Rat表示,網絡制式,表示Rate,是費率的相反數,其中還可以根據實測的情況增加其他特徵參數項,如可以是種子卡當前的地理位置。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第一預設算法進行舉例說明,比如,以第一接入方式為例,特徵參數為第一接入方式中的用戶識別卡的特徵參數採用網絡信號強度以及費率,當前第一計入方式的用戶識別卡覆蓋的網絡信號強度為10、費率的相反數為-10,則其中,取值為1、取值為2、取值為2,則Z(i,j)=1,進一步,則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0.72。根據上述公式,預測種子卡j能夠成功接入到網絡i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的計算公式,做出對應的函數曲線,參見圖2:由圖2所示,橫軸表示參數Z,縱軸表示g(z),g(z)隨著參數Z的增加而不斷的提高,在Z的參數增加時,種子卡j能夠成功接入到網絡i的得分在不斷的提高,也就是,在種子卡j的信號強度網絡制式較好,且費用較低時,可以成功接入的得分比較高,可以成功接入的概率比較高。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是綜合考慮各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得到的每個用戶身份識別卡接入某一網絡的接入方式的評估參數,比如,可以為在相同費率的條件下,網絡狀況的優先級,比如,身份識別卡A的網絡狀況為通信正常但速度受限或者流量產生較小,身份識別卡B的網絡狀況速度較快,身份識別卡C的網絡狀況為通信正常且速度很快,則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身份識別卡A<身份識別卡B身份識別卡B>身份識別卡C。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實施例五、圖7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的結構,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裝置400還包括:第二接入方式選取單元43。第二接入方式選取單元43,用於利用第二預設算法調整所述第一接入方式得到第二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二接入方式在當前時間和當前通信網絡下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誤差最小,所述第二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2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2。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第一接入方式後,通過第一接入方式嘗試將第一接入方式中的用戶識別卡接入對應的網絡,此時通過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獲取算法,得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當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等於預設的第二接入方式的閾值時,表明可以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第一接入方式接入網絡。進一步,當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小於預設的第二接入方式的閾值時,通過第二預設算法,對得到的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預設算法進行調整,以使所述第二接入方式在當前時間和當前通信網絡下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誤差最小,具體的通過調整各特徵參數的權重值,再次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第二接入方式,並通過第二方式嘗試接入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以H(i,j)表示,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以Y(i,j)表示,其中第二預設算法是通過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以及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差值獲取的,如下所示:H(i,j)=g(z),此公式為代價函數,用於描述同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的誤差。進一步對該代價函數進行優化,使得代價函數取值最小,這可得到如下公式優化算法為:進一步,將上述公式,通過梯度逼近算法進行變形,可得如下公式:上述公式可以表示為,每次迭代的時候,將向量參數θ向減少預測誤差的方向變化,直到誤差最小。其中,α是學習率(衡量每次的變化量),λ是規則化輔助參數,X(i)表示網絡i的特徵向量。進一步,可以設置最小誤差值,通過將將向量參數θ向減少預測誤差的方向變化,知道預測誤差值小於等於最小誤差值時,得到此時的θ值。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終端在計算時,可事先規定每個特徵參數的權重,並會對各個特徵參數的權重值進行保存,當實際通信分數與預測通信分數之間的誤差過大時,可以調整預設算法中的各個特徵參數的權重,以保證最終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值,並且此時,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的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二接入評估參數之間的誤差最小,由於第二接入評估參數表示位該第一接入方式可以成功接入網絡的實際的得分,因此,當第二接入評估參數與第一接入評估參數之間誤差最小時,說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的第一接入方式為最優的第一接入方式,可成功接入的概率越高。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實施例六、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網絡接入方式選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裝置還包括:第二接入評估參數51、判斷單元52以及網絡接入單元。第二接入評估參數51,用於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y(i,j)可通過如下公式表示,可以理解的,如下公式僅為本發明實現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公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本發明不做限定。其中,δ為最終是否接入成功{0,1},T是成功接入網絡時消耗的時間,T越大,得分y值越小,a、b、c是常數,常數c用於調整Y值隨T值變化的坡度(變化率)。通過上述的公式進行計算,最終,通過Y(i,j)描述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即表明可成功接入的概率,可以採用簡單的判別,如,二值法,接入成功的事件取值為1,接入失敗的事件取值為0,通過判斷最終接入成功的事件取值,即可知道種子卡接入是否成功。可以理解為「歸一化後的最終得分」(最低0分,最高1分),該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本次接入的「滿意度」。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舉例說明,比如,當通過第一預設算法得到的最優接入方式為第一接入方式,則通過第一接入方式進行接入時,消耗的時長T為1分鐘,常數c取值為1,則此時,如通過第一方式成功接入網絡,則δ取值為1,則Y(i,j)=a+0.5b,若接入失敗,δ取值為0,則Y(i,j)=0,其中,a和b的取值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比如,a取值為0.5,b取值為0.5,則Y(i,j)=0.5+0.5*0.5=0.75,或者,a取值為0.6,b取值為0.4,則,Y(i,j)=0.6+0.4*0.5=0.8。根據該取值模型,做出函數曲線圖,參見圖5:由上圖可知,橫軸表示通過計算得到的接入方式接入網絡時消耗的時間,以分鐘為單位,縱軸表示第二接入評估參數Y(i,j),當Y取值大於等於a時,表示種子卡可以接入,且,Y的取值越小,可以接入的概率就越低,其中b=1-a,是為了保證總分在0到1之間的「餘量」;進一步,是sigmoid函數關於X軸翻轉之後的右半部分,由於時間不可能取負值,當T∈(0,∞)時,y∈(0,0.5),因此分子2是把其值域擴展到原來的2倍。因此化簡後的y(i,j)表達式為:本公式中,當T無限接近0時,y值就無限接近1(1代表滿分),隨著T的增大,y值將向a靠近。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上述計算公式對用戶身份識別卡的特徵參數進行計算,獲取到用戶身份識別卡的通信分數,由於該預測公式採用的是sigmoid函數,其得到的值的範圍在0~1之間,並且隨著分數的增加,成功接入的概率越大,比如,用戶身份識別卡A的接入網絡a中,得到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3,預設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7,此時由於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小於預設的評估參數,則通過第二預設算法,得到第二接入方式,如用戶身份識別卡A接入網絡b中,得到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預設的評估參數,則通過第二方式接入網絡。判斷單元52,用於判斷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是否大於或等於預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上述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獲取公式可知,當Y取值大於等於a時,表示種子卡可以接入,且,Y的取值越小,可以接入的概率就越低,其中b=1-a,是為了保證總分在0到1之間的「餘量」。因此,只有當第二接入評估參數Y(i,j)的取值大於等於a的情況下,第一接入方式可以成功接入的概率就會越大,所以,預設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的取值可在a~1之間的任一一個數值,具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本發明不做限制。網絡接入單元53,用於若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或等於預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利用所述第一接入方式接入通信網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得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大於等於預設第二接入評估參數,表明第一接入方式可以成功接入網絡的概率就會越高,比如,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9,預設的第二接入評估參數為0.7,0.9大於0.7,此時,通過第一接入方式中的用戶識別卡去接入第一接入方式中、第一該用戶識別卡對應的網絡。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終端中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的至少一個特徵參數,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任一一張用戶身份識別卡可接入M個通信網絡,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特徵參數,利用第一預設算法選取第一接入方式以使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接入評估參數為最優第一接入評估參數,所述第一接入評估參數基於所述特徵參數獲取,所述第一接入方式為利用所述N張用戶身份識別卡中的用戶身份識別卡n1接入所述M個通信網絡中的通信網絡m1。本發明旨在通過之前的使用情況和當前的網絡環境、費率表自動選出「最優」身份識別卡接入最好的網絡,並且能夠同時兼顧接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選擇用戶身份識別卡時,難以兼顧接入質量和費率的問題。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如ROM/RAM、磁碟、光碟、閃盤等。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