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2:57:04 1
專利名稱: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收集裝置,尤其是一種適用於停車場使用的停車場雨水
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雨水收集系統是一種靠收集雨水經過簡單沉澱、過濾處理後加以重複利用的技 術,處理後的雨水可以作為中水使用,如衝刷廁所、澆灌綠地、噴灑路面或回灌地下,實現雨 水的零排放。對於水資源比較缺乏的地區,可以增加可利用水資源量、緩解缺水狀況,同時 避免雨水與汙水同流合汙,從減小了汙水處理的壓力和負擔。 但是目前在停車場中雨水收集系統存在雨水收集效率低,過濾淨化不徹底等問 題,容易使雨水被二次汙染。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對雨水收集的過程中,
對雨水中的有害物進行物理降解及二次過濾淨化的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包括物理降解部分
與二次過濾部分,所述物理降解部分與所述二次過濾部分之間設有用於雨水輸送的開口 ,
所述物理降解部分為沉澱池,所述二次過濾部分為礫石層,所述沉澱池設置於所述礫石層 所述沉澱池與所述礫石層之間設有上、下兩個分隔板,所述開口設置於所述上、下 兩個分隔板之間。 所述沉澱池的上側設有入水口 ,所述入水口與地面呈同一水平線。 所述礫石層的上側設有蓄水池,下側還設有相連通的排水管。 所述下分隔板的上端表面與所述沉澱池內最大容量的積水面呈同一水平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包括物理降解部分與二次過濾部分,物 理降解部分與二次過濾部分之間設有用於雨水輸送的開口,物理降解部分為沉澱池,二次 過濾部分為礫石層,沉澱池設置於礫石層的一側,沉澱池的上側設有入水口 ,礫石層的上側 設有蓄水池,下側還設有排水管,在沉澱池與礫石層之間設有上、下兩個分隔板,開口設置 於上、下兩個分隔板之間。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合理,經收集得到的雨水在通過沉澱池物理 降解與礫石層過濾淨化後,能夠將其中的有害物質去除,可用於灌溉、綠化等方向的回用, 充分利用了雨水資源,降低了自來水的使用量,還有效解決了雨水排放及清汙等諸多方面 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3]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入水口 2沉澱池 3礫石層 4蓄水池 5排水管 6上端分隔板 7下端分隔板 8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0019]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包括物理降解部分與二次過濾部分。其中,物理降解部分為沉澱池2,二次過濾部分為礫石層3,沉澱池2設置於礫石層3的一側。在沉澱池2的上側設有入水口 l,該入水口 1與地面呈同一水平線,入水口的兩端的長度小於沉澱池池壁兩端的長度。在礫石層3的上側設有蓄水池4,其下側底部還設有相連通的排水管5。在沉澱池2與礫石層3之間設有上端分隔板6與下端分隔板7,在上、下兩個分隔板之間還設有開口 8。下端分隔板7的上端表面與沉澱池2內最大容量時的積水面呈同一水平線。 雨水通過入水口 1進入沉澱池2,進行物理沉降,隨著沉澱池2儲存的水量增加,其水位不斷升高。當水位超過沉澱池2與礫石層3中間下端分隔板的高度時,經過初次淨化的雨水通過臨時蓄水池4進入礫石層3進行再次過濾淨化,過濾後的雨水通過出排水管5排出,進入場地雨水收集系統。當出現溢流現象時,也可直接從臨時蓄水池中排入場地雨水收集系統。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次性投入,可以收集雨水資源並再利用,一旦建成,自動運行,
不佔土地,對雨水的補給建立長期機制,有效控制城市地面的不斷沉降,開發利用了城市非
常規水源——雨水,同時,發生暴雨時還能起到部份分洪作用,減少城市內澇。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
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包括物理降解部分與二次過濾部分,所述物理降解部分與所述二次過濾部分之間設有用於雨水輸送的開口,其特徵在於,所述物理降解部分為沉澱池,所述二次過濾部分為礫石層,所述沉澱池設置於所述礫石層的一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沉澱池與所述礫 石層之間設有上、下兩個分隔板,所述開口設置於所述上、下兩個分隔板之間。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沉澱池的上側 設有入水口 ,所述入水口與地面呈同一水平線。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礫石層的上側 設有蓄水池,下側還設有相連通的排水管。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分隔板的上端 表面與所述沉澱池內最大容量的積水面呈同一水平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停車場雨水收集裝置,包括物理降解部分與二次過濾部分,物理降解部分與二次過濾部分之間設有用於雨水輸送的開口,物理降解部分為沉澱池,二次過濾部分為礫石層,沉澱池設置於礫石層的一側,沉澱池的上側設有入水口,礫石層的上側設有蓄水池,下側還設有排水管,在沉澱池與礫石層之間設有上、下兩個分隔板,開口設置於上、下兩個分隔板之間。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合理,經收集得到的雨水在通過沉澱池物理降解與礫石層過濾淨化後,能夠將其中的有害物質去除,可用於灌溉、綠化等方向的回用,既充分利用了雨水資源,還降低了對自來水的使用量。
文檔編號E03B3/02GK201520996SQ20092024636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明者俞孔堅, 孟亞凡, 林裡, 胡含宇, 賈軍 申請人: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