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鈕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1:45: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鈕頭。
背景技術:
機器、工具機、電氣櫃、手持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控制箱等設備上,經常用到按鈕頭來控制諸如電流、信號等的通斷。相關技術中的按鈕頭,其內部無法做到放水防塵,故障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有放水防塵效果的按鈕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按鈕頭,包括:
構造成圓筒狀的外殼,所述外殼的內周壁上形成有鄰近所述外殼的上端的第一內螺紋且所述外殼的內周壁上形成有鄰近所述外殼的下端的第一環形凸臺;
裝飾圈,所述裝飾圈的下端的外周壁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內螺紋相適配的第一外螺紋,所述裝飾圈與所述外殼螺紋連接以限定出安裝腔;
推桿,所述推桿設在所述安裝腔內,所述推桿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二環形凸臺以及位於所述第二環形凸臺下面的第三環形凸臺,所述第二環形凸臺位於所述第一環形凸臺的上面且所述第三環形凸臺的上表面抵靠所述外殼的下表面;
彈簧,所述彈簧套接在所述推桿的外周壁上,所述彈簧的下端抵靠所述第一環形凸臺且所述彈簧的上端抵靠所述第二環形凸臺,所述彈簧用於向上常推動所述推桿;
防護圈,所述防護圈的一端設在所述裝飾圈與所述外殼的連接處且所述防護圈的另一端與所述推桿的上端相連;
按鈕片,所述按鈕片設在所述安裝腔內,所述按鈕片的下端與所述推桿的上端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防護圈為柔性防護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防護圈為塑料防護圈或橡膠防護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按鈕頭還包括具有第二內螺紋的螺紋圈,所述外殼的外周壁上形成有鄰近所述外殼的下端且與所述第二內螺紋相適配的第二外螺紋,所述螺紋圈與所述外殼螺紋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按鈕頭還包括安裝墊圈,所述安裝墊圈設在所述外殼與所述螺紋圈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按鈕頭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按鈕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參考附圖來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鈕頭。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按鈕頭,包括:外殼1,裝飾圈2,推桿3,彈簧4,防護圈5,按鈕片6。
具體地說,外殼1構造成圓筒狀1,外殼1的內周壁上形成有鄰近外殼1的上端的第一內螺紋且外殼1的內周壁上形成有鄰近外殼1的下端的第一環形凸臺101;
裝飾圈2的下端的外周壁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內螺紋相適配的第一外螺紋,裝飾圈2與外殼1螺紋連接以限定出安裝腔。
推桿3設在所述安裝腔內,推桿3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二環形凸臺301以及位於第二環形凸臺301下面的第三環形凸臺303,第二環形凸臺301位於第一環形凸臺101的上面且第三環形凸臺302的上表面抵靠外殼1的下表面。
彈簧4套接在推桿3的外周壁上,彈簧4的下端抵靠第一環形凸臺101且彈簧4的上端抵靠第二環形凸臺301,彈簧4用於向上常推動推桿3。
防護圈5的一端設在裝飾圈2與外殼1的連接處且防護圈5的另一端與推桿3的上端相連。換言之,防護圈5為一段具有預定長度的管狀防護圈,其一端的開口設在裝飾圈2與外殼1的連接處,而另一端的開口與推桿3上端相連,可以起到在上端封閉推桿3與外殼1之間的配合間隙的作用,從而起到放水防塵的作用。有利地,防護圈5可以為柔性防護圈。例如,防護圈5可以為塑料防護圈或橡膠防護圈。
按鈕片6設在所述安裝腔內,按鈕片6的下端與推桿3的上端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按鈕頭還包括具有第二內螺紋的螺紋圈7,外殼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鄰近外殼1的下端且與所述第二內螺紋相適配的第二外螺紋,螺紋圈7與外殼1螺紋相連。有利地,所述的按鈕頭還包括安裝墊圈8,安裝墊圈8設在外殼1與螺紋圈7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鈕頭,按動按鈕片6時,推桿3隨按鈕片6下行時壓縮彈簧4,這時彈簧4儲蓄彈性勢能,當鬆開按鈕片6,彈簧4釋放彈性勢能將推桿3和按鈕片6一起彈回。
防護圈5為彈性材質,它下端可箍在推桿3的上端,可以隨推桿3上下移動,上端被裝飾圈2壓在外殼1上,這樣在就可以把水與粉塵檔在上面,起到防水防塵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