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平凡的世界》小說讀後感
2023-09-23 05:55:45 4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以史詩般的筆觸描述了在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大背景下,黃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下面請繼續閱讀為大家提供的小說讀後感範文。
篇1:《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三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
「……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篇2:《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那黃土般的生活,跌宕的人生,是一個平凡的世界,這個世界似乎沒有了溫度,沒有了時間,有的只是吶喊...
《平凡的世界》,它不再是一本書、一個故事、它是一個世界,一個確確實實存在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路遙藝術般的詮釋了人生的真諦。
本書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正好反映了一句話:」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其實不平凡」。
在小說中,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時刻能充滿激情、充滿鬥志。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改變命運。在讀書時,他立志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學習各種知識,參加多項活動,雖然家裡最窮,卻仍然贏得了同學們的尊敬;畢業後,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天地裡,毅然外出闖蕩,在成為一個煤炭工人以後,他憑藉自己辛苦的勞動「徵服」了同來的一眾幹部公子,還在繁重的勞動之餘尋找時間不忘學習,力爭改變中國的採煤工藝流程。正像書中所講的:他們往往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在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上進行人生的搏鬥。
從一個教師到農民到搬運工再到煤礦工人,他一次次地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放棄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們既不鄙視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他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地酬報和寵愛,理智而清醒地面對現實。他人生每走一步,都無悔地作出選擇。因為他覺得人生就是要永無休止的奮鬥,即使心靈傷痕累累,也還得要去為現實中的生存和發展而掙扎。
從少平的人物描寫中,我深刻體會到: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每個人對自己實現理想的機會是相同的,我們不應把不幸當作負擔,學會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的雙手掌控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要樂觀地面對生活,時刻保持蓬勃的生命力,為了理想,與苦難作鬥爭,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篇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在看完最後他寫的後記裡面的那句「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我更是有此感想:莊稼無收年年種。
首先簡單說說我看完之後的小結,《平凡的世界》我國著名作家路遙的經典代表作,裡面主要描述了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當中艱苦奮鬥的勞動與曲折無奈的愛情、無數次的挫折與永不放棄的追求、無法想像的痛苦與每次成功的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讓我邊讀邊哭、邊讀邊笑。其中最主要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及在雙水村的大傢伙,於生活中林林總總的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極度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無論是孫家兩兄弟曲折的奮鬥史和悽美婉轉的愛情故事,還是少安和田村書記他們幹部之間的政治鬥爭和期間的爾虞我詐,都讓我壓抑於心而難以言表。但是他們倆兄弟的每一次受挫後重振的那股精氣神,讓我越讀越有一股熊熊熱火燃燒於胸,生命滿希望,堅持不懈是王道!而讀完小說之後,孫家兩兄弟的每一個小故事都不時出現在我腦海中,那樣的熱血那樣的催人奮進。那是因為他們告訴了我一個道理,即使生活給了你一擊左勾拳,別洩氣,爬起來繼續作戰,只要每一次都勇敢站起來,就總有戰勝的一天;即使黃河今年滿上灘淹了莊稼,別傷心別放棄,只要年年都種莊稼,天災人禍也好,總有一天會有收成。
孫少平他從一名高中畢業生到成為一名煤礦工人,其間經歷了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雖經歷層層磨難,但他平凡的一生裡面處處綻放著光輝,一部簡單的家族史被他改寫得充滿意義。在高中學習期間,讓他感到最痛苦的是由於貧困而給自尊心所帶來的傷害,就連吃飯都少了該有的尊嚴。然而他學習刻苦,心懷遠大的理想,到後來去了煤礦,他依然秉承艱苦奮鬥的精神,通過勞動取得受人仰視的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同。同時他又具有現代意識,時時不忘學習,能文能武,這使他贏得了田曉霞的愛情。雖然他們倆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他最終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孫少平就是路遙在小說裡面塑造的一個精神鬥士,在平凡的世界裡面,始終以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精神活著,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地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另外我還想講一下少平的大哥,那位13歲就輟學幫家裡忙的孫少安「能人」。他不僅年幼就和父親一起支撐著那個風雨飄搖的家,並且在18歲那年被推選為雙水村生產隊長,弟妹倆也正是在他的庇護下才得以完成學業,姐姐一家也因此能夠勉強度日。但是生活總跟他過不去,曾幾何時,痛苦、煩惱、迷茫在他的內心象洪水一般泛濫。但他不屈服於命運精神讓我每每肅然起敬,雖說家裡的貧窮落後生活不濟,他從未對家其厭惡或嫌棄。即使田書記整天算計著他,但是他任然挺下去,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為雙水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他是一個責任感令人起敬的爺們!他不僅肩負起了養家的擔子,還在自己第一次創業時,招攬全村村民到自己的磚廠上工,以及慷慨捐資助學。雖然說「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簡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壓。」但是他以樂觀的心態和寬廣的胸襟面對著生活給予他的一切磨難,頑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使他度過了一道道艱難的坎。這個負重前行的跋涉者,我從頭到尾陪著他走過了一遍生活這條路,其中的痛苦難耐,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在一次次的挫敗下任然能翻身而起,又一次次的艱苦奮鬥不懈努力,這種毅力不僅影響了那一代人,那同時也是對每一階段的每一個讀者的鼓舞啊!
無疑孫家兩位男主人翁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們告訴我人只要活著,就要努力「勞動」,艱苦奮鬥一生,即使生活一片黑暗也要堅信未來一片光明。就像路遙說的那樣,至少我們曾真誠而充滿激情地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竭盡全力地勞動過,並不計代價地將自己的血汗獻給了不死的人類之樹。在我們這個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裡面,時代變遷而精神始終不變,每當我們受到挫折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應該秉承老一代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我相信在往後的日子裡面,少安好平都會在我耳邊不停地提醒我,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只要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艱苦奮鬥,生活會在最後關頭給予你一個大大的微笑。
就像那個小故事裡面講的,雖然在黃河邊的田地時刻都有被淹的可能,但是我還記老父親說的那一段話:「出汗不一定打糧食,可打糧食一定要出汗。今年淹了還有下年,下年淹了還有下下年。我們是莊稼人,莊稼無收也要年年種,總有能收成的時候。」從路遙筆下的由孫家兩兄弟為典型代表的老一輩身上,從我一頁頁翻過的曲折跌宕的故事裡面,我讀懂了一個人生的哲學就是:在生活裡面,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應該堅持不懈地努力,相信生活前路一片光明,然後心平氣靜地繼續年年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