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真蠟燭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0:40:20 2
專利名稱:一種仿真蠟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種仿真蠟燭。
背景技術:
蠟燭主要具有照明、裝飾等用途,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和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燃燒式蠟燭正逐漸被電子仿真蠟燭所替代。電子仿真蠟燭主要利用外接電源或者內置電池為發光元件供電,利用發光元件發出的光模擬蠟燭燃燒所產生的火焰。傳統的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火苗會呈現跳動、閃爍的動感,然而,發光元件產生的光模擬火焰的電子仿真蠟燭通常都是靜態的,因此仿真度不高,影響了用戶的視覺體驗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仿真度的仿真蠟燭。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仿真蠟燭,包括固定筒、以及設置在所述固定筒內部的電源和發光元件,還包括火焰片和彎折杆,所述固定筒內部還設置撥動機構、齒輪箱和電機,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具有開孔,所述彎折杆的兩端固定在所述開孔的邊緣,所述火焰片的上端露出所述開孔,中部穿過所述彎折杆,下端伸入所述固定筒內部,所述發光元件的光線出射方向朝向所述火焰片的上端,所述電源與所述發光元件和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齒輪箱的輸入軸,所述齒輪箱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撥動機構,所述撥動機構包括轉軸以及連接在所述轉軸上、用於撥動所述火焰片的下端的撥動片。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彎折杆呈V形或圓弧形。進一步地,還包括上端開口的蠟筒,所述蠟筒包覆在所述固定筒的外部且將所述火焰片的上端露出所述開口。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筒包括筒體、燈架、筒底和帶有通孔的筒蓋,所述筒蓋和筒底分別安裝在所述筒體的上下端,所述燈架固定在所述筒蓋下方,所述開孔設置在所述燈架頂部,所述發光元件固定在所述燈架上,所述電機、齒輪箱和電源都固定在所述筒底上。進一步地,所述筒蓋包括固定環和膠筒蓋,所述膠筒蓋環設在所述固定環外側且固定在所述筒體上端。進一步地,所述筒底上還設置撥動開關,所述撥動開關與所述電源、發光元件和電機電連接。 所述發光元件為LED或有機EL電致冷光源。所述電源為充電電池。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仿真蠟燭將火焰片懸掛在彎折杆上,撥動片可在電機的作用下不斷撥動火焰片下端,使火焰片沿彎折杆來回運動,當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射至火焰片上端時能夠形成火焰來回跳動閃爍的動態效果,與燃燒式蠟燭的視覺效果十分相似,因此具有很高的仿真度,能夠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仿真蠟燭裝配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仿真蠟燭結構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考圖I和圖2,本實施方式的一種仿真蠟燭包括蠟筒I、固定筒、電源、發光元件3、火焰片2、彎折杆8、撥動機構10、齒輪箱9、電機和撥動開關11等組成部分。固定筒為中空的圓柱筒,用於容納電源、發光元件3、撥動機構10、齒輪箱9、電機·和撥動開關11等結構,其上端具有開孔。固定筒可採用一體式結構,也可採用例如本實施例的分體式結構,具體包括筒體4、燈架、筒底7和帶有通孔的筒蓋。筒蓋和筒底7分別安裝在筒體4的上下端,筒蓋進一步包括固定環5和膠筒蓋6,膠筒蓋6環設在固定環5外側且固定在筒體4上端。燈架固定在筒蓋下方,開孔設置在燈架頂部。發光元件3可固定在燈架上,電機、齒輪箱9和電源可都固定在筒底7上,筒底7還可設置孔柱,用於放置撥動開關11以便用戶實現仿真蠟燭的開啟和關閉操作。彎折杆8可採用V形細鐵絲,其兩端固定在固定筒上端的開孔的邊緣,形成中間低兩端高的狀態。火焰片2可採用金屬片,中部具有一個小孔,能夠穿過彎折杆8而懸掛在彎折杆8上且可在撥動作用下沿其擺動,火焰片2的上端形狀類似於火苗,其露出開孔,下端伸入固定筒內部。當然根據具體需要,彎折杆8也可設計成其他形狀,例如圓弧形或其他個性化形狀。發光元件3可採用LED或者有機EL電致冷光源,其光線出射方向朝向火焰片2的上端,以便模擬火焰片2發光的狀態。如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仿真蠟燭的控制電路中,電源與LED、電機M和撥動開關SI電連接。電源可採用普通乾電池,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更換和拆裝,使用安全可靠,當然也可採用可充電電池,以便提高使用次數、降低成本。如圖2,電機用於為撥動機構10提供動力,齒輪箱9用於實現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齒輪箱9的輸入軸,齒輪箱9的輸出軸連接撥動機構10。撥動機構10設置在火焰片2下方,其包括轉軸以及連接在轉軸上沿徑向向外延伸的一個或多個撥動片,當撥動機構10在電機和齒輪箱9的驅動作用下旋轉時,能夠不斷撞擊撥動火焰片2的下端,使火焰片2在重力作用下不斷沿彎折杆8來回、升降運動,形成火焰來回、上下跳動和閃爍的效果。蠟筒I為中空套筒,外觀模擬工藝蠟燭的造型、顏色和材料,上端具有開口,用於包覆在固定筒的外部且將火焰片2的上端露出開口。根據具體應用場景,蠟筒I的外部還可設置有圖案、文字,或者粘貼一定的裝飾部件,進一步改善用戶的視覺效果。本實用新型仿真蠟燭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形狀類似於工藝蠟燭的造型,內部設置電池作為電源,發光元件作為發光源,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投射到火焰片上,再由電機帶動撥動機構撞擊火焰片,使其沿彎折杆8來回擺動,酷似真蠟燭的燃燒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造型美觀逼真,防風、防水又無火災隱憂,是取代普通蠟燭的理想用品,作為一種照明和裝飾用品可廣泛使用,尤其適合於家庭、酒店、咖啡廳和酒吧間等場所照明和營造浪漫氣氛。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仿真蠟燭,包括固定筒、以及設置在所述固定筒內部的電源和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火焰片和彎折杆,所述固定筒內部還設置撥動機構、齒輪箱和電機,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具有開孔,所述彎折杆的兩端固定在所述開孔的邊緣,所述火焰片的上端露出所述開孔,中部穿過所述彎折杆,下端伸入所述固定筒內部,所述發光元件的光線出射方向朝向所述火焰片的上端,所述電源與所述發光元件和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齒輪箱的輸入軸,所述齒輪箱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撥動機構,所述撥動機構包括轉軸以及連接在所述轉軸上、至少一個用於撥動所述火焰片的下端的撥動片。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所述彎折杆呈V形或圓弧形。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上端開口的蠟筒,所述蠟筒包覆在所述固定筒的外部且將所述火焰片的上端露出所述開口。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筒包括筒體、燈架、筒底和帶有通孔的筒蓋,所述筒蓋和筒底分別安裝在所述筒體的上下端,所述燈架固定在所述筒蓋下方,所述開孔設置在所述燈架頂部,所述發光元件固定在所述燈架上,所述電機、齒輪箱和電源都固定在所述筒底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所述筒蓋包括固定環和膠筒蓋,所述膠筒蓋環設在所述固定環外側且固定在所述筒體上端。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所述筒底上還設置撥動開關,所述撥動開關與所述電源、發光元件和電機電連接。
7.如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光元件為LED或有機EL電致冷光源。
8.如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仿真蠟燭,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為充電電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仿真蠟燭,包括固定筒、以及設置在固定筒內部的電源和發光元件,還包括火焰片和彎折杆,固定筒內部還設置撥動機構、齒輪箱和電機,固定筒的上端具有開孔,彎折杆的兩端固定在所述開孔的邊緣,所述火焰片的上端露出所述開孔,中部穿過彎折杆,下端伸入固定筒內部,所述發光元件的光線出射方向朝向所述火焰片的上端,所述電源與所述發光元件和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齒輪箱的輸入軸,所述齒輪箱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撥動機構,所述撥動機構包括轉軸以及連接在所述轉軸上、至少一個用於撥動所述火焰片的下端的撥動片。本實用新型仿真蠟燭與燃燒式蠟燭的視覺效果十分相似,具有很高的仿真度,能夠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文檔編號F21S10/06GK202691886SQ20122009251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明者曾廣安 申請人:曾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