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半導體電熱膜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0-07 02:58:34
本發明涉及玻璃用作電熱元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製備半導體電熱膜的方法。
背景技術:
半導體電熱膜技術屬於一種電加熱技術,在工業、農業等各個領域應用廣泛。國際上對該領域的研究始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國內則相對較晚,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出現有關電熱膜技術的專利和元件。但由於方法和工藝的不夠科學先進,其產品存在穩定性差、衰減量較大,工作範圍受限等缺點。通常的電熱裝置採用金屬電阻絲,其工作時因電阻將電能轉換成電熱能。該類電熱裝置生產成本較高,工作功率衰減量大,易產生明火,對工作場所要求苛刻,禁止在油田或者帶靜電的環境及產品上使用。隨著半導體科技的發展,以半導體所製成的電熱裝置克服了傳統電阻絲加熱裝置的缺點,具有無明火、高溫、省電、高效、安全等優點,且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依據現有半導體電熱膜專利技術和專利案,主要在於製作工藝中鍍膜源溶液配方、成膜效率的有效控制、成膜均勻性和穩定性等方面研究改進。但均未徹底解決電熱膜製備過程對溫度要求過高、重金屬汙染及使用過程普遍存在功率衰減過快、批量生產一致性差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制導體電熱膜的製備方法,不僅克服了對溫度要求過高及製備或使用過程中重金屬汙染的問題,還真正實現了批量生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用於半導體電熱膜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調製將金屬化合物,如金、銀、錫-----或其他有機化合物在製程時添加入1%-10%重量比的化合物,如銻、鐵、氟作為摻雜劑;
2)、材料調和將上述原料與20%-60%的介質材料,如水、甲醇、鹽酸、乙醇、乙胺、三乙胺,均勻混合;
3)、基材清理將可供發熱的預先成型元件基材、如石英、玻璃、陶瓷、雲母的類耐高溫低膨脹數材料所製成,以淨化的軟水清洗其表面並加以烘乾;
4)、高溫霧化成長將上述基材置入高溫爐室加熱使其表面活化,再將上述已調製的流體材料以霧化噴入高溫爐室中,成為帶電位離子均勻披覆於基材表面,形成半導體發熱薄膜。
本發明,使用壽命長、製作成本低的電熱膜溶液,不僅克服了對溫度要求過高及製備或使用過程中重金屬汙染的問題,保證了溶液的安全性和環保,同時強酸的去除防止設備被侵蝕,保護設備,使設備可以長久使用,利用本發明的溶液製備的半導體電熱膜,封印明火功率衰減量小,工作穩定,還實現了批量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於半導體電熱膜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調製將金屬化合物,如金、銀、錫-----或其他有機化合物在製程時添加入1%-10%重量比的化合物,如銻、鐵、氟作為摻雜劑;
2、材料調和將上述原料與20%-60%的介質材料,如水、甲醇、鹽酸、乙醇、乙胺、三乙胺,均勻混合;
3、基材清理將可供發熱的預先成型元件基材、如石英、玻璃、陶瓷、雲母的類耐高溫低膨脹數材料所製成,以淨化的軟水清洗其表面並加以烘乾;
4、高溫霧化成長將上述基材置入高溫爐室加熱使其表面活化,再將上述已調製的流體材料以霧化噴入高溫爐室中,成為帶電位離子均勻披覆於基材表面,形成半導體發熱薄膜。
電熱膜元件處理工藝:
1、將基材待處理表面經行清洗,風乾待用。
2、夾裝在噴塗工裝上。
3、將噴塗工裝送至密閉的加熱腔體內,溫度控制在600-620°C。
4、通過噴嘴將源溶液霧化並噴至加熱腔體內的基材表面,且發生化學與物理雙重反應,產物結合在所述基材表面,即在基材表面鍍上了電熱膜溶液,從噴塗到充分接觸總的時間為四十分鐘,然後將其取出自然冷卻即可。
5、對鍍有電熱膜的基材進行電阻測試。
6、電極燒結將所述基材鍍膜面的兩端均勻塗上銀電極漿料。
7、塗上銀電極漿料的基材通過機械聯動裝置送至密閉的保溫爐腔體內,保溫爐分五段分別進行加溫,一段溫度為605°C、二段溫度為610°C、三段溫度為615°C,四段溫度為610°C,五段溫度為560°C,每段用時四分鐘,五段總共用時二十分鐘即燒結製成電極。
8、包裝待用。
利用本發明溶液製備的電熱膜元件,封印明火功率衰減量小,工作穩定,還真正實現了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