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民主主義》讀後感800字
2023-09-23 18:55:35 3
新民主主義論是毛澤東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講演,原題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下面整理了新民主主義論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民主主義》讀後感一
《新民主主義論》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的基本觀點,闡發了文化同政治、經濟的辯證統一的關係,指出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導和宣傳同中國共產黨在不同革命階段具體行動綱領之間的聯繫和區別;論述了文化工作在整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闡明了黨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方針。
讀完《新民主主義論》後,體會最深的是新民主主義的先進文化建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至於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
在「五四」以後,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發展的關係,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聯合,因為我們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這種工作過去還做得很不夠。這不但是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還有外國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於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後排洩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所謂「全盤西化」(33)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虧的。中國共產主義者對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在這點上,中國無產階級的科學思想能夠和中國還有進步性的資產階級的唯物論者和自然科學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反動的唯心論建立統一戰線。共產黨員可以和某些唯心論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動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贊同他們的唯心論或宗教教義。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並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中國現時的新政治新經濟是從古代的舊政治舊經濟發展而來的,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讚揚任何封建的毒素。對於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導他們向後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並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幹部的知識和教育革命大眾的知識在程度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革命文化,對於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這個文化戰線上的各級指揮員。「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34),可見革命的文化運動對於革命的實踐運動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這種文化運動和實踐運動,都是群眾的。因此,一切進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戰爭中,應有自己的文化軍隊,這個軍隊就是人民大眾。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眾,就是「無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敵人。為達此目的,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須知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
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相結合,這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這就是我們要造成的新中國。
《新民主主義》讀後感二
前一陣替朋友捉刀寫的,雖是拼湊,但也道出了我的真實想法,這裡就不作修改的拿出來。
很久沒有認真的讀過毛澤東的文章了,今日這《新民主主義論》也只是草草的看了一遍。裡邊的許多當時常被提起的名詞現在讀來竟有些考古的味道。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在以世界上少有的加速度發展著,WTO,申奧,三個代表這些才是熱點,是當今理論學習乃至平常生活中常談起的國家大事,而最近這些也被神州飛船,"群眾利益無小事"等代替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以嶄新的共產黨人的形象在帶領著全國人民向著強國之路邁進著。作為一名中國人怎能不為之驕傲自豪。
但是文化呢?突然感到有點空空的!
《新民主主義論》是借《中國文化》出版之際寫出的,可見應該對於文化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毛澤東也表示"說明一下中國政治和中國文化的動向問題,或者也是有益的。"可見當時中國意識形態上兩個重點政治和文化,而文化人在當時是絕對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的,畢竟他們代表了當時或舊或新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當然這是由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情決定的。那麼現代呢?我國處於關鍵的轉折點上: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體制改革。三者之間相對五四時期來說轉換的時間很短,而後二者可以說是重疊的。談談我讀過的一些這三個時期的書,算是我對這一時期的文化的淺淺的了解。文革前,有一些名篇,丁玲,老舍等都貢獻不少至今認為人樂道的作品,一時想不起來了。記憶清晰的是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現在想來還有一股保家衛國的衝動。這些作品描述了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和可愛的志願軍官兵的感人事跡,讀來栩栩如生。文革期間的文化作品似乎很少,而我讀過的似乎就只有《燕山夜話》,寫得很好。小品文似的,學東西,長智慧,為當代人與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搭了一個別致的小道。其他關於文革的作品都是後來寫的了,而且大多是描述文革中的種種人性間的關係,有一些自省的意味。事實上這也是文革結束後文化界的一個不小的寫作領域:抗日,內戰以及文革的追描。而寫改革開放如沐春風的似乎不多,或許是我看得不多,《紅旗》,《當代》,《啄木鳥》寫得不多吧。很快我的文學的記憶有增加了改革這一重要內容,主要人物在廠長,村長,鎮書記乃至縣書記,市長這些在基層領導身上,如何處理好上邊的命令和下邊的猜疑、不滿甚至暴動是作品的主線。後來腐敗題材又來了。
作品總是跟著時代再變,但我不知這是不是文化?毛澤東提到"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一句話,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如今新中國欣欣向榮,可是新文化呢?中國的,中華民族的先進文化是什麼呢?《新民主主義論》談了這個問題,並且回答了,當然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所謂中華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所謂中華民族的新經濟,就是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所謂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可見,當時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文化是和主義聯在一起的,現在我們似乎不談主義了,談的是思想,"三個代表"特別指出要代表先進的文化,而各處學習三個代表也有不少的文字報導。但是,這些文字的真實姑且不去考究,畢竟這些文字只是描寫了佔人民少數的共產黨員的文化學習吧?農民呢?工人呢?描寫他們生活的呢?如果從文化的繼承性上來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呢?五四時期的文化呢?"
"三個代表"裡提到我們黨要代表先進的文化。具體怎麼代表呢?我最近沒有時間看文化領域的作品,沒有切身感受。現在為各種課程、作業忙得不可開交,所以可以談談教育。畢竟是文化教育。
說是文化教育,感覺文化的內容已經不多了,應該是科技教育了。想想古代的師兄們十年寒窗都在學習四書五經去還要加一個"苦"字,不僅替我們這一代人叫怨了。十年是不止了,學習的東西也不止9本書(雖然這麼比不大恰當)。古今中外,感覺只學了"今"和"外",也就是外國近代的科技成果;"中"、"古"卻學得太少了。最可氣的是英語本是一種工具語言卻被當成四書五經了,背來背去,還有全國的什麼考試,來評定你的"秀才"功名。古代的哥哥們學了四書五經還可以一起飲酒做賦,沒是泛酸;而如今的弟弟妹妹們見面除了hey,hello,byebye之類英語國家幼兒不用學都會的招呼之外,能順暢交流的能佔幾分呢?英語的泛濫與語文的落魄對比之鮮明已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的弱勢了。試問無本之木能立於林?
時代不同了,文化也會變,但是要有民族的根,"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要為人民服務"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並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要有民族的魂:"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新民主主義論》在最後指出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仍然適用於當代。毛主席在文章最後熱情高呼:
新中國站在每個人民的面前,我們應該迎接它。
新中國航船的桅頂已經冒出地平線了,我們應該拍掌歡迎它。
舉起你的雙手吧,新中國是我們的。
如今中國的航船已經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揚帆破浪。
相信文化的風帆必將為中國的遠航提供力量。
《新民主主義》讀後感三
我最近讀了《毛澤東選集》的某幾篇文章,其中對第二卷的《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感觸良多。這是毛澤東一九四○年一月九日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講演,原題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載於一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國文化》創刊號。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載時,題目改為《新民主主義論》。
讀完之後,不得不說,毛主席的文筆真的很好,層次分明,論點論據清晰,全文分為十五個篇章。主線是中國的文化,從中國的文化談起,探索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新民主主義論》是借《中國文化》出版之際寫出的,可見應該對於文化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至於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
毛主席在此提出了他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自以為是」和「好為人師」那樣狂妄的態度是決不能解決問題的。清政府正因為自以為是,覺得天朝無所不有,放棄了發展的大好機會,導致中國積貧積弱,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直出於被列強瓜分的地位。
在民國之後,民眾的觀念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四運動之後,更是出現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是一次文化熱潮,中國早期的共產思想就是在這個時候發展起來的。而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同時我們也需要銘記歷史,在發展本民族的文化同時,還積極借鑑並吸收外國優秀文化。例如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外國的一些先進的制度,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尤其在如今經濟全球化下,不斷學習,才能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充滿生機,富有競爭力。而我們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這種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像我們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理論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種文化經歷了歷史的檢驗、人民的檢驗,證明是適合中國的發展,新民主義是適合中國的。它能保留我們民族的特性的同時,還能吸收外國民族文化的特性,轉化為我們民族文化生長的養料,這是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他不是那個神創造的,也不是那個人隨便說說就出現的。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一個純粹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一定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這不代表他就要去與所有唯心主義者為敵,或是排斥他們。共產黨員可以和某些唯心論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動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贊同他們的唯心論或宗教教義。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去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在新時代,我們接受新的文化,就需要遵循科學的路線,理性分析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歷史證明,像封建時代裡,統治者和人民都相信神明之說,只會使大眾變得更愚鈍,在疾病和災難面前,這樣的國家和人民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更別說如何高速發展了。所以,發展新民主主義就是發展科學的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社會的文化也是廣大人民的智慧結晶,而新民主主義是代表人民的意志,是人民爭取幸福的思想武器。我們要把教育革命幹部的知識和教育革命大眾的知識在程度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然而這種文化和實踐運動也是屬於群眾的。因為所有的文化傳播都是圍繞著人民群眾,為他們而革命,為他們而吶喊,為達此目的,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
新民主主義是民族的、是科學的、是大眾的,也是我們需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的思想文化,我們的文化也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