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2:06:06 2
專利名稱: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合於在沙漠和戈壁地區使用的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屬於石油鑽機設備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鑽機配套單元(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等)在搬家時主要運輸方式為汽車吊裝運輸或自背車運輸,在沙漠地區由於地面開闊,為了減少運輸車次,也有將多個運輸單元(如多臺發電機組)安裝在類似半掛平板車上運輸的。以上幾種運輸方式雖然較為簡單,但對於常年在沙漠地區運行的鑽機來說有以下缺點1、汽車吊裝運輸拆卸安裝必須依靠吊車,運輸車次較多;2、汽車吊裝運輸或自背車運輸時,各系統間油、水、氣管線及電纜線等拆裝工作量大,連接件在二次安裝時容易出錯,且經常拆裝容易損壞;3、多個運輸單元安裝在類似半掛平板車上運輸雖然克服了以上兩點不足,但所帶來的最大缺點是安裝在平板車上的工作機在正常工作時,工作機和平板車的重力完全通過支撐座支撐,受鬆散沙漠地基和高位工作機工作振動的影響,在風沙氣候下極易掏空支撐座下方的沙子基礎,導致半掛平板車下陷及側翻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設計一種適宜於在沙漠和戈壁地區使用的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將鑽機配套部件單元,如多臺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或油、水罐等按需要組合後安裝在一個帶有拖掛裝置的承載底座上,承載底座上安裝有輪軸總成,由牽引車整體牽引運輸,利用液壓系統使承載底座完成升降功能,實現工作機低位工作。根據承載物重量和牽引車承載能力的大小,運輸形式又可分為半拖掛運輸方式和全拖掛運輸方式。當承載物相對較輕,牽引車承載能力足夠時,採用半拖掛運輸方式;當承載物重量較大,而牽引車承載能力不足時,採用全拖掛運輸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一(半拖掛運輸方式)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由牽引車(1)和承載底座(2)組成,承載底座(2)呈「凹」形結構,承載底座(2)的後端安裝在輪軸總成(4)上,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承載底座(2)上,位於承載底座(3)後端的後升降油缸(5)的活塞端與輪軸總成(4)鉸接,缸體端與承載底座(3)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前端的前升降油缸(6)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7),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固定,輪軸總成(4)的下方固定有懸掛耳板(8),承載底座(2)的後端固定有雙耳板(9),懸掛耳板(8)及雙耳板(9)上均制有連接孔(10)和(11),且連接孔(10)和(11)相對應並通過銷軸(12)固定連接,承載底座(2)的前端通過牽引裝置(13)及牽引銷(14)與牽引車(1)上的牽引鞍座(15)連接。
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可以是鑽機配套件中的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油罐、水罐、司鑽控制房、司鑽偏房或井場任何房體及設備幾件或多件的組合形式。
承載底座(2)的後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後升降油缸(5),且後升降油缸(5)的活塞端均與輪軸總成(4)鉸接,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的前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前升降油缸(6),且前升降油缸(6)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7),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二(全拖掛運輸方式)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由牽引車(21)和承載底座(22)組成,承載底座(22)的前後兩端分別安裝在前後輪軸總成(23)(24)上,承載底座(22)呈「凹」形結構,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承載底座(22)上,位於承載底座(22)後端的後升降油缸(25)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26),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2)前端的前升降油缸(27)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28),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2)固定,承載底座(22)通過前後鵝頸(29)(30)與輪軸總成(23)(24)連接,前端輪軸總成(24)上裝有牽引鞍座(31),前後鵝頸(29)(30)與前後輪軸總成(23)(24)採用牽引銷(32)連接,通過安裝在前輪軸總成(24)上的牽引拉杆(33)與牽引車(21)連接。
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可以是鑽機配套件中的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油罐、水罐、司鑽控制房、司鑽偏房或井場任何房體及設備幾件或多件的組合形式。
承載底座(22)的後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後升降油缸(25),且後升降油缸(25)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26),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的前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前升降油缸(27),且前升降油缸(27)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28),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2)固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石油鑽機配套單元可整體運輸,無須拆除其內部之間的油、水、氣及電纜線等,減少了搬家前後安裝和拆卸的工作量;且工作時由於石油鑽機配套單元距地面位置近,重心低,底座接觸地面面積大,整體振動量小,在沙漠地區工作時風沙氣候不會導致工作機下陷及傾斜翻倒,工作安全可靠;同時,這種運輸方式有效減少了搬家時的運輸車次,節省了搬家的成本和時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一的輪軸總成與承載底座及升降油缸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二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二的輪軸總成與承載底座及升降油缸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2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
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由牽引車(1)和承載底座(2)組成,承載底座(2)呈「凹」形結構,承載底座(2)的後端安裝在輪軸總成(4)上,承載底座(2)的前端通過牽引裝置(13)及牽引銷(14)與牽引車(1)上的牽引鞍座(15)連接。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承載底座(2)上,承載底座(2)的後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後升降油缸(5),且後升降油缸(5)的活塞端均與輪軸總成(4)鉸接,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的前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前升降油缸(6),且前升降油缸(6)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7),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固定。輪軸總成(4)的下方兩側固定有懸掛耳板(8),承載底座(2)的後端兩側固定有雙耳板(9),懸掛耳板(8)及雙耳板(9)上均制有連接孔(10)和(11),且連接孔(10)和(11)相對應後並可通過銷軸(12)固定連接。
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可以是鑽機配套件中的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油罐、水罐、司鑽控制房、司鑽偏房或井場任何房體及設備幾件或多件的組合形式。
半拖掛運輸方式的工作過程為當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需要搬家時,首先操作油缸升降控制閥總成給後升降油缸(5)及前升降油缸(6)供油,輪軸總成(4)隨油缸活塞下移使輪胎著地,當輪軸總成(4)上的輪胎逐漸承載後,油缸缸體開始上移並帶動承載底座(2)及承載物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逐漸升高,等承載底座(3)離地一定高度且輪軸總成(4)下方懸掛耳板(8)與底座雙耳板(9)上的連接孔(10)和(11)對正後,用銷軸(12)固定連接,同時將牽引車(1)與承載底座(2)的前端連接,用前升降油缸(6)收起油缸支座(7)後,承載物便處於整體運輸狀態。當承載物運輸到指定位置後,按照與上述相反的操作次序就可以使承載物處於工作位置,此時,整個底座接觸地面支撐其上的工作機工作。
結合附圖3、4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例。
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由牽引車(21)和承載底座(22)組成,承載底座(22)的前後兩端分別安裝在前後輪軸總成(23)(24)上,承載底座(22)呈「凹」形結構,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承載底座(22)上,位於承載底座(22)後端的後升降油缸(25)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26),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2)前端的前升降油缸(27)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28),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2)固定,承載底座(22)通過前後鵝頸(29)(30)與輪軸總成(23)(24)連接,前端輪軸總成(24)上裝有牽引鞍座(31),前後鵝頸(29)(30)與前後輪軸總成(23)(24)採用牽引銷(32)連接,通過安裝在前輪軸總成(24)上的牽引拉杆(33)與牽引車(21)連接。
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可以是鑽機配套件中的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油罐、水罐、司鑽控制房、司鑽偏房或井場任何房體及設備幾件或多件的組合形式。
全拖掛運輸方式的工作過程為當承載物需要搬家時,首先將前後鵝頸(29)(30)安裝在承載底座(22)前後兩端,再操作油缸升降控制閥總成給前升降油缸(27)與後升降油缸(25)供油,油缸活塞下移使油缸支座(26)(28)著地承載,隨之油缸缸體開始上移並帶動承載底座(22)及承載物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逐漸升高,等承載底座(22)離地一定高度後,使輪軸總成(23)(24)通過牽引銷(32)與前後鵝頸(29)(30)相連,用前、後升降油缸(27)(25)收起油缸支座(26)(28)後,使前後輪軸總成(23)(24)上的輪胎承載,同時將牽引車(21)與牽引拉杆(33)連接,用前、後升降油缸(27)(25)收起油缸支座(26)(28)後,承載物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便處於整體運輸狀態。當承載物運輸到指定位置後,按照與上述相反的操作次序就可以使承載物處於工作位置,此時,整個底座接觸地面支撐其上的工作機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承載底座,根據承載物的重量和外形尺寸可以為整體焊接,也可以是組合式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移運裝置由牽引車(1)和承載底座(2)組成,承載底座(2)安裝在輪軸總成(4)上,承載底座(2)呈「凹」形結構,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承載底座(2)上,位於承載底座(2)後端的後升降油缸(5)的活塞端與輪軸總成(4)鉸接,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前端的前升降油缸(6)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7),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固定,輪軸總成(4)的下方固定有懸掛耳板(8),承載底座(2)的後端固定有雙耳板(9),懸掛耳板(8)及雙耳板(9)上均制有定位孔(10)和(11),且定位孔(10)和(11)相對應後並可通過銷軸(12)固定連接,承載底座(2)的前端通過牽引裝置(13)及牽引銷(14)與牽引車(1)上的牽引鞍座(1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特徵是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可以是鑽機配套件中的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油罐、水罐、司鑽控制房、司鑽偏房或井場任何房體及設備幾件或多件的組合形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特徵是承載底座(2)的後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後升降油缸(5),且後升降油缸(5)的活塞端均與輪軸總成(4)鉸接,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的前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前升降油缸(6),且前升降油缸(6)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7),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固定。
4.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移運裝置由牽引車(21)和承載底座(22)組成,承載底座(22)的前後兩端分別安裝在前後輪軸總成(23)(24)上,承載底座(22)呈「凹」形結構,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承載底座(22)上,位於承載底座(22)後端的後升降油缸(25)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26),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2)固定,位於承載底座(22)前端的前升降油缸(27)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28),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2)固定,承載底座(22)通過前後鵝頸(29)(30)與輪軸總成(23)(24)連接,前端輪軸總成(24)上裝有牽引鞍座(31),前後鵝頸(29)(30)與前後輪軸總成(23)(24)採用牽引銷(32)連接,通過安裝在前輪軸總成(24)上的牽引拉杆(33)與牽引車(2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特徵是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可以是鑽機配套件中的發電機組、泥漿泵組、泥漿罐、電控房、油罐、水罐、司鑽控制房、司鑽偏房或井場任何房體及設備幾件或多件的組合形式。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特徵是承載底座(22)的後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後升降油缸(25),且後升降油缸(25)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26),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2)固定,承載底座(2)的前端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前升降油缸(27),且前升降油缸(27)的活塞端均連接有油缸支座(28),缸體端均與承載底座(22)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移運裝置,其承載底座(2)安裝在輪軸總成(4)上,石油鑽機配套單元(3)低位安裝在呈「凹」形結構的承載底座(2)上,後升降油缸(5)的活塞端與輪軸總成(4)鉸接,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固定,前升降油缸(6)的活塞端連接有油缸支座(7),缸體端與承載底座(2)固定,輪軸總成(4)下方固定的懸掛耳板(8)及承載底座(2)後端固定的雙耳板(9)上均制有定位孔(10)和(11),且二者可通過銷軸(12)固定連接,承載底座(2)的前端與牽引車(1)連接。本實用新型將石油鑽機配套單元整體運輸,無須拆除其內部之間的油、水、氣及電纜線等,節省了搬家的成本和時間。且底座接觸地面面積大,整體振動量小,在沙漠地區工作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60P3/00GK2928584SQ20062007913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9日
發明者龔惠娟, 侯文輝, 張革民, 周忠祥, 王定亞 申請人: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