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2:58:05 4
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屬於閉門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以安裝於門扇的邊框腔內,並且具有閉門緩衝效果的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包括筒狀的凸輪體,其特徵在於:凸輪體上方設置有外凸輪面,凸輪體內設置有轉動體,所述轉動體的上端設置有同外凸輪面配合的滾軸,所述凸輪體上方外設置有轉套,轉套上相應於滾軸設置有豎嚮導槽。
【專利說明】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閉門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普遍採用的地埋式地彈簧來對門扇進行自動緩衝關閉工作,而地彈簧安裝較繁瑣,勞動強度大,需要對做好的地面進行大面積切割和掏挖,破壞地面完成度,同時,這種地彈簧裝置工作條件惡劣,無法阻擋地面積水灌入地彈簧裝置內,易造成鏽蝕和冬季凍裂的情況,導致地彈簧裝置的報廢。
[0003]專利號為:200920010147.3,名稱是《立式搖臂地彈簧》的實用新型專利,其公布了一種閉門器,該閉門器設置於門扇的邊框腔內,但是因其自身結構所限,無閉門限制機構,因而無法實現門緩衝,在使用中達不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可以安裝於門扇的邊框腔內,並且具有閉門緩衝效果的軸式閉門器及其芯體。
[0005]為達到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包括筒狀的凸輪體,其特徵在於:凸輪體上方設置有外凸輪面,凸輪體內設置有轉動體,所述轉動體的上端設置有同外凸輪面配合的滾軸,所述凸輪體上方外設置有轉套,轉套上相應於滾軸設置有豎嚮導槽。
[0006]作為本發明軸式閉門器芯體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凸輪體內設置有內凸輪斜面,內凸輪斜面的下端設置有臺階,臺階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塊;所述轉動體的中部設置有通孔,通孔內設置有導柱,導柱的兩端均設置有滾珠;所述兩滾珠和導柱的長度之和,滿足一側滾珠與臺階側面接觸時,另一側滾珠與內凸輪斜面的表面相配合;轉動體下部相應於限位塊設置有定位銷。
[0007]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上述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其特徵在於:芯體上方設置有與殼體配合的壓蓋;壓蓋內設置有與所述轉套相連的撥軸;芯體下方設置有緩衝裝置,緩衝裝置包括液壓缸,液壓缸內設置具有復位彈簧的拉杆,拉杆的上端同所述轉動體的下端相連。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芯體結構簡單,易於生產加工,可設置於門扇的邊框腔內,消除了現有的地彈簧所存在的問題。具有產品性能穩定,提升門的美觀度的優點。
[0009]2、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通過設置導柱和滾珠的結構,與申請號為200920010147.3,名稱是《立式搖臂地彈簧》的實用新型專利相比,具有了閉門緩衝功能,當門扇受到較大推力時,滾珠會在內凸輪斜面的作用下將轉動體卡住,門扇只能隨轉動體緩慢下降的過程中緩慢轉動,達到閉門緩衝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門扇關閉時的A-A剖視圖。
[0012]圖3是圖1順時針開啟時的A-A剖視圖。
[0013]圖4是圖1逆時針開啟時的A-A剖視圖。
[0014]圖5是圖1開啟最大時的B-B剖視圖。
[0015]圖6是圖1的側面剖視圖。
[0016]圖7是本發明開啟到最大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8是凸輪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9是圖8的側面剖視圖。
[0019]圖10是圖8的仰視圖。
[0020]圖11是圖8的俯視圖。
[0021]圖12是圖6的I部放大圖。
[0022]圖13是流速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4是圖13的C-C剖視圖。
[0024]圖15是調節閥中柱體轉動過程示意圖。
[0025]附圖中I為緩衝裝置、2為液壓缸、3為拉杆、4為復位彈簧、5為定位銷、6為殼體、7為凸輪體、8為轉動體、9為推力軸承、10為芯體、11為銷軸、12為滾軸、13為豎嚮導槽、14為轉套、15為壓蓋、16為撥軸、17為導柱、18為滾珠、19為通孔、20為限位塊、21為臺階、22為內凸輪斜面、23為流速調節裝置、24為尖形體、25為外凸輪面、26為第一接口、27為溝槽、28為單向閥、29為活塞、30為第二接口、31為回油管路、32為無杆腔、33為有杆腔、34為第一油孔、35為封套、36為偏心槽、37為柱體、38為第二油孔、39為缺口、40為調節閥、41為轉動軸承、42為頂套、43為過渡套、44為過渡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10包括筒狀的凸輪體7,其特徵在於:凸輪體7上方設置有外凸輪面25,凸輪體7內設置有轉動體8,所述轉動體8的上端設置有同外凸輪面25配合的滾軸12,所述凸輪體7上方外設置有轉套14,轉套14上相應於滾軸12設置有豎嚮導槽13。
[0027]作為本發明軸式閉門器芯體10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凸輪體7內設置有內凸輪斜面22,內凸輪斜面22的下端設置有臺階21,臺階21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塊20 ;所述轉動體8的中部設置有通孔19,通孔19內設置有導柱17,導柱17的兩端均設置有滾珠18 ;所述兩滾珠18和導柱17的長度之和,滿足一側滾珠18與臺階21側面接觸時,另一側滾珠18與內凸輪斜面22的表面相配合;轉動體8下部相應於限位塊20設置有定位銷5。
[0028]進一步的,所述外凸輪面25設置為兩個相對應的尖形體24,兩尖形體24對稱的設置於凸輪體7上端的兩側;所述內凸輪斜面22也設置為兩個,兩內凸輪斜面22的上端相接,兩內凸輪斜面22的下端均設置有臺階21,所述限位塊20設置於所述兩臺階21之間;所述限位塊20與一側的尖形體24相對應。
[0029]所述轉動體8上端設置有連接槽,所述滾軸12通過銷軸11橫向設置於所述連接槽內。通過銷軸11可使橫軸的兩端上下擺動,從而消除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偏差;保證本發明的動作順暢。
[0030]更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塊20使轉動體8能分別向兩方向旋轉90°以上。
[0031]所述轉套14和凸輪體7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9。有利於轉套14的平穩轉動。
[0032]所述臺階21相應於滾珠18設置有坡面。便於滾珠18滾動至臺階21上。
[0033]本發明的軸式閉門器,包括殼體6,殼體6內設置有上述軸式閉門器的芯體10,其特徵在於:芯體10上方設置有與殼體6配合的壓蓋15 ;壓蓋15內設置有與所述轉套14相連的撥軸16 ;芯體10下方設置有緩衝裝置1,緩衝裝置I包括液壓缸2,液壓缸2內設置具有復位彈簧4的拉杆3,拉杆3的上端同所述轉動體8的下端相連。
[0034]所述緩衝裝置I的拉杆3下方設置有活塞29,所述活塞29上設置有能從液壓缸2的有杆腔33流向無杆腔32的單向閥28 ;所述液壓缸2內無杆腔32的端部設置有連通有杆腔33的回油管路31 ;所述回油管路31上設置有流速調節裝置23。
[0035]所述拉杆3下端設置有過渡套43,拉杆3下部外設置有頂套42 ;所述復位彈簧4的下端同所述頂套42上表面相連;頂套42和過渡套43之間設置有轉動軸承41 ;所述過渡套43上設置有連通單向閥28和有杆腔33的過渡孔44。
[0036]所述流速調節裝置23包括封套35,封套35表面設置有與回油管路31進油端相對應的第一油孔34,封套35上相對於第一油孔34設置有第二油孔38 ;封套35內設置有同第一油孔34和第二油孔38相對應的調節閥40,封套35外設置有連通第二油孔38和所述有杆腔33的缺口 39 ;所述調節閥40包括設置於封套35內的柱體37,柱體37上相應於第一油孔34和第二油孔38設置有弧形的偏心槽36。
[0037]所述液壓缸2的兩側均設置有回油管路31, —回油管路31與液壓缸2之間的第一接口 26設置於液壓缸2底部的溝槽27內;另一回油管路31與液壓缸2之間的第二接口30設置於液壓缸2內表面,第二接口 30高於第一接口 26設置。當活塞29下降時,通過第一接口 26和第二接口 30共同回油,關門速度較快;當門扇接近關閉時,活塞29會將第一接口 26擋住,從而僅由第一接口 26進行回油,使門扇進一步減速,保證門扇的緩衝效果。
[0038]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軸式閉門器的一次動作過程:開門時,門扇帶動撥軸16轉動,撥軸16帶動轉套14轉動,轉套14的豎嚮導槽13通過扳動滾軸12帶動轉動體8 一同轉動;滾軸12受到外凸輪面25的作用在轉動的同時,向上運動;帶動轉動體8 —同向上移動並轉動;轉動體8內的滾珠18在轉動時,一側滾珠18受到臺階21的作用進入通孔19內,另一側的滾珠18則被頂出來與內凸輪斜面22配合;滾珠18沿著內凸輪斜面22滾至內凸輪斜面22的最上方後,轉動體8再繼續轉動一定角度(5° );此時,凸輪體7內的限位塊20與轉動體8上的定位銷5相接觸,從而使門扇無法再繼續開啟。
[0039]與此同時,由於轉動體8的豎直運動,使轉動體8拉動拉杆3克服復位彈簧4的拉力向上移動;移動過程中,活塞29向上運動;有杆腔33內的液壓油通過單向閥28快速進入無杆腔32內;完成關門緩衝的準備工作。
[0040]由於限位塊20使轉動體8能分別向兩方向旋轉90°以上。在轉至大於90°時,使滾軸12轉過外凸輪面25的尖形體24的頂端;使門扇固定在開啟狀態,不會關閉。
[0041]需要關閉時,將門扇關閉至90°以下角度;滾軸12越過尖形體24的頂端後,在復位彈簧4的拉動下,會沿外凸輪面25向下滑落;活塞29緩慢將液壓缸2內的緩衝液排出,達到緩衝效果。
[0042]在門扇關閉過程中,由於本發明的結構特點,內凸輪斜面22會限制滾珠18的轉動;在內凸輪斜面22的限制下,轉動體8帶動滾珠18隨緩衝裝置I的拉杆3下降,才能在外凸輪面25的作用下推動轉套14進行轉動;緩衝裝置I的拉杆3下降速度較慢,轉動體8帶動滾珠18轉動過快,則內凸輪斜面22會限制滾珠18隨轉動體8的過快轉動,使轉動體8的過快轉動受限,達到閉門緩衝效果。
[0043]緩衝裝置I進行緩衝時,復位彈簧4帶動拉杆3和活塞29下降,無杆腔32內的液壓油不能由單向閥28進入有杆腔33,只能從回油管路31流向有杆腔33 ;通過轉動流速調節裝置23的柱體37,改變柱體37上的偏心槽36與第一油孔34和第二油孔38連通縫隙的大小來實現控制緩衝的力度。
[004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於本發明的具體描述,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並非受限於本發明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包括筒狀的凸輪體(7),其特徵在於:凸輪體(7)上方設置有外凸輪面(25),凸輪體(7)內設置有轉動體(8),所述轉動體(8)的上端設置有同外凸輪面(25)配合的滾軸(12),所述凸輪體(7)上方外設置有轉套(14),轉套(14)上相應於滾軸(12)設置有豎嚮導槽(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體(7)內設置有內凸輪斜面(22),內凸輪斜面(22)的下端設置有臺階(21),臺階(21)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塊(20);所述轉動體(8)的中部設置有通孔(19),通孔(19)內設置有導柱(17),導柱(17)的兩端均設置有滾珠(18);所述兩滾珠(18)和導柱(17)的長度之和,滿足一側滾珠(18)與臺階(21)側面接觸時,另一側滾珠(18)與內凸輪斜面(22)的表面相配合;轉動體(8)下部相應於限位塊(20 )設置有定位銷(5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凸輪面(25)設置為兩個相對應的尖形體(24),兩尖形體(24)對稱的設置於凸輪體(7)上端的兩側;所述內凸輪斜面(22)也設置為兩個,兩內凸輪斜面(22)的上端相接,兩內凸輪斜面(22)的下端均設置有臺階(21),所述限位塊(20)設置於所述兩臺階(21)之間;所述限位塊(20)與一側的尖形體(24)相對應;優選的,所述臺階(21)相應於滾珠(18)設置有坡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體(8)上端設置有連接槽,所述滾軸(12)通過銷軸(11)橫向設置於所述連接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式閉門器的芯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塊(20)使轉動體(8)能分別向兩方向旋轉90°以上。
6.—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5所述軸式閉門器的芯體的軸式閉門器,包括殼體(6),殼體(6)內設置有所述芯體(10),其特徵在於:芯體(10)上方設置有與殼體(6)配合的壓蓋(15);壓蓋(15)內設置有與所述轉套(14)相連的撥軸(16);芯體(10)下方設置有緩衝裝置(1),緩衝裝置(I)包括液壓缸(2),液壓缸(2)內設置具有復位彈簧(4)的拉杆(3),拉杆(3)的上端同所述轉動體(8)的下端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軸式閉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緩衝裝置(I)的拉杆(3)下方設置有活塞(29),所述活塞(29)上設置有能從液壓缸(2)的有杆腔(33)流向無杆腔(32)的單向閥(28);所述液壓缸(2)內無杆腔(32)的端部設置有連通有杆腔(33)的回油管路(31);所述回油管路(31)上設置有流速調節裝置(23 )。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軸式閉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3)下端設置有過渡套(43),拉杆(3)下部外設置有頂套(42);所述復位彈簧(4)的下端同所述頂套(42)上表面相連;頂套(42)和過渡套(43)之間設置有轉動軸承(41);所述過渡套(43)上設置有連通單向閥(28)和有杆腔(33)的過渡孔(44)。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軸式閉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速調節裝置(23)包括封套(35),封套(35)表面設置有與回油管路(31)進油端相對應的第一油孔(34),封套(35)上相對於第一油孔(34)設置有第二油孔(38);封套(35)內設置有同第一油孔(34)和第二油孔(38 )相對應的調節閥(40 ),封套(35 )外設置有連通第二油孔(38 )和所述有杆腔(33 )的缺口(39);所述調節閥(40)包括設置於封套(35)內的柱體(37),柱體(37)上相應於第一油孔(34)和第二油孔(38)設置有弧形的偏心槽(36)。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軸式閉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缸(2)的兩側均設置有回油管路(31),一回油管路(31)與液壓缸(2)之間的第一接口(26)設置於液壓缸(2)底部的溝槽(27)內;另一回油管路(31)與液壓缸(2)之間的第二接口(30)設置於液壓缸(2)內表面,第二接口(30)高於第一接口(26)設置。
【文檔編號】E05F3/04GK104196390SQ20141043213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李正輝, 李煥志 申請人:李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