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彎折矯正鞋底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7:06:3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易彎折矯正鞋底。
背景技術:
足部生物力學研究表明,腳的運動過程按照與地面接觸的時間先後順序分為三個階段:後腳跟觸地期,中足支撐期和前腳掌蹬伸期,整隻腳在運動過程中其受力支點是不斷向前移動的,而且由後腳跟到前腳掌逐步彎曲與伸直,最後以前掌內側作為支點蹬離地面。
而現有鞋底添加了較多的硫化橡膠,鞋底的硬度較大,而且鞋底的花紋較淺,在行走和運動過程中鞋底不容易彎曲,舒適性較差。中國專利公開文獻( 公告號:CN203646613U,公開日:2014.06.18) 公開了一種易彎折的輕質鞋底,包括鞋底本體,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面由位於後腳跟處的防滑部和位於後腳跟處前側的彎折部構成,該彎折部包括複數個凸塊,該複數個凸塊沿其鞋底長度方向分為五排,該五排的相鄰的兩凸塊之間形成一條摺痕槽,該多個條摺痕槽彼此相通形成沿鞋底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多條左傾斜槽和多條右傾斜槽,該鞋底可前、後、左、右方向可任意彎曲,而且其受力易分散和回彈好,穿著者穿著更加的舒適性。但是,上述鞋底在運動過程中受力容易發生過度彎曲,復位性能較差,影響鞋底的二次使用性能,同時不能有效避免重心偏向前掌外側區。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彎折矯正鞋底,具有良好的柔軟性和耐曲折性,變形去力後復位性能佳,且可起到避免重心過度向外的矯正功能。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易彎折矯正鞋底,包括與前腳掌位置對應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底面前後間隔設有複數個橫向凹槽,相鄰兩橫向凹槽之間設為支撐臺,所述前掌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沿前掌部前後方向延伸設置的縱向容置槽,兩個所述縱向容置槽分別水平貫通各橫向凹槽側壁的頂部,所述縱向容置槽內分別適配固設有橡膠拉伸片;所述支撐臺的外側端面上分別結合有TPU支撐件,所述TPU支撐件呈開口朝向支撐臺內側端面的U型結構,且所述TPU支撐件內與支撐臺外側端面之間留有變形空間。
優選地,各所述橫向凹槽分別由主溝槽及連通設置在主溝槽左右兩側的副溝槽組成,兩個所述副溝槽的凹陷深度均比主溝槽的凹陷深度大。
優選地,所述主溝槽的凹陷深度為3mm~5mm,所述副溝槽的凹陷深度比主溝槽的凹陷深度大1.0mm~1.5mm。
優選地,各所述支撐臺上分別設有防滑顆粒。
優選地,所述防滑顆粒為相對支撐臺底面向下凸出的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底面中心設有內凹吸盤。
優選地,所述TPU支撐件由支撐頂板、支撐底板和一體連接支撐頂板和支撐底板的支撐中板組成,所述支撐頂板和支撐底板分別與支撐臺結合固定,所述變形空間為支撐中板與支撐臺外側端面之間的空隙,所述支撐臺由耐磨EVA材質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於在前掌部底面前後間隔設置有複數個橫線凹槽,通過橫向凹槽使得鞋底在運動過程中會隨著腳的彎曲而彎曲變形,提高鞋底的柔軟性和耐曲折性,可以有效減小鞋底對腳部運動時的阻力,減少運動耗能,腳感舒適輕便、自然靈活;又由於橫向凹槽側壁頂部水平連通設置有縱向容置槽,縱向容置槽內設有橡膠拉伸片,通過橡膠拉伸片使鞋底在變形去力後能夠藉助拉伸片的優異彈性而及時回彈,防止鞋底因過度彎曲導致腳部受到傷害,且可延長鞋底的使用壽命;由於在支撐臺外側端面結合有TPU支撐件,TPU支撐件內與支撐臺外側端面之間留有變形空間,通過該TPU支撐件承受外力並提供緩衝效果,同時起到防止前掌撐地期間過度向外翻轉而分散蹬地作用力,使得人體重心順利進行至前掌內側,起矯正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所示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1中所示B-B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橫向凹槽;11、主溝槽;12、副溝槽;20、支撐臺;21、防滑顆粒;30、縱向容置槽;40、橡膠拉伸片;50、TPU支撐件;51、支撐頂板;52、支撐底板;53、支撐中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易彎折矯正鞋底,包括與前腳掌位置對應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底面前後間隔設有複數個橫向凹槽10,各所述橫向凹槽10分別由主溝槽11及連通設置在主溝槽11左右兩側的副溝槽12組成,兩個所述副溝槽12的凹陷深度均比主溝槽11的凹陷深度大。優選地所述主溝槽11的凹陷深度為3mm~5mm,所述副溝槽12的凹陷深度比主溝槽11的凹陷深度大1.0mm~1.5mm。相鄰兩橫向凹槽10之間設為支撐臺20,各所述支撐臺20上分別設有防滑顆粒21,所述防滑顆粒21為相對支撐臺20底面向下凸出的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底面中心設有內凹吸盤。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前掌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沿前掌部前後方向延伸設置的縱向容置槽30,兩個所述縱向容置槽30分別水平貫通各橫向凹槽10側壁的頂部,所述縱向容置槽30內分別適配固設有橡膠拉伸片40。所述支撐臺20的外側端面上分別結合有TPU支撐件50,所述TPU支撐件50呈開口朝向支撐臺20內側端面的U型結構,且所述TPU支撐件50內與支撐臺20外側端面之間留有變形空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TPU支撐件50由支撐頂板51、支撐底板52和一體連接支撐頂板51和支撐底板52的支撐中板53組成,所述支撐頂板51和支撐底板52分別與支撐臺20結合固定,所述變形空間為支撐中板53與支撐臺20外側端面之間的空隙,所述支撐臺20由耐磨EVA材質製成。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創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