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21:30:11 1
專利名稱: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用具上的輸氧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
端可控接頭結構。
(二)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用於治療的輸氧裝置,是在氧氣瓶是通過溼化瓶連接輸氧管,輸氧管與 病人呼吸道相連進行輸氧治療。由於每個氧氣瓶只有一個出氣口 ,只能連接一條輸氧管,為 一個患者輸氧,如果氧氣瓶數量少而需要輸氧的病人數量多,則不能滿足需要,往往會耽誤 病人治療,同時氧氣瓶的數量增多會增加儲存空間。根據這一缺陷,作出了相應的改進措 施在輸氧管上設有若干個輸氧支流管,每一個輸氧支流管為一個病人輸氧,然後在輸氧管 的氧氣輸入口設置一控制閥門,該控制閥門對所有氧氣支流管上的氧氣輸送進行控制。雖 然解決了一個氧氣瓶對應一輸氧管治療一患者出現氧氣供不應求的問題,同時減少儲存氧 氣瓶的空間。但還存在以下缺點由於輸氧管上只有一個控制閥門,如果某一個供氧支流管 出現漏氣問題時則需要對該供氧支流管進行更換或者維修,這就需將控制閥門關閉,那麼 其他供氧支流管將不能使用,就會耽誤其他病人的治療。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的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解決了在供氧支流管出現漏氣問題時需要更換或 者維修,可以自由更換或維修,不影響其他供氧支流管使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
結構,包括供氧支流管接頭,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通過一可控閥門與供氧總流管相連接;
所述的可控閥門由閥體、閥帽以及芯塞組成,所述的閥體內設有溝通腔、位於所述溝通腔底
部的側壁上的進氣口 、以及位於所述溝通腔頂部的控制口 ,所述的控制口內置入所述的閥
帽,所述閥帽的中心處設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內滑設有所述的芯塞,所述芯塞的頭部可伸
出所述的閥帽外,尾部置於所述的溝通腔內,所述芯塞內具有上端開口的腔體,所述腔體的
開口端截面與所述供氧支流管接頭的截面相配合,所述芯塞的中部沿徑向開設有與所述腔
體貫通的出氣口 ,所述的芯塞的尾部通過一彈性構件與所述的閥體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芯塞的尾部設有一彈簧座,所述的彈性構件
為一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的彈簧座上,另一端與所述的閥體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閥帽上的通孔的底部為由內向外傾斜的錐形
斜面,所述的彈簧座上設有一位於所述閥帽下方的凸環,所述的凸環與所述的錐形斜面之
間設有0型密封圈。錐形斜面與0型密封圈相配合,可以有效的防治漏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閥體內的所述控制口處設有內螺紋,所述
的閥帽外設有外螺紋,所述的閥體與所述的閥帽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外
設有外螺紋,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裝於所述的控制口內與所述的閥體通過螺紋連接。通過螺紋連接可以使供氧支流管的接頭從可控閥門的控制口處很方便的安裝與拆卸,同時可
控閥門與供氧支流管的連接處還可以設有密封裝置,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治漏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閥體上位於進氣口處設有外螺紋,所述
的閥體通過所述的外螺紋與所述的供氧總流管螺紋連接。通過螺紋連接可以使可控閥門緊
固在供氧總流管上,同時可控閥門與供氧總流管的連接處還可以設有密封裝置,可以有效
的防治漏氣。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所述可控閥門通過螺紋配合固定於所述的供氧總流管上, 所述的進氣口與所述的供氧總流管相通,所述供氧支流管的接頭通過螺紋配合擰入所述可 控閥門的控制口內,所述供氧支流管的接頭推動所述的芯塞沿所述閥帽的通孔向下滑移, 使得芯塞上的出氣口位於所述的溝通腔內,從而使得氧氣暢通無阻的進入供氧支流管內, 從而給患者提供氧氣。當供氧支流管需要維修或者更換時,只需要將供氧支流管接頭從可 控閥門的控制口內擰下,所述的芯塞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沿所述閥帽的通孔向上滑移,使 得芯塞上的出氣口位於所述的閥帽內,從而阻斷氧氣流入供氧支流管內,這樣就可以在不 影響其他供氧支流管使用的情況來維修或更換該供氧支流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供氧總流管與供氧支流管之間安裝一可控閥門, 當供氧支流管出現問題時,只需將供氧支流管接頭從可控閥門內擰出,從而關閉可控閥門, 這樣就可以自由更換或維修供氧支流管,不影響其他供氧支流管的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控閥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圖1和圖2,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包括供氧支流管接頭 l,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1通過一可控閥門與供氧總流管相連接;所述的可控閥門由閥體 2、閥帽3以及芯塞4組成,所述的閥體2內設有溝通腔5、位於所述溝通腔5底部的側壁上 的進氣口 6、以及位於所述溝通腔5頂部的控制口 7,所述的控制口 7內置入所述的閥帽3, 所述閥帽3的中心處設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內滑設有所述的芯塞4,所述芯塞4的頭部可 伸出所述的閥帽3夕卜,尾部置於所述的溝通腔5內,所述芯塞4內具有上端開口的腔體8, 所述腔體8的開口端截面與所述供氧支流管接頭1的截面相配合,所述芯塞4的中部沿徑 向開設有與所述腔體8貫通的出氣口 9,所述芯塞4的尾部設有一彈簧座10,所述的彈簧座 lO上固定一壓縮彈簧ll,所述壓縮彈簧ll的另一端與所述的閥體2相連接。本實施例中, 所述閥帽3上的通孔的底部為由內向外傾斜的錐形斜面12,所述的彈簧座10上設有一位於 所述閥帽3下方的凸環13,所述的凸環13與所述的錐形斜面12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14。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所述可控閥門通過螺紋配合固定於所述的供氧總流管上, 所述的進氣口 6與所述的供氧總流管相通,所述供氧支流管的接頭1通過螺紋配合擰入所 述可控閥門的控制口 7內,所述供氧支流管的接頭l推動所述的芯塞4沿所述閥帽3的通 孔向下滑移,使得芯塞4上的出氣口 6位於所述的溝通腔5內,從而使得氧氣暢通無阻的進
4入供氧支流管內,從而給患者提供氧氣。當供氧支流管需要維修或者更換時,只需要將供氧 支流管接頭1從可控閥門的控制口 7內擰下,所述的芯塞4在壓縮彈簧11的作用下沿所述 閥帽3的通孔向上滑移,使得芯塞4上的出氣口 9位於所述的閥帽3內,從而阻斷氧氣流入 供氧支流管內,這樣就可以在不影響其他供氧支流管使用的情況來維修或更換該供氧支流管。 在所述閥體2內的所述控制口 7處設有內螺紋,所述的閥帽3外設有外螺紋,所述 的閥體2與所述的閥帽3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1外設有外螺紋,所述的供 氧支流管接頭1安裝與所述的控制口 7內與所述的閥體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閥體2上 位於進氣口 6處設有外螺紋,所述的閥體2通過所述的外螺紋與所述的供氧總流管螺紋連 接。
權利要求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包括供氧支流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通過一可控閥門與供氧總流管相連接;所述的可控閥門由閥體、閥帽以及芯塞組成,所述的閥體內設有溝通腔、位於所述溝通腔底部的側壁上的進氣口、以及位於所述溝通腔頂部的控制口,所述的控制口內置入所述的閥帽,所述閥帽的中心處設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內滑設有所述的芯塞,所述芯塞的頭部可伸出所述的閥帽外,尾部置於所述的溝通腔內,所述芯塞內具有上端開口的腔體,所述腔體的開口端截面與所述供氧支流管接頭的截面相配合,所述芯塞的中部沿徑向開設有與所述腔體貫通的出氣口,所述的芯塞的尾部通過一彈性構件與所述的閥體相連接。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芯塞的尾部設有一彈簧座,所述的彈性構件為一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的彈簧座上,另一端與所述的閥體相連接。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閥帽上的通孔的底部為由內向外傾斜的錐形斜面,所述的彈簧座上設有一位於所述閥帽下方的凸環,所述的凸環與所述的錐形斜面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
4. 按照權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體內的所述控制口處設有內螺紋,所述的閥帽外設有外螺紋,所述的閥體與所述的閥帽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外設有外螺紋,所述的供氧支流管接頭裝於所述的控制口內與所述的閥體通過螺紋連接。
5. 按照權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體上位於進氣口處設有外螺紋,所述的閥體通過所述的外螺紋與所述的供氧總流管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多路醫療供氧系統終端可控接頭結構,包括供氧支流管接頭,供氧支流管接頭通過一可控閥門與供氧總流管相連接;可控閥門由閥體、閥帽以及芯塞組成,閥體內設有溝通腔、位於溝通腔底部的側壁上的進氣口、以及位於溝通腔頂部的控制口,控制口內置入閥帽,閥帽的中心處設有一通孔,通孔內滑設有芯塞,芯塞的頭部可伸出閥帽外,尾部置於溝通腔內,芯塞內具有上端開口的腔體,腔體的開口端截面與供氧支流管接頭的截面相配合,芯塞的中部沿徑向開設有與腔體貫通的出氣口,芯塞的尾部通過一彈性構件與閥體相連接。當供氧支流管出現問題時,只需將供氧支流管接頭從可控閥門內擰出,從而關閉可控閥門,不影響其他供氧支流管的使用。
文檔編號A61M39/10GK201510617SQ20092019686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1日
發明者王軍安 申請人:慈谿市安波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