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5:42:56 2
專利名稱: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包括:壓塊;校正部,校正部設置在壓塊的第一表面上,校正部具有用於對待加工部件的沿第一表面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由於設置有校正部,因而定位校正工裝不僅能夠對待加工部件進行定位,還能通過校正部對待加工部件的加工位置進行校準,從而使待加工部件被限位結構準確地限位在加工位置處,進而提高了壓球設備與待加工部件的對位精度,保證了壓球工藝的順利實施。
【專利說明】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球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工業生產中,會使用壓球設備對密封腔的測試孔進行壓球密封。
[0003]在對部件進行壓球密封時,首先需要對部件進行定位,而後再進行壓球操作。由於部件的批次不同,因而不同部件的尺寸時常都會有稍許差異。此時,再對部件進行定位時,時常會出現定位不準的問題,容易導致壓球過程中壓球與測試孔無法對正、對正精度差的問題,從而使壓球操作無法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壓球設備與待加工部件對準精度差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包括:壓塊;校正部,校正部設置在壓塊的第一表面上,校正部具有用於對待加工部件的沿第一表面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
[0006]進一步地,限位結構包括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具有第一周向止擋面和第二周向止擋面,第一周向止擋面、第二周向止擋面和壓塊的第一表面之間形成夾角區域。
[0007]進一步地,第一限位凸起包括:定位塊,定位塊設置在壓塊的第一端的第一側,定位塊的朝向壓塊的第二端一側的表面為第一周向止擋面;止擋臂,止擋臂由定位塊的端面沿壓塊的第一側向壓塊的第二端伸出,止擋臂朝向壓塊的第二側的表面為第二周向止擋面。
[0008]進一步地,限位結構還包括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為兩個,兩個第二限位凸起相間隔地設置並與壓塊的第一表面之間形成夾持區域。
[0009]進一步地,兩個第二限位凸起分別位於壓塊的第二端的兩側。
[0010]進一步地,第一限位凸起和/或第二限位凸起的遠離壓塊一側的端面的邊緣處具有校正導向斜面。
[0011]進一步地,第一限位凸起的遠離壓塊一側的端面高於第二限位凸起的遠離壓塊一側的端面。
[0012]進一步地,壓塊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避讓槽,第一避讓槽為兩個,一個第一避讓槽位於壓塊的中部,另一個第一避讓槽位於壓塊的第二端。
[0013]進一步地,第一避讓槽與壓塊的第二側的端面連通。
[0014]進一步地,壓塊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二避讓槽,第二避讓槽位於兩個第一避讓槽之間,且第二避讓槽為半球形槽。
[0015]進一步地,壓塊的垂直於第一表面的厚度在第一端處小於第二端並使第一表面形成臺階面。
[0016]進一步地,壓塊的中部具有用於避讓待加工部件的收縮段,壓塊在收縮段處的寬度小於壓塊的兩端的寬度。
[0017]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校正部設置在壓塊的第一表面上,校正部具有用於對待加工部件的沿第一表面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由於設置有校正部,因而定位校正工裝不僅能夠對待加工部件進行定位,還能通過校正部對待加工部件的加工位置進行校準,從而使待加工部件被限位結構準確地限位在加工位置處,進而提高了壓球設備與待加工部件的對位精度,保證了壓球工藝的順利實施。
【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0]圖2示出了圖1的俯視圖。
[0021]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22]10、壓塊;11、第一表面;lla、第一避讓槽;llb、第二避讓槽;12、第一端;13、第二端;14、收縮段;20、第一限位凸起;21、第一周向止擋面;22、第二周向止擋面;23、夾角區域;24、定位塊;25、止擋臂;30、第二限位凸起;31、夾持區域;40、校正導向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3]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壓球設備與待加工部件對準精度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
[0025]如圖1和圖2所示,定位校正工裝包括壓塊10和校正部,校正部設置在壓塊10的第一表面11上,校正部具有用於對待加工部件的沿第一表面11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
[0026]由於設置有校正部,因而定位校正工裝不僅能夠對待加工部件進行定位,還能通過校正部對待加工部件的加工位置進行校準,從而使待加工部件被限位結構準確地限位在加工位置處,進而提高了壓球設備與待加工部件的對位精度,保證了壓球工藝的順利實施。
[0027]本實用新型中的限位結構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0,第一限位凸起20具有第一周向止擋面21和第二周向止擋面22,第一周向止擋面21、第二周向止擋面22和壓塊10的第一表面11之間形成夾角區域23 (請參考圖1和圖2)。由於形成有夾角區域23,也就是第一周向止擋面21與第二周向止擋面22之間呈一夾角,因而使得限位在該處的待加工部件在第一表面11內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均被約束,從而保證了待加工部件在該位置處的定位可靠性。
[0028]優選地,第一周向止擋面21與第二周向止擋面22之間呈90度。
[0029]如圖1和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起20包括定位塊24和止擋臂25,定位塊24設置在壓塊10的第一端12的第一側,定位塊24的朝向壓塊10的第二端13一側的表面為第一周向止擋面21 ;止擋臂25由定位塊24的端面沿壓塊10的第一側向壓塊10的第二端13伸出,止擋臂25朝向壓塊10的第二側的表面為第二周向止擋面22。當待加工部件抵靠在定位塊24與止擋臂25形成的夾角區域23內時,此時定位塊24和止擋臂25會在兩個方向上對待加工部件起到限位的作用,從而保證了定位校正工裝的定位可靠性。
[0030]本實用新型中的限位結構還包括第二限位凸起30,第二限位凸起30為兩個,兩個第二限位凸起30相間隔地設置並與壓塊10的第一表面11之間形成夾持區域31 (請參考圖1和圖2)。由於第二限位凸起30之間形成夾持區域31,因而當待加工部件的一部分卡設在該夾持區域31內時,會使待加工部件在至少一個方向上限位,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定位校正工裝的定位性能。
[0031]如圖1和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兩個第二限位凸起30分別位於壓塊10的第二端13的兩側。
[0032]為了保證限位結構的限位可靠性,因而不論是第一限位凸起20還是第二限位凸起30,其形成的夾角區域23或是夾持區域31,均應與待加工部件的周向邊緣相適配,從而保證限位結構對待加工部件的定位可靠性。
[0033]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限位凸起20和/或第二限位凸起30的遠離壓塊10 —側的端面的邊緣處具有校正導向斜面40 (請參考圖1和圖2)。由於第一限位凸起20和/或第二限位凸起30的遠離壓塊10 —側的端面的邊緣處具有校正導向斜面40,因而當限位結構與待加工部件接觸時,校正導向斜面40會最先與待加工部件的邊緣接觸,從而對待加工部件起到位置調整的作用,以使待加工部件在校正導向斜面40的導向作用下,滑向預定的待加工位置,從而保證待加工部件的球孔與壓球設備的壓球端對齊,進而保證了壓球精度和壓球可靠性。
[0034]如圖1所示,第一限位凸起20的遠離壓塊10 —側的端面高於第二限位凸起30的遠離壓塊10 —側的端面。由於第一限位凸起20的遠離壓塊10 —側的端面高於第二限位凸起30的遠離壓塊10—側的端面,因而當定位校正工裝壓向待加工部件時,會使第一限位凸起20優先於第二限位凸起30與待加工部件接觸,從而起到一次調整的目的,而後逐步下壓的過程中,通過第二限位凸起30與待加工部件接觸,而起到二次調整的目的,進而進一步提高了定位校正工裝的校正精確性,並通過多點定位的方式,提高了定位校正工裝的定位可靠性。
[0035]本實用新型中的壓塊10的第一表面11具有第一避讓槽11a,第一避讓槽I Ia為兩個,一個第一避讓槽Ila位於壓塊10的中部,另一個第一避讓槽Ila位於壓塊10的第二端13 (請參考圖1和圖2)。由於設置在第一表面11上設置有第一避讓槽11a,因而有效避讓了待加工部件上的凸起結構,從而避免定位校正工裝將待加工部件上的原有結構損傷,進而提高了定位校正工裝的使用可靠性。
[0036]如圖1和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一避讓槽Ila與壓塊10的第二側的端面連通。
[0037]優選地,第一避讓槽Ila為半圓形槽。
[0038]如圖1和圖2所示,壓塊10的第一表面11具有第二避讓槽11b,第二避讓槽Ilb位於兩個第一避讓槽Ila之間,且第二避讓槽Ilb為球形槽。與第一避讓槽Ila的作用相同,該第二避讓槽Iib也是為了避讓待加工部件上的凸起結構而設置的。
[0039]在圖1和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壓塊10的垂直於第一表面11的厚度在第一端12處小於第二端13並使第一表面11形成臺階面。優選地,第一限位凸起20設置在該臺階面的最低處。
[0040]本實用新型中的壓塊10的中部具有用於避讓待加工部件的收縮段14,壓塊10在收縮段14處的寬度小於壓塊10的兩端的寬度(請參考圖1和圖2)。該收縮段14處也是為了避讓待加工部件而設置的,有效避免使用定位校正工裝時將待加工部件的原有結構壓毀,從而提高了定位校正工裝的使用可靠性。
[0041]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正工裝能夠有效解決因待加工部件的尺寸變化差異而引起的壓球對位不準、無法壓球的問題。針對不同型號的待加工部件可以採用與之對應的定位校正工裝進行校正,而對於同一型號的待加工部件,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正工裝不僅能夠實現校正調整的功能,還具有定位可靠的特點。
[0042]由於保證了定位校正工裝與壓球設備的對位精度,因而保證了壓針的運動可靠性,從而有效減小了壓針的損壞率,延長了壓針的使用壽命,進而降低了壓球工藝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益。
[0043]由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正裝置具有自動調整的功能,因而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並提高了產品的生產合格率,減少了停產損失。
[0044]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45]1.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正工裝能夠很好地適應待加工部件的外形尺寸,能夠對待加工部件進行有效定位,並自動調整待加工工件的位置;
[0046]2.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正工裝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使用可靠性高、定位精度好;
[0047]3.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校正工裝適用範圍廣,能夠在各種壓球設備內部使用,同時還能在其他需要自動對正的工藝中使用,例如打螺釘工藝、熱鉚工藝等,其中,在打螺釘工藝中定位校正工裝可使螺孔與螺絲刀自動對正,在熱鉚工藝中定位校正工裝可使產品的塑料柱自動對正設備的熱鉚頭。
[004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壓球設備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包括: 壓塊(10); 校正部,所述校正部設置在所述壓塊(10)的第一表面(11)上,所述校正部具有用於對待加工部件的沿所述第一表面(11)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結構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0),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具有第一周向止擋面(21)和第二周向止擋面(22),所述第一周向止擋面(21)、所述第二周向止擋面(22)和所述壓塊(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之間形成夾角區域(2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包括: 定位塊(24),所述定位塊(24)設置在所述壓塊(10)的第一端(12)的第一側,所述定位塊(24)的朝向所述壓塊(10)的第二端(13) —側的表面為所述第一周向止擋面(21); 止擋臂(25),所述止擋臂(25)由所述定位塊(24)的端面沿所述壓塊(10)的第一側向所述壓塊(10)的第二端(13)伸出,所述止擋臂(25)朝向所述壓塊(10)的第二側的表面為所述第二周向止擋面(22)。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結構還包括第二限位凸起(30),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0)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0)相間隔地設置並與所述壓塊(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之間形成夾持區域(31)。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0)分別位於所述壓塊(10)的第二端(13)的兩側。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0)的遠離所述壓塊(10) —側的端面的邊緣處具有校正導向斜面(40)。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的遠離所述壓塊(10) —側的端面高於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0)的遠離所述壓塊(10) —側的端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具有第一避讓槽(11a),所述第一避讓槽(Ila)為兩個,一個所述第一避讓槽(Ila)位於所述壓塊(10)的中部,另一個所述第一避讓槽(Ila)位於所述壓塊(10)的第二端(13)。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避讓槽(Ila)與所述壓塊(10)的第二側的端面連通。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具有第二避讓槽(11b),所述第二避讓槽(Ilb)位於兩個所述第一避讓槽(Ila)之間,且所述第二避讓槽(Ilb)為半球形槽。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10)的垂直於所述第一表面(11)的厚度在第一端(12)處小於第二端(13)並使所述第一表面(11)形成臺階面。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校正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10)的中部具有用於避讓所述待加工部件的收縮段(14),所述壓塊(10)在所述收縮段(14)處的寬度小於所述壓塊(10)的兩端的寬度。
【文檔編號】B25B11-02GK204295565SQ201420720865
【發明者】李志喬, 畢剛, 李國超, 高保方 [申請人]大陸汽車系統(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