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3:13:36
專利名稱: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岔枕生產過程中對預應力構件進行預應力處理的裝置,具 體是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岔枕的施工過程中,對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及放張是整個岔枕生產的關鍵 工序。在以往的岔枕生產過程中,張拉工序和放張工序通常為人工操作,即採 用人工開動油泵,通過油壓表來進行控制,但該種方法存在的缺點是人工操 作油泵控制張拉力不夠精確,影響產品質量;人工用測試工具測量預應力筋張 拉伸長值存在讀數誤差大、測量過程慢、信息反饋不準確等問題;耗費較多人 力,經濟性差;人工操作,安全隱患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 裝置,它可以在預應力混凝土岔枕施工過程中自動控制預應力筋的張拉與緩慢 放張,自動監測預應力筋的受力與伸長值,並將受力情況與伸長值信號及時反 饋到計算機控制臺,計算機控制臺根據預設技術指標通過油泵控制千斤頂張拉 力,從而實現及時準確的測量並控制張拉力,全程由計算機自動控制,省去大 量人力,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改善工人工作環境,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它包括張拉端工作 臺、生產臺座和放張端工作檯,張拉端工作檯上分別安裝第一千斤頂和第二千 斤頂,第一千斤頂由第一油泵驅動,第一油泵油路上設置第一電磁閥,第二千斤頂由第二油泵驅動,第二油泵油路上設置第二電磁閥,第一電磁閥與第二電
磁閥均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連接,第一千斤頂上安裝第一位移傳感器,第
二千斤頂上安裝第二位移傳感器,第一位移傳感器與第二位移傳感器均通過導
線與計算機控制臺相連接,第一千斤頂左端設置第一力傳感器,第二千斤頂左
端設置第二力傳感器,第一力傳感器與第二力傳感器分別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
制臺相連接。放張端工作檯上分別安裝第一鋼筋固定器與第二鋼筋固定器。張
拉端工作檯左端分別安裝第一錨具和第二錨具。張拉端工作檯上分別安裝第一
錨具和第二錨具。放張端工作檯右端分別安裝第三錨具和第四錨具。第三錨具 左端與第一鋼筋固定器右端相連接,第四錨具左端與第二鋼筋固定器右端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實現張拉裝置的全自動控制,使整個預應 力張拉過程只需要按鍵就可以完成,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性;整個預應力 張拉過程採用計算機自動測量與張拉力控制,大大提高了張拉精度與工作效率; 避免反覆人工測試調整;並可實現預應力筋施工的計算機遠程控制;計算機控 制臺可以自動儲存並列印記錄張拉力和預應力筋伸長值,保證驗收報告的準確 性;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使同模具中各個岔枕的預應力筋拉伸保持同強度,方便 特殊位置軌枕生產,提高軌枕生產工作效率。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4是張拉端工作檯,3是生產臺座,2是放張端工作檯,張拉端工作 臺4上分別安裝第一千斤頂45和第二千斤頂46,第一千斤頂45與第一油泵5 連接,第一油泵5油路上設置第一電磁閥51,第二千斤頂46與第二油泵6連接,
第二油泵6油路上設置第二電磁閥61,第一電磁閥51與第二電磁閥61均通過 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裝置7連接,第一千斤頂45上安裝第一位移傳感器47,第二 千斤頂46上安裝第二位移傳感器48,第一位移傳感器47與第二位移傳感器48 均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7相連接,第一千斤頂45左端設置第一力傳感器43, 第二千斤頂46左端設置第二力傳感器44,第一力傳感器43與第二力傳感器44 分別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7相連接。為方便使用,第一千斤頂45與第一力 傳感器43可以製作成一體,第二千斤頂46與第二力傳感器44可以製作成一體。 放張端工作檯2上分別安裝第一鋼筋固定器21與第二鋼筋固定器22。為了防止 預應力筋張拉端回縮,張拉端工作檯4上分別安裝第一錨具41和第二錨具42, 第一錨具41與第一千斤頂45相對應,第二錨具42與第二千斤頂46相對應, 第一錨具41右端與第一力傳感器43左端相接觸,第二錨具42右端與第二力傳 感器44右端相接觸。為防止預應力筋放張端回縮,放張端工作檯2上可以分別 安裝第三錨具23和第四錨具24,第三錨具23與第一鋼筋固定器21相對應,第 四錨具24與第二鋼筋固定器22相對應。為了防止預應力筋放張端產生偏移, 第三錨具23左端可以與第一鋼筋固定器21右端相連接,第四錨具24左端可以 與第二鋼筋固定器22右端相連接,當然不連接在一起也可以,但是將錨具與鋼 筋固定器分開容易在張拉時鋼筋產生偏移,所以我們優選將第三錨具23左端與 第一鋼筋固定器21右端相連接,第四錨具24左端與第二鋼筋固定器22右端相 連接。
使用時,先將第一鋼筋1放張端固定在第一鋼筋固定器21上,然後穿過第 三錨具23將第一鋼筋1放張端錨固住,第一鋼筋1工作部位安置在生產臺座3 的第一模具31中,第一鋼筋1張拉端穿過第一錨具41然後固定在第一千斤頂 45中,第一力傳感器43安裝在第一鋼筋1張拉端上。第二鋼筋11放張端固定在第二鋼筋固定器22上,然後穿過第四錨具24將第二鋼筋11放張端錨固住, 第二鋼筋11工作部位安置在生產臺座3的第二模具32中,第二鋼筋11張拉端 穿過第二錨具42然後固定在第二千斤頂46中。
施工時,先通過計算機控制臺7的操作界面輸入設定張拉應力值和預應力 筋的伸長值,然後開啟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置,計算機 控制臺7分別向第一電磁閥51與第二電磁閥61分別發送信號,分別開啟第一 油泵5和第二油泵6加壓,進而分別通過第一千斤頂45向第一鋼筋1加壓,第 二千斤頂46向第二鋼筋11加壓。預應力筋張拉時,第一力傳感器43將第一鋼 筋1所受張拉力通過導線將信號傳輸到計算機控制臺7,第二力傳感器44將第 二鋼筋11所受張拉力通過導線將信號傳輸到計算機控制臺7,第一位移傳感器 47將第一千斤頂45的位移量通過導線傳輸到計算機控制臺7,第二位移傳感器 48將第二千斤頂46的位移量通過導線傳輸到計算機控制臺7。計算機控制臺7 對上述信號進行數據處理、存儲並同步顯示。當張拉力達到預定值、預應力筋 伸長值達到預定值時,計算機控制臺並分別向第一電磁閥51和第二電磁閥61 發送關閉信號,停止第一油泵5與第二油泵6的加壓。
權利要求1. 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置,包括張拉端工作檯(4)、生產臺座(3)和放張端工作檯(2),其特徵在於張拉端工作檯(4)上設置第一千斤頂(45)和第二千斤頂(46),第一千斤頂(45)與第一油泵(5)連接,第一油泵(5)上安裝第一電磁閥(51),第二千斤頂(46)與第二油泵(6)連接,第二油泵(6)油路上安裝第二電磁閥(61),第一電磁閥(51)與第二電磁閥(61)分別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7)連接,第一千斤頂(45)上安裝第一位移傳感器(47),第二千斤頂(46)上安裝第二位移傳感器(48),第一位移傳感器(47)與第二位移傳感器(48)分別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7)相連接,第一千斤頂(45)左端設置第一力傳感器(43),第二千斤頂(46)左端設置第二力傳感器(44),第一力傳感器(43)與第二力傳感器(44)分別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7)相連接,放張端工作檯(2)上設置第一鋼筋固定器(21)和第二鋼筋固定器(2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 置,其特徵在於張拉端工作檯(4)左端分別安裝第一錨具(41)和第二錨具(42)。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 置,其特徵在於放張端工作檯(2)右端分別安裝第三錨具(23)和第四錨具(24)。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 置,其特徵在於第三錨具(23)左端與第一鋼筋固定器(21)右端相連接, 第四錨具(24)左端與第二鋼筋固定器(22)右端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應力混凝土岔枕自動張拉緩慢放張控制裝置,它包括張拉端工作檯、生產臺座和放張端工作檯,張拉端工作檯上分別安裝第一千斤頂和第二千斤頂,第一千斤頂與第一油泵連接,第二千斤頂與第二油泵連接,第一千斤頂上安裝第一位移傳感器,第二千斤頂上安裝第二位移傳感器,第一千斤頂左端設置第一力傳感器,第二千斤頂左端設置第二力傳感器,第一力傳感器與第二力傳感器分別通過導線與計算機控制臺相連接。放張端工作檯設置鋼筋固定器。它可以實現張拉裝置的全自動控制,使整個預應力張拉過程只需要按鍵就可以完成,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性;整個預應力張拉過程採用計算機自動測量與張拉力控制,大大提高了張拉精度與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8B23/02GK201077125SQ20072002577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6日
發明者姜忠仁, 李廣坤, 韓站鋒 申請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