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組合EP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5:34:14 2

本發明涉及一種EP管,特別涉及一種可拆卸組合EP管。
背景技術:
EP管即eppendorf微量離心管,是樣品處理和樣品短期(或長期)存貯的理想工具,是分子生物學微量操作實驗的常用工具。
目前廠家生產及實驗室使用的EP管大概分為三種類型:單管、八聯管和96孔板。對於試劑廠家來說,分裝試劑時用八聯管或者96孔板較單管的方便適用,無論是自動化分裝試劑或是人工手動分裝試劑都會有極大的便利。但是,對於製備EP管的耗材廠家來說,生產EP管時需要多種不同的模具,多種模具就會給廠家帶來更高的生產成本。而在使用單位中,操作者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1、常規的96孔板無專用蓋,只能用熱封膜,而且每次不一定會將96孔板都用完,下次用的時候得重新用新的熱封膜,無形中就會造成成本增加和不必要的浪費;2、常規的八聯管有專用蓋,但是也不一定每次實驗都剛好需要使用八的倍數的用量,故每次操作的時候,有可能需要將八聯管剪開,每次剪刀都必須消毒處理以免汙染,給日常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單個的EP管如果進行大批量的試劑分裝或者加樣時,必須一個個手工排在加樣板上,無形中就加大了工作量和實驗操作時間,在分子生物學實驗中,操作時間越長,給實驗結果的影響就越大。
若能研發一種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組合的EP管,適用的範圍更廣,能夠帶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拆卸組合EP管,該EP管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組合拆卸,適用範圍廣,使用靈活方便,同時能夠降低生產廠家的生產成本,實用性強。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拆卸組合EP管,包括多個EP管組件,每個EP管組件包括有EP管和EP管蓋,所述的EP管的外壁上設置有兩個連接杆Ⅰ和兩個連接杆Ⅱ, 所述的連接杆Ⅰ上開有凹槽, 連接杆Ⅱ上設置有與凹槽配合扣緊的凸塊,所述的兩個連接杆Ⅰ和兩個連接杆Ⅱ均布在EP管上,其中一個連接杆Ⅰ與其中一個連接杆Ⅱ相對布置, 另一個連接杆Ⅰ與另一個連接杆Ⅱ相對布置。
所述的凹槽內還開有一環形卡槽,所述的凸塊上設置有至少兩個與環形卡槽配合的凸點。
所述的凹槽和凸塊是半球形或圓錐形。
所述的連接杆Ⅱ底端面至EP管底面的距離L1比連接杆Ⅰ上端面至EP管底面的距離L2大0~2mm。
從俯視圖中看,兩個連接杆Ⅰ分別位於EP管的前面和左面,兩個連接杆Ⅱ分別位於EP管的後面和右面。
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可根據實際需要自由組合或拆開成不同數目、不同模式的加樣板,適用範圍廣,使用靈活方便。
2、本發明的每個EP管組件結構均相同,對於製備EP管的耗材廠家來說,只需要一個模具即可生產,無形中可為耗材生產廠家降低生產成本,且生產過程中不需要更換模具,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3、試劑生產廠家分裝試劑的時候,使用本發明可按不同的測試量自由組合不同的測試數目放置在同一個試劑盒裡面,方便實用。
4、相對於現有的96孔板無專用蓋,只能用熱封膜的使用方式相比,本發明自帶有EP管蓋,所以在使用過程中,無需熱封膜,可為使用者降低成本。
5、相對於現有的單管結構,當需要同時加樣多個EP管時,採用本發明可先組裝好需要的EP管數量,加樣時再利用排槍(八聯或十二聯)進行操作,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6、本發明的組裝拆卸過程,不需要其他附加工具來配合,故可極大的降低試劑在組裝拆卸過程被汙染的機率。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之EP管組件立體圖。
圖2: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EP管組件主視剖視圖。
圖3: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EP管組件主視剖視圖。
圖4:本發明之EP管組件俯視圖。
圖5:本發明之EP管組件仰視圖。
圖6:本發明組合狀態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7:本發明組合狀態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1-EP管蓋,2-EP管,3-連接杆Ⅱ,31-凸塊,32-凸點,4-連接杆Ⅰ,41-凹槽,42-環形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可拆卸組合EP管,如圖1、圖2、圖4、圖5所示,包括多個EP管組件,每個EP管組件包括有EP管2和EP管蓋1,所述的EP管2的外壁上設置有兩個連接杆Ⅰ4和兩個連接杆Ⅱ3, 所述的連接杆Ⅰ上開有凹槽41, 連接杆Ⅱ上設置有與凹槽配合扣緊的凸塊31,所述的兩個連接杆Ⅰ4和兩個連接杆Ⅱ3均布在EP管上,其中一個連接杆Ⅰ4與其中一個連接杆Ⅱ3相對布置, 另一個連接杆Ⅰ4與另一個連接杆Ⅱ3相對布置。從俯視圖中看,兩個連接杆Ⅰ4分別位於EP管2的前面和左面,兩個連接杆Ⅱ3分別位於EP管2的後面和右面。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凹槽41和凸塊31是半球形。作為一種變換,所述的凹槽41和凸塊31還可以是圓錐形或是其他能夠方便配合卡緊的形狀。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連接杆Ⅰ上開有凹槽41的數量是一個。作為一種變換,所述的連接杆Ⅰ上開有凹槽41的數量還可以是兩個、三個,對應的連接杆Ⅱ上設置有與凹槽配合扣緊的凸塊31數量也可以是兩個、三個。
實施例2:一種可拆卸組合EP管,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點在於:所述的凹槽41內還開有一環形卡槽42,所述的凸塊31上設置有至少兩個與環形卡槽42配合的凸點32,如圖3所示。
實施例2設置環形卡槽42和凸點32的目的是為了使凹槽41與凸塊31的配合更穩固。當凹槽41與凸塊31間的配合足夠穩固不易脫出時,可採用實施例1的結構。
本發明各實施例中,優選方案是,連接杆Ⅱ3底端面至EP管底面的距離L1比連接杆Ⅰ4上端面至EP管底面的距離L2大0~2mm,這樣能保證組合後各個EP管的高度基本相同。作為一種變換,所述的連接杆Ⅱ3底端面至EP管底面的距離L1與連接杆Ⅰ4上端面至EP管底面的距離L2之間的關係,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本發明組合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組成需要的多行多列(如圖7所示),或者是一行多個(如圖6所示)。當組合成一行多個時,將第一個EP管組件右面的連接杆Ⅱ3上的凸塊31插入第二個EP管組件左面的連接杆Ⅰ4上的凹槽41內卡緊,第二個EP管組件右面的連接杆Ⅱ3上的凸塊31插入第三個EP管組件左面的連接杆Ⅰ4上的凹槽41內卡緊,依次類推,按需要的數量組裝完成。當組合成多行多列時,第一行的組裝方法與一行多個的組裝方法相同,組裝第二行時,將第二行第一個EP管組件後面的連接杆Ⅱ3上的凸塊31插入第一行第一個EP管組件前面的連接杆Ⅰ4上的凹槽41內卡緊,第二行第一個EP管組件右面的連接杆Ⅱ3上的凸塊31插入第二行第二個EP管組件左面的連接杆Ⅰ4上的凹槽41內卡緊,然後,將第二行第二個EP管組件後面的連接杆Ⅱ3上的凸塊31插入第一行第二個EP管組件前面的連接杆Ⅰ4上的凹槽41內卡緊,第二行第二個EP管組件右面的連接杆Ⅱ3上的凸塊31插入第二行第三個EP管組件左面的連接杆Ⅰ4上的凹槽41內卡緊,依次類推,按需要的數量組裝完成。當需要拆卸時,將凸塊31從凹槽41中拉出即可。
本發明EP管、EP管蓋的結構與現有結構相同,此處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