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觀後感
2023-08-11 02:06:55
看了《大魚海棠》的首映,在這之後,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年,對於大魚海棠的污衊還是不絕於耳,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把以前的芝麻穀子翻出來晾一晾了,趁著它們還沒爛。
自從《大魚》首映開始,微博,豆瓣都在討(peng)論(ji):
——「它借鑑古畫、抄襲宮崎駿。」
——作為一個觀眾,我覺得畫風其實還是中國元素滿滿的,而且就我國此刻的動畫製作來說,借鑑日本,好像還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吧,除去早年間的幾部國漫頂級作品,(《寶蓮燈》《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有幾部畫風、情節能夠做到完全的中國製造?況且,孔老先生都說「擇其善者而從之」,所以揪著這點不放的朋友,有這個時間不如回去好好讀《論語》。至於整體畫面,能夠算是製作精良,選景考究了。
——「這就是一個『綠茶婊』的故事。」
——客觀來講,《大魚》的故事我也只能說是完整,一些細節和片段還是很瘦,不夠豐滿,不夠吸引人,不明白是因為片長限制還是導演靈感枯竭,一切橋段的確難免俗套和片段化。但是,這並不能影響這部動畫在我心中的地位。如果你要堅持「綠茶婊」的觀點,那我也只能說,「哥哥你不是王思聰,別有事沒事的出來鑑婊了」。
看完了整部片子,在多年中國教育體制下做語文閱讀理解的強迫症又犯了,所以想表達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和我對電影細節的一些理解,片面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但是指正就免了。
規律和註定
整部電影一向讓我能把它串起來的就是被椿的爺爺和靈婆反覆提起的「規律與註定」。
一向以來,大家久久爭論不下的其中一個點,就是椿到底就應和誰在一齊的問題。其實,單從名字上大家其實也就應大致能猜得到—椿到最後也還是會堅持用自己的性命去守護鯤,而湫註定是椿背後的男人。
《逍遙遊》中,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為壽命之極。而鯤呢,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為鵬,鵬之翼,若垂天之雲,此為體積之極。所以,時間的無窮就理應對應體積的廣闊。
而至於湫,本意是水潭,所以……
再來,「椿」,「湫」,這兩個名字似乎也能夠各代表著一個季節,但是春與秋之間,隔著夏和冬啊。所以,在電影開頭,「其他人」的世界顯現出的多雨,植被茂盛的樣貌就應就是夏天。當椿因為鯤給所在的世界帶來災難時,便開始下雪了,也就是冬天來了。所以,在這個季節暗示中,夏和冬之間是沒有過渡的,也就是直接略過了「秋」,意為春秋其實永不會相遇。
再回歸名字,椿的偏旁是「木」,而湫的偏旁是「水」。根據五行的理論,水生木,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湫如此的愛椿,且願意為椿犧牲自己。而鯤,作為人的時候,腦袋上就有紅色的疤,像火一樣,而且作為海豚,最開始的時候是白色的,之後慢慢變成紅色,而紅色就象徵著火,根據五行理論「木生火」,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椿一眼就愛上了鯤。
「神的世界與我們相連」
再說說椿所在的世界,明顯是一個神話的世界。裡面有諸多我們熟悉的神靈和人物。看穿著打扮,嫘祖、椿的父母、湫、湫的奶奶、祝融、共工、赤松子、胤、丿等等,他們的穿著似乎都不統一。鄙人才疏學淺,分不清他們都是什麼朝代的妝發風格,但是看椿媽媽的髮髻,似乎像是清末(順嘴胡說的……)。所以大家就應都是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消失時候的樣貌。根據鼠婆的說法,她和靈婆掌管的是好人(變成大魚)和壞人(變成老鼠)死後的靈魂。尤其靈婆更是大牛,為什麼這麼說後面解釋。
兩個世界是透過大海相連的,正如影片開頭所說,生命的延續和傳遞也是透過大海(圖中的明顯就是還沒有進化完全的胎兒,外面還有胎膜的臍帶,人類胎兒發育早期也是有尾的),這也的確貼合自然科學理論中「生命起源於大海」理論,所以電影一開頭,對於我個人的吸引力就很大,因為能將現代科學和神話故事結合在一齊,著實可見創作團隊的用心。影片開頭,椿和湫在海上划船,嫘祖的綢帶浣入水中,水便霎時間變成一片星河,就好像是人間的夜空一樣。這好像是在用一種浪漫且傳奇的方式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的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我們的夜晚能夠星雲瀰漫,因為人類世界的天,就是天神世界那邊的海。
嫘祖的人設就是「紡星織月送落銀河」
大師的操作—「靈婆」
前面我說過,靈婆是這部片子裡的「大牛」,且個人認為整個故事的`走向全都是靈婆一人掌握的,因為無論是誰,其生死都在靈婆的掌控之中,靈婆的決定,也必然導致不同的結局。
靈婆的法力就應大於其他的天神。電影中,靈婆掌握著好人的生死,那諸位天神是不是好人呢?那裡必須會有人說天神就是天神,不是人,但是電影中的各位天神雖然各有法力,卻也逃不開生死(椿的爺爺奶奶),也會恐懼,害怕水火(當然火神水神這些特殊的天神不算),那他們的生死是誰掌握的呢?靈婆在椿提出救鯤的時候,能夠帶走她的命,所以可見,天神的生死靈婆也是能夠掌握的。
而且,電影中也暗示了湫的命運最終還是會與靈婆相關的(況且靈婆住的地方,名字就叫「通天閣」啊!)。因為在椿去找靈婆的時候,三手接她上船,並無特殊之處。但是湫就不一樣了,湫上船的時候,三手摘掉帽子給湫鞠躬,可見,湫在「通天閣」的地位已然構成,其實靈婆就應是早就已經準備讓湫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了,這一切都是註定的,或者說是由靈婆註定的。
再來看聯通兩個世界的本領。
天神中,只有湫的奶奶能夠開天,湫的法力不足以支持開天,所以才造成了之後的災難。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就是鼠婆千方百計的在找那個海豚形狀的陶笛(其實我也不明白是不是陶笛,姑且這麼認為吧),在旋渦出現的時候,鼠婆拿著陶笛告訴椿,沒有人間的信物是通但是海天之門的。起初我覺得在那裡描述鼠婆沒什麼大好處,因為鼠婆並不是故事中的大反派,或者,這個故事中可能就沒有真正的大反派。但是之後我們能夠發現,湫按照靈婆的方法,讓鯤和椿透過了海天之門,而他倆並沒有人間的信物,所以足以證明靈婆的法力似乎更強一些,且不受限制,能夠自由支配。
而且,像是諸如給他們石鈴鐺的貔貅和接送他們的三手,都是他的手下,或者是他安排好的。綜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之前說靈婆是大牛的原因了,而且靈婆都不和大家在一齊,一般不和別人聚堆的人,要麼是孤僻症,要麼就是大牛了。(PS:金士傑老師的配音真的太到位了,把靈婆的善惡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其他配音老師也是超讚的,看微博明白給椿配音的是給孫儷配音的老師,難怪一出來覺得好像是甄嬛。)
而且我覺得靈婆有一句話說的好,「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能夠交換的」。靈婆說自己是個商人,看似不夠善良,所有的一切務必都要條件來換,但其實都是背後做好事,且不會記日記的那種。
我感動的點
其實整個故事我只覺得精彩,並沒有感動的稀裡譁啦,但是直到主題曲,Eason唱出「你是否已化作風雨」我才真的覺得想落淚。湫在最後,向椿撒了一個謊,說自己會化作人間的風雨陪在她身邊。但是他沒有,我想他之所以要撒謊,一是不想讓椿太難過,二是讓椿覺得無論何時何地,她都被愛包圍著。這種默默付出的心甘情願和無可奈何,最終哪怕是謊言,也要繼續維持下去。但是,命運要他最終去接替靈婆,不然我想他必須心甘情願的化作風雨。
但最後,終究秋去春來,海棠花開了。海棠象徵著苦戀,這也是註定了椿、湫和鯤之間的感情是悽苦的了。
所以,椿的感情,不僅僅僅是你們看到的「三角戀」這麼簡單,而就應是一種追求和抗爭。
湫對於椿的愛也是一樣的。在那裡我還想提起椿的爺爺和奶奶,著墨不多但是至關重要。
椿的爺爺似乎明白椿在做一件違背禮教和傳統的事情,但是卻十分的支持,死後化為海棠樹還是堅持守護椿。我覺得大概是椿的爺爺和奶奶的感情也是違背禮教的吧。因為傳統文化中,鳳凰就應棲在梧桐樹上,但是椿的奶奶化為鳳凰之後卻棲在海棠樹上,估計這老兩口年輕的時候也是經歷了些什麼的。
總之,我覺得這部影片還不錯,準備再看一遍或者幾遍。歡迎大家一齊討論,或者噴公眾號的主人,以上均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